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135-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135-1995
中文名称:影视舞台灯具用单相三极插头插座和联接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舞台
灯具
单相
插头
插座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135-1995.
QB/T 2135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标准IEC 309-1:1979《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联接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范围
QB/T 2135规定了影视舞台灯具专用插头插座和联接器的系列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B/T 2135适用于影视舞台灯具与电源、电缆联接用的单相三极插头插座和联接器(以下简称“电器附件"),其交流电压不超过250V,频率为50Hz。电器附件使用示意图(见图1)。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73—-78低压电瓷件技术要求
GB 2423.3—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法GB 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4706.1-—8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3定义
3.1 电源联接器
输出插座与输入插头的组合。
3.2电缆联接器
输出插头与输入插头的组合。
3.3 灯具联接器
输出插头与输入插座的组合。
3.4输出插座
输出电流,以插套型式组成的插座。
3.5输入插头
输入电流,以插销型式组成的插头,并联接电缆。
3.6输出插头
输出电流,以插套型式组成的插头,并联接电缆。
3.7输入插座
输入电流,以插销型式组成的插座,由软电缆联接到灯座。
3.8保持装置
使输出插头与输入插头保持正常结合,并避免意外拔出的机械结构。
4产品分类
4.1电器附件的系列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标准内容
QB/T 2135—1995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309-1:1979《工业用播头插座和联接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第一版)。
本标准的制定,为电影电视舞台灯具用的专用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本标准自1996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灯具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光耀电影照相器材厂。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灯具研究所、河北保定义源电器元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国良、史美谊、姚志尚、许源。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影视舞台灯具用
单相三极插头插座和联接器
技术条件
-TTT KAoNni KAca-
QB/T 2135-1995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标准IEC309-1:1979《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联接器第
一部分:一般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影视舞台灯具专用插头插座和联接器的系列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影视舞台灯具与电源、电缆联接用的单相三极插头插座和联接器(以下简称“电器附件”),其交流电压不超过250V,颊率为50Hz。电器附件使用示意图(见图1)。输出插压
糖入插头
电源联捷器
输出摘头
电缆联接器
输入插座
输入插头
灯具联接器
输出插头
电器附件使用示意图
中国轻工总会1995-08-08批准
1996-04-01实施
2 引用标准
5-1995
QB/T 2135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73--78低压电瓷件技术要求
GB2423.3—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法
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4706.1-8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3定义
3.1电源联接器
输出插座与输人插头的组合。
3.2电缆联接器
输出插头与输入插头的组合。
3.3灯具联接器
输出插头与输人插座的组合。
3.4输出插座
输出电流,以插套型式组成的插座。3.5输人插头
输人电流,以插销型式组成的插头,并联接电缆。3.6输出插头
输出电流,以插套型式组成的插头,并联接电缆。3.7输入插座
输人电流,以插销型式组成的插座,由软电缆联接到灯座。3.8保持装置
使输出插头与输入插头保持正常结合,并避免意外拔出的机械结构。4产品分类
4.1电器附件的系列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系列规格,A
4.2电器附件为带接地触头,可换线的普通型的插接件。5技术要求
5.1电器附件的外观质量
5.1.1热固性压塑料零件的外表应光洁,并无裂纹、缺料、变形、擦伤、毛刺等缺陷。5.1.2黑色金属零件应有防蚀性的保护层,保护层不得有斑点、起层和剥落现象。5.1.3导电零件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及腐蚀痕迹。5.1.4螺钉连接处,不应有松动和自动松脱现象。5.1.5电瓷零件应符合GB773的规定。5.1.6插套和插销的配合部分应镀银。306
5.2电器附件的结构
QB/T 2135-1995
-iKAoNi KAca-
5.2.1分离式插头绝缘外壳间的固定,应由金属螺母压嵌于绝缘材料内与金属螺钉连接,必须用工具卸开后方可露出内部的带电零件。5.2.2电器附件的插合只能是一个方向的,且接地极应比导电极先接触,而拔出时应比导电极后分离。5.2.3电器附件在接好线并相应结合后,人体不应易触到带电部件。5.2.4电器附件中的电缆联接器应有按钮式的保持装置。5.2.5电器附件中的插销应固定,但插套可浮动的。5.2.6电器附件中的插销、插套、接地极和接线端子等,均应采用铜或不少于50%铜合金制成。5.3电器附件应易于插入和拔出,其拔出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格、A
5.4电器附件的绝缘电限和介电强度5.4.1绝缘电阻
最大拔出力,N
单极最小拔出力,N
当施加500V的直流电压1min后,其绝缘电阻,应大于5Mα。测试部位所有各极连在一起和本体之间测量;轮流在每极与其它各极间测量。5.4.2介电强度
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2000V(有绝缘衬垫的金属外壳为2500V)进行1min的耐压试验,而不发生闪络和击穿的现象。测量部位为所有各极连在一起和本体之间,以及轮流在每极与其它各极之间。5.5温升
在电器附件上接长度不少于2m的按表3规定的截面积电缆,并通以125%的额定电流进行测试,其导电部分和接地部分温升不超过40℃。5.6插头、联接器上的压线板,应是绝缘材料制,当连接表3规定的电缆和施娜拉力后,电缆的位移应不大于 2mm。
格,A
电缆截面积,mm2
电缆外径,mm
12.8~14.6
16~19.4
18.1~21.6
23.1~26.1
5.7电器附件的接地端子和导电端子的导线接头,应没有偶然接触的危险。拉
力,N
5.8电器附件的插套,在承受表2规定的最大拔出力的1.2倍时,不应脱离本体并能防触电。5.9电器附件应有足够的分断能力插头对插座或联接器应依照32A以下(含32A)50次,63A的20次插拔试验,在试验期间不应有持续的跳弧出现,试验后样品应无明显影响继续使用的损坏。5.10电器附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电气和热应力,而不发生过量磨损与其它有害的影响。插拔次数:16A(含16A)以下为5000次,63A以下为2000次,有电流插拔一次,无电流插拨一次,交替进行。
5.11电器附件的机械强度
QB/T 2135-1995
5.11.1冲击试验按表4中规定的弹簧冲击装置对电器附件外露部分最薄弱点进行3次撞击,试验后样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a.带电部件不应变成可触及的;h.
外壳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不减少漏电距离。
弹簧压缩量
半球面聚胺锤头半径=10mm
弹簧拔出力www.bzxz.net
5.11.2电缆联接器经8次跌落试验后,零件不应有脱落松动。1250g
硬度R100
5.12电器附件中起电气或机械连接作用的螺钉螺母,应能承受正常使用中出现的机械应力。5.13电器附件中的爬电距离、电器间隙和穿通绝缘的距离不应小于表5的规定。表5
被测距离
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
带电部件与其它金属之间
带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
爬电距离
5.14电器附件应能耐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磁到的湿热条件。5.15电器附件应有足够的耐热性。6试验方法
电气间隙
穿通绝缘
除另有规定外,试样按(20士5)℃(出厂试验在5~35℃)的环境溢度下,以额定频率,按交货状态和正常使用条件进行试验。
用于测试的电工仪表精度不低于0.5级(除兆欧表和频率表外)但出厂试验可用1.0级,长度测量器具的精度不低于0.02mm。
6.1通过自察检查5.1.1,5.1.3,5.1.4,5.1.6和5.2条。6.2防锈(5.1.2)
按GB 4706.1第31章的要求进行防锈试验。6.3拔出力(5.3)
最大拔出力:试样按图2所示方法进行固定,将标准插头(插销的极限偏差+\)插人试样中,主重物附加重物(后者的力为前者的1/10)标准插头及夹具等的重力之和等于表2所示的最大拔出力。以不使试验插头受到冲击的方法,将主重物悬挂起来,允许附加重物从5cm的高度落在主重物上。插头不应留在重物上。
单极最小拔出力:经硬化处理的钢制量规(插销),其表面粗糙度R,为2um,基本尺寸比规定的插销直径小0.2mm,极限偏差为0.01mm,用此量规插人每个相应的插套里,测出拨出时所需的力。力和量规的重力之和应超过表2所规定的单极最小拔出力。此试验在最大拔出力试验之后进行。308
6.4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5.4)6.4.1绝缘电阻(5.4.1)
用500V兆欧表进行测量。
6.4.2介电强度(5.4.2)
QB/T2135
标准插头
附加重量
主要重量
图2拔出力试验装置
试验开始时施加的电压不要超过规定值的1/2,然后迅速提高到规定值。6.5温升(5.5)
经通电,32A以下1h、63A2h后,用熔化颗粒、变色指示器或热电耦进行测量。6.6电缆压紧力(5.6)
KAoNniKAca-
用符合表3规定的最大(小)线径的电缆,引人电器附件并用压线板压紧电缆,但线芯不接在端子上,然后做好标记将试样固定在图3所示设备的杠杆上,愁挂表6规定的重物重量,以每1r/s的速度转动,在偏心与支点为最小距离时,重物落在支承面上,在偏心与支点为最大距离时,则重力作用于电器附件上,经100次的转动后,取下试样测量标记的位移。309
偏心轮
格,A
6.7偶然接触的危险(5.7)
QB/T2135—1995
量,kg
用符合电器附件的软导线,接到导电极或接线极的接线端子上并固定好,但将导线的其中一根长8mm的芯悬空,且留在接线端子外,当将这根线芯向各个方向回转时,此悬空的线芯不应触及到其它金属零件。
6.8插套安装牢固度和防触电(5.8)将测试件固定在支架上使插套垂直向下,将绳与插套连在~起后集中悬挂等于1.2倍拔出力的重量,经lmin后插套与绝缘体不应相对位移。用标准试验指进行防触电试验。6.9分断能力(5.9)
按图4所示线路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将试样固定在夹具上,在1.1倍额定电压和1.25倍额定电流下,以7.5次/min的频率插人和拔出(插人一次和拔出一次算一次),其分离速度为8.Ocm/s,交流电的功率因数为0.6士0.05。每极试验次数为总次数的1/2。6.10正常操作(5.10)
用6.9的设备和方法,以7.5次/min的频率插入和拔出。每达500次后,用干布擦拭电器附件的插销。试验后应能承受6.4、2介电强度试验,但试验电压降低500V。310
6.11机械强度(5.11)
QB/T2135—1995
6.11.1冲击试验用符合表4规定的弹簧撞击装置进行。金属架
-iiKAoNiKAca=
6.11.2跌落试验按图5所示方法进行,将电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手持样品并使电缆成水平状,然后让它跌落在混凝土地上。这样连续做8次。每次将电缆在其固定处绕轴芯旋转45°。2250
6.12机械应力(5.12)
按表7规定的扭矩,用螺丝刀旋紧和松开5次试验后,螺钉螺母不应出现影响继续使用的损坏。表7
螺纹标准直径,mm
矩,N·m
6.13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5.13)4
通过测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测量方法按GB4706.1的附录E。6.14按GB2423.3的要求进行防潮试验,试样放在潮湿箱中时间为48h。2.0
6.15耐热性能
QB/T 2135-1995
6.15.1将试样放在温度为(100士5)C的烘箱中1h后,观察其是否有影响使用的损坏。6.15.2按图6所示的设备,使绝缘材料做的零件表面放于水平位置,并用直径5mm钢球以20N力压在这一-表面上。试验在烘箱中进行。其温度:带电零件为(125土5)C,其它零件为(80土5)C,1h后取出钢球,测量印痕直径应不超过2mm。陶瓷材料制成的零件,不作试验。R 2.5
图6球压装置
7检验规则
7.1.1出厂检验内容包括本标准第4.1、5.2.2、5.2.3、5.4、8.1等。7.1.2出厂检验的方法按GB2828确定,如表8所示。表8
检查水平
-般检查水平Ⅱ
抽样方案类型
二次抽样
合格质量水平AQL
A类不合格 1. 5
B类不合格4.0
对于A类不合格每个产品都应进行检查,整批产品中如发现一个致命缺陷,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区分见表9。样品只有在A类不合格、B类不合格和C类不合格都分别达到合格质量水平时才认为合格。在表9中所列17个项目,任一项只要其中有一部分未达到要求即认为该项目未达到标准要求。7.1.3在逐批抽样检查中,采用GB2828中抽样转移规则。当批质量稳定、可靠,则可以从正常检查转到放宽检查,反之,应从正常检查转到加严检查。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未经型式检验的产品不得投人生产。7.2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时;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对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期抽试;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序号
QB/T 2135-1995
额定值
防触电保护
保持装置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
分断容量
正常操作
机械强度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过绝缘距离防
拨出力
压繁力
耐温热性,耐热性
A类不合格
7.2.1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批量中随机抽取一组(3个)产品进行。B类不合格
-iiKAoNiKAca-
C类不合格
7.2.2型式检验中一个项目有2个以上产品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若1个产品不合格,就该另外抽取1组(3个)样品,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并查清原因得到解决直至试验合格为止,试验申请人可同时提交2组产品进行试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电器附件应有下列明显清晰耐久性标志。a.
厂名或商标;
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接地符号;
中线符号N。
包装箱应有下列标志:
产品名称和规格;
制造厂名和商标;
数量和重量;
标准代号。
8.2包装
QB/T2135-1995
8.2.1电器附件应装在纸盒或塑料盒内,并用瓦楞纸或其它材料隔开。8.2.2纸盒或塑料盒应装入干燥的木箱、硬纸箱或塑料箱中,箱内应有防潮或防止震动的措施。8.2.3每箱(大箱)的重量不超过25kg。8.2.4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8.3运输和贮存
8.3.1运输中应防止雨水的淋袭和强烈的囊动。8.3.2电器附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3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