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558.2-199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物中的设施>>91.140.40供气系统
中标分类号:化工>>合成材料>>G33塑料型材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成型的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的技术要求、规格尺寸、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管件品种。此外还规定了原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为-20~40℃、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0.4MPa的埋地输送燃气的管件。 GB 15558.2-1995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 GB15558.2-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燃气用埋地聚艺烯管件
Buried polyethylene(PE) fittings forthe supply of gaseous fuels
1 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 15558.2-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成型的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以下简称管件)的技术要求、规格尺寸、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管件品种。此外还规定了原料的主要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温度为-20~40℃、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0.4MPa的埋地输送燃气的管件。管件在输送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时,应考虑到燃气中存在的其他组分(如芳香烃、冷凝液等)在定浓度下,对管件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按本标准生产的管件适用于与按GB15558.1《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标准要求生产的聚乙烯管材配套使用。
2引用标准
GB1033
GB 1842
GB2828
GB 2918
GB 6111
GB6283
GB 8806
GB 13021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长期恒定内压下热塑性塑料管材耐破坏时间的测定方法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 15558. 1
3原料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
3.1基础原料及添加剂
基础原料为聚乙烯树脂。可加入必要的添加剂,如: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着色剂。加入的添加剂应分散均匀。
3.2基本性能
原料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5-02批准1995-12-01实施
密度,kg/m2
热稳定性(200C),min
水分含量,mg/kg
挥发分含量,mg/kg
炭黑含量\,%
耐气体组分,h
(80C,2. 0 MPa)
长期静液压强度,MPa
(20℃,50年,95%)
耐环境应力开裂,h
(100℃,100%浓度)
注:1)炭黑含量仅适用于黑色管。4产品分类
GB 15558.2-1995
性能要求
F。≥1 000
按热熔连接方式分为:电热丝熔接连接、热熔对接连接、热熔承插连接三类。技术要求
5.1颜色
管件的颜色为黄色或黑色。
5.2外观
试验方法
管件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凹陷、痕纹、颜色不均等缺陷。管件应完整无缺陷,浇口及溢边应修除平整。5.3规格尺寸及偏差
连接部位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5.4性能要求
管件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要求:
热稳定性(200℃)
无破坏
短期静液压强度
无渗漏
加热伸缩
性能要求
>20 min
韧性破坏时间>100 h
脆性破坏时间165 h
破坏时间>1000h
管件外径及长度变化不超过士5%管件外形不允许有明显变化
试验方法
注:1)仅适于脆性破坏,如果在上述所要求的时间(165h)内发生韧性破坏,则按下表选择较低的破坏应力和相应的最小破坏时间。
破坏应力,MP:
管件规格尺寸及偏差
GB15558.2—1995
最小破坏时间,h
破坏应力,MPa
最小破坏时间,h
6.1按7.3.1、7.3.2的规定测量,管件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图1、图2、图3、图4、表3、表4、表5、表6的规定。
6.2按7.3.3的规定测量,管件最小壁厚应不小于GB15558.1规定的同规格管材的壁厚。6.3电热丝熔接承口管件
88888888888
L+ L,/2
Di-熔融区域平均内径;Dz—承口最小内径;D-管件最小内径;L—插入深度,L2—加热长度L3-不加热长度D, ≥ 1. 002D,mm;
D. ≥ D. - 2e,
L≥5 mm;
L,≥el+5mm,最小为10 mm;
对于D,≤90,0.2D.+10mm≤L≤0.6D.+25mm,最小为20mm;对于D,≥110,0.2D,+10mm≤L,≤D./3+45mm。注:1)在公式中,e用mm表示,指与管件(承口)相连接的管材的壁厚。6.3.1电热丝熔接承口管件尺寸及偏差表3电热丝熔接承口部位尺寸及偏差公称直径
熔融区域平均内径
加热长度L2
插入深度L1
公称真径
注:SDR
GB 15558.2-1995
续表3
熔融区域平均内径
加热长度L2
标准尺寸比,即公称外径与壁厚之比。6.4热熔对接、插门管件
插入深度L
D端部平均外径;Dz管件平均外径,Ds最小内径;L,--内切前长度;L-外切削长度对于D,≤90,1z≥0.6D,+25mm;对-fD.≥110.L2≥D/3+45mm。
6.4.1热熔对接、插口管件尺寸及偏差326
公称直径
GB15558.2-1995
热熔对接、插口部位尺寸及偏差表4
平均外径D,
6.5热熔鞍型管件
绝对不圆
最小内径
W--~熔融面宽度,不应小于12mm;d--鞍型投影直径;R--6.5.1热熔鞍型管件尺寸
内切削长度L,
鞍型熔焊面半径
外切削长度L2
公称直径
6.6热熔承口管件
GB15558.2-1995
表5热熔鞍型管件尺寸及偏差
鞍型熔焊面半径R
鞍型投影直径
D,…承口口部平均内径:I),承口根部平均内径D一最小内径,L—承口最小长度;l,承口实际长度;L—管件加热长度,L—管材插入深度;L—管材加热长度对于 20 ≤D≤ 63
L = 0. 3D, + 8. 5mm;
L2. 5mmLz≤L
L-3.5mm≤L,≤L-1mm
L2 L, + imm;
对于75≤D,≤125
L = 0.2D, + 15mm;
L≥ L;
L 4mm ≤L,≤L;
L- 5mm≤L≤L-1mm;
Lz≥ L+ 1mm;
L4 ≥ Ls。
6.6.1热熔承口管件尺寸及偏差
承口平均内径
公称直径
口部D,
最小」最大
根部D,
109.4110.0107.7108.5
124.4125.0122.6123.2
试验方法
7.1试样预处理
GB15558.2—1995
表6热熔承口部位尺寸及偏差
绝对不圆度
最小内径
承口最小长度
管件加热长度
管材插入深度
试验环境按GB2918规定,温度为23士2℃,试样在试验前必须按试验环境条件进行状态调节24h以上。
7.2外观检查
用肉眼直接观察,内壁可用光源照看。7.3管件尺寸测量
7.3.1管件承插口部位内、外径
用精确至0.01mm的内径量表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内径,计算其算术平均值。外径按GB8806进行测量
7.3.2管件承插口部位深度
用精确至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7.3.3管件壁厚
按GB8806规定测量,必要时可将管件切开测量。7.4密度测定
按GB1033规定方法测试。
7.5热稳定性(200℃)
7.5.1试验仪器
GB15558.2—1995
7.5.1.1能连续记录试样温度的差示扫描热量计(DSC)或热分析仪,精度为0.1C。7.5.1.2温度测量仪,精度为0.1℃。7.5.1.3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7.5.1.4带有切换开关的氧气和高纯度氮气供给器。7.5.1.5气体流量计。
7.5.2试样
7.5.2.1管件试样制备:
从管件上锯一个2~3cm宽的圆环,在圆环表面沿径向切一个直径略小于热分析仪盛样盘内径的圆柱体,用锋利刀片从圆柱体上切一块重15士0.5mg的圆片,作为试样。7.5.2.2原料试样制备:
将原料放在圆柱形压模盘中,在150士3℃温度下加热2min,切一块直径略小于热分析仪盛样盘内径的圆柱体,用锋利刀片从圆柱体上切一块重15士0.5mg的圆片,作为试样。7.5.3试验步骤
7.5.3.1校准热分析仪。
7.5.3.2调节氮气流量,让50±5cm*/min氮气流过热分析仪,然后把切换开关接向氧气,调节氧气流量,让50士5cm/min氧气流过热分析仪,然后再切换成氮气。7.5.3.3把盛有15士0.5mg试样的开口铝盘放入热分析仪内,以20℃/min的速度升温,使温度恒定在200士0.1℃,开始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7.5.4试验结果
在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上,如图5,标出由氮气切换成氧气1min的点(A1),绘出温度升高时斜率最大的切线,标出此切线与基线交点(A2)。(A1一A2)即是表示试样热稳定性的氧化诱导期(min)。试验至少进行五次,试验结果取五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真化诱导期
7.6水分含量测定
按GB6283规定方法测定,试样不进行状态调节。7.7挥发分含量测定
按GB15558.1第5.7条规定进行测定。7.8炭黑含量测定
按GB13021规定方法测试。
7.9耐气体组分
GB 15558.21995
试验介质:50%(重量比)正癸烷(99%的浓度)和50%(重量比)三甲基苯混合液。试验介质温度:80℃。
试验环向应力:2.0MPa。
试验前应将混合液注入自由长度不小于250mm的32×3.0mm管状试样中,在23±2℃环境中放置1500h后,按GB6111规定进行试验。7.10短期静液压强度
按GB6111规定试验,试验在组合件上进行。管件的性能用组合件的性能表示。组合件推荐由SDRn系列的63mm或32mm的管材和一个或多个管件以热熔承插、热熔对接、电热丝承插及热熔鞍型等连接方式组成,见附录A(补充件)。7.11耐环境应力开裂
按GB1842规定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以试样破损几率为0的时间(F。)表示。7.12加热伸缩
在供试验的管件表面,任意标出测定外径、长度的位置;测出标点处的外径、长度后,把管件放在110士2℃C的甘油内,浸渍时间为1h;或把管件放在110±2C的烘箱内,管件在烘箱内的时间为,壁厚≤8mm260min;8mm<壁厚≤16mm2120min;壁厚>16 mm 240 min.
取出管件并在23土2℃的空气中自然冷却,再分别测定,由下式算出变化率及变化量,取3次试验的平均值。
L= [(L - L)/L.]100
I.外径或长度变化率,%;
L一一试验前的外径或长度,mm;L,——~试验后的外径或长度,mm。7.13长期静液压强度
按GB15558.1附录A(补充件)规定进行试验。8检验规则
8.1产品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8.2组批
按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情况下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管件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2000件。如生产数量少,生产期10天尚不足2000件,则以10天产量为一批。8.3出厂检验
8.3.1出厂检验项目为5.1,5.2,5.3,5.4(不包括80℃时破坏时间大于1000h的短期静液压强度试验)。
8.3.25.1,5.2,5.3条检验按GB2828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6.5,见表8。
8.4型式检验
按本标准技术要求,并按8.3.2条规定对5.1,5.2,5.3条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5.4中的各项试验。若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设备、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d.
GB15558.2-1995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表7
批量范围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8.5判定规则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单位:件
不合格判定数
5.1,5.2,5.3按表7规定判定。5.4条中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指标时,可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标志
管件应有下列明显的永久性标记,并且标记不应削弱管件性能,而应定位在离开焊接部位。a.
规格尺寸;
b.本标准号;
生产厂名(或商标)。
9.2包装
管件应放入密封塑料袋中,批量或单包装,并放入厚纸板箱内,以防止损坏。纸板箱应附有标志,标志上应有制造厂名称和地址,管件尺寸和类型,生产日期,箱中管件数目及规定的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限制,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9.3运输
管件运输时,不得受到剧烈的撞击、划伤、抛摔、曝晒、雨淋和污染。9.4贮存
管件应贮存在远离热源、贮存温度不超过40℃、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管件贮存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注:1)管材自由长度最小为D。。GB 15558.2—1995
附录A
组合件试验系统示意图
(补充件)
管材1
鞍型管件
异径管
对接接头
90°弯头
钢-塑接头(接空压机)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3×32
B1电热丝套管
公称直径
电热丝90°弯头
GB15558.2—1995
附录B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的形状和尺寸(参考件)
20.2±0.2
25.3±0.2
32.2±0.2
40.8±0.2
63.3±0.3
90.5±0.5
110.5±0.5
电热丝套管尺寸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