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7039-201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97039-2019
中文名称:特里科型经编机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69602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97039-2019.
1范園
FZ/T 97039规定了特里科型經编机的术语和定义.主要参数和执行机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 97039适用于特里科型經编机(以下简称经编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 运图示标志
GB 5226.1- -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111.1纺织 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GET 7111.6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 第6部分:织造机械
GB/T 4026人机界 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 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
F2/T 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FZ/T90016零件 的铸刻字
FZ/T90074纺织 机械产品涂装
FZ/T 90084經编机用分段整經轴 术语 及主要尺寸
FZ/T 90089.1纺织 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
FZ/T 90089.3. 纺织 机械铭牌针织机械铭牌内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特里科型经编机Tricot warp knitting machine
织物牵拉方向与织针平面的夹角约呈90"~115*的经编机。
4主要参数和执行机构
4.1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见表1.
5.5传动系统
5.5.1全机运 动部件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
5.5.2全机各润滑部位应油路畅通,各密封部位不应有漏油和渗油现象,油压应达到额定值要求。
5.5.3花纹滚筒部件和慢动部件中的轴承温升应小于42C,其他各处轴承温升应小于40C。
5.6 控制系统
5.6.1触摸屏应显示清晰,操作便捷。
5.6.2控制 系统应准确可靠;应具有权限设置功能,能设定、调整、显示各种运行参数,并有记录和保存.等功能。
5.6.3伺服系统与变频系统应能实现动态跟踪,并能准确调节。
5.6.4控制系 统应具有自动声/光报警,并在触摸屏上显示。
5.6.5电气控制系 统应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不应受伺服系统及其他工业设备运行时干扰。
5.6.6油温控制系统应能保持床身油箱的油自动循环,保证油温恒定。
5.7 功率消耗
空车运转时,主电机输人功率应不大于主电机额定功率的80%。
5.8 噪声
空车运转时,发射声压级噪声应不大于95 dB(A)。
标准内容
ICS 59.1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7039—2019
特里科型经编机
Tricotwarpknittingmachin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9-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0-07-01实施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FZ/T97039—2019
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福建估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五洋纺机有限公司、浙江越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江苏润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第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黑黄蜂针业(常州)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中华、杨兴财、林泰来、宋赛赛、李姝佳、邵洪、李兵、丛政、王水、赖秋玉、陈海军、王菌珠、梁峰、刘芬、王定南、金胜利。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范围
特里科型经编机
FZ/T97039—2019
本标准规定了特里科型经编机的术语和定义、主要参数和执行机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特里科型经编机(以下简称经编机)。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111.1
GB/T 7111.6
GB/T4026
FZ/T90001
FZ/T90016
FZ/T90074
FZ/T90084
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6部分:织造机械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纺织机械产品包装
零件的铸刻字
纺织机械产品涂装
经编机用分段整经轴术语及主要尺寸FZ/T90089.1
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3
订织机械铭牌针织机械铭牌内容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特里科型经编机Tricotwarpknittingmac织物牵拉方向与织针平面的夹角约呈90°~115°的经4
主要参数和执行机构Www.bzxZ.net
4.1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见表1。
FZ/T97039—2019
公称宽度mm/代号(in)
机号/E
梳栉数/把
机上最小密度(横列/cm)
编织速度(r/min)
慢动速度(r/min)
主要执行机构型式
成圈机构:机械式。
花纹横移机构:机械式或电子式。送经机构:机械式或电子式。
牵拉卷取机构:机械式或电子式。要求
基本参数
3300/130~7110/280
14、16、18、20、22、24、28、32、36、40、44、50复合针
1000~4400
经编机的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接缝平齐、缝隙均匀一致,紧固件需经表面处理表面经镀覆或化学处理的零件,色泽应一致,保护层不应有脱落或露底现象。零件的铸刻字应符合FZ/T90016的规定。经编机的涂装应行合FZ/T90074的规定。业标
成圈机构部件
槽针床
槽针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应平直平面度5.2.1.1
手6.05mm。
息服务平台
槽针针间距离应准确一致。
针床车尾端位置应有幅宽、机号、针号标记针芯床
针芯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应平直,平面度≤0.05mm。针芯针间距离应准确一致。
梳栉床
梳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应平直,平面度≤0.05mm。沉降片床
沉降片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应平直,平面度≤0.05mm。2
5.2.5导纱针块、针芯块
5.2.5.1导纱针、针芯相对侧面位置度公差值为0.04mm。5.2.5.2针头与安装基面的极限偏差士0.02mm。5.2.5.3
针块的针间距离应准确一致。
5.2.6沉降片块
5.2.6.1沉降片相对侧面位置度公差值为0.04mm。安装基面与针背、片下边缘距离极限偏差士0.02mm。5.2.6.2
沉降片块的片间距离应准确一致5.3运动机构部件
5.3.1槽针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为0.10mm。5.3.2针芯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为0.10mm。5.3.3梳栉床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为0.10mm。5.3.4沉降片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为0.10mm。5.4送经机构
送经机构应工作可靠、送经连续、平稳,不得因送经量误差而产生坏布中的横条5.5传动系统
5.5.1全机运动部件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FZ/T97039—2019
5.5.2全机各润滑部位应油路畅通,各密封部位不应有漏油和渗油现象,油压应达到额定值要求。5.5.3花纹滚筒部件和慢动部件中的轴承温升应小于42℃,其他各处轴承温升应小于40℃。5.6控制系统
触摸屏应显示清晰操作便捷
5.6.2控制系统应准确可靠具有权限设置功能,能设定、调整、显示各种运行参数,并有记录和保存等功能。
5.6.3伺服系统与变频系统应能实现动态跟踪,并能准确调节。5.6.4控制系统应具有自动声/光报警,并+融摸屏上显示。5.6.5电气控制系统应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不应受同服系统及其他工业设备运行时干扰。服务平台
5.6.6油温控制系统应能保持床身油箱的油自动循环保正油温恒定5.7功率消耗
空车运转时,主电机输人功率应不大于主电机额定功率的80%5.8噪声
空车运转时,发射声压级噪声应不大于95dB(A)。5.9安全与防护
5.9.1经编机的安全防护罩壳及警示标识应齐全、可靠5.9.2电气控制的导线、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4026的规定FZ/T97039—2019
5.9.3电气部分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一2008中18.2.2的规定。5.9.4电气部分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5.9.5电气部分的耐压性能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4的规定。5.10
坏布质量
经编机调试正常后,选择合适的编织布样进行编织试验坏布不应有因经编机本身质量原因(停机横条除外)而引起的横条和纵条。常规原料与组织的坏布外观由经编机本身质量引起疵点个数,每100m应不多于5个。症点5.10.3
包括漏针、坏针、机械引起的断头、吊针等。6试验方法
6.1检测方法
6.1.1零件的铸刻字(5.1.3)按照FZ/T90016的规定检测。6.1.2经编机的涂装(5.1.4)按照FZ/T90074的规定检测。6.1.3槽针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平面度(5.2.1.1)、针芯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平面度(5.2.2.1)、梳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平面度(5.2.3)、沉降片床各安装基面长度方向平面度(5.2.4)用塞尺检测,6.1.4槽针针间距离(5.2.1.2)、针芯针间距离(5.2.2.2)、针块的针间距离(5.2.5.3)、沉降片块的片间距离(5.2.6.3)用专用投影仪检测。6.1.5导纱针、针芯相对侧面位置度公差(5.2.5.1)、针头与安装基面的极限偏差(5.2.5.2)、沉降片相对侧面位置度公差(5.2.6.1)、安装基面与针背、片下边缘距离极限偏差(5.2.6.2)用杠杆千分表检测。6.1.6槽针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5.3.1)的检测:将带百分表的测量架固定在针床摆轴上,触点在针床座上。
6.1.7针芯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5.3.2)的检测:将带百分表的测量架固定在机架上,触点在针芯摆臂销轴处
6.1.8梳栉床传动机构的连杆主摆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5.3.3)的检测:将带百分表的测量架固定在机架上·触点在梳梯摆家销轴处6.1.9沉降片传动机构的连杆主县臂两极限位置同步允差(5.3.4)的检测:将带百分表的测量架固定在机架或床身的平面上,触点在旗降片床摆臂与连接杆、接头销轴处。6.1.10轴承温升(5.5.3)在环境温度下用温压计在各处轴承外壳处检测。6.1.11控制系统(5.6)的检测:结合模拟试验操作验证,按控制系统装配和试验的相关工艺文件逐项检查,验证系统功能。
2功率消耗(5.7)用功率表检测
3噪声(5.8)按照GB/T7111.1和GB/T7111.6的规定整测6.1.13
电气控制的导线、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5.9.2)按照GB/126的定检测6.1.14
电气部分的绝缘性能(5.9.4)用兆欧表检测电气部分的耐压性能(5.9.5)用耐压试验仪检测其余项目用常规测量工具或感官法检测。6.2室
空车运转试验
试验条件
6.2.1.1电源电压为(380士38)V;频率为(50士0.5)Hz。4
环境温度为(25土2)℃、相对湿度为60%~70%。3试验转速按设计最高转速的80%。6.2.1.3
6.2.1.4经编机经跑合后,连续运转4h。6.2.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为5.5~5.9条,
6.3工作负荷试验
6.3.1试验条件
空车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
其余条件同6.2.1.1、6.2.1.2。FZ/T97039—2019
试验原料需适合经编机编织并且达到纺织行业相关标准所规定的一等品指标值。整经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分段经轴主要尺寸按FZ/T90084的规定;选择适当经纱张力,并且张力应均匀,纱线根据需要进行前处理;分段整经轴上经纱圆柱面母线直线度公差值为1mm;分段整经轴上经纱圆柱面锥度差异值不大于0.15:100;同组分段整经轴(纱)外圆周长差异值不大于0.3%;无毛丝、丝、断头及压纱等现象试验速度不低于额定最高编织速度的80%。检验项目
编织常规组织坏布正常后,检验5.10.2、5.10.37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服务平台
经编机检验分为出广检验精型式检验。7.2
出厂检验
7.2.1经编机须经制造厂质检部门进行出厂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制造厂质检部门开具的产品合格证。
7.3型式检验
7.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a)
b)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c)产品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全部内容。7.3.3型式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目,允许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抽样复检一次或经制造厂调试一次后进行复检,复检后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次型式检验不合格5
FZ/T97039—2019
7.4其他
使用厂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本标准时,由制造厂会同使用厂协商处理。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1产品铭牌按照FZ/T90089.1和FZ/T90089.3的规定。8.1.2包装储运的图示标志按照GB/T191的规定。包装
产品的包装按照FZ/T90001的规定。8.3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按规定的起吊位置起吊,包装箱应按规定朝向安置,不得倾倒或改变方向。8.4购存
产品出厂后,在有良好防雨、防腐蚀及通风的贮存条件下,包装箱内的机件防潮、防锈有效期为1年。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