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行业标准(FZ) > FZ/T 95029-2020 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
FZ/T 95029-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95029-2020

中文名称: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256657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95029-2020.
1范围
FZ/T 95029规定了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以下简称“染色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 95029适用于常温条件下织物染色用的喷射溢流染色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1热交换器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237——2015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111.7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7部分:染整机械GB/T 17780.1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7780.7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7部分:染整机械FZ/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 90074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 90089.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 90089.2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FZ/T 90112——2018染色机染色浴比试验方法TSG 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FZ/T 90112—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喷射染色jet dyeing
染液经喷嘴形成射流带动织物循环运行,达到匀染效果的染色。
3.2
溢流染色overflow dyeing
染液受重力作用携带织物在液流管内自上而下运动,并由提布混提升织物循环运行,达到匀染效果的染色。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59.12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5029—2020
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jet-overflow dyeing machine2020-04-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0-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FZ/T95029—2020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中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智能染整设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浙江方正轻纺机械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纺织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波、王炜、赵志民、董振方、洪东、袁海萍、陈敏、胡弘波、刘在昆、钱玉、张建新、史伟民、林健、刘晖、姚旦鸣、虞跃华、向忠、唐金奎、黄会军、杨象岳、杜青、丁洪伟、I
rrKaeerkAca-
1范围
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
FZ/T95029--2020
本标准规定了常温常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以下简称“染色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常温条件下织物染色用的喷射溢流染色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手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1热交换器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237—2015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111.1
GB/T7111.7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7部分:染整机械GB/T17780.1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780.7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
第7部分:染整机械
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90001
FZ/T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纺织机械铭牌内容
FZ/T90089.2
FZ/T90112一2018染色机染色浴比试验方法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
FZ/T90112—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喷射染色jetdyeing
染液经喷嘴形成射流带动织物循环运行,达到匀染效果的染色。3.2
overflowdyeing
溢流染色
染液受重力作用携带织物在液流管内自上而下运动,并由提布辊提升织物循环运行,达到匀染效果的染色。
喷射溢流染色jet-overflowdyeing通过由染液经喷嘴形成的射流和染液流体的落差使织物循环运行,达到匀染效果的染色。1
-rrKaeerKAca-
FZ/T95029—2020
染色浴比dyeingliquorratio
采用浸染或竭染方式染色时,织物与染液的质量之比,通常用1:N表示。注:常规把织物的质量按1来处理。[FZ/T90112—2018,定义3.2]]
4基本参数
染色机的基本参数见表1。
最高工作温度/℃
织物容量/kg
适染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m)染色浴比
主泵功率/kW
喷嘴压力/MPa
5要求
产品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5.1.1
染槽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碰伤。参
50~2400
≤800
低于1:8
0.12~0.25
焊缝表面不得有残留的焊渣、飞溅物和腐蚀性附着物等外观缺陷。5.1.3
5.1.4不锈钢零部件应经表面处理,无明显拉毛、擦伤等现象。5.1.5
管路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
主要零部件
5.2.1与染液、织物接触部位材质的耐腐蚀性应不低于GB/T4237—2015表15中S31603(022Cr17Ni12Mo2)的要求。
应安装过滤器、过滤网,可有效过滤染液中的杂质。喷嘴装置应能调节压力和流量。筒体和热交换器应无渗漏现象,无可见的变形和异常声响。阀门应安装可靠、牢固,开合灵活,闭合时密封良好。执行机构启闭灵活、动作准确。与织物接触的零部件应光滑,无导致织物勾丝、拉毛等疵点。控制系统
应能控制机械装置正常运转,并具备故障报警停机等功能。电源中断时,系统能保留执行中的程序及数据,并在供电恢复后能继续执行程序。-rKaeerkca-
5.3.3应具备工艺参数设定、修正、存储的功能,宜具备传输数据功能。5.3.4电脑操作屏应显示清晰、正确,操作方便。5.4整机性能
染色机运转时应无异常振动和冲击声。5.4.2染色机传动系统各部位应润滑良好,无漏油现象。5.4.3不带布运行时,主泵功率消耗应不大于额定功率的60%。5.4.4整机噪声发射声压级应不大于75dB(A)。5.4.5织物走布运行应平稳,布流顺畅,无连续缠布、堵布和明显单边跑偏等现象。5.4.6布速应可调节。
FZ/T95029—2020
5.4.7升温、保温、降温等工艺程序应控制正确。最大升温速率应不小于3.5℃/min,最大降温速率应不小于2.5℃/min。
5.4.8染色浴比应低于1:8。
5.5电气及安全
5.5.1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3.1的规定。5.5.2月
电气设备的导线标识,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3.2的规定。5.5.3
电气设备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5.5.4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3的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α。5.5.5
电气设备的耐压性能,应符合GB/T5226.1一2019中18.4的规定。电气设备应提供接地端子,并设有明显的接地标志。5.5.7#
控制器的按钮及指示灯应指示正确,对位整齐、操作灵活5.5.8
热交换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应符合GB/T151和TSG21的相关要求。全机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应符合GB/T17780.1和GB/T17780.7的规定。5.5.9
整机应设置急停装置。
6试验方法
6.1检验方法
材质(5.2.1),核查材料质检证书。6.1.1
6.1.2主泵功率消耗(5.4.3),在主泵开启、喷嘴压力为0.20MPa条件下,用功率表在主泵电机(变频器)电源输人端检测。
6.1.3整机噪声(5.4.4),在主泵开启、喷嘴压力为0.20MPa条件下,按GB/T7111.1和GB/T7111.7规定的方法检测。
6.1.4布速(5.4.6),通过调节喷嘴压力、流量、提布辑转速,用磁感应方式计循环次数、秒表计时检测布速调节效果。
6.1.5升温速率、降温速率(5.4.7),升温速率:按染色机设计浴比,在(0.25士0.01)MPa蒸汽压力条件下,从室温升到98℃,用压力表测压,秒表计时,测温仪测温,计算升温速率;降温速率:按染色机设计浴比,在冷却水温度(不低于20℃)、压力为(0.20士0.01)MPa条件下,染液从98℃降至80℃,用压力表测压,秒表计时,测温仪测温,计算降温速率。6.1.6浴比试验(5.4.8),按FZ/T90112一2018的规定检测,试验面料选用单位面积质量为(270~420)g/m2的锦粘针织物。
6.1.7电气设备的连接和布线(5.5.1),按GB/T5226.1-—2019中13.1的规定,检查接线是否牢固;两3
-riKacerKAca-
FZ/T95029—2020
端子之间的导线和电缆是否有接头和拼接点;电缆和电缆束的附加长度是否满足连接和拆卸的需要。6.1.8电气设备的导线标识(5.5.2),按GB/T5226.1一2019中13.2的规定,检查导线的每个端部是否有标记:如果用颜色作导线标记时,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6.1.9电气设备的保护联结电路连续性(5.5.3),按GB/T5226.1一2019中18.2.2的规定检测。6.1.10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5.5.4),按GB/T5226.1—2019中18.3的规定,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或兆欧表检测。
6.1.11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5.5.5),按GB/T5226.1-2019中18.4的规定,用耐压测试仪检测。6.1.12热交换器的设计、制造(5.5.8),核查监检证书。6.1.13
全机安全和警示(5.5.9),按GB/T17780.1和GB/T17780.7的规定检测。其余项目用感官检测。
空车运行试验
试验条件
6.2.1.1试验样机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样机达到稳定的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试验。
电源电压:(380士38)V;频率:(50士0.5)Hz。试验环境:常温、常压。
试验和检测时所用的量仪等应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试验时间:连续运转2h。
6.2.2试验项目
5.1、5.2、5.4.1~5.4.4、5.5。3工作负荷试验
6.3.1试验条件
6.3.1.1空车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6.3.1.2
温度、压力和布速等按工艺要求确定。6.3.2试验项目
5.4.5~5.4.8。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每台产品需经制造厂质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检验项目:5.1、5.2.4~5.2.6、5.4.1~5.4.4、5.5.1~5.5.7、5.5.9、5.5.10。7.1.2
7.2型式检验
7.2.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鉴定时;
产品的结构、材料、元件、工艺条件等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转厂生产时;
rKaeerkAca-
d)停产2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第三方提出要求时。
检验项目:按第5章全部项目进行。抽样规则与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台。a)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b)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8.1.2
产品铭牌及铭牌内容,按FZ/T90089.1和FZ/T90089.2的规定。8.2包装
产品包装应按FZ/T90001的规定。8.3运输
FZ/T95029—2020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的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的方向放置,不得倾斜或改变方向。8.4败存免费标准bzxz.net
产品在有良好防雨、防腐蚀及通风的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的机件防潮、防锈自出厂日起有效期为1年。
-rKaeerk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