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699-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1699-1993
中文名称:球形转子泵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328811
相关标签:
球形
转子泵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1699-1993.
5. 4.2汽蚀试验 应在性能试验后进行。
5.4.3试验应在额定压力 和最大转速下进行。汽蚀余量(NPSH)由最大值(吸入管路阀门全开状态)开始,按5.3.3规定测量各值,然后逐渐降低汽蚀余量(NPSH)到流量比正常流量低5%~10%为止.
5.4.4临界汽蚀余量(NPSH)。按下列方法确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球形泵的流量下降为3%.
5.5 整机压力试验
5.5.1该项试验应在性能试验后接着进行。
5.5.2试验时 ,关闭出口管路阀门,使压力升至1. 30倍的额定压力,并运行15 min,检查各部件工作情况。
5.6 安全装置(仅限于装有安全装置的球形泵)
5.6.1安全装置的试验在整机压力试验后进行。
5.6.2试验时 ,逐渐关闭排出管路阀门,提高压力,在4.4.1规定的起眺压力下,安全阀应能正确动作,试验应不少于三次。
6.7 参数的测量
5.7.1压力测量
5.7.1.1压力 的测量采用弹簧式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及其他形式的压力计,被测量数值应保证在仪表三分之- .至三分之二的量程内。
5.7. 1.2测压孔的位置应分 别设在距球形泵2倍吸入口和排出口直径处,其孔径为2~6 mm,如受球形泵结构尺寸等原因的限制,可适当增大测压孔及距吸入口和排出口的距离,以不影响测量精度为原则。
5.7.2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采用转子流量计,其他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5.7.3转速测量
转速测量有条件的应优先采用数字式光电传感器测量或用手持式离心式转速表测量,其他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5.7.4 温升测量
5.7.4.1温升测量采用点接式温度计进行。
5.7.4.2测量的温度值应减去介质温度即为实测温升值,测量应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时间为1 min,
5.7.5功率测量
5.7.5.1功率 的测量按GB/T 1032进行。
5.7.5.2功率的测量 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及球形泵的压力、流量下同时测量.
5.7.6噪声测量
5.7.6. 1噪声测量采用噪声仪进行。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球形转子泵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图
QB/T1699-1993
本标准规定了球形转子泵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压力0.3~6MPa、流量2~400m/h,输送易燃、易爆、高温、大粘度介质的球形转子泵(以下简称“球形泵”)。2引用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产品标牌
GB/T13306
GB/T14253
3产品分类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1球形泵按结构形式分为:
I型:主、被动轴夹角为30°
Ⅱ型:主、被动轴夹角为20°
阻型:主、被动轴夹角为10°。3.2型号
3.2.1球形泵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其表示方法如下;口
3.2.2型号示例
口口口
额定流量(m/h)
额定压力(MPa)
球体材料(c为铜球,其他材料球不注)-球形转子泵
主、被动轴夹角(I型、I型、Ⅱ型)出口直径(mm)
球形转子泵,主、被动轴夹角为20,额定压力0.6MPa,流量8m/h,钢球,出口直径40mm,其表示为:40QZBc0.6-8
3.3基本参数
3.3.1球形泵的压力应在表1中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1993-10-01实施
QB/T1699—1993
球形泵的流量应在表2数列中选取。表2
球形泵的容积效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额定压力/MPa
容积效率/(%)
球形泵的配套功率应根据压力、流量、泵效率在表4中选取。3.3.4
球形泵的泵效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配套功率/kW
泵效率/(%)
配套功率/kW
注:配套功率90kW及以上泵效率不低于54%。3.3.6
泵效率/(%)
配套功率/kw
球形泵在规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临界汽蚀余量(NPSH)。应不大于5m。球形泵的各参数是以油为介质下的参数。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球形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1.2球形泵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如压力、流量、介质等)应能正常工作。4.2工作性能
4.2.1球形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3.3条的规定。在额定压力下,其泵效率应不低于规定值的95.5%,4.2.2
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其流量应不低于额定流量的95%。4.3
运行要求
在额定压力下运行时,轴封处的泄漏量每小时不得超过4mL。4.3.1
4.3.2在额定压力下运行时,轴承座表面的温升不得大于环境温度30℃。在1.2倍的额定压力下运行时应不超过配套功率。4.3.3
在1.3倍的额定压力下运转15min,不得出现零部件损坏等异常现象。4.3.4
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噪声应符合表6的规定。25
泵效率/(%)
配套功率/kW
4.4安全性
QB/T1699—1993
噪声值/dB(A)
配套功率/kw
噪声值/dB(A)
4.4.1装有安全阀或溢流阀的球形泵,其开启压力调整于1.15~1.30倍的额定压力,其排放压力应不大于1.1倍的开启压力。
4.4.2球形泵的传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措施。4.5可靠性
4.5.1故障
按其原因和影响球形泵正常工作的程度分为三类:a.
严重故障,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不能用易损备件在短时间内排除的故障,一般故障:产品功能下降,可用更换易损件在较短时间内排除的故障;轻微故障: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要求,且无需拆机而轻易排除的故障。4.5.2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球形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以油为介质应不小于200h,其他介质应不小于100h。
4.5.3耐久性
4.5.3.1球形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累计工作时间:油为2000h,其他介质为1000h。4.5.3.2耐久试验期间,除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按规定时间更换易损件外,不得更换其他零部件。
4.5.3.3耐久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泵效率允许比规定值净降0.04;a.
b容积效率允许比规定值净降0.05。4.6零部件加工质量
4.6.1球形泵的主要零部件加工精度应不低于表7的规定。表7
零件名称
转子十字块
转子半球
转子轴
寸公差
轴径处
半球孔处
轴村处
轴承处
皮带轮处
密封孔
粗糙度R,值/μm
垂直度
垂直度
局轴度
同轴度
QB/T1699-1993
4.6.2零部件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4.6.3主轴密封和轴承处表面应进行调质处理,其硬度应保证在HRC45~48内。4.6.4承受压力的零部件,均应进行液(气)压试验而无渗漏现象,其试验压力为1.5倍的额定压力,历时5min。
4.6.5主要零部件的项次合格率应不低于90%。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不低于表8的规定。4.7
部件名称
转子十字块
转子半球
材料名称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
灰铸铁
灰铸铁
QT50-5
QT50-5
球形泵的球外径应在下列数列中选取:80,135,180,210,250,300,350,400mm。4.8
装配与外观要求
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对密封和轴承的装配应符合GB/T14253的规定。各紧固件应连接可靠,不得有缺少和松动现象。装配后的球形泵应能转动,无阻卡等现象。球形泵的外观应色泽一致,无流痕、污损等现象。球形泵(机组)应有转向标志。
试验方法
试验的一般要求
球形泵的试验应按本标准规定进行。凡用于测量的仪器、仪表均应有检定证书或报告,并按期定期标定。各测量仪器、仪表的精度应符合表9的要求。表9
仪器、仪表名称
压力表
流量计
噪声仪
温度计
功率表
电流传感器
电压、电流表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QB/T1699—1993
5.1.4球形泵试验装置(推荐)如图1所示,6
1-功率测量系统:2—电动机:3—球形泵:4-人口测压表;5—调节阀:6—介质容器(池):7—调节阅,8-流量计:9-出口测压表图1球形泵的试验装置图
5.1.5球形泵的试验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进行。5.1.6试验介质为30号机油和0号柴油的混合油,其配比为6:4。5.1.7试验时,各测量参数的仪器、仪表指示值允许波动范围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被测参数
排出压力
吸人压力
球形泵功率的测量,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均可。5.1.8
额定电压负载法(损耗分析法);直接法。
允许波动范圈/(%)
除本标准规定的方法外,其他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均可采用。5.1.9
5.2运转试验
5.2.1运转试验应在出口和进口管路阀门全开状态下,调整密封等后运转不少于0.5h。5.2.2经运转后,将压力逐渐调至额定压力并运转0.5h。5.2.3检查密封泄漏情况。
5.2.4在离球形泵1m的前、后、左、右、上面测量噪声,其值应符合4.3.5的规定。5.2.5测量轴承座处温升,其值应符合4.3.2的规定。5.3性能试验
5.3.1性能试验应在运转试验后进行。5.3.2试验时应确定流量、轴功率、泵效率、规定转速与压差的关系,并绘制性能曲线。5.3.3性能试验时,应从出口管路阀门全开状态开始,按额定压力值的10%~120%升压,其间测量应不少于12点,在每一压力下,同时测取人口压力、出口压力、转速、输入电功率、电压、电流值。5.4汽蚀试验
5.4.1汽蚀试验应确定流量与净吸人压头(HPSN),的关系,并找出球形泵必需的净吸人压头(HPSN).。
5.4.2汽蚀试验应在性能试验后进行。QB/T1699-1993
5.4.3试验应在额定压力和最大转速下进行。汽蚀余量(NPSH)由最大值(吸人管路阀门全开状态)开始,按5.3.3规定测量各值,然后逐渐降低汽蚀余量(NPSH)到流量比正常流量低5%~10%为止。5.4.4临界汽蚀余量(NPSH)。按下列方法确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球形泵的流量下降为3%。5.5整机压力试验
5.5.1该项试验应在性能试验后接着进行。5.5.2试验时,关闭出口管路阀门,使压力升至1.30倍的额定压力,并运行15min,检查各部件工作情况。
5.6安全装置(仅限于装有安全装置的球形泵)5.6.1安全装置的试验在整机压力试验后进行。5.6.2试验时,逐渐关闭排出管路阀门,提高压力,在4.4.1规定的起跳压力下,安全阀应能正确动作,试验应不少于三次。
5.7参数的测量
5.7.1压力测量
5.7.1.1压力的测量采用弹簧式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及其他形式的压力计,被测量数值应保证在仪表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量程内。5.7.1.2测压孔的位置应分别设在距球形泵2倍吸人口和排出口直径处,其孔径为2~6mm,如受球形泵结构尺寸等原因的限制,可适当增大测压孔及距吸入口和排出口的距离,以不影响测量精度为原则。
5.7.2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采用转子流量计,其他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5.7.3转速测量
转速测量有条件的应优先采用数字式光电传感器测量或用手持式离心式转速表测量,其他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5.7.4温升测量
5.7.4.1温升测量采用点接式温度计进行。5.7.4.2测量的温度值应减去介质温度即为实测温升值,测量应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时间为1min。5.7.5功率测量
5.7.5.1功率的测量按GB/T1032进行。5.7.5.2功率的测量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及球形泵的压力、流量下同时测量。5.7.6噪声测量
5.7.6.1噪声测量采用噪声仪进行。5.7.6.2噪声应测量三次。测量时应在离球形泵中心前、后、左、右、上1m处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为实测噪声值。
5.7.7可靠性试验
5.7.7.1球形泵应在额定工况下运行,考核其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耐久性试验时间的考核可结合进行,此时耐久性试验时间包含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7.7.2试验时,应记录运行时间内的故障次数和相应的工作时间及故障原因。5.7.7.3对不需拆机进行排除的轻微故障不计。5.7.7.4可靠性考核,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均可。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认可下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报告统计,但不得少于三个用户报告:a.
由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进行,但样机台数应能满足可靠性试验的要求。302
QB/T1699—1993
5.7.7.5耐久性试验后的性能复测应按5.3进行,并应符合4.5.3.3的规定,5.8试验结果的计算
5.8.1流量(转子流量计)
Q=Q:
式中:Q
实测流量,m/h
流量计的刻度流量,m/h;
浮子密度,kg/m;
水(即标定介质)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kg/m;被测介质的密度,kg/m。
5.8.2压力
吸入口压力:
式中:P,
吸入口压力,MPa
p, = po +pgz, × 10-3
吸人口压力读数(小于大气压力为负,反之为正),MPa;(1)
(2)
压力表中心到球形泵球中心平面(基准面)的垂直距离,m。当压力表中心位于基准面上为正,反之为负;
重力加速度,g=9.81m/s;
试验介质的密度,kg/m。
排出口压力:
式中:pa
排出口压力,MPa;
一排出口压力读数,MPa
pa-pa,+pgZa×10-3
(3)
Z。—压力表中心到球形泵基准面的垂直距离,m。当表中心位于基准面上为正,反之为负。c.压差
式中:p-
一压差,MPa。
5.8.3汽蚀余量(NPSH)
式中:p
5.8.4噪声
大气压力,MPa;
汽化压力,MPa。
容积效率
式中:
容积效率,%:
Q—理论流量,m/h。
5.8.7转速
p =paps
NPSH=+-y
测量的总分贝数
噪声二
测量次数
温升=测量温度值一介质温度
ni=n,-An
(4)
(6)
·(7)
-(8))
(9)
式中:n—--实测转速,r/min;n配套电机同步转速,r/min;
实测转差,r/min。
5.8.8功率
式中:I,试验电流,A,
试验时的三相电流读数,格,
电流表倍数,A/格。
电机定子铜耗
式中:Pcu,
电机定子铜耗,W,
QB/T1699—1993
A+A2+A
Pcu,=3·R
R,-试验结束时测得的电机绕组电阻,n。C
铁耗(Pr)由空载试验获得;
机械耗(P)由空载试验获得:
杂散损耗(Pa)按经验获得;
转子铜耗(Pcu);
Pc,=[P(Pcu+P))xs
式中:Pcu——转子铜耗,W,
一实测电动机输人电功率,W;
S转差率,%
S的计算:
电机输出功率
式中:P
S=\=An×100
Pa=Pn-(Pt+Pr+P.+Pcu+Pca,+Pcu,)电机输出功率,W。
5.8.9泵效率
式中:
泵效率,%。
5.8.10换算至规定转速式中:n.p
-规定转速,r/min;
Pao = Pa(μm)
-换算至规定转速的流量,m/h;Q
一换算至规定转速的轴功率,W。5. 8. 11绘制球形泵性能曲线Q。=f(p)、Pt2o=f(p)、n=f(p)、m=F(p),如图2所示。304
(10)
(11)
(12)
(13)
.·(14)
(15)
(16)
·(17)www.bzxz.net
5.8.12可靠性
Pro2ofnp
QB/T1699—1993
图2球形泵性能曲线
n,=f(P)
0-f(p)
Prt(p)
5.8.12.1试验采用定时截止法时,试验(截止)时间应符合4.5的规定。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按式(18)确定:
式中:n——-试验样机台数;
t——试验截止时间,h;
在试验截止时间内,样机发生故障的总次数。当出现r=0时,按r=1计算。(18)
5.8.12.2试验采用定数截止法时,试验至发生故障的样机台数不小于试验样机台数的三分之二止。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简MTBF按式(19)确定:MTBF-h++.+t
式中......
5.9试验报告
第1、2、n台样机试验时间。
试验结果应经过仔细的检查,校核后整理成报告,试验报告上应有试验负声人和参加人员签字。试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a.
试验地点、日期、人员、试验单位(盖章);试验性质;
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编号:试验运转条件(环境、介质);关于试验方法及使用测量仪器仪表的说明,试验测量值;
试验结果(包括性能曲线);
结论。
检验规则
基本要求
QB/T1699-—1993
6.1.1每台产品均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及附件方可出厂。6.1.2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出厂检验
6.2.1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
装配质量检查:
运转试验;
额定压力下的流量;
安全检查。
每台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6.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项目。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成批生产的,为了解产品质量稳定性,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的样机为2台,并应满足全部技术项目检验的要求。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产品标志
7. 1. 1. 1
7. 1. 1. 2
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
标牌应标明的内容如下:
产品型号、名称:
额定流量,m/h
额定压力,MPa;
配套电机功率,kW;
转速,r/min
制造厂名;
出厂编号及日期;
产品质量,kg,
外形尺寸,mm。
包装标志
包装箱外形的文字和标志应整齐、清晰,内容如下,a.
发货站及制造厂名;
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产品型号名称;
外形尺寸及毛重;
在包装箱的适当部位应标有必要的文字和图示,并应符合GB/T191的规定。e.
7.2包装
QB/T1699-1993
7.2.1球形泵的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致因包装不善而损坏。包装箱内应有防水措施,包装前,产品外露的机加工表面应涂防锈脂。7.2.2
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随机文件和附件:a.
装箱单:
产品合格证;
产品使用说明书;
必要的随机附件。
7.3产品采用整箱发运。
7.4贮存
7.4.1装箱后的球形泵应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成品库中,对临时露天存放的应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7.4.2凡存放12个月以上者,必须开箱检查重新包装。8质量保证
用户在遵守本标准和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时,自制造厂交货日期起六个月内确因产品的质量而引起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修理(易损件除外),如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提交有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仲裁。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出江苏工学院轻工业专用泵研究所负责起草,江苏宜兴市液压泵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工洋、李龙、史金明、朱瑾。3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