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5100-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5100-2017
中文名称:建筑排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765573
相关标签:
建筑
排水
抗冲
聚氯乙烯
PVC
中空
螺旋
管材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5100-2017.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poly (vinyl chloride) (PVC-M) hollow-wall inner-spiral pipes for soil and waste discharge inside buildings.
1范围
QB/T 5100规定了建筑排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管材结构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及贮存。
QB/T 5100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抗冲改性等助剂,经挤出成型的建筑排水用立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 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5761-2006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 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 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GB/T 8804.2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
GB/T 8806-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 9647—2015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GB/T 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
GB/T19278—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
QB/T 2803—2006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 19278—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poly (vinyl chloride)(PVC-M) hollow-wall inner-spiral pipes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抗冲改性等助剂,经共混改性,挤出生产的一种抗冲改性的中空壁内螺旋管材。
3.1.2螺棱helix ridge
管材内壁沿管材轴向呈螺旋状,具有导流作用的凸筋。
3.1.3螺棱高度height of helix ridge
标准内容
ICS83.140.30
分类号:G33
备案号:58783-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100-2017
(PVC-M)
建筑排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
中空壁内螺旋管材
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poly (vinyl chloride) (PVC-M) hollow-wallinner-spiral pipes for soil and waste discharge inside buildings2017-04-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QB/T5100-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安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安徽康嘉塑胶建材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国机通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海洋、谷德祥、张显宝、林超、王俊海、黄剑、吴文利、付志敏。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QB/T5100—2017
建筑排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排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管材结构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抗冲改性等助剂,经挤出成型的建筑排水用立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3.1一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1998
GB/T5761-2006
GB/T6671-2001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8802-2001
GB/T8804.2一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GB/T8806一2008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GB/T9647一2015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GB/T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19278—2003
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QB/T2803一2006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9278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fmodified impact resistance poly (vinyl chloride)(PVC-M)hollow-wall inner-spiral pipes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抗冲改性等助剂,经共混改性,挤出生产的一种抗冲改性的中空壁内螺旋管材。
螺棱helixridge
管材内壁沿管材轴向呈螺旋状,具有导流作用的凸筋。3.1.3
螺棱高度heightofhelixridge
QB/T5100-2017
螺棱顶端到管材内壁的径向尺寸,由公式(1)计算得出:h=H-
式中:
H—螺棱顶端到管材外壁的径向尺寸:结构壁厚。
螺棱距
screw pitch of helix ridge
同一螺棱旋转一周的轴向距离。3.1.5
结构壁厚
structured-wall thickness
不包括螺棱,管材内外表面之间的径向尺寸。3.1.6
outside layer thickness of structured-wall结构壁外层壁厚
管材空腔区域与外表面之间的径向实壁厚度。3.1.7
结构壁内层壁厚
insidelayerthicknessof structured-walle2
不包括螺棱高度,管材空腔区域与管材内表面之间的径向实壁厚度。3.1.8
文numberofspacerib
格肋数
管材相邻空腔区域之间的筋的数量。3.1.9
thicknessofspacerib
格肋厚
管材相邻空腔区域之间的筋的厚度。3.2符号和缩略语
H:螺棱顶端到管材外壁的径向尺寸h:螺棱高度
b:格肋厚
bmin:最小格肋厚
dem:平均外径
demmax:最大平均外径
demmin:最小平均外径
da:公称外径
e:结构壁厚
emax:最大结构壁厚
emin:最小结构壁厚
el:结构壁外层壁厚
e1min:最小结构壁外层壁厚
e2:结构壁内层壁厚
(1)
e2.min最小结构壁内层壁厚
TIR:真实冲击率
4材料
QB/T5100-2017
4.1生产管材的材料应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加入必要的抗冲改性剂及其他助剂的混合物所有添加剂应分散均匀。
4.2PVC树脂应符合GB/T5761一2006,K值不小于64。4.3可使用来自本厂同种产品的清洁回用料,所生产的管材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5管材结构与标记
管材结构
管材结构如图1所示。
说明:
公称外径:
结构壁厚:
结构壁外层壁厚:
结构壁内层壁厚:
螺棱顶端到管材外壁的径向尺寸:螺棱高度:
格肋厚。
管材结构示意图
QB/T5100-2017
5.2标记
示例:
本标准编号
公称外径×结构壁厚-螺棱数
名称:建筑排水用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公称外径为d,为110mm,公称结构壁厚为6.0mm,螺棱数6条的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材标记为:建筑排水用PVC-M中空壁内螺旋管d.110×6.0-6QB/T5100-20176要求
6.1外观
6.1.1管材内外表面不应有气泡、裂口和明显的痕纹、凹陷、色泽不均及分解变色线。管材两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管材内、外壁与中间格肋不应出现开裂等现象。6.1.2螺棱应完整、光滑,无断棱、无变形等缺陷。6.1.3螺棱旋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注:逆时针方向是指从管材近端口观察,螺棱是沿逆时针旋转至远端口的方向。6.1.4管材端面格肋和螺棱应分布均匀。6.2颜色
管材一般为白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3规格尺寸
6.3.1长度
管材长度一般为4m或6m,其他长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的长度不应有负偏差。6.3.2平均外径和结构尺寸
管材的平均外径、结构壁厚、最小结构壁外层壁厚及最小结构壁内层壁厚应符合表1的规定。平均外径、结构壁厚、最小结构壁外层壁厚及最小结构壁内层壁厚表1
单位为毫米
平均外径
最小平均外径
demmin
6.3.3螺棱和格肋
最大平均外径
结构壁厚
最小结构壁厚
最大结构壁厚
最小结构壁外
层壁厚
el,min
管材的螺棱数量、螺棱高度、螺棱距、格肋数及格肋厚应符合表2的规定。4
最小结构壁
内层壁厚
公称外径d.
弯曲度
格肋数及格肋厚
螺棱高度、
螺棱距:
螺棱数量:
螺棱数量
管材弯曲度不应大于0.5%。
6.3.5不圆度
管材不圆度不应大于0.024da。
物理力学性能
螺棱高度h
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螺棱距
≤2600
≤2600
≤2600
≤2600
3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密度/(kg/m)
拉伸屈服应力/MPa
断裂伸长率/%
维卡软化温度/℃
扁平试验
纵向回缩率/%
落锤冲击试验TIR/%
试验方法
≤1550
≥100
内外壁无破裂
格肋数
QB/T5100-2017
最小格肋厚bmin
试验方法
7.1状态调节
除非另有规定,按GB/T2918一1998规定,在(23土2)℃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7.2外观、颜色
目测。
7.3尺寸
7.3.1长度
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进行测量。7.3.2平均外径
按GB/T8806-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7.3.3壁厚
按GB/T8806一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7.3.4格肋数
目测。
7.3.5螺棱数
目测。
QB/T5100-2017
7.3.6螺棱高度
按GB/T8806一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7.3.7螺棱距
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进行测量。7.3.8弯曲度
按QB/T2803—2006的规定进行测量。7.3.9不圆度
按GB/T8806一2008的规定进行测量。7.4密度
按GB/T1033.1一2008中A法测定,试样应从管材外壁取样。7.5拉伸屈服应力和断裂伸长率
按GB/T8804.2一2003的第5章的规定进行测定。试样应从管材外壁取样,并保证试样有效部分(即试样窄部分)无格肋。
7.6维卡软化温度
按GB/T8802一2001的规定进行测定。试样应是从管材外壁沿轴向裁下的不含格肋的弧形管段。试样厚度大于2.4mm,则可直接进行测试;如果试样厚度小于2.4mm,则可将两个弧形管段叠加在一起,使其总厚度不小于2.4mm,再进行测试。7.7扁平试验
7.7.1试验设备应符合GB/T9647-2015的要求。7.7.2从3根管材中各取一段长度为(200土5)mm的管段,试样两端应切割平整且与轴线垂直,将试样水平放置在试验机的上下压板之间,试验速度为(10土2)mm/min,当试样在垂直方向外径变形量为原外径的50%时立即卸荷。
7.8纵向回缩率
按GB/T6671一2001中的方法B进行,试样在(23土2)℃下最少状态调节时间3h,烘箱试验温度为(150土2)℃,放置时间60min,试样长度(200士20)mm。7.9落锤冲击试验
按GB/T14152一2001的规定进行测定。试验温度为(0土1)℃,落锤质量和下落高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锤头类型:管材规格d<110mm时取d25,管材规格d.≥110mm时取d90。冲击试验时,落锤冲击点应在两条格肋之间,如果落锤冲击点在格肋处,则该次冲击无效。表4落锤质量和下落高度
公称外径
8检验规则
8.1组批
落锤质量
0.250±0.005
0.500±0.005
1.000±0.005
1.000±0.005
下落高度
2.00±0.01
同一原料配方、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50t,如果生产7天尚不足50t,则以7天产量为一批。6
8.2出厂检验
QB/T5100-2017
8.2.1出厂检验的项目为6.1~6.3及6.4中的纵向回缩率、扁平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8.2.26.1~6.3检验按GB/T2828.1一2012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4.0,抽样方案见表5。表5接收质量限(AQL)为4.0的抽样方案单位为根
批量N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量n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8.2.3在8.2.2抽样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6.4中的纵向回缩率、扁平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
8.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6章要求项中全部内容。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至少1次,若有以下情况,应进行型式检验:wwW.bzxz.Net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8.4判定规则
6.1~6.3中任意1条不符合表5规定时则判为不合格,其他项目中有1项达不到指标时,则在该批中随机抽取双倍的样品对该项进行复验,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不合格。9标志、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管材上应至少有下列永久性标志,且每根管材上应含有至少1处完整标志,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m:a)厂名和商标:
5.2规定的管材标记:
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
9.2运输
管材在装卸和运输时,不应受到划伤、抛摔、剧烈撞击、重压、曝晒、油污和其他化学品的污染。9.3购存
管材贮存场地应平整、远离热源及化学品污染。管材应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当管材露天存放时,应遮盖,防止曝晒。7
QB/T5100-20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