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22005-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22005-2019
中文名称: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22005-2019.
1范園
FZ/T 22005规定了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
FZ/T 22005适用于鉴定各类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 用灰色样卡
GB/T 2543(所有部分)纺织品纱线 捻度的测定
GB/T 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 分析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 摩擦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流 色牢度
GBVT 4841.3染料染色 标准深度色卡2/1 .1/3.1/6.1/12.1/25
GB/T 5706- -1985纺织 名词术语(毛部分)
GB/T571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四氣乙烯 干洗色牢度
GB/T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 水色牢度
GB/T8427- -2008 纺织品色牢 度试验耐人 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9994纺织材 料公定回潮率
GBVT 12490- -2014_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家 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 技术规范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31701婴幼 儿及儿童纺织产晶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 组分纤维混合物
FZ/T 01050纺织晶纱线疵 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FZ/T 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 别试验方法
FZ/T 20002毛纺织 品含油脂率的测定
FZ/T 01095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表 *。后F2/T 20017- -2010毛纱试验 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半精纺毛机织纱线semi-worsted wool woven yarn
标准内容
ICS59.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22005—2019
代替FZ/T22005—2008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Semi-worsted wool woven yarn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0-07-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22005—2019
本标准代替FZ/T22005一2008《半精纺毛机织纱线》,与FZ/T22005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删除了原料纤维种类的限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调整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定义(见3.1,2008年版的3.1):修改分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2,2008年版的4.2);修改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的表述,将纤维含量归类于物理指标(见4.3.1,2008年版的4.3.1);修改表1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见表1,2008年版的表1):·修改纤维含量允差按GB/T29862执行,删除相关备注;修改抢度偏差率,股线优等品原士4.0改为士3.5、一等品原土5.0改为士4.5、原二等品·
土6.0改为合格品土5.5;单纱优等品原土6.0改为士4.0、一等品原土7.0改为士5.0、原二等品士8.0改为合格品士6.0;
修改捻度变异系数,股线优等品原≤11.0改为≤9.0、一等品原≤12.5改为≤11.0、原二等品≤14.0改为合格品≤12.5;单纱优等品原≤13.0改为≤11.0、-等品原≤15.0改为≤13.0、原二等品≤17.0改为合格品≤15.0;修改表2色牢度的评定等级(见表22008年版的表2):·修改耐干洗、耐洗、耐酸碱汗渍、耐水色牢度的色泽变化、贴衬活色表述为变色、活色,修改耐干洗溶剂沾色牢度为沾色牢度:·
删除原关于毛混纺产品与非毛纤维纯纺或混纺产品选择贴衬布的备注;?修改耐湿摩楼色牢度,原二等品≥2级改为合格品≥2-3级;·增加注1、注2、注3;
增加考核外观质量已差及相应试验方法(见4.4.2、5.2.14);修改试验方法(见第5章,200g年版的第5章):·增加试验次数的规定(见5.1.5,删除纤维含量试验方法中废止的标准孵除折合公定回潮率计算的规定(见2008年版的5.2.4);
修改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根纱线平均签强力以及纱线表面疵点试验方法·
引用标准的日期(见5.2.3,5.2.5,5.2.12.2008年版.2.1.52.3,5.2.12);·删除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试验方法(见2008年版的5.2.11,一修改判定和验收的表述(见第6章,2008年版的第6章);删除原附录A.2(见2008年版的附录A.2);删除原附录C(见2008年版的附录C)。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品分会(SAC/TC209/SC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中鑫毛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信羊绒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依蕾毛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FZ/T22005—2019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晓培、陈丽芬、崔健、曹秀明、张丹、唐晓萌、方海鹰、嵇志宏、吴砚文、朱洁、陈思唯、何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22005—2008。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FZ/T22005—2019
本标准规定了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各类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43(所有部分)
GB/T2910(所有部分)
GB/T3920
GB/T3922
纺织品
纺织品
GB/T4841.3
纱线捻度的测定
纺织品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耐摩擦色牢度
色牢度试验
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5706
GB/T 5711
GB/T5713
GB/T8427
GB/T9994
纺织名词术语(毛部分)
纺织品
纺织品
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色牢度试验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2008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12490—2014
GB/T1698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国家统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
GB/T29862
纺织品午维含量的标识
GB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50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服务平台www.bzxz.net
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FZ/T01095
毛纺织品含油脂率的测定
FZ/T20002
FZ/T20017—2010毛纱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
semi-worsted woolwovenyarn
经半精梳纺纱系统纺制的,专供机织用的纱线FZ/T22005—2019
4技术要求
安全性要求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纺织品用纱还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4.2分等规定
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品质等级以批为单位,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一项评定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4.3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
4.3.1内在质量的评定等级以批为单位,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综合评定,并以其中最低项评定等级。4.3.2
物理指标的评定等级按表1规定执行。表1物理指标评定等级
纤维含量/%
线密度偏差率/%
线密度变异系数/%
抢度偏差率/%
捻度变异系数/%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cN
高支纱”
中支纱
低支纱
14.3tex及以下(70公支及以上)的单纱b:31.2tex~14.3tex(32公支~70公支)的单纱。31.2tex及以上(32公支及以下)的单纱。用于经纱的纯毛纱、毛混纺纱可按协议规定。优等品
按GB/T29862执行
合格品
吉良服务平台
4.3.3色牢度的评定等级按表2规定执行。动物毛纤维含量在30%及以上的纯纺或混纺产品色牢度试验贴衬按表2的规定选择,动物毛纤维含量不足30%的按色牢度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贴衬。2
耐光/级
耐干洗/级
耐洗/级
耐酸汗渍/级
耐碱汗渍/级
耐水/级
耐摩擦/级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毛布沾色
其他贴衬沾色
千摩擦
湿摩擦
色牢度评定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3-4(深3)
3(深2-3)
注1:根据GB/T48413的规定,>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注2:耐干洗色牢度不号核标注不可干洗的产品注3:耐洗色牢度不考核标不可水洗的产品。外观质量的评定等级
FZ/T22005—2019
合格品
4.4.1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外观质量按产品色差及纱线症点的规定评定等级,以其中最低一项定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等品、合格品色差不低于4级。
4.4.2与封样进行对照评定色差,优等品色差应不低于4-5级纱线表面疵点以十块黑板所绕取(包括正反面)相应长度的纱线上的纱疵总量对照附录A按4.4.3
表3评定等级
纯毛纱
大肚、超长粗
毛混纺纱
纯化纤纱
表面疵点评定等级
优等品
不允许
不允许
一等品
不充许
不允许
单位为只
合格品
FZ/T22005—2019
纯毛纱
毛粒及其他纱症
毛混纺纱
纯化纤纱
表3(续)
优等品
一等品
4.4.4纱疵检测仪检测毛纱疵点,其分等标准(10万米纱疵数)见表4。表410万米纱疵数评定等级
纱疵类型
短粗(B3十C3)
长粗(D2)
超长粗(E)
5试验方法
采样及试验次数规定
相同原料成分、纱支为同一品种优等品
一等品
单位为只
合格品
单位为只
合格品
5.1.2供物理指标试验用样品,应在同一品种、同一批号内随机抽取,批量在500kg及以下的取10只简子,批量在500kg以上的,每证500kg则增抽10只筒子。5.1.3供染色牢度试验用的样品,应包折同一品种的全部色号。外观质量抽样数量不低于1%,需在不案位、不同色号中随机抽取5.1.4
5.1.5试验次数按FZ/T20017一2010中精梳机织毛纱的规定执行,未提及的按各试验方法规定要求息服务平
执行。
各单项试验方法
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按GB18401执行。纤维含量按GB/T2910(所有部分)、GB/T16988、FZ/T01026、FZ/7C1057(所有部分)、FZ/T01095执行。
线密度偏差率及线密度变异系数按FZ/T20017—2010中精梳毛纱的规定执行。捻度偏差率及捻度变异系数按GB/T2543(所有部分)执行。5.2.4
单根纱线平均断裂强力按FZ/T20017—2010执行。5.2.6
耐光色牢度试验按GB/T8427—2008方法3执行。5.2.7
耐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按GB/T5711执行。5.2.8耐洗色牢度按GB/T12490一2014执行;试验条件为A1S,不加钢珠。5.2.9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按GB/T3922执行5.2.10耐水色牢度试验按GB/T5713执行。5.2.11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执行5.2.12
纱线表面疵点按FZ/T20017—2010中精梳毛纱的规定执行。5.2.13
310万米纱疵按FZ/T01050执行。5.2.14
色差按GB/T250执行。
检验规则
判定规则
6.1.1内在质量的判定
FZ/T22005—2019
内在质量按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的检验结果综合评定,符合对应品等要求的,为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果所有样本的内在质量合格,则该批产品内在质量合格,否则为该批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其中染色牢度按不同色号分别评定,当某一色号染色牢度不合格时,仅判定该色号的纱线不合格。6.1.2外观质量的判定
外观质量按色差、外观表面疵点以及10万米纱疵数检验结果综合评定,符合对应品等要求的,为外观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1.3综合判定
6.1.3.1各品等产品如不符合GB18401或GB31701标准的要求,均判定为不合格6.1.3.2按标注品等,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6.2验收规则
6.2.1供需双方应按本标准生行验收。信息服务平台
6.2.2供需双方应按附录B的规定结纱线的公定重量。重量偏差率按供需双方合约规定执行。6.3复验
验收双方发生异议时可复验,按复验结果判7包装和标志
7.1包装
7.1.1半精纺毛机织纱线的包装,应保证其品质不受损伤,并便于运输和储存。7.1.2筒子纱的包装由供需双方协定。7.1.3每一包装内应为同一品种、同一批号、同一缸号的纱线7.2标志
7.2.1每只筒子应有检验合格标签,注明品名、纱支、纤维含量、品质等级、色号、批号等。5
FZ/T22005—2019
7.2.2半精纺毛机织纱线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品名、品号、批号、色号、包号(箱号)、品质等级、重量、纤维含量、执行标准、制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8其他
供需双方另有要求时,可按合约规定执行。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A.1毛粒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外观症点说明及量计方法
纤维聚集成团,相互缠结的小球粒,A.2大肚纱
FZ/T22005—2019
纱线局部直径粗于正常直径,呈枣核形,直径粗于正常纱的2.5倍及以上,长度大于5cm。A.3粗节
纱线直径粗于正常纱的节段,直径粗于正常纱的2倍以上,长度1cm~4cm为短粗节,4cm~8cm为长粗节,8cm以上为超长粗节。
A.4细节
纱线直径细于正常纱的节段,直径细于正常纱的0.5倍,长度小于8cm称短细节,8cm及以上称长细节。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辫纱、油污纱、多(缺)股纱、松紧纱、弓纱和双纱等按GB/T5706一1985中3.2的规定执行。FZ/T22005—2019
B.1抽样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公定重量的结算
按FZ/T20017—2010的规定抽取回潮率和含油率的试验样品。B.2含油率、回潮率的测定
按FZ/T20017—2010的规定执行。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按GB/T9994的规定执行。B.3公定重量计算
当实际含油脂率超过2%时,按式(B.1)结算公定重量,实际含油率小于等于2%时,按式(B.2)结算公定重量。
(100+W。)×[100+(2-A)]
(100+W)× 100
式中:
(100+W。)
(100+W)
..B.1)
公定重量,单位为千克(kg);m
三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实际重量,单位为千克(kg);
公定回潮率,%;
实际含油脂核,%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34837
FZ/T 22005-2019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