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内容
GB 174661998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670%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外壳的通用要求》(1989)及其第一次惨改件(1994)。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与 IEC 670(1989)等同本标推与IEC670的主要差别:
1.使用的环境温度
IEC 670的第一章规定“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外壳适合于通常不超过25℃C,偶尔会达到3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本标准将使用环境温度提高为“通常不超过35℃,衡尔会达到40℃.
2.编写格式
IEC670没有\引用标准”这一章,为了与IEC670的章节保持一致,又便于查找对照,本标准将GB/T 1. 1一1993 规定的\引用标准”这一章作为附录B(标准的附录)。3.在IEC670(1989)引用的标准中有部分为老版本,现在已有新版本。根据GB/T1.1—1993的规定“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因此,在引用标准中引用了按IEC最新版本制定的国家标准。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器附件标推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越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世华、何伟恩。本标准委托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B 17466—1998
IEC前言
本标准由 IEC第 23(电器附件)技术委员会的 23B(插头、插座及开关)分技术委员会制定。本标准以下列文件为基础,
六个月法文件
23B(CO)83
23B(CO)83A
表快报告
23B(CO)89
23B(CO)89A
本标准表决的详情,见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本标准引用的IEC标准有:
一个月程序文件
23B(CO)90
表决报告
23B(CO)92
112(1979):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423(1973):电气安装用导管的外径和导管与配件螺纹的外径529(1983):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第二次修改669-1(1981):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通用要求695-2-1(1980):著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灼热丝试验及导删817(1984);弹簧冲击试验器及其校准884-1(1987):家用及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作要求引用的其他标准有:
IS0 2039-2(1987):塑料—硬度的测定第2部分,格氏硬度本标准 1994—07第次修改以下列文件为基础:DIS(国际标准草案)文件
23B(CD)193
本修改表决的详情,见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表决报告
23B(CD)19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驾电器附件外壳的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enclosures for accessories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GB 174661998
eqvIEC670:1989
本标准适用于户内或户外使用的额定电压不超过44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器装置的电器附件外壳或外壳部件。
注:本标难可用作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的外的导则,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外壳,适合于通常不超过35亡,偶尔会达到40℃1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本标准中所指的外壳,包括TC23范围内的电器附件所装的明装式,暗装式和半暗装式安装盘的盖或盖板,这些盖或盖板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电器附件的一部分。本标准不适用于IEC SC17D(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范围内的装有过电流保护装置的组合装置的外壳,亦不适用于汇流条线槽型的外壳。本标准亦适用于以安装或悬吊照明设备用的安装盒。本标准原只用于 IEC TC23 范围内的电器附件外壳,亦可供其他 TC 和 SC 参考。外壳中,凡成为某电器附件不可分的一部分并能为该附件提供对外部影响(例如机械冲击、固体物质或水的人侵等)的防护者,应符合该附件有关标准的要求。2定义
(见附录A的图)
本标准来用下列定义:
2.1外壳enclosures
指诸如明装式或暗装式安装盒,盖或盖板和开关、插座等的外壳部件,这些部件在装配好之后,能给电器附件及电缆和/或导线携供相应等级的防外部影响的保护及规定等级的防止从任何方向与被其封闭的带电部件接触的保护。
2.2明装式安装盒surfacemountingbox外壳中,安装在安装表面上的那-部分。2.3暗装式安装盒flushmountingbox外壳中,安装得与表面齐平的那一部分。2.4半暗装式安装盒semi-flushmountingbox外壳中,装进安装表面电但一部分高出安装表面的那一部分。来用说明:
1]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因此规定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外亮的使用环境温度为“通带不趣过35C,得尔会达到40C\。IEC670该章规定的环境温度为\通常不超过25℃,倡尔会达到3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厨1998-08-17批准1999-09-01实施
CB 17466—1998
2.5安装盒的延伸安装环box extensian collar外壳中,作安装用且延伸于安装盒的那一部分。2.6盖或盖板coverorcover-plate外壳中,与电器附件不成一整体,且能将电器附件固定在正常位置或将其封闭起来的那一部分。3一般要求
外壳在设计和制造上应保证当其附件按正常使用要求安装好之后,能给被其封闭的部件提供足够的电的机械的保护,并确保使用者或周围环境免道危险。通过全部规定的有关试验来检查是否合格。4关于试验的一说明
4.1本标准规定的试验均为型式试验。绝缘材料外壳要在环境温度下和相对湿度为 50%~85%之间的空气中经预处理10 d后才能进行试验。
4.2除非另有规定,试验要按本标准条文的顺序,在(20士5)C的环境溢度下用一组三个新试样进行。4. 3除另有规定外,应用三个试样进行所有的试验,只有所有试验合格,试样才符合本标准要求。如果有一十试样因装配或制造上的缺陷,出现一项试验不合格,应量复该项试验及对该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前面的任何试验,此外,还应进行后面的试验。复试及后面的度试验应用另外三个试样来进行,这三个试样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注,申请人可在送交第-组试样的同时送交另一组(三个)附加试样,供万一有试验不合格时使用。这样(申请人)无需再申请,试验站即可用附加试样进行重复试验,并只有再出现不合格项目时,才判为不合格。如果不同时送交附如试样组,若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即可判为不合格,5分类
外壳按如下分类。
5.1按材料性质分类
5.1.1绝缘材料
5.1.2金属
5.1.3复合材料
5.2按安装方法分类
5.2.1暗装式
5.2.2半暗装式
5.2.3明装式
5.3按安装性质分类
5.3. 1暗装在下列条件的外充:5.3.1.1实心不可燃墙壁和天花板5.3.1.1.1适于在房屋建筑前放置的(例如:适于浇注进凝土里的)。5.3. 1.1.2适于在房屋建筑后放暨的(例如:不适于浇注进混凝土里的)。5.3.1.2实心可燃墙壁和天花板
5.3.1.3实心墙壁,空心天花板、家具、框缘5. 3.2明装在下列条件的外壳:5.3.2.1不可燃墙壁和天花板
5.3.2.2可燃墙壁和/或天花板和/或家具5.4按安装过程中的温度范围分类5.4. 1 从-5℃~+60C
5.4.2 从-15℃~+60℃
5. 4. 3 从—25℃~+60℃1
5.5按房屋建筑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分类5.5.1+60℃
5.5.2+90℃bzxZ.net
GB 17466—1998
5.6按防直接接融、防固体物质进人和防有害进水的保护等經分类按GB4208的IP代码。
5.7按悬吊装置分类
5.7.1无悬吊装置
5.7.2有惑吊装置
注:提供双重或加强绝续的外亮正在考虑中6标志及指示符号
外壳应有如下标志:
制造厂或销售商的名称、商标或识别标志;一型号(可以是产品目录编号);一防固体物质进人的防护等级,如高于IP2X者;防有害进水的防护等级,如高于IPX0者及盖或盖板又随安装盒一起供货者;凡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例如插头插进插座等原因会使1PXX防护等级降低者,还应加上IP符号:
“—15℃”或“—25℃”,如适用。有防有客进水防护等级时应将此等级标在外壳的外侧,使外壳按正常使用要求安装并接线之后,此符号能清晰易辨。
其他标志在安装好之后,包括在卸去盖、盖板、电器附件等之后,应是可见的;型号可只标在包装上。标志应经久耐用,清晰易辨。
适用于按5.3、5.4和5.5分类的细节应在制造厂的产品目录里给出。通过观察和如下试验来检查是否合格。手持漫透水的布片擦标志15s,然后,再以浸透汽油的布片擦15s。用印、铸、压或刻等办法制成的标志,不进行此项试验。有关外壳正常使用方法的进一步资料,应在制造厂的产品目录或使用说明书里给出,内容不言自明者除外。
注:汽油的定义为溶剂已烷,其芳香族含量的容积百分比最大为0.1,壳松酯丁醇值为29,初沸点约为65亡,干点约为 69 C,密度约为 0. 68 g/cm。7尺寸检查
正在考虑中。
8防触电保护
8.1外壳应设计成在按正常使用安装好之后,任何正确安装好的电器附件的带电部件或这些附件中任1) 这些型号的外壳是供事冷气候条件下户外使用的。2)这些型号的外壳是供混疑土预制件生产中使用的,能短期经受高达+90℃的温度。GB 17466—1998
何会由于故障而变成带电的部件均应是不易触及的。此项要求不适用于与带电部件绝缘的将盖或板固定到安装盒的小螺钉等。仅用标准试验指测试时,所有装有盖或电器附件的外壳均应有至少为IP20的防护等级。供货时,不带盖、盖板或电器附件的外壳,应在按制造厂产品目录的规定装好了相应的部件之后进行试验。是否合格,通过观案并向在正确安装之后的部件上可能是易融及的每一个部位施加如下的力一对IP20的外壳,用GB4208规定的无节试验指施加10N的力,一对 IP30 的外壳,用直径为 2. 5 mm 的棒施加 3 N 的力:一对TIP40的外壳,用直径为1mm的钢裤施加1N的力:如有怀疑时,用电压为40V~50V的指示器显示与有关部位的接触情况,8.2专门规定要带易触及金属件,如带用以感吊负载的钩等的外壳,应设计成能防止该易触及金属件与带电部件或与绝缘失效后会易触愈及的部件接触,但该易触及金属件本身能可靠地接地者除外。通过观察检查是否合格。
8.3金属的盖或盖板中,凡绝缘失效时会变成易触及者,应能在固定盖或益板的过程中,通过低阻连接白动接地。
注:充许采用固定螺钉或其他办法便金属盖或盖板接地通过观察并进行9.2的试验检查是否合格。9接地措施
9.1金属外壳中,凡绝缘失效时会变成易触及者,应装有可靠的永久接地装置。通过观察检查是否合格。
9.2接地端子及与之连接的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应是低阻连接。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在接地端子和每个易触及的金属件之间依通以25 A交流电流,且交流电源的空载电压不超过12V。然后测量接地端子与易触及的金属件之间的电压降,并根据电流和电压降算出电阻值。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0. 05 0。
1务必注意,切不可让测试探头与被试零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影响试验结果。2有多于-个进线口且防护等级高于IPXD的绝缔外壳,应装有附加装量以保证接地导裁的连续性。10结构要求
10. 1 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观察及第12意的试验检查是否合格。10.2用以保证防触电安全的盖或盖板应以两个或多个独立部件中中地固定在正常位上,而且,这些部件中,至少应有一个须借助工具才能拧动的。允许只用一个部件来固定盖或盖板,但这个部件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动,并且是在将盖或盖板可靠地固定在正常位置时起主要作用的。通过观察捡查是否合格。
注:搭锁式固定件的试验正在考虑中。10.3防护等级高于IPX0 且装有相应的压盖或密封垫的外壳,在装上电气导管或装上带护套的电缆之后,应能提供所要求等级的防有害进水的保护。通过观素及11.4的试验检查是否合格。10. 4IPX1 至 1PX6 的明装式和半暗装式外壳应设计成能开出一个直径至少为 5 mm 或长,宽至少为3m面积为20mm的排水孔:
G17466—1998
排水孔的位置及个数应使其中的一个孔无论外壳处于任何位置,均有排水作用。通过观案、测量并用试棒检查是否合格。10.5适于装在空心墙里的外壳至少应具有IP20的防护等级。这种外壳应有适当的装置能将附件、盖或盖板固定好。通过观察及试验检查是否合格。该项试验正在考患中。10.6外壳应有能将其固定到墙或天花板上(或里面)的装置。绝缘材料外壳在结构上应做到:当用预定的固定件安装好之后,内部固定件的任何金属部件均被绝缘所包围,该绝缘应突出固定件的项部,变出的高度至少为固定件凹最大宽度的10%。通过观案及测量检查是否合格。1D.7如有进线孔,这些进线孔应使导管或外壳中用以违接导管的有关配件或电缆的护套能进入外壳,并提供机械保护。
导管人口(如多于一个,则至少其中两个)应能接纳符合GB/T17194一1997规定的尺寸或尺寸组合的导管。
通过观察并用相应的电缆或导管进行试验来检验是否合格。注
电规人口的要求在考虑中。
2亦可用敲落孔、合适的插人件或用相应的切制工具来形成适当尺寸的进线孔。10.B盖、电器附件等的螺钉固定件应能经受得安装及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机械应力。通过观察及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必要时,还应通过12.3的试验检查。将螺钉固定件拧紧和拧松:
-10次,对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和绝缘材料螺钉;5 ,对其他各种螺钉。
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和螺母及绝缘材料螺钉每次要完全卸下,再重新拧人;允许将自攻锁紧螺钉用作可由用户拆卸的螺钉。允许将自切螺钉用作仅可以拧紧一次的螺钉。用合适的螺钉旋具施加表1的力矩进行试验:表1
螺纹的标称直径
>2. 8 以及≤3. 0
>3.0以及≤3.2
>3. 2 以及≤3. 6
>3. 6 以及≤4. 1
≥4.1以≤4. 7
螺纹的标称直径
>4.7以及≤5.3
>5.3以及≤6.0
>6.0以及≤8. 0
>8. 0 以及≤10. 0
I栏适用于不能用刀口宽于螺钉直径的螺钉旋具拧紧的爆钉。I 栏适用于用螺钉旋具拧紧的其他螺钉。[
在考愿中
试验过程中,不得出现螺钉断裂或无法再被合适的龈钉旋具拧动的螺钉头槽的损坏,不得出现会使固定件无法再用的螺纹或外壳捆坏。不得用爆发力紧螺钉。GB17466—1998
11耐老化,防测,防固体物质进人和防有香进水11.1绝续材料及复合材料外壳的耐老化和耐气候条件11.1.1绝缘材料及复合材料外壳应能耐老化。仅作装怖用的部件,如某种盖等,应先卸掉再进行试验。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外壳按正常使用要求安装好后,在具有环境空气成分及大气压力并自然通风的加热箱里进行试验。加热箱内的温度为(70士2)℃。试样在加热箱内存放 7 d(168 h)。推荐使用电加热箱。
可通过加热箱壁上的孔进行自然通风:经上述处理后,将试样从加热箱中取出,然后在室温和相对湿度为45%一55%的环境里至少存放4 d(96 b).
试样不得有正常或矫正视力(在无放大的情说下)可见的裂痕,其材料不应发粘变腻。判断方法如下:
用干粗布豪者食指,以5N 的力压在试样上。试样上不得留有布痕,试样的材料不得粘布片。试验后,试样不应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损坏。注;5 N的力可用如下方法获得,将试样敢在天秤的一个托盘上,而在另一个托盘放上等于试样重量加上5多的祛码。后,用妻着干粗布的食指按着试样,使天样恢复平衡11.1.2带密封膜的进线孔护圈应可靠地固定,而且,小得因正常使用时出现的任何机械应力或热应力而产生位移。
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护围应先固定在外壳后再进行试验。首先,外壳要装上进行过11.1.1规定的老化处理的护圈,然后,按11.1.1的规定,将外亮放进加热箱里2h,箱内温度维持在(40士2)℃这一阶段完成后.立即用GB4208图1所示尺寸的但直而无节的标准试验指的端部,向护图的各个不同部位施加30N的力5s。
试验过程中,护圈不应有能使被其包围的任何带电部件变为易触及的变形。对止常使用时会受到轴向拉力的护图,要施加30N的轴向拉力5。试验过程中护图不应脱出。
然后,装上未进行过处理的护图重复试验。11.1.3建议进线口带密封膜的护图在设计和用料上要做到:即使在环境温魔很低时,仍能将电缆插人附件里。
注:有些地方由于需要在察冷条件下施工,将本建议视为强制性要求。用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将外壳装上未进行过任何老化处理的护圈;无开口的护围,要适当刺穿。然后,将外壳放进冷冻箱里存故2h,冷冻箱的温度为(一15土2)℃,对在一25C下安装的外完,为(—25±2)C。
这一阶段结束后,趁外壳仍冷便将电缆插人。应能将预期最大直径的电缆穿过护图的密封膜插人外壳。
在11.1.2和11.1.3的试验之后,扩圈和密封膜不应出现不符合本标推要求的变形、裂缝或类似的损坏。
11.2防潮
GB 17466—1998
1.2.1绝缘外壳应能耐受正常便用时可能出现的澜湿。进行如下处理检查是否合格:
使外壳在含有空气成分、相对显度维持在 91%95%之间的潮湿箱里经受潮湿处理。放置试样之处的空气温度应维持在(40士2)C1将试样放进潮箱之前,要使试样的温度达到这个温度将试样放进潮显箱里
2 d(48 h),对 IPX0 等缎的外壳;一7d(168h),对其他外壳。
1在大多整境况下,在潮湿些理之前,将试样保持在上述温度下至少4h,邱可使试样达到规定的湿度。要获得91%~95%之间的相对湿度,可在溯退箱里放罩硫酸钠(Na,SO,)或硝醒钾(KNO,)的饱和水溶滩,并使水落液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要达到潮湿箱的规定条件,必须保证箱内空气不断循环,而且--般应使用隔热箱体,本项处理结束后,试样不应出现会影响继续使用的损坏,而且,绝缘外壳还应通过如下试验11. 2.2施加约 500 V 的直流电压,电压施加 1 min 后,测出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 MO。
11. 2. 3 在内外表面之间,施加基本正弦被形的,有效值为 2 000 V、频率为 50 Hz 或 60 Hz 的电压1min。
开始时,施加的电压应不大于规定值的一半,然后迅速升至规定值。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现象。
1试验所用的高压变压骼应设计成当输出电压调到相应的试验电压之后·使输出端子短路时,输出电流至少为200 mA。输出电流小于100 mA时,过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2应注意,所施的试验电压的有效值应在士3%的范围内。3不会引起电压降的辉光可忽略不计。在进行 11. 2. 2 和 11. 2. 3 的试验时,放置一块与内表面相接触的金属箱,另外放置一块不超过200mm×100mm的金属箱与外表面相接触。必要时,为了能测所有各部位,还要移动此金属箱试验过程中,必须小心务使内外金属箔之间的距离至少保持4mm,但穿过绝缘材料来量得的距高不包括在内。
11.3防固体物质进入
外壳能提供与其IP分类等级相应的防固体物质进人的保护.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11.3.1根据制造厂说明书按正常使用的要求,将外壳安装好。明装式外壳要安装在垂直表面上,使散开的排水孔处于最低位置。
暗装式或半暗装式外壳要按正常使用要求垂直地固定在合适的凹槽里。带螺纹压盖或带密封膜护圈的外壳应装上并连接好与所装附件翻定值相应的电缆。外壳的固定龈钉要用10.8表1规定力矩的2/3拧紧。电缆和/敢导管人口装實要接制造厂的说明制备好。不用工具即可拆卸的部件均拆掉。压盖不灌注密封胶或类似的物质。采用说明:
1根据GB2423标准和我国具体环境条件,本标准规定防澜试验温度为(40士2)CIEC670在防潮试验这一章规定为 20 C ~30℃之间的任意 值。GB 17466-1998
11.3.2能防止直径大于12.5mm的固体物质进人的外壳要进行GB 4208中对IP2X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
试验过程中,试球不得穿过外壳的任何孔眼。11.3.3能防止直径大于2.5mLm的固体物质进入的外壳要进行GB 4208中对IP3X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
11.3.4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物质进入的外壳要进行GB4208中对IP4X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
在11.3.3和11.3.4的试验过程中,试验钢丝或棒不得通过除排水孔之外的其他孔眼进人外壳。11.3.5防尘外亮要在环境气压下进行GB4208中对IP5X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如果有排水孔,试验过程中排水孔不得打开,11.3.6防尘密封外壳要在环境气压下进行GB4208中对IP6X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试验过程中排水孔不得打开。
11.4防有客进水
防护等级高于IPX0的外壳应能提供与其IP 分类相应等级的防有害进水的保护。进行GB4208中对IPX1,IPX2、IPX3、JPX4、IPX5、IPX6、IPX7和IPX8的防护等级所规定的试验来检查是否合格。试验时,试样要按 11.3.1 的规定安装。试验后,进行观案检查,观察结果应表明试样无明显进水,或进水未漫到带电部件。然后,试样应能经受得住11. 2. 3 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如果外壳有排水孔,已进入的水不会积聚,而且未危及整个组装体便已排出。防护等级高于1PX4的外壳,如果有排水孔,试验过程中,排水孔不得打并。注:如果外壳没有排水孔,应考虚将任何可能积桑的水排搏。本条的试验应在 11. 2 和 11. 3 的试验之前进行。12机械强度
外充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经受得住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机械应力。通过 12. 1 和 12. 2 的试验检查是否合格。如外壳太大,无法装进图3或图3所示的试验装置时,试验可分到在12.1.1或12.1.2规定的同一条件下进行,但要使用 GB/T 2423. 44—1995\规定的弹策链,并将冲击能量整定到 12. 1. 1或 12. 1. 2所要求的值。
12.1对预足要浇注进混凝土里的外壳12.1.1种冲击试验
试样应经受得住用图4所示的垂直锤试验装置进行的冲击试验。垂直锤试验装置应垫在海绵橡胶垫上,海绵橡胶垒密度为538kg/m末经压缩时,厚度为4hmm。将放在海绵橡胶垫上的试验装置连同试样一起,放进冷冻箱里至少2h,冷冻箱的温度维持在:(—5士1)℃,按5.4.1分类的外壳!(一15士1)℃,按5.4.2分类的外壳;(—251)℃,按5.4.3分类的外壳,这一阶段结束后,每个试样应经受垂直落下的蒋锤冲击。落链重量为1kg,落下高度为10cm。次冲击要落在外壳的背部,另四饮冲击等间距地落在侧壁上。1)IEC670.1989规定为12mm。而本标准引用了GB420g-93,该标准规定为12.5mm,因此本标准也规定为12.5 mm.
2)1EC670:19月9引用的标准为IEC817:1984,但IEC817.1984已作度,由IEC68-2-63.1991来代誉。GB/T 2423.441995等效采用了IEC 68-2-63:1991:愿文无此注。GB17466-1998
试验后,试样不得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损坏。往:表面层的报怖,不会使离电距离或电气间欧减少到低于拟安装的电器附件国家标难中规定的值的小凹癌及不会影响防触电保护或防有害进水的小碎片等均可忽略不计。正常或矫正视力(在无放大情况下)看不见的裂继及增强纤维模制件等的表面裂缝和小凹痕等可怒略不计。
12.1.2按5. 5.2分类的外充进行的受压试验该类型的外亮适于在热的模子或热的混凝土内安装,并应经受住混凝士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机械应力。
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一将外壳置于(90士5)℃的温度下 1 h。然后让外壳玲却到环境温度。
试验后,外壳不得出现会导至不符合本标推要求的变形或捐坏。一然后,将外壳置于两块硬木板之间,并以500 N的力加载1 min。必须小心,务便本试验所用的硬木板所产生的压力均勾分布在外壳表面而不会加固外壳。试验后,外壳不得出现会导至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或会影响继续使用的变形或损坏。注
1在上述两项试验过程中,外可按制造广的说明,安装在用以埋置外充时增强外尧机械性能的专用部件里(如有)。
2本试验所用的专用部件应与外完一起交货。,12.2对不要浇注进混疑土里的外壳试样要经受用图 1、2、3a 和 3b所示的冲击试验装置进行的冲击。该冲击元件有一个半径为 10 mm,由格氏硬度为 HR100 案酰胺制成的半球面;元件的质量为(15C±1)g。
将冲击元件刚性固定到外直径为9功切,壁厚为0.5mm的钢管下端,钢管的上端装上枢轴,使钢智只能在垂直的平面内摆动。
轴的轴线位于冲击元件的轴线以上(1 000士1)mm 处。案酰胺冲击元件的落氏硬度用一直径为(12.700士0.0025)mm的球来测定,初始负载裁为(100土2)N.附加负载为(500士2.5)N。
往1:有关确定塑料的格氏硬度的详细宽料,由1502039-21\给出。冲击试验装置设计要求:必须向冲击元件的半球面施加 1. 9~2. 0 N的力,才能将钢管保持在水平位置。
试样应装在厚为 8 mm,长.宽均为175 mm 的正方形胶合板上,而胶合板的上、下缘则固定在安装支架的刚性夹子上。
安装支架重为(10士1)kg,用枢轴把它安装在刚性框架上,框架固定到墙上。安装支架应设计成:
试样可以放置得使冲击点落在通过枢轴轴线的垂直面内;一试样可以水平移动并绕垂直于胶合板表面的轴线转动;-胶合板可以绕垂直轴线转动。
无蔽落孔的进线孔保持打开状态;有蔽落孔者,将其中一个孔打开。试样应安装得使冲击点落在穿过枢轴轴线和垂直面内。使冲击元件从表2规定的高度落下.1)由于目前我国尚无等同或等效采用I502039-2:1987的标准,本标准直接引用IS02039-2。表中,
跌落高度
GB 17466--1998
外壳待捷击的部位
普通附件
A——-正表面上的部位,包括凹陷部位。其他附件
B—按正常使用安装好之后,突出安装表面与墙壁的距离不超过 15 mm 的部位,A 部位除外C—按正常使用安装好之后,突出安装表面与墙壁的距离15mm以上但不超过25mm的部位,A部位除外。
D—按正带使用安装好之后,突出安装表面与墙壁的距离超过25 mm的部位,A部位除外。注2:这些冲击能三是由试样中最突出安装衰面的部佗确定的,此能量可施加在试样中除A部位之外的所有部忙,落下高度是指摆锤被释放时测试点的位置与冲击瞬间该冲击点的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测试点应标在冲击元件的表面上,即标在穿过摆链锤钢管的轴线与冲击元件的轴线相交点并垂直于通过上述两轴线的平面的线与该冲击元件表面相变处。注3,从理论上讲,冲击元件的重心应该是测试点,但实际上,重心是难以确定的,所以采用上述办法来确定,冲击应均勾分布在试样上,但不冲击蔽落孔。冲击办法如下:
对A部位神击五款:在中心处神击一次,试样水平愁动后,在中心与边续之间的最不利的点上各冲击一次;然后,将试样绕其垂直于胶合板的轴线转动90°,在类似点上各冲击一次,对B部位(如适用)、C部位和D部位,冲击四次)·在腔合板转动60°之后,对试样的一个侧面冲击一次,在使胶合板的位置保持不变并将试样垂直于胶合板的轴线转动90\之后,对试样和另一个侧面再冲击一次;■在胶合板朝相反方向转动60°之后,在试样的另外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各冲击一次。如果有进线孔,试样应安装得两行冲击点与进线孔的距离尽量相等。试验后,试样不应出现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损坏。注4:衰面层的损伤,不会使爬电距高或电气间鼠减少到低于拟安装附件的国家标准规定值的小凹症及不影响防触电保护最防有害进水的小辟片等均可怒略不计。正常或娇正视力(在无放大的情况下)看不见的裂继及增强纤维模制件等的表面裂键和小凹痕等可翘略不计。
在对(指示灯窗口的)玻璃镜片进行试验后,该镜片可以破裂或位移,但在8.1规定的条件下,应不能用有节或无节的试验指触及带电部件。注5:对暗装式安装盒的附如要求正在考虑中。12.3对用以悬吊负载的外壳
12.3.1用以悬吊在天花板上带负载的外壳,应设计成使外壳及慰吊装能经受住250N的力,或制造厂规定的力,二者中取较大者。通过如下试验检查是否合格:
试样装上悬吊装置按制造厂说明的使用要求安装好之后,放进加热箱里,螺钉以表1规定力矩的2/3拧紧。
然后,悬吊装置在(90士2)℃的温度下,以250N的力或制造厂规定的重量(二者中取较大者),加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