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639-200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639-2005
中文名称:汽车车体校正机
标准类别:旅游行业标准(L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381680
相关标签:
汽车
车体
校正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639-2005 Autobody and frame alignment machine.
1范围
JT/T 639规定了汽车修理用车体校正机(以下简称校正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T/T 639适用于额定承载质量不大于5000kg的各类平台式和框架式汽车车体校正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768噪声源声功率等级的测定简 易法
JB/T 8108.1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JB/T 8108.2起重用短环链用于葫芦 和其他起重设备的T(8)级校准链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车体autobody and frane
车辆的金属的外部结构。
3.2额定承载质量rated loading capecity
校正机安全承载质量。
3.3拉塔pulling tower
采用液压式动力方式用于对车辆变形部位进行施力修复的装置。
3.4二次举升机rlling scisor jack
对校正机上的车辆进行第二次举升,以便于车辆定位.拆换轮胎及四轮定位作业的设备。
标准内容
ICS43.18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639-2005
汽车车体校正机
Autobody and frame alignment machine2005-09-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2006-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包装、运输、贮存
JT/T639—2005
JT/T 639—2005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烟台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中大工业集团、烟台开发区普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二重集团万路运业有限公司、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小瑛、周志安、宫兆强、朱孝民、田国华。H
iiKAoNi KAca
1范围
汽车车体校正机
JT/T639—2005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修理用车体校正机(以下简称校正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承载质量不大于5000kg的各类平台式和框架式汽车车体校正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768
噪声源声功率等级的测定简易法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JB/T8108.1
起重用短环链用于葫芦和其他起重设备的T(8)级校准链条JB/T8108.2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车体autobody and frame
车辆的金属的外部结构。
额定承载质量
rated Joading capacity
校正机安全承载质量。
拉塔pullingtower
采用液压式动力方式用于对车辆变形部位进行施力修复的装置。二次举升机rollingscissorjack对校正机上的车辆进行第二次举升,以便于车辆定位、拆换轮胎及四轮定位作业的设备。最大拉伸力maximumpullingcapacity在液压系统压力达到最高时,拉塔能够输出的拉伸力。4型号
校正机型号表示方法如下:
改进型代号(用大写拼音字母表示):长宽尺寸的1/100,mm;
类型:P-平台式,K-框架式:
产品代号:QC(汽车车体校正机的拼音缩写)。示例:长度为5000mm宽度为2000mm的平台式汽车车体校正机的型号为:QCJP50201
-i KAoNi KAca
JT/T639—2005
5技术要求
5.1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见表1。
工作台长度
额定承载质量
(kg)
5.2外观
平台式
≥4500
(mm)
框架式
≥1800
表1主要鑫数
工作台宽度
(mm)
平台式
框架式
拉塔液压
系统压力
二次举升机
举升高度
5.2.1焊缝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气孔、夹渣、裂纹及焊瘤、弧坑、咬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5.2.2表面涂层应均匀、附着力强、不应有露底、破裂、气泡和明显的流痕、桔皮等现象。5.3基本要求
5.3.1校正机平台或框架
5.3.1.1校正机平台的平面度3mm以内。拉塔牵引
工作范围
5.3.1.2校正机平台或框架应具有足够强度及刚度,在承载和拉伸加载后不应有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5.3.2液压拉塔
5.3.2.1使用钢材机械性能应不低于20号钢的机械性能。5.3.2.2拉塔固定容易,安全可靠,承载时无滑移。5.3.2.3拉塔在平台或框架以上的高度应不低于1500mmg5.3.3机械拉伸系统
5.3.3.1拉伸用链条应符合JB/T8108.1及JB/T8108.2的规定且额定承受力应不低于3t。5.3.3.2钣金工具应明确规定其额定承受力。5.3.4操作装置
控制校正机上升、下降和拉伸的操作装置,应采取“手(脚)离即停\的方式。5.3.4.1
5.3.4.2在突然断电、断气或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液压系统应能够自动保持压力。5.3.4.3平台式校正机在工作位置应有液压、机械双重安全保护装置。5.4额定负载升降性能
对于举升式校正机,在额定承载质量举升状态,举升过程应平稳、没有异响及异常现象,各部分不能有永久变形、破损及其他异常情况。5.5夹具夹紧性能
夹具处于夹紧工件状态,对工件沿夹紧力方向及与夹紧力成90°方向施加10kN水平拉力。夹具不能有松脱、转动及其他异常现象,各部分不能有塑性变形、破损及其他异常情况。5.6拉塔相对位移量
拉塔在消除间隙的情况下,不同拉伸载荷时,相对位移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观测点为平台或框架为基准,向上1500mm的位置。
iiKAoNiKAca
项目类别
平台或框架为基准,向上500mm处作为施力点,观测点处向内倾斜量
最高允许拉伸位置为施力点,观测点处向内倾斜量
5.7电气系统
表2拉塔相对位移量
最大拉伸力为P,拉塔输出的拉伸力(KN)P
电气系统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Q。5.8噪声
在额定负荷举升及拉伸状态下,液压系统噪声不得超过85dB。试验方法
试验用仪器
试验用仪器见表3。
表3试验用仪器
经纬仪
精密声级计
绝缘电阻表
测力计
压力表
外观检测
规格型号
0P~360g
25dB-140dB
500V.500MQ
0~150kN
0~150mm
0~500mm
100kg ~500kg
0~70MPa
用目测法进行,符合5.2要求。
6.3基本要求检测
按5.3各项要求,进行检测和试验。6.4额定负载升降性能
准确度等级
JT/T6392005
相对位移量(mm)
测回水平方向不大于±6”,测回垂直方向不大于±10″1级
额定质量的础码按平台或框架中心线均布;awww.bzxz.net
b)全行程连续往复升、降三次,运行状况应符合5.4要求。6.5夹具夹紧性能试验
按5.5实际操作进行试验。
6.6拉塔相对位移量试验
在消除拉塔与平台或框架间的间隙的情况下进行试验。6.6.1观测点为平台或框架为基准,向上1500mm的位置,将施力塔柱在观测点处安装可分辨mm单位的标尺,以平台或框架为基准,向上500mm作为施力点,施加最大拉伸力。用经纬仪测量塔柱施力前后的相对位移量,其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6.6.2观测点为平台或框架为基准,向上1500mm的位置,将施力塔柱在观测点处安装可分辨mm单位3
iiKAoNiKAca
JT/T639—2005
的标尺,最高允许拉伸位置为施力点,施加最大拉伸力的1/3。用经纬仪测量塔柱施力前后的相对位移量,其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6.7电气系统试验
在断电状态下,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校正机绝缘电阻,应符合5.7的要求。6.8噪声试验
校正机额定负荷工作状态时使用声级计,按GB/T3768的方法测量,其噪声应符合5.8的要求。7检验规则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7.1型式检验
7.1.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产品投人生产前:
正常生产三年时:
原材料、结构、部件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7.1.2#
抽样:型式检验样机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7.1.3开
型式检验项目按第5章要求进行逐项检验。7.1.4判定规则:按7.1.3检验,若有不合格项,则加倍抽样,若仍不合格,则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7.2出厂检验
7.2.1校正机应经厂(公司)质检部门逐台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2.2出厂检验项目为5.2、5.3、5.4。7.2.3判定规则:出厂检验项目全部检验合格,判为合格;若出厂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应经返工后复验,所有项目合格后判为合格。8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8.1标志
产品标牌应有以下内容:
a)制造厂((公司)名称;
b)产品名称、型号:
额定承载质量;
d)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年、月)。8.2标签
8.2.1产品合格证应有下列内容:a)
产品型号、名称;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
检验员代号;
d)产品检验合格印章;
e)厂(公司)名称。
装箱单上应有下列内容:
产品型号、名称:
规格、数量。
-iiiKAoNiKAca
3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如下内容:a)
执行标准编号;
安全须知:
主要技术参数;
安装与调试;
使用与操作。
包装、运输、存
主机包装应防潮并在周围垫防震材料;附件采用纸箱、塑料箱或木箱包装。9.2运输
运输中应防潮、防震、抗冲击。3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无酸碱性和其他腐蚀性气体的室内JT/T639—200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