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GB 16897-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6897-1997

中文名称:制动软管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Brake hos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7-06-03

实施日期:1998-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6751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43.040.40制动系统

中标分类号:车辆>>汽车底盘与车身>>T24制动系统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FMVSS 10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4319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8, 字数:30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7-06-3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长春汽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其标志。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挂车使用的液压、气压和真空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GB16897-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16897—1997
本标准是参照采用FMVSS106《制动软管》制定的。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一轿车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广照。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动软管
Brake hose
GB16897-199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含摩托车)及挂车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其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挂车使用的液压、气压和真空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接头和制动软管总成。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690—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6458-—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GB10830--89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GB484—93车用汽油
GB485--88
QB汽油机润滑油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护套
装在软管外部的用于提高软管抗刮伤或耐冲击能力的保护装置。3.2制动软管
制动系统中除管接头之外用于传输或存储供汽车制动器加力的液压、气压或真空度的柔性输送导管。
3.3制动软管总成
装有管接头的制动软管。制动软管可有护套,也可无护套。3.4自由长度
软管总成上两管接头之间的软管暴露部分在直线状态的长度。3.5制动软管接头
除卡箍外,附加在制动软管端部的连接件。3.6永久联接管接头
靠压皱或冷挤变形装配连接的管接头,或每重装一次软管总成都要求更换已损坏的衬套和套圈的管接头。
3.7爆裂
导致制动软管与管接头脱离或泄漏的故障。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6-30批准350
1998-02-01实施
3.8真空管系连接器
指一柔性真空度传输导管:
GB 16897—1997
a)在制动系统中是金属管间的连接器;b)安装时不需要管接头,
c)装配时,其非支承长度小于包容金属管那部分的总长度。4试验条件
4.1用于试验的软管总成应是新的,应至少经过24h时效。试验前软管总成在15~32℃温度至少保持4h。
4.2挠曲疲劳试验和耐低温试验的软管总成,在安装到试验设备上之前必须拆除全部附件,如钢丝护套,橡胶护套等。
4.3除耐高温试验、耐低温试验、臭氧试验、软管接头耐腐蚀试验外,其他试验必须在室温为15~32C的范围内进行。
5液压制动软管、软管接头和软管总成5.1结构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由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组成。制动软管和制动软管接头间是永久性联接,该联接是靠接头部分相对于软管的压皱或冷挤变形来实现的。5.2性能要求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的零件,在第4章的试验条件下,按第5.3条的方法试验时,应能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性能要求。
5.2.1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
采用图1和表1所示的插人量规,此量规在自重的作用下,插人全长76mm。球面半径(任选)
76(最小)
图1软管总成口径结构试验的插人量规表1插人量规的标准尺寸
公称内径,mm
5.2.2最大膨胀量
D,mm(最小)
质量,g
120±6
在6.9MPa和10.3MPa的压力作用下,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的最大膨胀量不得超过表2规定的数值。
公称内径
GB16897-1997
表2软管自由长度的最大膨胀量
正常膨胀的软管
低膨胀的软管
低膨胀的软管
正常膨胀的软管
5.2.3爆裂强度
在液压试验时,软管总成的每条样品必须在27.6MPa压力作用下,保持2min,软管总成不得损坏,软管总成的最低爆裂压力为34.5MPa。5.2.4制动液的相容性
除使用矿物油或石油基制动液的液压制动软管总成外,液压制动软管总成在使用GB10830中规定的JG3级制动液充满下,按5.3.3试验,应能满足5.2.1和5.2.3要求。5.2.5挠曲疲劳
按5.3.4连续试验35h后,软管总成不得损坏。5.2.6抗拉强度
按5.3.5将软管总成以25士3mm/min的速率拉伸,在1500N的拉力下,不应发生管接头拉脱或软管拉断现象。
5.2.7吸水性
软管总成经5.3.6吸水性试验后,应能满足5.2.3,5.2.5,5.2.6的要求。5.2.8耐低温性
经5.3.7试验后,软管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5.2.9耐臭氧性
液压制动软管总成经5.3.8试验后,在七倍放大镜下不得有可见的裂纹。5.2.10接头的耐腐蚀性
液压制动软管接头经5.3.9试验之后,除接头表面压皱处,或使用标志造成保护层的改变外,管接头基体金属不应被腐蚀。bzxz.net
5.3试验方法
5.3.1最大膨胀量试验
5.3.1.1试验设备
采用图2所示的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352
a)液压源;
软管长度
的调节
GB 16897-1997
带刻度的
滴定管
软管总成
供压口
图2膨胀试验装置
b)无任何添加剂和游离气体的试验用水;c)溶液箱和压力表;
d)接头,垂直地安装到接头上的软管总成,以便在可控制的条件下施加压力;e)具有0.05mL刻度的量管
5.3.1.2试验程序
a)仪器的标定
使用试验仪器之前,必须用一个模拟软管总成来测定当施加6.9MPa和10.3MPa压力时所确定的标定修定量,模拟软管总成由最小规格壁厚为1.52mm无缝钢管组成,其自由长度为305mm土6mm,外径为6.3mm,在软管总成试验中使用的全部接头和附件都应装在该系统中,试验样品所得到的膨胀量读数应该减去标定的修正量,最大允许标定修正量,在10.3MPa的压力下应为0.08mL,b)测量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
c)将软管铅垂安装,以保证在向其施压时软管无拉伸;d)将试验液注满软管并排出系统中的全部气体:e)关闭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并施加10.3MPa的压力,持续10s,然后泄压。5.3.1.3计算在10.3MPa和6.9MPa压力下软管的膨胀量。a)将刻度量管中的液面调到零;b)关闭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以103MPa/min速率对软管总成施加6.9MPa的压力,并使软管的管道密封在该压力之下(在计算 10.3MPa压力下的膨胀量时,密封压力在 10.3MPa压力之下)。c)3s后,打开通向刻度量管的阀门10s,使膨胀软管中的液体升人刻度量管内;d)将上述中的b)和c)步骤重复2次,测量3次施压后聚集在刻度量管中的试液总量;e)将刻度量管中的液体总量除以3,减去标定修正量,就可算出体积膨胀量,该数值再除以自由长353
GB16897--1997
度(m)就得到软管每米长度上的体积膨胀量。5.3.2爆裂强度试验
a)将制动软管连接到压力系统上,充满水排出所有的空气;b)以103MPa/min的速率施加到27.6MPa的压力,并保持2min;c)仍以103MPa/min的速率提高压力,直到压力超过34.5MPa;盖子、
制动软管放气以后
用盖子封闭开口
一储液箱
(铜焊到储液箱上)
管螺母或其他
合适的接头
试验软管
盖子或塞子
图 3制动液的相容性试验
d)检查并记录软管是否损坏。
5.3.3制动液的相容性试验
5.3.3.1试验程序
a)将一条软管总成或联接多个软管总成的歧管,从下面连接到容量为0.5L并装有100mL相容性制动液的油箱上,如图3所示;
b)将下端封闭的软管总成内注满制动液后,使软管总成成铅垂位置放入恒温器内。5.3.3.2恒温处理
a)使软管总成在93℃的温度下,放置70h;b)拆下软管总成,并在室温中冷却30min;c)将制动液从制动软管中排出,按第5.2.1的要求,检查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d)在3h内按第5.3.2进行制动软管总成的爆裂试验。5.3.4挠曲疲劳试验
5.3.4.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见图4。该设备经过了动平衡,它包括:a)活动端头,软管此端的接头由一水平杆封闭其开口。水平杆支承在两只垂直安装的转盘上,水平杆的安装端与转盘中心相距100mm,转盘的边缘是在同一垂直平面内;b)可调固定端头,此端头上装有软管接头的开口,平行于活动端头并与转盘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
c)一只时间显示器;
d)一个联通开口管接头的水压源。5.3.4.2试验准备
GB16897-1997
a)拆掉外部的附件,即护套、防机械损伤环、安装支架、日期环带和弹簧护套,b)测量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
c)将软管总成安装在挠曲疲劳机上,其松驰量应符合该规格的被试软管在表3中规定的数值,并测量平行于转动盘轴线的投影长度。表3自由长度和挠曲疲劳试验的松弛量公称内径
4.8和6.3
5.3.4.3试验程序
自由长度
200~~400
>400~480
>480~~600
250~400
a)供给1620kPa的水压,并从系统中排出所有气体;b)驱动活动端,使其以800r/min的速率旋转;c)检查并记录软管是否损坏。
4200±0.25
可调固定端头
-歧管
水平杆
活动端头
a 挠曲疲劳试验机
图4标准的挠曲试验松驰量调整器转盘
软管的松弛量
5.3.5抗拉强度试验
5.3.5.1试验设备
GB16897-1997
揽曲疲劳试验长度
图4(完)
4.9kN拉力机,试验机应有总拉力的记录装置。5.3.5.2试验准备
铅垂安装软管总成,使软管和接头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拉力方向致。5.3.5.3试验程序
松弛长度见表5
逐渐增加拉伸载荷,试验机的活动接头以25士3mm/min的速度移动,直到软管破坏为止。记录破坏时总的载荷和破坏的类型。
5.3.6吸水试验
5.3.6.1试验准备
准备3条软管总成,分别剥掉中心部分长28.6mm士2mm处的外胶层,暴露出纤维线。在剥外胶层时必须注意不要损坏纤维线,不要拉长软管,测量软管总成的自由长度。5.3.6.2试验程序
a)将剥掉外胶层的软管总成浸人室温蒸馏水中并保持70h;b)将软管总成从水中取出后,在30min内,分别进行5.3.2爆裂强度试验,5.3.5抗拉强度试验和5.3.4挠曲疲劳试验,每一项试验均使用不同的软管总成。5.3.7耐低温试验
5.3.7.1试验用夹具
耐低温试验用的夹具结构简图见图5。356
制动软管试样
5.3.7.2试验程序
主动齿轮
GB16897-1997
过渡齿轮
被动齿轮
图5冷弯试验夹具结构图
a)若有护套,应卸去护套。将软管总成伸直,放置在一40℃的低温箱中保持70h,并将用于弯曲软管的芯轴也作同样处理。76.2mm直径的芯轴,适用于公称内径为3.2mm的软管,88.9mm直径的芯轴,适用于公称内径为4.8mm和6.3mm的软管。b)接着仍在40℃温度下,将软管用稳定的速度,在3~5s内,绕芯轴弯曲至少180°。c)肉眼检查软管表面有无裂纹并记录。5.3.8耐臭氧性试验
采用一芯轴,该芯轴的直径为制动软管公称外径的8倍。5.3.8.1试验准备
卸下护套,将制动软管围绕芯轴360°捆扎好。5.3.8.2将软管暴露在臭氧中
a)在室温下将绕有软管的芯轴放置24h,然后再放在充有臭氧与空气体积之比为亿分之50士5浓度的混合气暴露室中,保持70h。在试验期间,暴露室内温度应为40℃;b)在7倍放大镜下检验软管是否有裂纹。不计包扎处及紧靠其附近的面积。5.3.9接头的耐腐蚀性试验
5.3.9.1试验设备
盐雾试验箱应符合GB6458的规定,并将软管总成的两端堵死,5.3.9.2将软管总成按GB6458的规定,试验24h。用不高于40℃的清洁流水,轻轻清洗,除去盐沉积物,然后在2min之内用空气吹干。5.3.9.3检查软管总成的接头,记录其结果。6气压制动软管、软管接头和软管总成6.1结构
气压制动软管总成由两端的金属管接头(或卡箍)和中间的软管组成。6.2性能要求
在第4章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每一条气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的零件按6.3规定的方法试验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要求。
6.2.1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
采用图6所示的插人量规,要求量规在自重作用下插人全长B(见图6)。357
A:软管内径公称尺寸的66%。
B:接头全长加30mm以上。
量规的质量:60~100g。
6.2.2气密性
GB 16897—1997
图6测量内孔通过量用的量规
球 R-A
按6.3.1试验,目视检查水槽中的软管本体以及安装接头的部分,应无气泡发生和局部膨胀。6.2.3长度变化率(缠绕尼龙的软管总成除外)按6.3.2试验,软管的长度变化率应在7%~+5%之内。6.2.4爆裂强度
按6.3.3试验,软管总成的爆裂压力应不低于5.52MPa。6.2.5抗拉强度
按6.3.4试验,公称内径小于或等于6mm的软管总成,在1100N拉力作用下,软管不得断裂,软管与接头不得脱开,公称内径大于6mm的软管总成,在1500N拉力作用下,软管不得断裂,软管与接头不得脱并。
6.2.6粘附强度
按6.3.5试验,软管的胶层与增强层之间的粘附强度不得低于15N/cm。6.2.7'耐高温性
按6.3.6试验后,软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积炭或剥蚀。6.2.8 耐低温性
按6.3.7方法试验后,制动软管的外表面应无裂纹或破损,并能满足6.2.2气密性的要求。6.2.9耐机油性
按6.3.8试验后,软管内径试样体积的增量不得超过100%。6.2.10浸水后的拉伸性
按6.3.9试验后,软管总成应符合6.2.5规定的要求。6.2.11耐臭氧性
按6.3.10试验后,用7倍放大镜观察,软管总成外表面不得有可见的裂纹。6.2.12尼龙软管的耐氯化锌性
按6.3.11试验后,用7倍放大镜观察,软管外表面不得有裂纹。6.2.13接头的耐腐蚀性
按6.3.12试验后,除软管接头缩紧处的卷边和用作标牌的接头区城外,软管接头或卡箍基体金属不应被魔蚀。
6.3试验方法
6.3.1气密性试验
将软管总成的一端封闭,从另一端充以空气或性气体至1.4MPa,浸人水槽中保压3min,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和局部膨胀,并记录。6.3.2长度变化率试验
GB16897-1997
向软管总成内充满水,排尽管内空气。在加压0.1MPa的情况下,在软管总成的中央处,划300mm间隔的标志线,然后增压至1.4MPa,保压5min,再次测量标志线间的距离,按下式计算长度变化率:AL=
式中:AL
长度变化率,%;
L2—Li
L-一压力是0.1MPa时,标志线间的距离,mm,L 压力是1.4MPa时,标志线间的距离,mm。6.3.3爆裂试验
紧接长度变化率试验之后,将样品保持自然松驰状态,以大约6.9MPa/min的加压速率施加水压,直到软管破裂或接头脱落,记录爆裂时瞬间的压力值。6.3.4抗拉试验
将自由长度为450mm的软管总成安装在拉伸试验机上,以25.4mm/min的速率平稳地拉伸,直到软管断裂或接头脱落,记录软管总成破坏时的负荷值和破坏形式。6.3.5粘附强度试验
6.3.5.1试验设备
电子或光学式非惯性拉力机或摆锤式惯性拉力机。6.3.5.2试验程序
a)从被试软管上切下一段25.4mm的软管作试样,然后沿试样全长切出被试层,深度应切至与相邻层相接的表面,沿切线方向剥离,剥离长度应使拉力机的夹钳足以夹住剥开的外胶层;b)测量剥离层的宽度(精确到0.2mm),并作记录;c)将试样套在芯轴上后,将芯轴装在拉力机的夹钳上,使剥离层均匀牢固地夹紧在夹钳中,d)将自动记录仪调零,开动拉力机,使下夹钳的下降速度为25.4mm/min,并使外胶层与试样表面成90°地从增强层上剥离下来,记录仪绘制出的以剥离长度和剥离力为座标的特性曲线上记录的最小力就是粘附力;
e)计算粘附力与剥离宽度的比值,即为粘附强度,用N/cm表示。6.3.6耐高温性试验
a)采用一只芯轴,芯轴半径按被试软管内径尺寸在表4中选取;表4
称内径
弯曲半径
弯曲状态
(耐高温老化试验)
弯曲半径
b)将软管绕在芯轴上之后,在100℃的恒温箱中放置70h;c)将软管冷却到室温后,从芯轴上取下软管并将它伸直,d)肉眼检查软管外表面,将软管沿纵向切开,肉眼检查内表面。6.3.7耐低温性试验
a)采用一只芯轴,芯轴半径按被试软管内径尺寸在表4中选取;359
GB 16897-1997
b)将芯轴和处于伸直状态的软管一起放在一40C的低温箱中保持70h;c)接着在低温箱中,在3~5s内将软管绕芯轴匀速地弯曲至少180°,从箱中取出软管检查外表面有无裂纹,耐低温试验用的夹具结构简图见图5;d)若软管外表面无裂纹则按6.3.1进行气密性试验并记录。6.3.8耐机油性试验
采用3只试样并取试验结果的平均值。6.3.8.1试验准备
从制动软管或长软管的内表面上剪下长51mm,宽8.5mm以上且厚度不大于1.6mm的长方形试样。试样要求双面抛光,以保证表面平滑。6.3.8.2测量
a)在室温下测量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W,)和试样在蒸馏水中的质量(W),质量单位以mg计。如果试样潮湿需去除气泡,测将试样浸在丙酮溶液中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b)先将每个试样浸渍在100℃的10号机油(符合GB485)中70h,然后在室温下放人10号机油中冷却30~60min;
c)将试样在丙酮溶液中快速浸一下之后,用滤纸吸干试样表面上的丙酮,d)将试样从冷却液中取出后5min内,称量试样在配衡称瓶中和蒸馏水中的质量W:和W4se)按下式计算体积增大的百分比:(W,-W)-(Wl-W.)×100%
增量二
6.3.9耐水试验
将软管总成浸在室温的蒸馏水中70h,从水中取出30min后,按6.3.5的规定进行抗拉试验。6.3.10耐臭氧性试验
按5.3.8的规定进行气压制动软管的耐臭氧试验。6.3.11尼龙软管的耐氯化锌试验将尼龙气压制动软管总成浸泡在室温下的50%浓度氟化锌水溶液中200h。从溶液中取出后,在7倍放大镜下观察软管表面的裂纹。6.3.12接头的耐腐蚀性试验
按5.3.9规定进行试验。
7真空制动软管、软管接头和软管总成7.1性能要求
每一条真空制动软管总成或相应零件,在第4章的试验条件下,按7.2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要求。
7.1.1缩颈后的内孔通过量
用插人量规检验每一条真空制动软管总成,对用于重载工况的,量规的外径为软管公称内径的75%;对用于轻载工况的,量规的外径为软管公称内径的70%。7.1.2真空度要求
按7.2.1试验后,真空制动软管外径的陷缩不得超过1.6mm。7.1.3爆裂强度
软管总成的爆裂压力不得低于2.41MPa。7.1.4弯曲试验要求
将真空制动软管弯曲到两端相接触时,真空制动软管外径在试验长度中点处的陷缩不得超过表5中给出的该种尺寸软管的数值。36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