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4054-2024物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44054-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4054-2024

中文名称:物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logistics industr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5-28

实施日期:2024-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6451619

相关标签: 物流 行业 能源 管理体系 实施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中标分类号:能源、核技术>>能源、核技术综合>>F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0页

标准价格:65.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赵洁玉、侯海云、金玉然、丁晴、高翔、代卫星、王明媛、梁韩旭、刘海峰、徐俊松、王恺、刘然、刘哲、崔丹丹、蒋浩、郝皓、张晓旭、朱晓林、赵敬哲、刘佳辉、杨黎声、李灏源、尤赟、马光宇、杨东、王冰冰、刘钢、胡楠、王钧泽、李金、王辉、李彦、燕迎春、曹惠蕾、丁荔诗

起草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理检验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9)

提出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为物流行业的物流企业提供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他物流组织可参考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010
CCS F 01
中华國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國
GB/T440542024
物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in logistics industry2024-05-28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组织所处的环境
5.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和承诺
能源方针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目标、能源指标及其实现的策划能源评审
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基准
能源数据收集的策划,
信息交流
文件化信息
运行策划和控制
绩效评价
GB/T44054—2024
GB/T44054—2024
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11改进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持续改进
GB/T44054—2024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9)共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理检验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亿海蓝(北京)数据技术股份公司、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物资节能中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江苏大学、河南省计量测试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洁玉、侯海云、金玉然、丁晴、高翔、代卫星、王明媛、梁韩旭、刘海峰、徐俊松、王恺、刘然、刘哲、崔丹丹、蒋浩、郝皓、张晓旭、朱晓林、赵敬哲、刘佳辉、杨黎声、李灏源、尤赞、马光宇、杨东、王冰冰、刘钢、胡楠、王钧泽、李金、王辉、李彦、燕迎春、曹惠蕾、丁荔诗。Ⅲ
GB/T440542024
现代物流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作为物流行业主体,物流企业具有能源消耗总量大、使用能源种类多、耗能活动场景多等特点。物流能源活动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能源管理涉及设计、能源采购、能源储存、能源输送、能源计量、能源使用等,具有全员、全流程和全系统的管理特点。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物流企业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件为物流企业实施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提供实际指导,是GB/T29456在物流行业的实施指南。它为物流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指导意见,帮助物流企业通过系统方法实现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是物流企业综合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物流企业可参照本文件单独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也可与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等)相结合建立综合管理体系。无论以哪种方式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均宜充分借鉴、融合物流企业已有的管理体系基础和实际,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整体协调和统一。
本文件对具有不同水平的能源管理、能源消耗和能源管理体系经验的用户提供指导。本文件提供了实用的工具、方法、策略和示例,以帮助物流企业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能源绩效。本文件中提供的示例和方法仅有说明和理解的目的。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时,物流企业宜选择适合其需要的方法。建议用户将本文件与GB/T23331及GB/T29456一起使用。本文件的成功实施取决于物流企业各职能层次的全员有效参与,无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通过本文件的实施,能够推动物流企业开展能源评审,建立机制辨识节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予以有效执行;实施物流活动全过程、全员的能源管理,促进物流企业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推动节能降碳;建立节能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机制,主动收集、识别并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先进技术:使全体员工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能源管理行为不断规范。此外,实施本文件能够减少与其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使物流企业为满足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做出贡献。IV
1范围
物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440542024
本文件为物流行业的物流企业提供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的指南,本文件适用于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他物流组织可参考使用。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2589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8354物流术语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353风险管理指南
GB/T29456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35770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能源管理体系能源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GB/T36713
GB/T39775
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GB/T1835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组织organization
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经营者、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股经营的公司、公益机构、社团,或上述单位中的一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来源:GB/T23331—2020,3.1.1]3.2
物流企业logisticsserviceprovider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来源:GB/T183542021,3.18]
interestedparty
相关方
利益相关方stakeholder
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GB/T 44054—2024
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来源:GB/T23331—2020,3.1.5]】3.4
能源绩效energyperformance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注1:可针对组织的目标、能源指标和其他能源绩效要求测量能源绩效。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的绩效的一部分。[[来源:GB/T23331—2020,3.4.3]3.5
能源绩效参数
energyperformanceindicator;EnPI由组织确定的能源绩效的度量或单位。注1:依据被测量的活动属性,能源绩效参数可能以一个简单的度量单位、比率或一个模型表示。注2:更多能源绩效参数的信息,可参考GB/T36713。[来源:GB/T23331—2020,3.4.4]3.6
相关变量relevantvariable
对能源绩效有显著影响且经常变化的、可量化的因素。注:“显著”的判定准则由组织确定。示例:天气条件、运行条件(室内温度、光照水平)、工作时间、生产量。[来源:GB/T23331—2020,3.4.9]3.7
归一化normalization
为了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能源绩效,修正数据来反映变化。[来源:GB/T23331—2020,3.4.10]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ESTEL: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环境(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Environ+mental,Legal
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5组织所处的环境
5.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物流企业宜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能源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和改进能源绩效的能力的内外部因素,这些因素的确定用于将能源管理体系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联系起来。充分了解所处的环境有助于物流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从而持续为物流企业提供价值。物流企业可通过PESTEL分析或SWOT分析等工具识别和评价物流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外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政治和经济;
社会和技术:
一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
一与外部相关方有关的因素;
能源成本或能源种类的可用性;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一能源供应、安全性、可靠性的限制或局限性;一地理位置;
竞争情况;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对能源消耗的限制。
内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战略方向和组织管理;
使命、愿景、核心业务目标;
绩效指标、财务状况;
员工的知识和组织文化;
资产管理计划;
人力和财力资源;
能源管理的成熟度(可参考GB/T39775)和文化;当前技术的成熟度:
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
一能源供应中断的应急计划;
一过程、系统和运行因素;
一一设备、系统的已使用年限和现状运营风险和责任方面的考虑。
GB/T 44054—2024bzxz.net
内部和外部因素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为了确保企业发展与所处的环境与时俱进,企业可在策划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管理评审等活动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评审。评价企业所处环境的过程及其输出结果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是必要的,并可以作为文件信息予以保持。企业实施这些过程的时机和评审频次也宜在文件化信息中予以规定。5.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5.2.1充分理解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物流企业宜:a)确定与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相关方可能是内部的各部门与员工,也可能是外部的客户、供应商、投资方、合作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及社区等:b)
确定内部或外部相关方所表达的有关要求;c)确定物流企业需要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落实的需求和期望物流企业宜按照GB/T29456的规定获取和考虑到与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其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由于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可能随着时间而变化,物流企业宜制订评审计划,按规定的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评审,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评审,并形成文件,按照既定的周期进行更新。5.2.2物流企业的需求和期望宜分为两类。第一类可能是来自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得,例如内部法律部门、政府或其他官方部门、咨询和专业机构等。第二类可能是企业主动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成自身的要求。例如,外部相关方对物流企业提出改进能源绩效的需求和期望,由于改进能源绩效可为物流企业带来业务竞争优势,因而物流企业选择采纳外部相关方的建议。
注:更多合规管理的信息,可参考GB/T35770。3
GB/T44054—2024
5.3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
5.3.1物流企业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首先要确定其能源管理体系的边界。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边界是物理或组织的界限,宜为一个完整的组织(例如某物流企业、某物流企业的业务部门、某物流企业的子公司等)、一个组织所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场所(例如仓库、码头、货场、流通加工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办公室等)、一个或一组过程(例如一个运输订单的履行过程、一个包装的过程等)。5.3.2物流企业宜根据5.1所提及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和5.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范围。能源管理体系范围是物流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如能源评审、能源采购、资源支持、绩效评价和改进等。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可能包括多个边界。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包括在其边界内的全部能源种类,不排除任何一种能源。5.3.3物流企业使用的能源种类包括原煤、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加工、改变或转换的一次能源,以及汽油、柴油、电力、煤油、煤气、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热力、氢气、甲醇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或形式的二次能源(不含润滑油)等各种能源。物流企业的耗能系统、设施设备、能源种类示例见表1。表1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耗能系统、设施设备、能源种类示例耗能系统
物流辅助系统
物流附属系统
设施设备
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
自动化立体货架、照明设备、制冷设备、通风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抹设备、监控设备、码垛机、仓库等叉车、起重机、升降机、输送机等搬运车辆、输送机、穿梭机、自动导引车、电梯、牵引车等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捆扎设备等搅拌设备、破碎设备、磨削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配送车辆、手持终端设备、温度控制装置、导航设备等有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条码识读设备、通信设施等输配电系统设备、照明系统设备、机修部、仪表房等办公室、锅炉、食堂、宿舍等
能源种类
电力、汽油、柴油、煤油、液化天然气、氢气、甲醇等
汽油、柴油、电力、太阳能等
汽油、柴油、电力、液化天然气等汽油、柴油、电力、液化天然气等电力、汽油、柴油等
电力、汽油、柴油等
电力、汽油、柴油、压缩天然气、氢气等
电力、太阳能等
电力、太阳能、风能等
电力、原煤、天然气、煤气、燃料油、热力、太阳能等
5.3.4物流企业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边界时宜充分考虑场所、地理位置、运营范围、运营模式、能源供给、能源利用、能源回收等因素。范围和边界考虑事项示例见表2。表2范围和边界考虑事项示例
范围的考虑事项
包括哪些物流活动
是否包括主要物流活动、物流辅助系统和物流附属系统等所用的能源边界的考虑事项
包括场所的哪些部分
包括哪些物流设施
表2范围和边界考虑事项示例(续)范围的考虑事项
所有采购能源的活动是否都被考虑物流活动如何考虑外包过程
是否包括该物流企业购买的所有能源类型对所选范围是否具有控制权限
GB/T 44054—2024
边界的考虑事项
包括哪些建筑、系统和过程
是否包括其他场所
该场所或地点哪些部分不包括在内所选边界内能源数据是否可测量、可获得5.3.5物流企业根据管理职责,识别必要的租赁和外包过程。确保企业有权限控制其范围和边界内的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5.3.6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一经确定,在此范围和边界内影响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所有物流活动均宜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包括外包过程。若物流企业利用用能设备或能源转换设备向外提供能源服务,例如提供电力和燃料油等,用能设备和能源转换设备需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内。
5.3.7由于能源绩效的改进、物流企业的变化或其他情况,物流企业的范围和边界可能会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宜根据需要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和更新。5.3.8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建立必要的管理文件,并作为文件化信息予以保持(见8.5)。
5.4能源管理体系
物流企业宜根据本文件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并持续改进能源绩效。
注:不同物流企业所需的过程可能不同,取决于:物流企业的规模和活动、过程和服务的类型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物流企业人员的能力和资源的配备,物流企业所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宜保持简洁和易于理解,包括能源管理体系策划、文件化信息形成、领导作用发挥、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和资源的配备等。为了有效管理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业务复杂的物流企业其能源管理体系过程可以更详细些。例如,在业务简单的物流企业中,能源数据的收集可采用在电子表格中手动记录燃气和电力仪表读数;在业务复杂的物流企业中,为有效管理能源,数据收集可能需要包括在组织中多个数据源的收集和传输,包括次级计量仪表数据。每个物流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宜体现其独特性。随着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物流企业按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每个物流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宜体现其先进性。物流企业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宜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能源方针,并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法持续改进。文件化信息宜简洁且响应组织的需求,并易于更新和保持。6领导作用
6.1领导作用和承诺
6.1.1最高管理者宜按照GB/T29456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总体责任。6.1.2最高管理者宜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领导作用和承诺5
GB/T 44054—2024
确保建立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a)
b)确保建立能源方针(见6.2)、目标和能源指标(见7.2),如制定能效提升和能源转型中长期规划、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等,并与物流企业的战略方向一致。
c)确保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融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业务过程。
d)确保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措施计划可以批准和实施,e)
确保提供与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相适宜的资源。就有效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可通过f)
员工活动(授权、鼓励、赞誉、培训、奖励、参与等)强调能源管理的重要性。g)
确保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其预期结果。h)
促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i
确保组建能源管理团队。明确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能源管理团队成员宜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宜代表物流企业处理有关能源管理体系与外部机构的相关事宜,并确保改进能源绩效的各项活动得以实施,例如签发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公开物流企业为提高能源绩效所做的努力等。
通过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将节能融入现有企业文化中,指导并支持员工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改进做出贡献,使节能成为全体员工习惯,逐步构建企业节能文化。k)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1)确保能源绩效参数(见7.4)可以恰当地反映能源绩效。确保建立和实施过程,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管理评审,建立充分识m
别和应对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内影响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变化的处理机制。物流企业在选择能源管理团队的成员时,最高管理者宜考虑以下人员:一承诺改进能源绩效并能够在整个物流企业内推进能源管理体系的人员;负责物流业务运行控制或能源管理体系其他要素的人员;一各种技能和职能的代表人员,以应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技术和组织的各要素;已经参与物流企业改进机制的人员,如持续改进仓储管理规范、驾驶员操作准则等的成员;一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业务的操作人员,特别是主要能源使用相关人员;-一将进一步使能源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人员;物流业务承包商和/或外包过程的代表;物流设施设备的租户代表或管理人员;环境管理人员;
业务发展管理人员;
一一采购人员或供应链管理人员:一一财务决策者或直接向他们汇报的人员;-一来自物流业务不同班次的代表;一运输、装卸、搬运、包装、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物流设施设备运行维护人员;一负责培训或职业发展的人员;一一其他管理体系的代表:
一一那些未必直接从事能源使用相关工作,但可能很重要的人员,如:能直接接触重要数据(水电油气账单等)的人员、改变工作实践(工作方式、工作习惯等)或提高能源管理意识的人员。6.2能源方针
能源方针确定了物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方面的行动纲领、应当履行的责任和对相关方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