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0007- 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0007- 2018
中文名称: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54216
相关标签:
棉及
化纤
纯纺
混纺
纱线
检验
规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10007- 2018.
1范圈
FZ/T 10007规定了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的术语和定义.验收.取样数量.检验评定、复验规则。
FZ/T 10007适用于棉.化纤.其他纤维纯纺或混纺本色纱线的验收和复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 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 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n通用
GB/T 995纺织材 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FZ/T 10006棉及 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
FZ/T 1088棉及化纤纯纺 、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术语和定义
GB/T 3291.1 .GB/T 3291.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交货批consignment
-次交货材料的数量.一个交货批可由一个或几个同晶质生产批组成,也可以由一个生产批中的部分组成。
4验收
4.1供需 双方在约定期限内,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对纱线进行验收。
4.2验收项目包括各产 品标准(或协议)中的技术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和成包净重,收货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妙疵和纱线成形外观质量进行验收。
5取样数
5.1 组批
同一原料,工艺规格与生产批号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或按合同约定进行组批。
5.2抽样
5.2.1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技术要求各项指标检验取样以均匀、随机为原则,批量在2t及以下时,抽
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0007—2018
代替FZ/T10007—200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Inspection rules for grey yarn of cotton,man-made fiber or their blend2018-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9-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10007—2018
本标准代替FZ/T10007—2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与FZ/T10007-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对交货批进行了定义,明确纱线验收时组批范围;一删除了检验方法,各验收项目检验按相关产品标准或协议中规定的检验方法执行;完善了抽样方法,增加外观抽样方案;删除了有关纱线出现质量问题后的责任和补偿内容;——补充完善了复验规则;
增加附录A,将纱线成包净重的验收方法放人本检验规则中。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金源纺织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像义、景慎全、青宜军、郑洪。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05—1978、FZ/T10007—1993、FZ/T10007—2008。I
1范围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7—2018
本标准规定了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的术语和定义、验收、取样数量、检验评定、复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棉、化纤、其他纤维纯纺或混纺本色纱线的验收和复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291.1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T9995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FZ/T10006
FZ/T10008
3术语和定义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布棉结杂质疵点格率检验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GB/T3291.1,GB/T3291.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交货批consignment
一次交货材料的数量。一个交货批可由一个或几个同品质生产批组成,也可以由一个生产批中的部分组成。
4验收
4.1供需双方在约定期限内,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对纱线进行验收,4.2验收项目包括各产品标准(或协议)中的技术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和成包净重,收货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纱疵和纱线成形外观质量进行验收。5取样数量
5.1组批
同一原料、工艺、规格与生产批号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或按合同约定进行组批5.2抽样
5.2.1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技术要求各项指标检验取样以均匀、随机为原则,批量在2t及以下时,抽一组样本,2t及以上时加倍抽样。1
FZ/T10007—2018
5.2.2筒子纱线每组样本最少抽取3包(箱),在每个包(箱)中均等地抽取筒子作为内在质量验收试样,其抽样数量按产品标准(或协议)规定。5.2.3绞纱线每组样本最少抽取3个中包或大包,每个中包或大包中采取6个小包,在小包中抽取小绞作为内在质量验收试样,其试样数量按产品标准(或协议)规定。5.2.4外观质量抽样则按GB/T2828.1标准正常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2.5规定抽样。
5.2.5成包净重的检验数量在2t以下的取2包(箱),2t及以上的取总包(箱)数的5%,最多不超过15包(箱)。
5.2.6各验收项目试验次数按相关试验方法或产品标准中规定执行。6检验评定
6.1本色纱线的验收项目质量等级按各自产品标准(或协议)要求评定,如各考核项目的质量指标均合格,则该批产品质量合格。如有一个考核项目的质量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质量不合格。6.2经过热定抢的纱线(定抢温度在40℃及以上者),其单纱(线)断裂强度按规定的指标减少5%交接验收。
6.3在简子纱线成包净重检验中回潮率遇有电热烘箱与筒子测湿仪不一致时,以电热烘箱测得回潮率为准。
6.4烧毛纱线线密度偏差率范围按相应标准规定的绝对值加大0.5评定品等。6.5成包净重的检验以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为准,当实际回潮率超过或低于公定回潮率时,应折算成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具体检验方法按附录A执行。筒子纱线(定重)成包净重允许偏差为一0.2%及以内,绞纱线、筒子纱线(定长)成包净重(去除特克斯系列差异对重量的影响后)允许偏差为一0.5%及以内。
6.6纱疵验收按附录B执行。
6.7纱线成形外观检验按双方协议执行。6.8标志、包装按FZ/T10008执行。7复验规则
纱线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双方可会同进行复验,或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复验和7.1
仲裁检验均以一次为准。
7.2要求复验的产品应是同一交货批、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产品,并仅限于交付6个月内未经加工或使用的整包(箱)产品。
7.3要求复验时,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且要有原包装,如客户已重新更换包装则不予认可,质量指标的复验最少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20%,绞纱不得少于3个整包(中包或大包),筒子纱不得少于6包(箱)。但要求复验成包净重时,则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7.4供货方接到提请复验的通知后,处理答复时间不得超过两周,否则供货方应承担相应责任。7.5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保管不良,以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或发生变化时,不得提出复验或赔偿的要求。
8其他
在纱线上或布面上无法发现的特殊质量问题(如错纤维混人等)造成后工序等成品大量降等时,经共同分析,确由供货方造成的应由供货方承担责任,负责后工序成品降等差价损失,或双方协商处理。2
A.1抽样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纱线成包净重的验收
按本标准5.2.5条执行,或按双方约定方式抽样。A.2
称重和取样
逐一称取各包装件的毛重、包装材料重量,筒子纱线需称筒(管)的重量。A.2.1
FZ/T10007—2018
简纱线从每个包装件中随机抽取6个筒子纱线,作为一组进行回潮率测定的试样。A.2.3
绞纱线从每个包装件中随机抽取总重量不少于150g的绞纱线,作为一组进行回潮率测定的试样。
3回潮率的测定
纱线的回潮率测定采用烘箱试验方法,按GB/T9995执行。A.3.2筒子纱线的回潮率试样:将一组筒子纱线试样外层去除6mm以上,然后剥取纱线(总重量不少于150g)将其称重,作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再计算回潮率。A.3.3绞纱线的回潮率试样:将一组绞纱线试样直接称重,作为试样烘前重量,然后放人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再计算回潮率。
回潮率试样重量大于120g时,应分篮烘干。A.4成包净重的计算
A.4.1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成包净重按式(A.1)计算,如是多个包装件应分别计算单个包装件的净重,再计算该批样的平均净重,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二位。100+R。
100+R,
式中:
G—单个包装件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成包净重,单位为千克(kg);G,一单个包装件的实测净重(在实际回潮率时),单位为千克(kg)R。—公定回潮率,%;
R,—单个包装件的试样实际回潮率,%。A,4.2筒子纱线(定重)成包净重偏差率按式(A.2)计算,计算结果修药至小数点后一位。H,
式中:
1×100
H,简子纱线(定重)纱线成包净重偏差率,%;G,一单个包装件的实测净重(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为千克(kg);A.1)
........(A.2)
FZ/T10007-2018
G,一一单个包装件的标称净重(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为千克(kg)。A.4.3绞纱线、简子纱线(定长)成包净重偏差率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GiyD
式中:
H,一一绞纱线、筒子纱线(定长)成包纱线成包净重偏差率,%;G——单个包装件的实测净重(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为千克(kg);G单个包装件的标称净重(在公定回潮率时),单位为千克(kg);D——标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T实测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注:绞纱线单个包装件形式为小包。....(A.3)
B.1纱疵采取从后道产品检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纱疵验收暂行规定
B.2本色布用纱线纱疵检验和处理办法规定如下:a)在本色布上检验粗经、粗纬、竹节纱和条干不勾等纱症FZ/T10007—2018
b)本色布的外观疵点按FZ/T10006检验,凡粗经、粗纬、竹节纱和条干不匀疵点一处降等的,即作为纱疵降等布。于验布后、修织前进行记录统计。粗经、粗纬、竹节纱和条干不勾的一次性降等布合计匹数占同一品种全月总检验量的2%以上时,纱线供货方应承担纱降等布的降等差价损失。收货方应认真做好纱疵降等布的记录统计工作。凡日常性少量的纱疵降等,应按期通知供货d)
方;突发性纱疵降等,应及时通知供货方,并保留纱疵降等布,共同分析。已降为二等及以下的纱线,供货方不再负责纱疵所造成的降等责任。e
B.3针织用纱线纱疵检验和处理办法规定如下:针织用纱线的纱疵包括大杂质、大棉结、竹节纱、细纱、粗纱、大结头、飞花附着等。a)
针织用纱线的纱疵检验,在针织坏布的布面上进行,计数一定重量布面上的纱症个数。检验数b)
量与处理办法由供需双方商议决定。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