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208- 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2208- 1996
中文名称:电工刀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3051
相关标签:
电工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QB/T 2208- 1996.
1范围
QB/T 2208规定了电工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工刀。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5305—1985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3产品分类
3.1分类和型式
电工刀按其用途和结构可分为单用电工刀(A型)和多用电工刀(B型),其型式见图1和图2。
4技术要求
4.1材料
电工.刀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规定。
4.2硬度
4.2.1 刀片硬度应不低于54HRC。
4.2.2弹簧硬度应不低于40HRC。
4.3刃口
4.3.1刃口应无明显毛刺、白口等现象。
4.3.2刃口线无波浪形,刃面宽度均匀。
4.3.3刃口应锋利,并能轻快地削除导线的绝缘层。
4.4开闭性能
4.4.1 刀片的开启力应不大于30N。
4.4.2刀片闭合时,刃口不应碰到衬壳,并且不应露出刀尖。
4.4.3刀环扳转轻便。
4.5表面质量
4.5.1妳刀片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 6pum,其余外露部分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3.2pm.
4.5.2铆钉不应弯曲,头部端正,无毛刺。
4.5.3刀壳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毛边。
4.6多用电工刀其他功能件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另行规定。
5试验方法
5.1硬度试验
电工刀的硬度按GB/T 230的规定在下列部位测定:
5.1.1︰刀片:在距刃口线约7mm宽处的平行线上,测试前、中、后三点(前、后两测点分别离刃尖和根部lOmm),各点硬度应符合4.2.1条要求。
5.1.2弹簧:在平面中心线上测试前、中,后三点(前﹑后两测点分别离两端部10mm),各点硬度应符合4.2.2条要求。
5.2刃口试验
标准内容
QB/T 2208-1996
本标准是在原轻工业部部标准SG1771980《电工刀》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作了如下更改:-型式按电工刀用途分为单用和多用两种;一基本尺寸中保留刀柄长度,取消允差、刃部厚度和锯片齿距;一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规定;-检验规则采用GB/T2828规定的抽样方法.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均按GB/T5305的规定。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原轻工业部部标准SG177---1980。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上海东风刃具厂、上海市浦东昌都实业公司、苏州制刀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经国藩、藤士敏、杨明达、王有万。571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电工缆
I KAoNni KAca-
QB/T 2208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刀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工刀。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8—1987
GB/T 5305—1985
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3产品分类
3.1分类和型式
电工刀按其用途和结构可分为单用电工刀(A型)和多用电工刀(B型),其型式见图1和图2。图1
单用电工刀(A型)
1-刀片2—铆钉,3-弹簧;4—衬壳;5-引锥;6锯片;7-包头,8-—刀壳,9—刀环图2多用电工刀(B型)
3.2基本尺寸
电工刀的基本尺寸按表1规定。
中国轻工总会1996-03-22批准
1996-12-01实施
型式代号
3.3标记示例
QB/T 2208--1996
产品规格代号
产品的标记由产品名称、型式代号、规格代号和标准编号组成。示例:规格为1号的多用电工刀应标记为:电工刀B1QB/T2208
4技术要求
4.1材料
电工刀材料的选用应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规定。4.2硬度
4.2.1刀片硬度应不低于54HRC。4.2.2弹簧硬度应不低于40HRC。4.3刃口
4.3.1刃口应无明显毛刺、白口\等现象。4.3.2刃口线无波浪形,刃面宽度均匀。4.3.3刃口应锋利,并能轻快地削除导线的绝缘层。4.4开闭性能
4.4.1刀片的开启力应不大于30N。4.4.2刀片闭合时,刃口不应碰到衬壳,并且不应露出刀尖。4.4.3刀环扳转轻便。
4.5表面质量
刀柄长度
4.5.1乃片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1.6um,其余外露部分表面粗糙度R。值不大于3.2um。铆钉不应弯曲,头部端正,无毛刺。4.5.2
4.5.3刀壳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毛边。4.6多用电工刀其他功能件的技术要求,由供需双方协议另行规定。5试验方法
5.1硬度试验
电工刀的硬度按GB/T230的规定在下列部位测定:mm
5. 1. 1刀片:在距刃口线约 7mm宽处的平行线上,测试前、中、后三点(前、后两测点分别离刃尖和根部10mm),各点硬度应符合4.2.1条要求。5.1.2弹簧:在平面中心线上测试前、中、后三点(前、后两测点分别离两端部10mm),各点硬度应符合4.2.2条要求。
5.2刃口试验
1)刀片两面不相交的部分。
QB/T 2208-1996
5.2.1电工刀刃口用目测检验,应符合4.3.1和4.3.2条的要求。iKAoNi KAca-
5.2.2电工刀锋利性能用手感检验,以30°~40°的倾角削除铜芯导线的绝缘层,应符合4.3.3条的要求。
5.3开启试验
如图3所示,将刀体固定,使指甲槽中心与刀片孔中心的连线保持水平状态,用挂重方法测定,测定部位在指甲槽中心的法线方向,其最大开启力应符合4.4.1条的要求。固定体装置
图3开启试验
5.4刀片闭合检验
电工刀的刀片闭合用目测检验,应符合 4. 4. 2 条的要求。5.5刀环扳转检验
电工刀的刀环扳转检验凭手感目测检验,应符合4.4.3条的要求。5.6表面质量检验
电工刀的表面质量用样板和目测检验,应符合4.5条的要求。6检验规则
6.1电工刀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6.2交收检验按GB/T2828中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逐项进行。交收检验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合格质量水平(AQL)及检查水平(IL)按表2的规定。6.3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
刀片铸利性能
1开闭性能
表面粗糙度
外观质量
合格质量水平(AQL)
6.4经检验拒收的产品,可由制造厂分类或整修后,重新提交验收,标志、包装、运输、整存www.bzxz.net
电工刀的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应符合GB/T5305的规定。574
检查水平(I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