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063-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063-1994
中文名称:碳素墨水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773706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063-1994.
5.7.2试验步骤
a.在描图纸上校正直线笔使其划线宽度为0.5mm,然后在笔内加入被检墨水,高度不低于10mm ,在书写纸.上徒手使直线笔与纸呈45°土10°书写角度,以均匀的速度划出长100mm线段共3条,其间距为3mm,待其自然干燥后作为试验样纸。
b.取试验样纸距端点20~ 80mm一段,在200 ~ 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比较CB 460中纸张对墨水扩散比较板的线条情况,以评定扩散度。.
5.8毛细扩 散试验
毛细扩散试验指检验墨水均匀性的试验。
5.8.1试验仪 器与材料
a.直形点滴管;
b.中速定性滤纸(GB/T 1914)。
5.8.2试验步骤
用直形点滴管吸取被检墨水,在同- -位置滴三滴于中速定性滤纸上,任其自然扩散,然后在200 ~ 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检查。
5.9墨水 外观试验
墨水外观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表面有无悬浮物,异味的试验。
5.9.1试验步骤
将被检墨水的瓶盖旋开,在200 ~ 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墨水表面,并凭嗅觉评定有无异味。
5.10容 量允差试验
容量允差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的试验。
5.10.1试验仪 器与材料
8.量筒
100ml ( 1 ml刻度值) ;
b.量简1000ml (10ml刻度值)。
5.10.2试验步 骤
将被检墨水分别倾入量筒内,记录其容量值。
5.11密封试验
密封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有无渗漏的试验。
5.11.1将未 启封的被检墨水垂直倒放1 h,再正放5min,观察瓶颈部分有无墨水渗漏痕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2063-94
碳素墨水
1995-01-—05发布
中国轻工总会发布
1995—08—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碳素墨水
QB/T2063—94
本标准规定了碳素墨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自来水笔和蘸水钢笔作档案文件记录用炭素墨水。引用标准
GB1468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纸和纸板施胶度的测定法(墨水划线法)化学试剂硫酸
化学试剂
描图纸
氢氧化钠
GB/T1914
化学分析滤纸
GB2828
GB6140
GB6388
GB6684
GB12654
GB11541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自来水笔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化学试剂30%过氧化氢
书写纸
照相原纸
HG3—988
3产品分类
按性能不同分为高级墨水和中级墨水。4技术要求
4.1碳素墨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4.2碳素墨水的包装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中国轻工总会1995—01—05批准1995-08-01实施
耐水性
耐晒性
耐化学药剂性
稳定性
间歇书写min
扩散度
毛细扩散
(级)
墨水外观
容量允差
包装外观
5试验方法
5.1色度试验
QB/T2063—94
色度不小于原液色度85%
扩散均勾
表面无悬浮物,无异味
负差不大于规定容量的5%
倒置不渗漏
表面无污染
瓶或盖成型完整,无缺陷、毛刺要
瓶、示盆裔标即刷清晰奇识别,标志齐全,瓶贴端正色度试验指检验墨水原液颜色深浅程度的试验。5.1.1试验仪器与材料bZxz.net
a.反射密度计;
b.烧杯100ml;
c。照相原纸(GB11541);
d。秒表。
5.1.2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5±3℃。
5.1.3试验步骤
a.裁取三张25mm×25mm照相原纸,分别垂直浸没在装有30ml被检墨水的烧杯内,持续1min取出,沿烧杯壁滴干,并自然阴干。2
QB/T2063—94
b。在反射密度计上分别测定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色度值。5.2耐水性试验
耐水性试验指检验墨水迹抵抗水浸能力的试验。5.2.1试验仪器与材料
a。反射密度计;
b.烧杯100ml
c.蒸馏水。
5.2.2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5±3℃。
5.2.3试验步骤
a。按5.1.3中a方法制作一张试样纸,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前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作为原液色度值。
b。将试样垂直漫没于盛有30ml蒸馏水的烧杯内,1h后取出自然阴干。c。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后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与原液色度值比较。5.3耐晒性试验
耐晒性试验指检验墨水迹抵抗光照能力的试验。5.3.1试验仪器与材料
a。反射密度计;
b。功率为30W、波长为2.537×10-1nm紫外线灯管(灯管长为900mm、外径为22~23mm)5.3.2试验步骤
a.按5.1.3中a方法制作一张试样纸,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前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作为原液色度值。
b。将试样纸置于距紫外线灯管100mm处照射72h后取出。c。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后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与原液色度值比较。5.4耐化学药剂性试验
耐化学药剂性试验指检验墨水迹抵抗化学药剂能力的试验。5.4.1试验仪器与材料
a,0.5%(m/m)的硫酸溶液(GB625);b.0.5%(m/m)的氢氧化钠溶液(GB629);c。2%(m/m)的草酸溶液(GH3-988);d。3%(m/m)的过氧化氢溶液(GB6684);e.烧杯100ml;
f.反射密度计。
5.4.2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5±3℃。
5.4.3试验步骤
a。按5.1.3中a方法制作四张试样纸:分别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前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作为原液色度值。
QB/T2063—94
b.将四张试样纸分别垂直浸没在装有30ml上述溶液的烧杯内,1h后取出自然阴干。c。分别在反射密度计上测定试验后试样光面中段的色度值,与原液色度值比较。5.5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指检验墨水颗粒沉降程度的试验。5.5.1试验仪器与材料
a.反射密度计;
b.10ml离心管;
c。离心沉淀器。
5.5.2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5±3℃。
5.5.3试验步骤
取充分摇匀的被检墨水30ml,平均注入三个离心管中,然后在离心沉淀器中,以3000土200/min的速度离心5min,停机后将墨水倾入烧杯内,按5.1.3步骤试验。5.6间歇书写试验
间歇书写试验指检验墨水灌入笔后,在书写正常条件下,笔头处于暴露和停止书写状态,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搁置一定时间后仍能正常书写性能的试验。5.6.1试验仪器与材料
。间歇书写测试仪;
b.60g专用码;
c.70g/m2书写纸(GB12654);
d.符合GB6140的暗尖型高级铱金笔(笔尖铱头缝隙在0.02~0.03mm,在100倍投影仪上挑选);
e。烧杯250ml;
f。定时钟。
5.6.2试验步骤
在250ml烧杯内倒人被检墨水60ml待测,取已用温水洗净并甩干的暗尖型高级铱金笔5支,分别吸满墨水,再同时置入烧杯内,使墨水浸没笔尖,在室温中持续30s(第一次使用的新笔需持续8h),然后同时取出,用清洁潮湿的脱脂纱布擦净尖套外的墨水,笔尖垂直向下置于拧于的潮湿清洁无脂纱布上20s,然后在书写纸上试划出长100mm线段三条,必须出水正常,即可将笔顺序插入已调整至温度为35±2℃、相对湿度为60%~70%、风速为0.6土0.1m/s的间歇书写仪插孔中,并开始计算时间,至规定时间后顺序取出,将专用码套在笔头部,按55°±5°的书写角度及10土2mm/s的书写速度进行划线测定,划线长度为100mm,要求5支笔在3min内全部划毕,以有3支笔或8支以上的笔能在50mm内划出线条并不断水为合格。
5.7扩散度试验
扩散度试验指检验墨水书写线条扩散程度的试验。5.7.1试验仪器与材料
a。纸与纸施胶度测定法(GB460);-4
b.直线笔;
c。直尺,
QB/T2063—94
d.70g/m2书写纸(GB12654);
e.描图纸(GB1468)。
5.7.2试验步骤
a。在描图纸上校正直线笔使其划线宽度为0.5mm,然后在笔内加入被检墨水,高度不低于10mm,在书写纸上徒手使直线笔与纸呈45°±10°书写角度,以均勾的速度划出长100mm线段共3条,其间距为3mm,待其自然干燥后作为试验样纸。b。取试验样纸距端点20~80mm一段,在200~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比较GB460中纸张对墨水扩散比较板的线条情况,以评定扩散度。5.8毛细扩散试验
毛细扩散试验指检验墨水均匀性的试验。5.8.1试验仪器与材料
a.直形点滴管;
b.中速定性滤纸(GB/T1914)。5.8.2试验步骤
用直形点滴管吸取被检墨水,在同一位置滴三滴于中速定性滤纸上,任其自然扩散,然后在200~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检查。5.9墨水外观试验
墨水外观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表面有无悬浮物,异味的试验。5.9.1试验步骤
将被检墨水的瓶盖旋开,在200~250L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墨水表面,并凭膜觉评定有无异味。
5.10容量允差试验
容量允差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容量允许误差范围的试验。5.10.1试验仪器与材料
a.量筒100ml(1ml刻度值);
b.量筒1000ml(10ml刻度值)。5.10.2试验步骤
将被检墨水分别倾入量筒内,记录其容量值。5.11密封试验
密封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有无渗漏的试验。5.11.1将未启封的被检墨水垂直倒放1h,再正放5min,观察瓶颈部分有无墨水渗漏痕迹。
5.12包装外观试验
包装外观试验指检验每瓶墨水容器及小盒外观要求的试验。5.12.1试验步骤
在200~250Lx照度白炽灯下目测被检墨水容器及小盒包装的外观情况。-5—
检验规则
QB/T2063-94
碳素墨水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6.1型式检验
6.1.1碳素墨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a。正常生产时,应有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定期检验;b。生产技术条件有较大改变时;:c,停产三个月或三个月以上后,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1.2型式检验时,应从产品中随机抽取20瓶墨水作为样本。其中10瓶墨水经充分混合作表1规定项目的检验,另10瓶墨水用作表2规定项目的检验。6.1.3检验合格率
表1规定的检验项目必须全部合格,表2规定的项目合格率为90%,其中包装外观单项合格率分配见表3。
表面无污染
瓶及盖成型完整,无缺陷、毛刺则
瓶、小盒商标印刷清晰可识别,标志齐全,瓶粘端正6.2.出厂检验
6.2.1检验批以交货批为一批。
单项合格率配比
6.2.2检验项目为色度、墨水外观、容量允差、密封和包装外观。6.2.3抽样方法
作色度、墨水外观两项在每批产品中抽取10~40瓶墨水作为样本,首先作墨水外观检验,检验合格率应不低于90%,再取其中5瓶充分混合后作色度检验。容量允差、密封和包装外观三项按GB2828执行,不合格分类、抽样方案类型、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4规定。表4
检验项目
容量允差
包装外观
6.2.4质量判定
不合格类别
抽样方案类型
QB/T2063—94
色度、墨水外观两项检验必须全部合格。密封、容量允差和包装外观三项检验,按单项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品数表示,以批质量来判定。当检验批的A类、B类不合格同时达到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时,该检验批才能判为合格。
6.2.5检验批的处置
a。检验批合格应附产品合格证。b。色度、墨水外观的项目检验,如某项不合格时,应重新抽取2倍数量的样品,对该项指标进行复测,并以复测结果为准。c容量允差、密封和包装外观的项目检验:检验批不合格,不得出厂,生产部门对该批产品整理后可再提交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但该批的初次检查仍作不合格论处。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每瓶墨水的标贴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容量、注册商标、制造厂名等。7.2包装
7.2.1每瓶墨水的包装盒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容量、用途、注册商标、制造厂名、厂址、本标准编号等标志。
7.2.2墨水的外包装箱应有货号、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厂址、出厂日期、重量、体积、数量、“小心轻放”及“易碎品”等标志。7.2.3墨水的外包装箱上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和GB6388的规定。7.2.4墨水的外包装箱应符合长途运输要求。7.3运输
运输装卸时,应避免日晒雨淋,轻装轻卸,并禁止倒、侧放。7.4贮存
7.4.1本产品应贮存在空气流通、干燥、温度2~37℃的仓库,不应倒放或侧放。7.4.2本产品保质期自出厂日起为年半。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制笔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桂丽、颜世玮、陈其木。7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
碳素墨水
QB/T2063—94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
地址:北京朝外光华路12号
电话:506.0022—2309
邮政编码:100020
内部资料不准翻印
印数:800册定价:2.5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