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T 2331-2006 微型圆刀裁剪机
QB/T 233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331-2006

中文名称:微型圆刀裁剪机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815230

相关标签: 微型 裁剪机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331-2006.Mini round knife cutting machine.
5.1.1泄漏电流试验
在载剪机工作状态下,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测试电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泄漏电流,应符合4.1.1要求。
5.1.2绝缘电阻试验
在热态状态下,用500V兆欧表测量裁剪机带电件与外露非带电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4.1.2要求。
5.1.3电气强度试验
用高压测试仪对裁剪机带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施加1 500V、50Hz的基本正弦波试验电压,限定电流10mA,试验时以不超过试验电压的一半开始,然后迅速增加到1500V试验电压,历时lmin,如需做第二次试验,试验电压应降为1 300V.
5.1.4 接地电阻试验
目测和用接地电阻仪检验,应符合4. 1.4的要求。
5.1.5电压波 动试验
用调压器改变供电电压,机器在额定电压X (1土10% )波动时,应符合4.1.5 规定。
5.2外观质量
经目视方法检查,应符合4.2要求。
5.3整机性能
5.3.1手感目测, 应符合4.3.1要求。
5.3.2端面跳动试验
用百分表测试刀片端面跳动,应符合4.3.2要求。
5.4运转性能
5.4.1噪声试验
5.4.1.1 试验条件
a)加注润滑油, 空转5 min;
b)裁剪机与 周围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
c)背景干扰噪 声声压级比机器噪声声压级低10dB(A)以上:
d)裁剪机置于按 GB/T 4583- 1995中6. 1规定的测试台上;
e)传声器以裁剪机电机几何中心位测点, 距测点前、后、左右和上方各1m。
5.4.1.2试验仪器
测试仪器使用精度为土0.7dB(A)的I型或I型以上的普通声级计. .
5.4.1.3用声级计测量五个测点所测得噪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
5.4.2表面温升试验
裁剪机接通电源,空载运行1h后,将测温计(精度为1C)置于拎攀下侧机壳中心外表面处测量。
5.4.3磨刀试验
目视检查裁剪机接通电源后连续操作磨刀装置.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1.080
分类号:Y99
备案号:1838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331-2006
代替QB/T2331-1997
微型圆刀裁剪机
Mini round knife cutting machine2006-08-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12-01实施bZxz.net
QB/T2331—2006
本标准是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服装机械的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结合我国制造商的实际及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对QB/T2331一1997《微型圆刀裁剪机》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QB/T2327-1997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原标准表1中的主要技术参数最大裁剪厚度只有一种规格7mm,现为小于10mm和10mm以上且小于20mm两种,刀片直径、最大额定功率和刀片转速也作了相应修改。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全国服装洗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大洋衣车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忠泉、应振国。本标准于1997年9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中国轻工总会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2331一1997《微型圆刀裁剪机》。
1范围
微型圆刀裁剪机
QB/T2331-2006
本标准规定了服装机械微型圆刀裁剪机(以下简称“裁剪机”)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服装、制伞、地毯、皮革等行业裁剪各类织物及皮革等材料的小型裁剪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583-1995电动工具噪声的测量工程法
3分类
3.1结构形式
圆刀裁剪机由电动机驱动螺旋锥齿轮副或蜗杆蜗轮副,带动圆刀旋转进行切割,并具有刀片刃启装置。
3.2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基本参数
项目名称
刀片直径/mm
最大额定功率/W
刀片转速/(r/min)
额定电压/V
频率/Hz
3.3型号编制
型号编制规定如下:
最大裁剪厚度/mm
10~≤20
110、220
50、60
QB/T2331-2006
4要求
4.1安全性能
4.1.1泄漏电流不超过0.75mA。
4.1.2绝缘电阻应大于5M2。
改进设计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类代号:“M”为磨刀装置代号,无磨刀装置裁剪机则无分类代号“M”
主参数:裁剪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毫米(mm)裁剪机代号
微型圆刀代号
4.1.3。微型圆刀裁剪机的带电体与外露非带电金属之间应能承受1500V、历时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不应发生闪络和击穿现象。
4.1.4接地保护性能
机器应有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0.12。4.1.5机器应适应电压波动的要求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1士10%)范围波动时,应能正常工作。4.2外观质量
4.2.1涂饰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勾,主要可见部位无流痕、起泡、剥皮及碰伤等缺陷。4.2.2铭牌应牢固平整,置于机体明显处。图文清晰,内容完整,无明显划伤。4.2.3机器上用电镀件的镀层应牢固,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剥落、锈蚀、气泡、流痕、斑点、划伤等缺陷。
4.2.4氧化件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空白、沉淀物光斑点、擦伤及锈蚀等缺陷。4.3整机性能
4.3.1刀片轴转动灵活,无卡滞。4.3.2刀片端跳动允差为0.15mm。4.4运转性能
4.4.1运转噪声
微型圆刀裁剪机在运转过程中无异常噪声,噪声声压级符合表2规定。4.4.2机壳表面温升不大于20K。4.4.3磨刀装置连续磨刀50次,应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4.4.4磨刀后,刃口锋利不应出现卷刃现象。4.5附件与配件
每台裁剪机配备的附件与备件应符合装箱单的规定。2
5试验方法
5.1安全性能
电动机频率/Hz
5.1.1泄漏电流试验
QB/T2331-2006
空载不磨刀时噪声声压级/dB(A)≤78
在裁剪机工作状态下,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测试电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泄漏电流,应符合4.1.1要求。5.1.2绝缘电阻试验
在热态状态下,用500V兆欧表测量裁剪机带电件与外露非带电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4.1.2要求。
5.1.3电气强度试验
用高压测试仪对裁剪机带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施加1500V、50Hz的基本正弦波试验电压,限定电流10mA,试验时以不超过试验电压的一半开始,然后迅速增加到1500V试验电压,历时1min,如需做第二次试验,试验电压应降为1300V。5.1.4接地电阻试验
目测和用接地电阻仪检验,应符合4.1.4的要求。5.1.5电压波动试验
用调压器改变供电电压,机器在额定电压×(1土10%)波动时,应符合4.1.5规定。5.2外观质量
经目视方法检查,应符合4.2要求。5.3整机性能
5.3.1手感目测,应符合4.3.1要求。5.3.2端面跳动试验
用百分表测试刀片端面跳动,应符合4.3.2要求。5.4运转性能
5.4.1噪声试验
试验条件
加注润滑油,空转5min:
裁剪机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背景干扰噪声声压级比机器噪声声压级低10dB(A)以上:裁剪机置于按GB/T4583一1995中6.1规定的测试台上:d)
传声器以裁剪机电机几何中心位测点,距测点前、后、左右和上方各1m。e)
.5.4.1.2试验仪器
测试仪器使用精度为土0.7dB(A)的Ⅱ型或Ⅲ型以上的普通声级计。5.4.1.3用声级计测量五个测点所测得噪声值,取其算术平均值。5.4.2表面温升试验
裁剪机接通电源,空载运行1h后,将测温计(精度为1℃)置于拎攀下侧机壳中心外表面处测量。5.4.3磨刀试验
目视检查裁剪机接通电源后连续操作磨刀装置。3
QB/T2331-2006
5.4.4刀刃试验
在裁剪机刀刃处涂色,操作纵磨刀曲柄,刃磨10s后,刃口应锋利,目视检查刀刃不应出现卷刃现象。
5.5附件与备件
目视判定,应符合4.5规定。
6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书后方能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表3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4.1.1、4.1.2、4.1.3、4.1.4、4.2、4.3要求的全部内容。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
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行业)质量监督检测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f)
6.1.2.2型式检验样本应在连续生产批中随机抽取,批产品在50台以内,抽取2台,批产品在50台以上(含50台)按2%抽取。
6.1.2.3型式检验时,如安全性能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其余项目如有不合格项目,应从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检验不合格项目,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7.1标志
机器上应有耐久性铭牌。
铭牌上应清晰地标明:
制造厂名:
注册商标: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制造日期或编号。
包装箱外表面应清晰地标出或表明:7.1.3
产品名称:
产品型号:
机器的净重、毛重:
机器的外形尺寸:长×宽×高:制造厂名及地址。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规定。7.1.4
7.2包装
机器应用牢固的包装箱包装,并有防潮保护措施。QB/T2331-2006
包装措施应保证在一般运输和保管条件下不致因颠震、装卸、受潮和侵入灰尘而使机器受到损在包装前,应对机器不涂镀的外露金属表面涂刷防锈剂。每台机器应具备下列文件:
产品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
装箱单。
7.3运输
机器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颠震及剧烈的冲撞。7.4贮存
包装后的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周围空气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其贮存期从出厂日期算起为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轻工行业标准
微型圆刀裁剪机
QB/T2331200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政编码:100740
发行电话:(010)65241695
网址:http://chlip.com.cn/E-mail:[email protected]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6号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6804992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书号:155019.2914
印数:1-200册
定价:10.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