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270—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270—1996
中文名称:表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085549
相关标签:
表用
铅黄
铜板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270—1996.
4.3外观质量
4.3.1板,带材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起皮,夹杂和压折等缺陷。
4.3.2局部轻微的划伤.凹坑、压入物、斑点等缺陷深度v不允许超过板、带材厚度极限偏差之半。
4.3-3不允许有经酸洗后仍不能去除的轻微氧化色.油迹、水迹等缺陷。
4.4外形质量
4.4.1板﹑带材外形尺寸(长、宽、厚)及其极限偏差应按3.2.1、3.2.2的要求。
4.4.2板、带材的横向平面度应不大于宽度尺寸的1%。
4.4.3板、带材的侧边直线度每米不大于4 mm。
4.4.4不允许有经矫直后仍不能去除的波浪形。
4.4.5凡切边的板、带材,不允许有裂边与卷边,不允许有长度及宽度大于0.5 mm的毛刺。
4.5表面粗糙度
板、带材表面粗糙度R不大于1.6 um.
4.6金相组织
4.6.1金相组织为α相加少量β相及铅相。
4.6.2晶粒应均匀,α相必须出现孪晶,α相平均晶粒度应不大于0.04 mm。
4.6.3β相分布应均匀,不得连成网状。
4.6.4铅相分布应均匀、细小,沿轧制方向允许有一定长度的拉长。
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以主要成分为主,其他元素含量不作考核,但供方应保证其总和不大于界限值。
5.1.1铜的化学成分测量按GB/T 5122.1的规定进行。
5.1.2铅的化学成分测量按GB/T 5122.2的规定进行。
5.2机械性能
标准内容
Q8/1 2270—1996
本标准是由原专业标准ZBY11019—1988表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餐订而成的。本标准与原2.BY11019-1988的主要差异为:.—编写格式及表述方法按GB/T 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执行:第3章的内容做了重新整理,原表1.表2内厚既系列尺寸改为从0.10~5.00mm全部尺寸-—5.6中加入了平均晶粒度估算方法:—一第6章改用新条文,包括以下内容:6.1捡验和验收
6.2组批
6.3检验项目www.bzxz.net
6.4取样数量
6.5不合格判定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推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钟表铜材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蓓著,吴金荣、赵薇玉。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越、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11019—1988表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作废。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表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
QB/T 2270—1996
本标准规定了代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制道手丧零件用HPb60-2铅黄铜板和带,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8-1987金属拉力试验法
GB/T4340—1984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4342—1991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13/T5122.11985黄钢化学分析方法电解法测定铜量GB/[5122.2·-1985黄铜化学分析方法电解分离—EITA滴定法测定铅量G13/T8888一19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荐GH/T10610--1989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JSO 2624:1990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Estimation of average grain size(制和铜合金
3产品分类、规格及标记
3.1分类
8)按材料形状分为板材和带材;:平均晶粒度估算方法)
b)按材料状态分为(Y)和特硬(T)。3.2规格
3.2.1板材外形尺寸及极限偏差见表1。中国轻工总会1997-01-27批准
KAONKAa
1997-09-01实施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 0, 15
QB/T 2270---1996
基本尺寸
带材外形尺寸及极限偏差见表2。3.2.2
基本尺
极限偏差
0, 03
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不均边
极限愉差
不韧边
基本尺寸
800~1000
基本良寸
3.2.3板.带的交货规定
a)每批可交付的短尺材,板材其重遗不大于总重量的20%,长度不小于400mm带材其重望不大于总重量的15%.长度不小于2000mmh)带材卷内径不小于300mm。
3.3标记
3.31产品牌号为HPb60-2。
3.3.2标记示例
用HPb602制成的厚度为0.65mm,宽度为60mm,长度为1000mm的硬态板材,厚度极限偏差为1级,标记为:
板HPb60-2Y0.65X60×10001级QB/T2270—1996397
4技术要求
4.1化学成分
板,带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规定。合金代号
主要成分
HPb50-259. 0--61.01. 90--2. 6c4.2机械性能
OB/T 2270
其元素含量(不大于)
0, 005
4.2.1机械性能以硬度试验结果为评定依据。拉力试验是否进行根据用户需要而定。4.2.2
板、带材的硬度试验和拉力试验结果应符合表4规定。表4
机械性能
供应状态
硬(Y)
特硬(T)
4.3外观质单
维氏痰
160~180
175~230
抗拉强度
529637
4.3.1板、带材装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起皮、夹杂和压折等缺陷。%
伸长率%
不小于
4.3.2局部轻微的划伤、凹坑、压人物、斑点等缺陷深度,不允许超过板、带材厚度极限偏差之半。4.3.3不允许有经酸洗后仍不能法除的轻微氧化色、油迹、水迹等缺陷。4.4外形质量
4.4.1板、带材外形尺寸(长、宽、厚)及其极限偏差应按3.2.1、3.2.2的要求。4.4.2板、带材的横向平面度应不大于宽度尺寸的1%,4.4.3板、带材的侧边直线度每米不大于4tmim。4.4.4不允许有经矫直后仍不能去除的波浪形。4.4.5凡切边的板、带材,不允许有裂边与卷边,不允许有长度及宽度大于0.5mn的毛刺。4.5表面粗糙度
板、带材表面粗糙度R不大于1.6um。4.6金相组织
4.6.1金相组织为a相加少量相及铅相,4.6.2晶粒应均匀.g相必须出现李晶,α相平均晶粒度应不大于0.04mm。4.6.33相分布应均句.不得连成网状。46.4铅相分布应均匀、细小,沿轧制方向允许有一定长度的拉长。5试验方法
5.1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以主要成分为主,其他元素含量不作考核,但供方应保证其总和不大于界限值。
制的化学成分测量按GB/T5122.1的规定进行。5.1+1
5.1.2铅的化学成分测量按GB/T5122.2的规定进行。5.2机械性能
KAONKAA
QB/T2270---1996
5.2.1硬度试验用维氏硬度计或显微维氏硬度计,按GB/T4340或GB/T4342的规定进行。5.2.2抗拉强度及伸长率试验用拉力试验机,按GB/T228的规定进行。5.3外观质量
板、带材的外观质量以正常视力目测检查。5.4外形质量
用通用量具进行尺寸测量,平面度偏差用标准塞片加直尺测量,侧边直线度用直尺加角尺测量。不切边之条材应在距边部不少于3mm处测量其厚度,切边之板、带材应在距边部2mm处测量其厚度。5.5表面粗植度
表面粗糙度试验,以正常视力用比较法或轮廉仪,按GB/T10610的规进行。5.6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按IS(>2624的规定进行,铅相长度按双方协议。6检验规则
6.1检验和验收
6.1.1板、带材由供方技术检验部门检验,产品虚符合第4章的要求,并提供产品质量保证书。6.1.2需方应在收货之日起两个月内验收完毕。6.2组批
板、带材应组批交验,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状态的材料组成。6.3检验项目
每批板、带材的检验项目应符合表5规定。表5
按验项目
化学成分分析
硬度试胺
拉伸试验
外观质量
外形质量
按面粗粘度试验
金相组织分析
注:()表示必做的检验项日:△表示协商确定的检验项目。6.4取样数量
6.4.1化学成分的分析,每批板、带材任取-个试样。板带
6.4.2硬度试验,每批取样不少于三个,测试点每个试样不少于2点。6.4.3抗拉强度、伸长率、表面粗糙度试验及晶粒度测定,每批任取一个试样。6.4.4外观和外形质量,应逐张(卷)检验。6.5不合格判定
试验方法中各项试验,如有二个试样试验结果不合格,成从该批中另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日的复验,若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品。7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板、带材的包装、标志,运输、忙存按GB/T8888的规定进行。399
ISO 2624:1990
QB/T 2270—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铜和铜合金—…平均品粒度的评定前
15()(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成员团体)在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雅的工作通常由IS)技术委员会来完成。对技术委员会所立项目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联络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加ISO的工作。在所有电工技术标准方面,1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紧密合作。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在经1SO理事会正式批准为ISO标准前,要下发给成员团体表决通过。按ISO的程序要求,至少有75关的成员团体费成才能通过。国际标准ISO)2621是由技术委员会ISCO)/TC26起草的,铜和铜合金平均晶粒度评定方法。第二版对第一版(1S0)2624:1973)作了一些修改,取消并替代了第一版。附录A是本国际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100
YKAoNrKca
0 引
QB/T2270-1996
在金属的一个磨片上,晶粒是晶体边界范围内的那块面积。对于便用本国际标准所述方法,把一个崩体和它的双晶带看做为·个晶粒。在估算晶教度时,不考患亚晶粒、做量组元相、夹奈和添地物。在利用这些方法中,重要的是应当承认晶粒度的估计不是准确的测定。金属组织结构是不同尺寸和形状的三维晶体的集合体,既使所有晶体的尺寸和形状都是一样的,在任一平面上(观测衰面)的各个晶粒横截面积,将具有从最大到零的面积分布情况,这与平面在哪里切制链个晶体有关。很消楚,不可能存在两个规测视场会是完全相间的。这种实毁「的原因决定了可能合理估算出的晶粒数小于统计上所希的数,1范面
本国际标准对于原则上为单一相的制和钢合金的平均晶粒度,规定三种估算方法和表示法则。这些方法是对比法,变线猪和平面测热法。对比法(把试样和标准图对比)对于大多数工业应用是最为方便的,并具有相当的准确度。用交线法(Htyn海恩)或乎面测量法(Jeffries泽福利斯)来估算晶粒度,可以得到较高的精确度,在有争议情况下,到底采用这些方法中的哪一种,建议由有关方面协商。对于具有非等轴晶结构的材料,建设来用交线法。2符号和说明
3试样
用平面测量法测定每 1 mm*上品粒数时所用的 Jeffrius 因于每1mm的晶蛇数
平均晶粒\直径\,mtn,任意量,定义为1/√m平均交绒长度
敏大倍数
3.1晶粒度应在每个试样磨片上的三个或更条个有代表性的视场上进行估算。对于已知的等轴晶结构,只带要在试样上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磨片;而对于非等轴晶或未知晶粒结构,应当制备相互成直角的三个磨片。
3.2试样应仔细制备以显示晶界,采用衬度腐蚀,以便和标准图对比。4方法
4. 1对比法
晶粒度的估算是:把试样有代表性视场上的显微照像的投影图像,和标准晶粒度显微照象图直接对比,或和适当的复制品直接对比(关于标准晶粒图见附录):当投影量微不具备时,可以采用台式显徽镜。为了方便对比,建议做一些机械装置,能够把标准显微照像陆续移到和投影图像邻近的位量。4.2交线璃
4.2.1晶粒的估算是:在投影显微镜的被璃屏着上,在装有分度镜的台式显微镜的图像上,在有代表性视场的显微照像上,或在试样本身上,数出为一条或多条直线所截取的晶粒数,对于一般目的,每条直线至少要截取10个晶粒,全部直线应不少于50个,对于种载目的,则不少于200个。被直线端部魅及的晶粒,只算半个品粒。在磨片表面上一条真线或几条直线的长度(mm),除以直线切割的晶粒数,就得到平401
QB/T 2270—1996
均交线长度1,在实用上,平均交线长度可以认为等于平均晶粒直径&*4.2.2对于非等轴晶粒结构,应在纵向和横向试样磨片上,沿位于试样三个基本方向的直线上进行测暨,对于每一方向,平均晶粒“直径\如4.2.1那样计算。4.3平面测量法
4.3.1在平面测量法中,已知面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采用5000mm*)的圆环或矩形、反映到显微照像或投影显磁镜的玻璃屏幕上。放大倍数的选择:对于一般目的,至少有50个晶粒,对于仲裁目的,至少有200个晶粒,包括在这一将要计数的视场中,当图象聚焦好时,计算在这面积内的晶粒数。完地包含在已知面积内的晶粒数,加上1/2被面积圆环切割的晶粒数,这二者之和取做在此放大倍数下、此面积内的全部晶粒的当量数。如果这当量数乘以 Jeffries 因子 f,乘积将是每 1 mm 的晶粒数 m+在表 1 中的第 2 栏示出放大倍数与因子于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Jeffries因子,对面积5000mm所用放大倍数?
得到每1mm晶控数的Jeffries因子了0.0002
*在 75 直径放大借数下,如果面积采用 5 625 mm(围环直径为 84. 5 mm),Jeffries 因子于将等于 1。4.3.2每个视场上的平均晶粒\直径\d(单位为旁米),可以下列公式算出:d
5试验报告
5.1对比法
对每个视场测得的晶帕度+应按最相近的标准晶粒度图的那个晶数度写报告(见谢录A).在只需要一个数据时,可报出这些结果的中值。标准图是在放大75倍的情况下复制成的,对钢和铜合金一-般很适用。如果带要采用其他放大倍数,可查我2、报出相应的晶粒度。表中的数值,已经化整到商业应用要求的近似值。表2利用恰当的系数可和其他放大倍数相比较:例如,在250借时以10去除在25借上的晶粒度,为了达到和乎面测量法或对比法得到的晶粒“直径\相一致,交线长度应当乘以因数1.13。402
KAONKAa
QB/T 2270—1996
或400倍时以2去除在200倍下的晶粒度。由此,在250借下与75倍下标难图的靠粒度0.050相对应的晶粒度就是4.015mm(在25倍下的0.150除以10)。可以理解,操作人员在译定基一规场的晶度时,按标准图多换算一次后做法并不少览。5.2交线法或平面测意法
在等轴晶材料中,已进行测定的三个或更多有代表性视场中的每一个结果,都要写进报佳。在另外情况下,当只娶求-个数据时,则报告这些结果的中值。表2在各种效大倍数下观测的试样真实品粒度和显微照像的标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成像放大倍数
X75(标)
成体和标准因相比时的品粒度,rm0.0100.0150.0200.0250.0350.0450.0500.060|0.0700,0905.1200.1500.2000.0300.0450,0600.080
0.0150.0200
0,2100.270
9.0500.070
0.0080.0100.0150.0200.0250.0350.0050.0070. 0100.012
0900100
10.03510.
a.008/0.009
0.0050.007
o.0950.119
在非等轴晶材料中,当用交线法时,应当报告三个方向上的结果,或者取单独的视场,或是报出每一方向上的中值。
5.3混合晶粒度
例如在热加工的金质中,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混合晶粒度可这样表示:采用对比法或给出这两种品粒度各自占据的面积百分敷,或给出晶粒度的两个范围。4.03
ISO 2624:1990
QB/T2270—1996
附景A
标准晶粒度图(×75)
图A1直径为0.200mm平均晶粒
注:本附录提供的参考金相函片取自^5TM标准E112-1985测定平均晶粒魔的标准方法,图1。404
YYKAONKAa
QB/T 2270--1996
图A2直径为0.15mm平均磊粒
QB/T 2270---1996
图 A3直径为 0.120 mm平均晶粒图A5直径为0.070mm平均晶粒
图 A4直径为0.090 mm平均晶粒
图A6直径为0.060mm平均晶粒
YKAON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