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T 2172-1995 注塑拉链
QB/T 2172-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172-1995

中文名称:注塑拉链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424803

相关标签: 注塑 拉链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172-1995.
4.2.3拉链带和链牙在同一批号中,色差不得低于GB/T 250中的三级要求。同一条拉链的拉链带色差不得低于GB/T 250中的四级。
4.2.4 拉链表面要求色泽鲜艳,手感柔软.光滑、平、挺,吻合良好。
4.2.5开尾拉链应插拔 、启动灵活。
4.2. 6拉链拉开或拉合时应无卡住上、下止现象。
4.2.7 码装拉链每91.44m内不得超过四个接头。
4.2.8 条装整条拉链的链牙及零件不得有缺、损。
4.2.9电镀拉头的镀层应光亮,不起皮,不得有严重划痕。
4.2.10 涂漆、除塑拉头表面色泽鲜艳,涂层均匀牢固,无气泡等疵病。
4.2.11拉攀翻动灵活,商标清晰。
4.2.12拉链基本长度尺寸应符合 3.3条规定,码装拉链长度为(91.44士0.5)m.
5试验方法
5.1拉链平拉强力测试方法
5.1.1测试设备 及夹具
5.1.1.1测试设备由 上下夹具,传动构件,测力、显示系统组成。
5.1.1.2测试范围:2 000N。
5.1.1.3测试速 度:(300士10)mm/ min.
5.1.1.4测试设 备精度:士0.5%FS(满量程)。
5.1.1.5 夹具主要尺寸:宽25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 5mm,顶宽0. 2mm.两片啮合夹紧口到内齿3mm处加工成低于齿面0.5mm的平面,夹紧螺栓为M8外六角螺栓。
5.1.2 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经5.9拉链负荷耐麝拉次测试合格的长度大于100mm的拉链一段,装夹在 上述夹具中。装爽时.应将链牙脚和夹具的夹口部位对齐靠紧(见图2).启动测试仪,到试至脱牙或纱带破损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平拉强力值。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注塑拉链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2172--1995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拉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注塑拉链(以下简称“拉链”)。2引用标准
GB/T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2829
3产品分类
3.1产品形式(见图1)
3.1.1产品按拉链带可分为化纤带和棉纱带。3.1.2产品按用途可分为码装和条装。3.1.2.1条装拉链可分为闭尾式和开尾式及单拉头和双拉头。3.2规格型号(见表1)
注,表1所列规格为链牙宽度。
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
1996-06-01实施
拉链带
a.单头闭尾拉链
c.单头开尼拉链
QB/T2172-1995
拉头体
b.双头闭尾拉链
DXXXXXXXXXXO
加强薄膜
d.双头开尾拉链
3尺寸参数(见表2)
QB/T2172--·1995
前带头
后带头
注,开尾式拉链无后带头,特殊长度规格的拉链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商定。4
技术要求
4.1拉链的主要物理性能(见表3)项
平拉强力
折拉强力
轻滑度
上止强力
下止强力
单牙移位强力
开尾平拉强力
(包括双拉头开尾平拉强力)
插座移位强力
(包括双拉头拉链下拉头移位强力)拉攀拉头结合力
负荷拉次
4.2拉链的表面质量
棉纱带
化纤带
200双次
4.2.1拉链的平整度应符合表4规定。4.2.2拉链的平直度应符合表5规定。化纤带
拉链长
基本尺寸
301~-600
601~-900
301~600
601~900
301~600
601~900
棉纱带
200双次
化纤带
极限偏差
棉纤带
200双次
化纤带
棉纤带
200双次
平整度(波浪弯高度)
充许个数
平直度(C形弯高度)
≤180
QB/T2172-1995
181~400
181~400
401~600
401~600
601~-900
601~900
4.2.3拉链带和链牙在同一批号中,色差不得低于GB/T250中的三级要求。同一条拉链的拉链带色差不得低于GB/T250中的四级。
4.2.4拉链表面要求色泽鲜艳,手感柔软、光滑,平、挺,吻合良好。4.2.5开尾拉链应插拔、启动灵活。4.2.6
拉链拉开或拉合时应无卡住上、下止现象。4.2.7
码装拉链每91.44m内不得超过四个接头。条装整条拉链的链牙及零件不得有缺、损。电镀拉头的镀层应光亮,不起皮,不得有严重划痕。4.2.10
涂漆、涂塑拉头表面色泽鲜艳,涂层均勾牢固,无气泡等抵病。拉攀翻动灵活,商标清晰。
拉链基本长度尺寸应符合3.3条规定,码装拉链长度为(91.44士0.5)m。5试验方法
5.1拉链平拉强力测试方法
5.1.1测试设备及夹具
5.1.1.1测试设备由上下夹具,传动构件,测力、显示系统组成。5.1.1.2测试范围:2000N。
5.1.1.3测试速度:(300±10)mm/min。5.1.1.4测试设备精度:士0.5%FS(满量程)。5.1.1.5夹具主要尺寸:宽25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5mm,顶宽0.2mm。两片啮合夹紧口到内齿3mm处加工成低于齿面0.5mm的平面,夹紧螺栓为M8外六角螺栓。5.1.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经5.9拉链负荷耐磨拉次测试合格的长度大于100mm的拉链一段,装夹在上述夹具中。装夹时应将链牙脚和夹具的夹口部位对齐靠紧(见图2)。启动测试仪,测试至脱牙或纱带破损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平拉强力值。
QB/T2172—1995
上夹具
下夹具
XXXXXXXXXXXXXXXXXXXXX
5.2拉链折拉强力测试方法
5.2.1测试设备及夹具
5.2.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2.1.2测试速度:同5.1.1.3条。5.2.1.3夹具主要尺寸:宽10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5mm,顶宽0.2mm,两片啮合夹紧口到内齿3mm处加工成低于齿面1.5mm的平面。夹紧螺栓为M8外六角螺栓。5.2.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长度大于100mm的拉链一段并将其对折,(纵向)对齐(不得掀牙),装央在上述夹具中,装夹时应将链牙脚和夹具的夹口部位对齐靠紧,折叠端面留0.51.0mm(见图3)。启动测试仪,测试至脱牙或纱带破损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折拉强力值。10
上央具
XXXXXXXXXXXXXXX
下夹具
0.5~1.0mm
5.3拉链轻滑度测试方法
5.3.1测试设备及夹具
5.3.1.1测试设备由测试平台、移位夹具、螺杆传动系统和计数系统组成。529
5.3.1.2测试范围:不大于20N。QB/T2172-1995
5.3.1.3测试速度:1200~1300mm/min。5.3.1.4测试设备精度:±0.5%FS。5.3.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长度为200mm左右的成品拉链一条,先在自由状态下手工往复拉动三次,并以拉开式置于工作台水平面上,将后带尾装夹在固定夹具中,装夹时将其下止与夹具口对齐,带筋在夹具间隙之中,同时将拉链沿测定方向用手推平,使之处于自然状态,然后将拉攀套在移位夹具上(见图4)。启动试仪(测试仪表数值要复位)测至于定长度,此过程中记录的最大数值即为轻滑度值。移位夹翼Www.bzxZ.net
5.4拉链单牙移位测试方法
5.4.1测试设备及夹具
5.4.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4.1.2测试速度:同5.1.1.3条。拉头体
5.4.1.3上夹具;采用5.1.1.5条中的夹具。拉链
固定夹具
下夹具:采用直径为12mm的夹口插人夹具(见图5)。夹
下奕具
5.4.2测试方法及步骤
5.4.2.1取长度大于50mm的拉链一段,剪齐,从剪切处起,去掉二个链牙,留第3牙(两单片间样做法)。
注,去链牙时不得损坏带筋,不能碰动相邻的链牙。5.4.2.2启动测试仪,测试至脱牙为止,并记录数值。5.4.2.3强力计算,按下式计算两单片牙强力的算术平均值。其结果即为单牙移位强力值。530
式中;F—单牙移位强力值,N;F、F,---单片单牙移位强力值,N。5.5拉链上止强力测试方法
5.5.1测试设备及夹具
5.5.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5.1.2测试速度:同5.1.1.3条。OB/T2172-1995
5.5.1.3上夹具:采用5.1.1.5条中的夹具。下夹具:采用穿人形夹具。
5.5.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带拉链头和上止、长度大于50mm的拉链一段,将链牙一端装夹在夹具中,拉头向下,将拉攀固定在下夹具中(见图6)。启动测试仪,测试至拉链头全部脱离上止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上止强力值。
上夹兵
下夹具
5.6拉链下止强力测试方法
5.6.1测试设备及夹具
5.6.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6.1.2测试速度:同5.1.1.3条。5.6.1.3夹具:采用5.2.1.3条中的夹具。5.6.2溯试方法及步骤
QB/T2172-1995
取带下止长度大于50mm的拉链一段,装夹在夹具中。装夹时夹具的端面必须与下止内侧面(即靠紧链牙一面)成一直线,夹具夹口靠紧下止(见图7)。启动测试仪,测试至下止脱出或纱带破损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下止强力值。上夹具
5.7拉链开尾平拉强力测试方法
5.7.1测试设备及夹具
5.7.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7.1.2测试速度:同5.1.1.3条。5.7.1.3测试夹具:同5.1.1.5条。F
下夹具
5.7.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带开尾部件、长度大于50mm的拉链一段。将其开尾处装夹在上述夹具中,装夹时夹具端面必须与插管的内侧面(即靠紧链牙一面)成一直线。夹具夹口靠紧插管和插座(见图8)。启动测试仪,测试至脱管或纱带破损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开尾平拉强力值。25
XXXXXX
5.8拉链插座移位强力测试方法
5.8.1测试设备及夹具
5.8.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8.1.2测试速度:同5.1.1.3条。5.8.1.3上夹具:采用5.1.1.5条中的夹具。532
上夹具
下卖具
下夹具:采用折弯式夹具。
5.8.2测试方法及步骤
QB/T2172—1995
取长度大于50mm单插座的拉链一段(拉链单片)。在链牙一端去掉若干个牙,使之有20mm左右的带坏,并将这段带坏装夹在上夹具中,将插管放人下夹具槽中(见图9)。启动测试仪,测试至插座脱落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插座移位强力值。上夹具
下夹具
5.9拉链负荷耐磨拉次(200双次的测试方法5.9.1测试设备及夹具
5.9.1.1测试设备:由一组夹具、曲柄连杆传动系统和显示系统组成。5.9.1.2该仪器往复次数:30双次/min,行程75~120mm。5.9.1.3测试范围,拉链规格在3.5~12mm以内。夹具:弹性式夹具。横向宽25mm,纵向宽10mm,夹紧面齿形夹角60°,节距1.5mm,顶宽5.9.1.4
5.9.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长250mm以上的拉链成品一条,正反两面用石蜡各擦二次。5.9.2.1
5.9.2.2检查拉次仪:使其轴柄停留在上极限,将拉链装夹在五个固定点上,拉攀固定在曲柄上(见图10)。步骤如下:
先将拉链尾部(下止方向)粗略固定在A固定点上(拉举向内)。a.
将拉攀相略地固定在曲柄固定点上。将带头(上止方向)固定在D、E点上。松开A固定点,将拉链尾部向上拉起到固定销F中间,然后将A点夹紧(此时自测保持D、Ed.
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将横向夹块B、C松开,让拉链带按自然状态放入B、C夹块中夹紧。此时五个固定点固定完毕。e.
f.将拉次仪调至上极限,松开传动曲柄上的固定螺钉,目测拉链是否保持直线,如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调整。此时装夹全部完成。不同规格的拉链,分别在其横向和纵向加荷(见表6)。装夹方法和加荷位置如图10所示。g.
启动拉次仪,测试至200双次。
加荷方向
拉链规格
横向(P,)N
纵向(P,)N
QB/T2172—1995
5.9.3将测试合格的拉链,按第5.1条的方法做平拉强力实验。5.10拉攀拉头结合强力测试方法5.10.1测试设备及夹具
5.10.1.1测试设备:同5.1.1.1条。5.10.1.2测试速度:同5.1.1.3条。5.10.1.3夹具:上夹具采用穿人式夹具。下夹具采用折弯式夹具。
5.10.2测试方法及步骤
取成品拉链头一件,装在上述夹其中(见图11)。启动测试仪,测试至拉攀与拉头分离为止,此时记录的数值即为拉攀拉头结合强力值。534
5.11拉链平直度测量方法
QB/T2172-1995
上夹具
下夹具
5.11.1量具:500mm和150mm直尺各一把。5.11.2测量方法及步骤
5.11.2.1取拉链成品一条,平在台板上(台板须平整),使拉链处于自然状。然后用手指沿链牙边缘两侧来回移动一次。
5.11.2.2用直尺逐渐向链牙脚两端靠拢,然后用另一直尺量取链牙脚与直尺之间的最大距离(见图12),此距离即为最大弯度值一平直度(C形弯高度)。00004000000
uuuuunn
公分1
5.12拉链长度的测量方法
5.12.1量具:米尺一把。
hhiN山
5.12.2测量方法及步骤
5.12.2.1取拉链成品一条,平放在台板上(台板须平整),使其处于自然状态。5.12.2.2用米尺从拉链头顶点(拉链拉合后)量起,量至下止边缘,开尾拉链量至插座外边缘,这段距离即为拉链长度L,见图1。
5.13拉链带色差测试方法,
按GB/T250进行评定。
5.14涂漆(涂塑)拉头测试方法QB/T2172-1995
5.14.1用具:采用水浴锅或普通电炉及烧杯。5.14.2方法和步骤
取成品拉头5件悬挂在沸水中,保持20min,待取出吹干,视表面质量。5.15其他的表面质量测定
5.15.14.2.4条,4-2.8条,4.2.9条,4.2.10条均以感官检查为准。5.15.24.2.1条,4.2.5条,4.2.6条,4.2.7条,4.2.11条以手感目测进行。6检验规则
6.1产品须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6.2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均采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检验。6.3出厂检验按GB/T2828规定进行,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的规定。6.3.1条装拉链的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和检查水平按表7规定。表7
不合格分类
检查项目
轻滑度
缺牙、坏牙、坏零件
开尾插拔、启动灵活,
自铁可靠
平直度
平整度
长度尺寸
其他外观缺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查水平
6.3.2码装拉链的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和检验水平按表8规定。表8
不合格分类
检查项目
坏牙、缺牙、接头
长度尺寸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
(AQL)
6.3.3当某批产品被判为不合格时,生产方应将该批产品进行全数返工整理,剔除不合格品后才能重新提交检验。
6.4型式检验按GB/T2829规定进行,采取判别水平I的一次抽样方案。6.4.1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在材料、工艺设计、设备等发生变化或有其他影响产品质量因素时、亦需检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