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 2495-2000 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QB 2495-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 2495-2000

中文名称: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86213

相关标签: 聚氯乙烯 塑料 生产 防尘 防毒 技术规程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 2495-2000.
4. 9配料车间的环境 气候条件应具有对防尘有利的温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
4.9.1室内温度:冬季- 般不低于5C,夏季不高于室外温度3C,操作区不高于室外温度
4.9.2室内温度在 30C以上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 80%。
4.9.3室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小于2m/s.
4.10配料车间 的通风换气
4.10.1 配料车间的通风换气- -般以采用局部抽风为主,将粉尘在扬尘点就地排走。
4. 10.2多层结构的厂 房,进气室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处的迎风面,接气室应设置在顶层。
4. 10.3通风时应使送入的新鲜空气先经过操作人员呼吸带,送风口气速一般不得小于2m/s.
5专用设备
5.1乐延工艺应采取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 物料的输送和上料应采用传送带、给料机自动送料。
5.2 应采用密闭式塑炼机,并安装排风换气装置。
5.3当采用开 放式两辊塑炼机时应安装封闭与排风装置。
5. 3.1安装伞形排风罩, 罩口面积不小于有害物打散区的水平面积。
5. 3.2伞形罩的排风管 应尽最设置在有害物扩散区的中心,罩口面积与排风管面积之比最大为16:1.
5. 3.3伞形罩的设计应保证有害气体的排放并有利于工人操作。
5.3.4排除热态有毒物的伞形罩的罩口面积,应大于热气流的横截面积,其排风量应大于單口断面上热气流的流量。
5.3.5宜采用吸风罩。.
5. 4三辊、四辊、五辊压延机都必须安装排风罩,排风罩的要求同5.3.3.
5.5凡表面处理、 印花、静电喷涂以及圆网印刷工艺的车间都应采取整体或局部封闭。
5.5. 1操作入员在封闭室外进行生产控制,需要进封闭室时要戴防毒面具。
5.5.2凡表面处理、 印花、圆网印刷的浆料宜采用机械自动上料,或用泵自动上料。
5.5.3封闭室 安装排除冷态有害物的伞形排风罩。
6除尘
6. 1宜将除尘器直接安装在产尘设备 上,就地捕集和回收粉尘。
6.2当产尘点比较分散, 且厂房有安装除尘系统的位置时,在做到防爆的前提下,可将各个排尘点合设-个除尘 系统。
6.3产尘比较集中,有条件设置大型除尘设施时,可考虑将一-个车间或相邻的几个车间的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分类号Y09
备案号781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2495-—2000
聚氯乙烯塑料
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2000-10-31发布
国家轻工业局
2001-04-01实施
QB2495—2000
本标准是对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09001-1988《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该标准曾由国轻行[1999]112号文发布转化标准号为QB3695-1999,内容同前。)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环保处归口。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负贵起草。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行业标准QB3695--1999《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再技术规程》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聚氨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技术规程1范围
QB2495—2000
代警QB3695-1999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塑料生产防尘防毒的要求,包括企业厂房,原料准备与输送、配料与捏合、专业设备、除尘和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防尘防毒。2厂房
2.1厂房设计
2.1.1厂址选择
2.1.1.1不宜在居住区内新建、改建,扩建聚氯乙烯塑料生产广2.1.1.2厂址应符合地面干燥、地下水位低、便丁排水通风和采光等卫生要求。2.1.1.3厂址应位于居住区的河流的下游。2.1.1.4广址须位于居住区的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注:主导风向采用多年平均非采腰季节的风向。21.1.5产生毒害的车间、仓库等与居住区之间应有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宽度应由建设主管部门商同省、市、自治区卫生、劳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位于居住区的上风侧时,或产生尘毒特别严重时,应加宽卫生防护距离。
2.2厂区内厂房位置
2.2.1原料筛选车间与配料车间应布置在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与非粉尘作业区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
2.2.2原料筛选与配料车间的设置应尽量与原料仓库靠近,原料仓库的设置应方便原料的运输和装卸。
2.2.3原料筛选,配料和生产车间在保证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靠近。2.2.4生产多种聚氛乙烯塑料产品,应尽量集中设置总原料筛选、配料和研浆车间。2.3厂房建筑型式
2.3.1大中型生产厂原料筛选和配料车间的厂房宜采用能满足竖向工艺布置的多层或局部多层建筑结构。
2.3.2广房建筑的主体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2.3.3多层或局部多层结构的厂房各层之间应有消除尘毒审流的隔离措施。2.3.3.1层间不应做格栅地面。
2.3.3.2楼梯间应设在特定位置或予以封闭。各楼层内的所有门洞宜朝向楼梯间。并应安装可自动关闭的弹簧门。
2.3.3.3不直设置简易钢梯,若需设置时其位置应选择在离粉尘作业较远的部位。国家轻工业局2000-10-31批准
2001-04-01实施
Q82495-2000
2.3.3.4供各种设备、溜槽、管道穿过的层间楼板和隔墙上的所有工艺孔洞应尽可能做得最小或采取相应的封闭措施。
2.3.4配料或生产车间的厂房应具有适当的操作空间。2.3.4.1每个工人所占车间的面积不得小于4m22.3.4.2单层厂房高度一般不得低于6me2.3.4.3设备最高部分与屋顶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2.3.5原释筛选和配料车间的地面应平整易于清扫,并有适当的坡度和地面漏水口。2.3.6车间的内墙、门窗、天花板等内表面应平整便于清扫。2.3.7车间的开启式窗应设在迎风面的墙上。窗子下沿距地面1.5m~1.8m3原料的准备与输送
3.1聚氧乙烯树脂的筛选与输送
3.1.1进厂的树脂中游离氟乙烯含量不得超过1/10(m/m)。3.1.2运输树脂应采取机械化、自动化,减少转运点和缩短运输线路。3.1.3拆包、倒包作业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倒料口应设倒料柜和吸尘装置。3.1.4散装树脂较远距离运输时,应尽量采用可自动卸料的密闭料罐或其它专用运输设备进行运输
:3.1.5在使用非密闭的运输工具时,设备转运点应采用隔流档板等措施,使粉料落层高度控制在0.5m以内。
3.1.6树脂应采用密闭握游筛选机进行筛选并以负压送料为宜。3.1.7树脂的输送宜采用密闭性好,且装有除尘器的气力输送系统。3.1.8树脂应采用密闭式计量方法计量。3.2粉状助剂的输送和研浆
3.2.1粉状助剂应密闭输送。bzxz.net
3.2.2稳定剂、填充剂、发泡剂、染料、颜料。活性剂及其它加工助剂等粉状助剂的拆包、倒包应在吸型或排风换气条件下进行。3.2.3粉状助剂配料和研浆应采用密闭计量方法计量并实行机械搅拌和自动上料。3.2.4稳定剂浆料应密闭计量并采用管道输送。3.3液体助剂的健存与输送
33.1插装或罐装液体助剂要求包装桶罐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强度3.3.2年生产能力一千吨以上(含千吨)的生产厂,必须设置增塑剂储罐高位槽,其罐、槽要求密封性好,强度高、出料口有锁紧装置。3.3.3液体助剂应密闭计量并采用管道输送。4配料与捏合
4.1设计产品配方时,应尽昼不用或少用有毒和产尘大的原料,不用或少用挥发性大的增塑剂或溶剂,如采用无毒或低毒增望剂和液状、浆状,粒状,酥状稳定剂等,尤其应选用无毒或低毒复合稳定剂。
4.2配料车间的全部生产过程应实现机械化、连续化、密闭化和自动化,工人操作室应与尘毒作业区隔离。
4.3配制母料要在装有除尘设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区应有隔离措施。2
QB2495-2000
4.4原料应采用管道密闭式白动投料装置或机械手投料。:4.5低速捏合机。高速捏合机都产禁散开作业。4.6捏合机加料口、卸料口必须设有吸尘装置,应尽量减少物料转运的落差高度,使用演信时水购热有型为55
4.7设备布置应符合竖向作业或水平作业流水线的要求,减少物料的中转环节和缩短输送距离。
4.8设备之间的动态连接必须采取柔性的密封措施。4.9配料车间的环境气候条件应具有对防尘有利的温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4.9.1室内温度:冬季一般不低于5℃,夏季不高于室外温度3℃,操作区不高于室外温度5℃
室内温度在30℃以上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0%。4.9.2
4.9.3室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小于2m/s。4.10
配料车间的通风换气
配料车间的通风换气一般以采用局部抽风为主,将粉尘在扬尘点就地排走。4.10.1
多层结构的厂房,进气室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处的迎风面,排气室应设置在顶层。4.10.2
4.10.3通风时应使送入的新鲜空气先经过操作人员呼吸带,送风口气速一般不得小于2m/s。
5专用设备
5.1压延工艺应采取连续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物料的输送和上料应采用传送带,给料机自动送料,
5.2应采用密闭式塑炼机,并安装排风换气装置。5.3当来用开放式两辊塑炼机时应安装封闭与排风装置。5.3.1安装伞形排风罩,罩口面积不小于有害物扩散区的水平面积。5.3.2伞形罩的排风管应尽量设置在有害物扩散区的中心,罩口面积与排风管面积之比最大为16:1+
5.3.3伞形罩的设计应保证有害气体的排放并有利于工人操作。5.3.4排除热态有毒物的伞形罩的军口面积,应大于热气流的横截面积。其排风应大丁罩口断面上热气流的流量。
5.3.5宜采用吸风罩。
5.4三辑,四辑、五辑压延机都必须安装排风罩,排风罩的要求同5.3.3。5.5凡表面处理,印花、静电喷涂以及园网印刷工艺的车间都应采取整体或局部封闭。5.5.1操作人员在封闭室外进行生产控带,需要进封闭室时要戴防毒面具。5.5.2凡表面处理、印花、圆网印刷的浆料宜采用机械自动上料,或用泵自动上料。5.5.3封闭室安装排除冷态有害物的伞形排风罩。6除尘
6.1宜将除尘器直接安装在产尘设备上,就地捕集和回收粉尘6.2当产尘点比较分散,且厂房有安装除尘系统的位置时,在做到防攀的前提下,可将各个排尘点合设一个除尘系统。
6.3产尘比较集中,有条件设置大型除尘设施时,可考虑将一个车间或相邻的几个车间的3
产尘点集中维护管理。
QB2495—2000
6.4集中除尘系统的管网可采用支状系统或集合管系统:与水平集合管连接的风管,应由上面或侧面接入,三通管夹角宜采用15°~45°,集合管的断面风速宜取3m/s~4m/s。集合管的断面风速若取6m/s~10m/s,下部应设卸尘阀门和粉尘输送设备。6.5机械除尘
6.5.1除尘器的选择一般以采用布装除尘器为宜,若粉尘浓度较高时,可增设旋风除尘器作为一级除尘。
6.5.2除尘系统管道内不应有粉尘沉积。6.5.3除尘系统的排空管应高于厂房项部1.5m如附近有高大建筑物还应视情况加高7防护
7.1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质名称
环已酮
酯酷酸丁酯
三甲苯
二氯乙烷
氯化氢及盐酸
氧艺烯
其它粉尘
最高允许浓度
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有害物质浓7.24
职工从事尘毒作业前必须经过体检。凡确诊患有尘毒禁忌症者,严禁从事尘毒作业。7.4职工从事尘毒作业期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经确认不能继续从事尘毒作业者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5女职工在妊娠至哺乳期应脱离铅尘以及有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从事尘毒作业职工在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7.6
7.7厂区内应设置职工浴室、更衣室,更衣箱。工作服与便服分开存放。设置休息室并提供饮用开水和洗手水。保证工人不在车间内用餐和饮水7.8
7.9尘毒作业区的周围环境地带,应根据厂区的总体布局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带尘能力大的树种进行厂区绿化。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