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0322.5-2024铁矿石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0322.5-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322.5-2024

中文名称:铁矿石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a lo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5-28

实施日期:2024-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0075023

相关标签: 铁矿石 交货 水分 含量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采矿和矿产品>>金属矿>>73.060.10铁矿

中标分类号:矿业>>黑色金属矿>>D31铁矿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10322.5-2016

采标情况:ISO 3087:202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2页

标准价格:5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褚永俊 陈小奇 陈雯 金建华 王春生 陈海岚 王兵 康希平 赵晶晶 黄碧芬 陈荣 覃德波 刘佳 刘学智 周邦连 黄合生 沈炬 范克剑

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戴密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福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7)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铁矿石,包括天然和加工的铁矿石。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3.060.10
CCS D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322.5—2024/ISO3087:2020代替GB/T10322.5—2016
铁矿石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Iron oresDetermination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a lot(ISO 3087:2020,IDT)
2024-05-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2-01实施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GB/T10322.5—2024/ISO3087:2020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为GB/T10322的第5部分,GB/T1032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铁矿石
评定品质波动的实验方法;
铁矿石
铁矿石
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
校核取样偏差的实验方法;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铁矿石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铁矿石比表面积的单点测量氮吸附法本文件代替GB/T10322.5一2016《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本文件与GB/T10322.5-201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a)
更改了水分含量测定常规标准方法(见7.2.2,2016年版的7.2.2);增加了水分含量测定的替代方法(见7.3);b)
更改了称量装置的精度要求(见5.3,2016年版的5.3);c)
更改了结果的计算和表示(见第9章,2016年版的第9章)。本文件等同采用ISO3087:2020《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戴密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中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福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褚永俊、陈小奇、陈雯、金建华、王春生、陈海岚、王兵、康希平、赵晶晶、黄碧芬、陈荣、覃德波、刘佳、刘学智、周邦连、黄合生、沈炬、范克剑。本文件于2000年首次发布,201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I
GB/T10322.5—2024/IS03087:2020引言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材料。在钢铁领域标准体系中,铁矿石取样、制样、物理实验方法系列标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保证铁矿石产品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列方法标准服务于铁矿石的生产、贸易和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GB/T10322系列标准分别规定了取样和制样方法、评定品质波动的实验方法、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校核取样偏差的实验方法、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热裂指数的测定、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比表面积的测定。
2000年,GB/T10322首次发布了5项铁矿石取制样标准。根据铁矿石领域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际需求,该系列标准拟由9个部分组成:铁矿石
一铁矿石
铁矿石
铁矿石
取样和制样方法;
评定品质波动的实验方法;
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
校核取样偏差的实验方法;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铁矿石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
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比表面积的单点测定
铁矿石
氮吸附法;
铁矿石
比表面积的测定
勃氏透气法。
1范围
GB/T10322.5—2024/ISO3087:2020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本文件规定了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铁矿石,包括天然和加工的铁矿石。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3082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Ironores一Samplingandsamplepreparationprocedures)注:GB/T10322.1—2023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ISO3082:2017,IDT)ISO3085铁矿石校核取样精度的试验方法(IronoresExperimentalmethodsforcheckingthe precision of sampling)
注:GB/T10322.3—20004
铁矿石校核取样精度的试验方法(ISO3085:1996,IDT)校核取样偏差的试验方法(Ironores—ExperimentalmethodsforcheckingISO3086
铁矿石
thebias of sampling)
注:GB/T10322.4—2014铁矿石校核取样偏差的试验方法(ISO3086:2006,IDT)ISO11323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Ironoreanddirectreducediron一Vocabulary)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ISO11323:2010,IDT)注:GB/T20565—2022
术语和定义
ISO1132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原理
试验样品在105℃空气中干燥至恒量,测定损失的质量,水分含量是以样品损失的质量相对于初始质量的质量分数(%)表示。
5设备
5.1干燥盘
表面光滑、无污染且干燥,可容纳样层厚度不超过31.5mm的规定数量试验样的器皿,如不锈钢盘。
5.2干燥箱
有温度指示和控制装置,能够将干燥箱内的温度调节到105℃土5℃,应被设计为用气流方式保证1
GB/T10322.5—2024/IS03087:2020烘箱各部位均保持该温度,以确保有效干燥,且无样品损失,并配有空气循环的风扇。5.3称量装置
其可读性至少相当于表1样品最小质量的0.01%。应保护称量装置不受热的影响。称量装置的量程应大于干燥盘和样品初始质量之和。6样品制备
试样应按照ISO3082取样和制样。试验样质量与其公称最大粒度的关系见表1,与ISO3082致。
水分试验样品的公称最大粒度应小于或等于31.5mm。公称最大粒度大于31.5mm的样品,在水分测定取样前应进行破碎。当由于样品有粘性或过湿而无法破碎和缩分时,可按照附录A的程序对样品进行部分干燥。
为方便起见,对于粒度小于31.5mm的10kg的试验样可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水分测定。在计算结果时,用初始质量的两个值的平均值和干燥损失质量两个值的平均值。表1试验样的最小质量
试验样的公称最大粒度/mm
7试验程序
水分测定的个数
小于或等于
试验样的最小质量/kg
根据试样制备的情况·试验样的个数规定见表2,对每个试验样进行一次水分测定。为最大限度减少水分在空气中损失,在拿到样品后,应尽快同时称出各个试验样的初始质量。表2试验样的个数
试验样的制备
从大样中制备
从副样中制备
从份样中制备
7.2标准方法
7.2.1通则
每个交货批的副样个数
被测试试样的个数
每个大样4
每个副样4
每个副样至少2
每个副样最少1
每个份样最少1
水分含量可按照7.2.2进行测定,对于化合水含量达到或超过8%的矿石可按照7.2.3测定。2Www.bzxZ.net
7.2.2常规标准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GB/T10322.5—2024/ISO3087:2020将试验样平铺在称过质量的干燥盘(见5.1)内,样层厚度不超过31.5mm,并立即称出总质量。a)
记录总质量、干燥盘质量、试验样的初始质量(m1)以及m,的0.05%数值。为减少干燥时间,样层厚度应尽可能低。对于特定铁矿石可通过试验前的检查试验来确定样层厚度。b)
将装有试样的干燥盘放在设定温度为105℃的干燥箱(见5.2)中,保持这一温度不少于4h。从干燥箱中把装有试样的干燥盘取出,趁热立即称量,尽量减少水分的再吸收。或者放在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量。对采用的称量方式应在报告中注明。再次将装有试验样的干燥盘放入干燥箱内,继续加热1h,然后用相同的方法称量。c)
d)重复步骤c)中的程序,直到连续两次测定质量差等于或小于试验样初始质量的0.05%为止。记录总质量和每干燥1小时后的试样质量(m2及以上)。7.2.3高化合水矿石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对含有8%或更高化合水的矿石,可以采用以下程序。将试样平铺在称过质量的干燥盘(见5.1)内,样层厚度不超过31.5mm,并立刻称出总质量。a)
记录总质量、干燥盘质量,试验样的初始质量(m)。将装有试样的干燥盘放在设定温度为105℃的干燥箱(见5.2)中,保持这一温度不少于24h。b)
从干燥箱中把装有试验样的干燥盘取出,趁热立即称量,尽量减少水分的再吸收。或者放在密闭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量,记录干燥后的质量(m2)。对采用的称量方式应在报告中注明。7.3替代方法
7.3.1通则
替代方法指的是不同技术方案的应用,例如不单独依赖对流烘干的干燥箱;或者与7.2条中描述不致的干燥箱温度(最高140℃)和烘干时间的程序,但其不偏离第6章和7.1条的规定(试验样的最小质量和被测试验样的个数)。
如经过事先检查试验获得与7.2中规定的标准方法同等的水分检验结果,能够让所有相关方满意,充许使用此类替代方法或修改方法来确定水分含量。该证明应包括ISO3086偏差试验,在置信区间包括零的情况下,水分的实质性偏倚不超过0.05%。此外,应使用ISO3085证明替代方法的精度应等于或优于标准方法
如果试样随后复用,应使用ISO3086中的方法确认化学成分、灼烧减量和粒度分布,以确保其与标准方法的干燥后试验样没有差异。如发现有变化,应放弃替代方法。7.3.2仅调整干燥时间
如果替代方法仅调整7.2.2中规定的干燥时间,以消除重复称量来验证恒重,则仅需要证明精度和水分测定结果的等效性。
8校验
为对试验结果进行确认,对试验程序和试验器具进行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本文件,检查应放在常规试验前进行,并在其后定期进行。对每个试验室均要确定一个检查频度,确认的内容按如下的项目详细记录并保存:
GB/T10322.5-—2024/ISO3087:2020a)
洒水量的测量:
流量计;
降雨量的测量:
雨量计;
水分试验:
干燥箱温度/温度调节器;
干燥箱内空气循环和交换;
称量装置。
9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9.1试验样
每个试验样的水分含量测定结果W;以质量分数(%)表示,用公式(1)计算,报告至第二位小数。ml-m2×100
式中:
试验样的初始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样干燥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表D.1展示了一个随机试验样水分测定报告示例。9.2交货批
9.2.1交货批的水分含量视需要由公式(2)~公式(6)中的一个来计算,报告至第1位小数在铁矿石装载或卸载期间的洒水量或雨水量应按照附录B中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正。9.2.2当交货批取出的大样进行水分测定时,交货批的水分含量如下测定。...(1)
如果4个试验结果的极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1.3r时,4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w,便是交货批的水分含量,用公式(2)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w+w+w+ws
式中w1、w2、3、w分别是4个试验样的水分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2)
如果4个试验结果的极差超过1.3r时,则应取中位值作为交货批的水分含量,4个试验结果的中位值的定义为两个非极值结果的平均值。表3大样水分测定的重复性范围
水分含量平均值w(质量分数)/%w3
重复性范围理论基础见附录C。
重复性限r*(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1.3倍(质量分数)/%
表D.2中的展示了二个大样的4个份样的水分测定示例,其4个份样的水分极差不超过1.3r。表D.3中的展示了一个大样的4个份样的水分测定示例,其4个份样的水分极差超过1.3r。9.2.3如果进行定量取样并对每个副样进行测定时,考虑到组成每个副样的个数,则交货批水分含量GB/T10322.5—2024/ISO3087:2020应是所有副样结果的加权平均值元,用公式(3)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ZNa
式中:
—副样个数;
N一第i个副样中的份样个数;
·(3)
w;一第i个副样的水分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对副样进行平行测定的试验样个数n的规定见表2的第2至4行。
当采用副样且副样中测定4个份样,则可使用9.2.2中的准则。附录D中的展示了定量取样时两个、4个和8个份样时的水分测定实例,分别是D.4、D.6、D.8。如果交货批不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取样,或者在定时取样的情况下.希望交货批以质量各不相等的几个独立部分来取样,则每部分的水分含量应单独测定,并用公式(4)将各个部分水分含量测定结果加权平均计算交货批的平均水分含量元,以质量分数(%)表示:m.u
式中:
交货批的副样个数;
第部分的质量;
w,—一第i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4)
附录D中的展示了定时取样时两个、4个和8个份样时的水分测定实例,分别是D.5、D.7、D.9。9.2.4如果在定量取样时对每个份样进行水分测定,交货批水分含量应按照9.1得到的所有份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元由式(5)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n
式中:
份样个数:
第个份样的水分测定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表D.10展示了定量取样时30个份样独立测定水分含量的实例。(5)
如果在定时取样时对每个份样测定水分含量,交货批的水分含量应按照9.1所得到的所有份样结果的加权平均值,由式(6)计算,以质量分数(%)表示:miw
.(6)
式中:
交货批的份样个数;
第份份样的质量;
份样的水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表D.11展示了定时取样时25个份样独立测定水分含量的实例。5
GB/T10322.5—2024/IS03087:2020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试验报告的案例见附录D:a)
本文件的编号,例如:GB/T10322.5;试验标识的必要信息;
试验结果;
与结果相关的参数;
试验程序的细节(包括设备、温度和试验时间);测定中涉及的特殊情况或在本部分中未规定的但又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任何操作;试验时间。
附录D展示了试验报告的模板。
A.1通则
附录A
(资料性)
GB/T10322.5—2024/IS03087:2020黏性或过湿的铁矿石水分含量的测定当样品发黏或过湿难于过筛、破碎、缩分时,可将样品预干燥至可正常制样为止。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交货批的水分含量,应按本附录规定的程序进行预干燥。在对试样进行处理、初始质量和预干燥后质量称量时,应注意预干燥水分含量的测量精度A.2试验程序
测定样品的初始质量
A.2.2将试样均匀铺平,在空气中或干燥装置中以不高于105℃的温度进行干燥。预干燥阶段的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应使矿石在下一步加工时不易再吸水。A.2.3预干燥后,再测定试样的质量。A.2.4用式(A.1)计算预干燥的水分含量,w,以质量分数(%)表示:w.
式中:
试样的初始质量,单位为(g);m——预干燥后的试样质量,单位为(g)。mi-mz
A.2.5按照ISO3082的程序从预干燥样品中制备水分测定的试验样。...(A.1)
A.2.6按照7.2测定试验样的干燥损失,再根据9.1计算剩余的水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A.2.7用式(A.2)计算总(接样时)水分含量w,以质量分数(%)表示:100-wxws
Wa=wp+
式中:
预干燥后按照9.1得到的剩余水分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A.2.8按照9.2测定交货批的水分含量,质量分数(%)表示。(A.2)
A.2.9如果水分样的质量不大,可根据本部分正文中规定的方法,将全部的样品干燥进行水分测定。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