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 1646-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 1646-1992
中文名称:聚氨酯合成革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74067
相关标签:
聚氨酯
合成革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 1646-1992.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合成革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10000m"。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犊项目为表2、表8及表4中的1、2、3、4、8项。i56.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表2、表8及表4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6.3正式生产后,堵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正常生产三个月时,.
d停产一个月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4徜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规格、外观按GB2828中表2、表8的规定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橙验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取一卷进行检验。
6.5判定规则
6.5.1样本单位质量的判定
规格、外观按4.l、4.2要求进行检鉴,全部项目均合格,样本单位为合格。
6.5.2合格批的判定
.规格、外观按GB2828中表2、表8规定进行,采取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r,合格盾量水平(AQL)6.5。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若其中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从原批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整批为合格。
6.5.产品质量等级的判定,按全部检验结果最低等级判定。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每卷产品应有等级标志章,两段相接处应有检验专用章。
7.1.2产品包装箱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本标准号;b。产品规格、数量、批号;c。商标;
.d。产品等级,
e。生产厂名称、地址;f。装箱日期;
g。箱体尺寸;
h。防压、防潮等标志。
7.2包装
内包装用塑料袋,两头扎紧,外包装用瓦楞纸箱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
标准内容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聚氨酯合成革
QB1646--92
本标准规定了聚氨酯合成革(以下简称合成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针刺无纺布为底基,经聚氨酯树脂浸渍、涂敷、湿法凝固等工艺所制成的具有仿天然真皮结构的合成革。2引用标准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3920
纺织品耐磨牢度试验方法
皮革物理性能测试厚度的测定
GB13022
3产品分类
皮革粒面强度和伸展高度的测定皮革耐折牢度的测定
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产品按用途分类,见表1。
技术要求
规格应符合表2要求。
厚度及偏差
崩裂试验
女鞋,童鞋,箱包、带等
鞋,照相机、仪器等各种外套
宽度及偏差
≥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1--15批准mm
允许偏差
每卷面积
1993--09--01实施
外观应符合表8要求。
花纹深浅
平滑性
熔融、洞、脏污
浮斑和折皱等明显
的分散缺陷
线道、涂敷不良
等明显的连续缺陷
每卷段数
最小段长
QB1646—92
不许过深或过浅
极不明显
极不明显
在长1m范圈内0.01~
0.025m的不多于1
处,每卷计不多于10
处。0.01m以下缺陷
面积累计不超过0.5m2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距两边缘10cm以
外不允许出现连续缺
陷,在两侧边缘10cm
以内允许一侧出现连
续缺陷
极轻微过深或过浅
极不明显
不明显
极轻微不平滑
在长1m范围内,缺
陷面积不超过0.05m2,
每卷累计缺陷面积不超
两侧边缘10cm以内
允许出现连续缺陷,或
幅宽内允许出现1条不
明显的线道
轻微过深或过浅
不明显
不明显
轻微不平滑
在长1m范围内缺陷面
积不超过0.1m2,每卷累
计缺陷面积不超过2m2
两侧边缘15cm以内允
许出现连续缺陷
幅宽内(两侧边缘除
外),允许出现一条宽小
于等于5cm的连续缺陷
注:5、6两项缺陷同时存在,长1m范围内,合格品缺陷面积不超过0.16m2,长1m内连续缺陷按实际缺陷面积计。
物理机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
表观密度
拉伸负荷
断裂伸长率
撕裂负荷
剥离负荷
经纬向
经纬向
经纬向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崩裂性
耐折牢度
素面颜色牢度
透混度
耐水度
吸水度
谢热粘着性
干摩擦
湿摩擦
汗液摩擦
mg/(cm2-h)
QB1646—92
续表4
优等品
-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49~167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篮排球、照相机外套用革做表面颜色牢度的汗液摩擦试验。其它产品不考核。注:1
试验方法
试样的裁取
每批产品沿经向裁取0.4m样品,试样裁取见图1。5.2·试验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5%~75%的环境中放置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5.3规格
5.3.1厚度按GB4689.4规定,沿产品宽度方向平均测量15个点,结果以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01mm。
5.3.2宽度用精度为1mm的量具测量,精确到1mm。5.3.3面积用精度为1mm的量具测量每卷长度,计算其面积,精确到0.1m5.4外观检验
在日光灯下目测和用相应的量具测量缺陷面积,计算方法按表5规定进行。缺陷面积m2
QB1646-92
1-表观密度试样;
3-撕裂负荷试样;
5-透湿度试样,
7-耐热粘着性试样,
9-吸水度试样,
11-耐水度试样
2-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试样,4-剥离负荷试样,
6-耐折牢度试样,
8-崩裂性试样:
10-表面颜色牢度试样;
图1试样裁取排列图
计算面积ma
>0.0225~0.1000
0.0100~0.0225
均按实际缺陷面积计算
5.5表观密度的测定
5.5.1裁取50mm×50mm的试样8片,每片沿四周测量4点厚度,取其平均值,准确到0.01mm。
5.5.2称取试祥的质量,准确至0.1mg。5.5.3结果按式(1)计算。
p=1000x
式中:p——表观密度,g/cm,
m-试样的质量,g;
QB-1646-—92
A一试样的面积,mm\,
h试样的厚度,mm。
取三个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g/cm。5.6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
按GB13022的规定进行。试样为I型,试验速度100±10m迎min,记录拉伸试验中的最大负荷,取三个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来平均值,精确至1N。5.7撕裂负荷
5.7.1-拉伸试验机应符合GB13022的规定。5.7.2试验步骤
按图1沿经纬向各裁取100mm×25mm的试样8片,从各试样短边的中央沿着平行于长边方向将试样剪开,剪开长度为70mm,剪开了的两端成相反方向夹于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上,以100主10mm/min的拉伸速度进行试验,记录试样撕裂时的最大负荷。5.7.3试验结果
以每组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N。5.8剥离负荷
5.8.1仪器
拉伸试验机应符合GB18022的规定。5.8.2.1按图1所示裁取220mm×25mm的试样3片。5.8.2.2用砂纸将硬度(都氏A)为75°±5,长150mm,宽30mm,厚5.5±0.5mm的丁腈胶板表面打磨二分之一的面积,再将试样表面打磨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备用。5.8.2.3用丁酮对试样和胶板的打摩部分除污,风于15min。再用氯丁胶浆(配用10%异酸酯胶JQ—1)涂于二者表面,风于10~30min后,将其互相粘着。5.8.2.4粘着后的试样如图2所示,用质量为2000士50g的手推辊滚压数次并放置16h以上。1试样,2—粘合剂38-胶板
图2试样、胶板粘着示意图
5.8.2.5用手术刀将革表面层由顶端沿着经向与基体层划开,分别将胶板、试样夹在拉伸试验机上、下夹具上,以100±10mm/min的速度进行拉伸,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5.8.2.6试验结果
以每组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1N。5.9崩裂性
按GB4689.7规定进行。
QB1646--92
试样放置时,表面层向上,基体层与钢球正好相接。记录试样伸展7.0mm高时的负荷和表面裂纹或破裂时的伸展高度。试验结果以每组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到1N和0.1mm。5.10耐折牢度
按GB4689.9规定进行。
5:10.1按图工裁取两组试样,每组8片,试样表面层向里折叠,分别将两组试样在23±2℃折叠50万次和-10℃折叠2.5万次,然后用6倍放大镜观察受折部分的变化情况。5.10.2结果判断
5级表面层与基体无裂纹。
4级表面层和基体层有轻微裂纹。3级稍露出基体层,无纺织布层产生裂纹。2级无纺织布层中出现裂纹,连续微细多孔层产生裂纹。1级表面层和基体层部分产生断裂。结果判断示意图见图8。
表面整饰层
连续微细多孔层
无纺布层
图8耐折牢度结果判断示意图
5.11表面颜色牢度
按GB3920的规定进行,分别以每组试样试验结果的最低级表示。5:11.1干摩擦
根据图1裁取220mm×25mm试样8片,试验负荷为1.96N,往复速度30次/min,摩擦次数100次,按GB251判定等级。5.11.2湿摩擦
将白棉布浸入蒸馏水中10min后,按5.11.1进行试验,并判定等级。5.11.3汗液摩擦
5.11.3.1人造汗液的配制
磷酸氢二钠(12份结晶水)
氯化钠(化学纯)
醋酸(化学纯)
将以上各试剂溶入蒸馏水配成1L溶液即为人造汗液。5.11.3.2将白棉布浸入人造汗液中10min后,按5.11.1进行试验,并判定等级。5.12透湿度
5.12.1仪器
QB1646-92
a。带有空气循环装置的透湿试验箱,b。透湿杯,透湿面积为10.179cmc。感量0.1mg的分析天平。
5.12.2试样按图1所示裁取直径为57mm试样3片。5.12.3试验步骤
透湿杯中放入约20g粒度为2.5~3.5mm的氯化钙,试样表面层向下放入透湿杯,旋紧杯盖,称量后,放入30±1℃,相对湿度80%±5%的透湿试验箱内,1h后将透湿杯取出,立即称量,称量后继续放入试验箱内,以后每一小时称一次,连续称量三次,准确至0.1mg。5.12.4试验结果
按式(2)计算透湿度,取8个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mg。P = (mi -mo) + (m2-mi) +(mg-m2)3A
式中:P一
透湿度,mg/(cm2.h),
m。一第一次称量杯和试样的质量,mgm
一第二次称量杯和试样的质量,mg,第三次称量杯和试样的质量,mg一第四次称量杯和试样的质量,mg,A—-试样的透湿面积,10.179em。5.13耐水度
5.13.1装置
.耐水度装置见图4:
b。液体压力计刻度值为o.1kPa,水准装置的最小压力值应大于15kPa。5
1一流体压力计,2一水准装置,8一水;4—软管,5—压环,.6-试样,7水容器5.13.2试验步骤
图4耐水度装置示意图
(2)
按图1规定裁取60mm的试样3片,表面层向下安置在图4所示的耐水试验仪的压环下,试样下表面浸在水中,浸水面为50mm的圆。以10mm/s的速度向水谁装置注水,当水的压力达到14.7kPa时停止注水,1min后目测试样上表面有无水珠,无水珠者为合格。5.14吸水度
5.14.1试验装置
如图5所示的玻璃吸水照。
5.14.2试验步骤
QB1646-92
图5吸水迅示意图
将蒸馏水注人吸水A中至零刻度处,吸水皿平放于工作台上。称量70土2mm试样,将试样表面向上放入吸水皿B内,把圆球A部慢慢抬起,使蒸馏水完全浸没试样。皿口盖上表面Ⅲ。放置24h。将水移至A中,1min后,读取刻度值。做两个平行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
5.14.3结果计算
按式(8)计算,取2个试片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Q=
式中:Q吸水度,%;
V,- V。
-X100....
V—试样浸泡规定时间后的吸水量,ml;V。空白试验水分损失量,ml。
一试样浸泡之前的质量,g。
5.15耐热粘着性
5.15.1仪器
...(8)
将2片60mm×90mm的试样,表面层相对并在一起,夹在两块60mm×60mm的玻璃之间,再用底面长宽各60mm、质量3kg的码对齐玻璃的四边并压在玻璃上。一同放置在100±2℃的鼓风恒温箱内1h后取出,除去础码,在室温下放置1h后,用手轻轻地揭开对合的试样。
5.15.3结果判断
5级表面层无变化
4级光泽及表面形状稍有变化
3级光泽及表面形状发生变化
2级表面整饰层出现损伤
1级表面层以下出现损伤
以8组试样试验结果的最低级表示。6检验规则
6.1组批
QB1646—92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生产的合成革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10000m2。
6.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2、表8及表4中的1、2、3、4、8项。6.3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表2、表8及表4的全部项自。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c。正常生产三个月时,
d.停产个月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4抽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规格、外观按GB2828中表2、表8的规定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验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任取一卷进行检验。
6.5判定规则
6.5.1样本单位质量的判定
规格、外观按4.1、4.2要求进行检验,全部项目均合格,样本单位为合格。6.5.2合格批的判定
规格、外观按GB2828中表2、表8规定进行,采取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AQL)6.5。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若其中有不合格项目,应重新从原批抽取双倍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整批为合格。6.5.3产品质量等级的判定,按全部检验结果最低等级判定。7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7.1标志
7.1.1每卷产品应有等级标志章,两段相接处应有检验专用章。7.1.2产品包装箱应有下列标志。:产品名称、本标准号;
b.产品规格、数量、批号;
c。商标,
.d.产品等级;
e。生产厂名称、地址;
f。装箱日期;
9。箱体尺寸;
h。防压、防潮等标志。
7.2包装
内包装用塑料袋,两头扎紧,外包装用瓦楞纸箱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o
7.3运输
QB1646-92
产品运输中要轻装轻放,勿日晒雨淋,保持包装完整。7.4存
产品贮存在空气流通的库房内,应防潮,防挤压,防霉,远离热源。产品自生产之日起,贮存期为一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烟台合成革总厂、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青、吴晓冰、曾新榕、丁春华。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6601--1976(84))《鞋面用合成革》。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