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2497-2023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GB/T 42497-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2497-2023

中文名称: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Guideline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import commodity quality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3-17

实施日期:2023-03-17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跨境 电子商务 进口商品 质量 风险 评估 指南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服务>>03.080.99其他服务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0商业、贸易、合同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43.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邓云峰、张洋、吴相科、吴杨、汪洋、马东伟、茅海军、刘保军、周烽、耿菲菲、汪莉、于光夫、安华娟、刘伟丽、吴芳、李燕、刘光兴、王刚、赵素华

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安全风险国家(杭州)监测中心、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际交流中心)、中国计量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青岛标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3)

提出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3)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提供了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流程和方法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的质量风险评估。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3.080.99
CCS A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2497—2023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指南Guideline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import commodity quality in cross-borderE-commerce
2023-03-1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3-17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风险评估原则
科学性
客观性
完整性
可操作性
风险评估流程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评估文件
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附录C(资料性)
附录D(资料性)
附录E(资料性)
附录F(资料性)
参考文献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流程示例次
常见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存在形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危害类型示例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伤害类型示例
危害的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GB/T42497—2023
GB/T42497—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跨境电子商务商品质量安全风险国家(杭州)监测中心、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际交流中心)、中国计量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青岛标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云峰、张洋、吴相科、吴杨、汪洋、马东伟、茅海军、刘保军、周烽、耿菲菲、汪莉、于光夫、安华娟、刘伟丽、昊芳、李燕、刘光兴、王刚、赵素华。Ⅲ
1范围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指南GB/T 42497—2023
本文件提供了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流程和方法的指南本文件适用于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的质量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760
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风险管理术语
GB/T23694
GB/T35408
GB/T38652
3术语和定义
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术语
电子商务业务术语
GB/T22760、GB/T23694、GB/T35408、GB/T386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cross-borderE-commerce
跨境电子商务
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互联网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经营活动。
[来源:GB/T38652—2020,3.6,有修改]3.2
风险risk
伤害发生概率和伤害严重程度的组合注:发生概率包括出现危害处境、发生伤害事件,以及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来源:GB/T22760—2020,2.6]3.3
risk assessment
风险评估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来源:GB/T23694—2013,4.4.1]3.4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注1:风险识别包括对危害(源)、危害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注2:风险识别可能涉及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来源:GB/T23694一2013,4.5.1,有修改1
GB/T42497—2023
risk analysis
风险分析
系统地运用现有信息确定危害和估计风险的过程。[来源:GB/T22760—2020,2.14]3.6
risk evaluation
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是否已实现可容许风险的过程。[来源:GB/T22760—2020,2.15]3.7
风险信息
risk information
描述潜在风险或已发生伤害事件的信息。[来源:GB/T30136—2013,3.1]3.8
客injury
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相关权益的损害。[来源:GB/T22760—2020,2.2,有修改3.9
危害(源)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
[来源:GB/T22760—2020,2.3]3.10
hazardous event
危害事件
能导致伤害的事件。
[来源:GB/T22760—2020,2.4]3.11
危害处境
hazardous situation
人员、财产或相关权益暴露于一种或多种危害中的情形[来源:GB/T22760—2020,2.5,有修改]3.12
可容许风险
tolerable risk
按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的风险。注:在本文件中,“可接受风险”和“可容许风险”被视为同义词[来源:GB/T22760—2020,2.12]风险评估原则
科学性
保证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科学、合理。2客观性
风险评估过程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带主观随意性。2
4.3完整性
综合考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力求信息广泛、有效,风险识别全面、完整4.4可操作性
GB/T42497—2023
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商品的质量风险评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定量方法。
5风险评估流程
5.1概述
风险评估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风险评估后根据与可容许风险的比较进行风险应对。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流程见图1。开始
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应对
注:阴影部分为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图1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流程图5.2风险识别
5.2.1概述
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风险识别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危害识别三个步骤。
风险识别的结果可记录为具有特定事件、原因和后果的风险列表,或使用其他合适的形式。风险识别结果是风险分析的输人。
GB/T42497—2023
信息采集
信息的核心要素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质量风险评估中采集信息的核心要素一般包括:进口商品特性信息、质量数据信息、跨境电子商务特性信息、危害信息、质量风险应对措施信息。一条信息可包括全部或部分核心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进口商品特性信息:
商品名称;
产地;
品牌;
生产企业;
一生产目期或批号:
有效日期或保质期;
一规格型号;
主要成分;
用途;
商品图片;
进口国文字的商品说明;
使用人群(包括预期使用人群和禁忌使用人群);使用行为(包括预期使用和可预见的误使用行为);使用环境(包括境内外使用环境可能存在的差异)。b)质量数据信息:
适用质量法律法规;
适用标准(包括与进口国境内适用标准的差异);一自我质量声明数据;
出口国商品质量合格证明;
检验检测数据;
认证结果;
政府部门质量抽查数据。
跨境电子商务特性信息:
商品海关编码;
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流程信息,一般包括境外采购、境外仓储、进口运输、保税仓储、订单分抹包装、境内配送等环节信息,目前典型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业务流程示例见附录A;跨境电子商务参与主体信息,一般包括相关主体的基本信息、资质、业务范围、历史经营数据、纳税情况、信用等级、海关AEO认证结果等d)危害信息:
危害(源)描述信息;
危害处境描述信息;
危害事件信息;
伤害原因信息;
伤害结果信息;
其他附加信息。
质量风险应对措施信息:
追溯调查信息;
召回信息;
加严检验信息;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限制或禁止进出口信息;
查封扣押信息;
退运信息;
一暂停销售信息;
一销毁信息。
5.2.2.2信息的来源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相关信息的来源和掌握主体,信息来源可包括:a)
消费者;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境内代理人);d)
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方;
商品生产企业;
本国政府部门;
境外政府部门;
国内外相关组织。
常见的信息采集渠道和信息存在形式见附录B。信息采集的方法
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相关信息采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GB/T42497—2023
人工搜索采集。对于可在互联网公开获取的信息,可利用搜索引擎人工搜索和采集信息,适用a)
于关键词明确、数据量不大的信息采集软件工具采集。对于常态化、数据量大的信息采集需求,可利用自动采集工具软件,自动搜寻b)
和采集相关信息。
定向采集。某一渠道的信息对风险评估非常重要时,可通过与该渠道的相关组织建立合作机c)
制或购买服务等方式,以定向获取相关信息共享采集。为获取更全面、更深度的信息,可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或相关组织根据约定互通、d)
共享信息。
信息处理
5.2.3.1信息筛选
信息筛选主要考虑信息的重复性、相关性和真实性。剔除重复信息、与风险评估不相关的信息和虚假信息。
信息的相关性主要由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风险评估的目的决定,一般与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特性、质量数据、跨境电子商务特性和危害不相关的信息可以直接剔除基于常识或一定的辨伪规则可以认定为虚假信息的信息可以剔除,虚假信息可表现为不符合事实、恶意攻击等情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