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52028-201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52028-2013
中文名称: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202133
相关标签:
相变
保温
粘胶
短纤维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52028-2013.
1范围
FZ/T 52028规定了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FZ/T 52028适用于线密度为1. 10 dtex~6. 70 dtex的相变保温粘胶矩纤维。其他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可以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8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91.1纺织纺织材料 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 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第3 部分:通用
GB/T 4146.1纺织品化学纤维 第1 部分:属名
GB/T 4146.3纺织品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
GB/T 6503化学纤维回潮率的测定
GB/T 6504化学纤维 含 油率的测定
GB/T 8170数值修约规 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4334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335化学纤维短纤维 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36化学纤维 短纤维 长度试验方法
GB/T 14337化学纤维短纤维 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8化学纤维短纤维 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9化学纤维短纤维疵 点试验方法
GB/T 19466.3- -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FZ/T 50013纤维素化学纤维白度试验方法蓝光漫 反射因数法
FZ/T 50014纤维素 化学纤维残硫量测定方法直接碘量法
标准内容
ICS59.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52028-2013
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Phase-change thermoregulatory viscose staple fiber2013-10-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03-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FZ/T52028—2013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吉幕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恒天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维,李振峰、王乐军,幺志高、马君志、李江华、姜明亮、王丽莉。I
1范围
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FZ/T52028—2013
本标准规定了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忙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线密度为1.10dtex~6.70dtex的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其他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可以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
GB/T4146.1
纺织品
纺织品
GB/T4146.3
GB/T6503
GB/T6504
GB/T8170
GB/T14334
GB/T14335
GB/T14336
GB/T14337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
回潮率的测定
含油率的测定
化学纤维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GB/T14338
GB/T14339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化学纤维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GB/T19466.3一2004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焙的测定3纤维素化学纤维白度试验方法蓝光漫反射因数法FZ/T50013
FZ/T50014
3术语和定义
纤维素化学纤维残硫量测定方法直接碘量法GB/T3291.1,GB/T3291.3、GB/T4146.1和GB/T4146.3界定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phase-change thermoregulatoryviscose staple fiber生产过程中添加相变材料而制成的粘胶短纤维,具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温度的功能。4分类和标识
4.1按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的名义线密度范围,产品可分为四类,见表1。1
FZ/T52028—2013
产品命名
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名义线密度
棉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中长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毛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卷曲毛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4.2产品规格以线密度和切断长度表示。1. 10 dtex ~2. 20 dtex
>2. 20 dtex ~<3. 30 dtex
3. 30 dtex 6. 70 dtex
3.30dtex~6.70dtex并经过卷曲加工示例:1.67dtex×38mm其中1.67dtex表示线密度,38mm表示切断长度。4.3
产品按产品规格来标识。
示例:1.67dtex×38mm棉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5技术要求
5.1产品分等
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低于合格品的为等外品。5.2
性能项自和指标值
棉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见表2。棉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表2
干断裂强度/(c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残硫量/(mg/100g)
摊点含量/(mg/100g)
油污黄纤维含量/(mg/100g)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白度/%
熔融焙值/(kJ/kg)
结晶焙值/(kJ/kg)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不得低于18%,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改变。M为白度中心值,不得低于65%,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本项指标只适用于白色纤维。
中长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见表3。序号
干断裂强度/(c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残硫量/(mg/100g)
症点含量/(mg/160g)
中长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目
油污黄纤维含量/(mg/100g)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白度/%
熔融焙值/(kJ/kg)
结晶焙值/(kJ/kg)
优等品
一等品
FZ/T52028—2013
合格品
·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不得低于18%,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M2为白度中心值,不得低于65%,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本项指标只适用于白色纤维。
毛型和卷曲毛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值见表4。表4毛型和卷曲毛型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指标名称
干断裂强度/(cN/dtex))
湿断裂强度/(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残硫量/(mg/100g)
统点含量/(mg/100g)
油污黄纤维含量/(mg/100g)
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白度/%
卷曲数/(个/25mm)
熔融焙值/(kJ/kg)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结晶焙值/(kJ/kg)
M,为干断裂伸长率中心值,不得低于18%,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为白度中心值,不得低于55%,可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一且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本项指标只适用于白色M
纤维。
M,为卷曲数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卷曲数只考核卷曲毛型粘胶短纤维。3
FZ/T52028—2013wwW.bzxz.Net
5.3含油率
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5.4回潮率
公定回潮率为13%,产品回潮率应控制在8%~13%之间,平均值超过14%的该批或单个试样超过15%的该部分不得出厂。回潮率低于8%的产品应征得用户同意后方能出厂。6
试验方法
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力变异系数6.1
按GB/T14337规定执行。
6.2线密度偏差率
按GB/T14335规定执行。
6.3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借长纤维含量按GB/T14336规定执行。
6.4残硫量
按FZ/T50014规定执行。
6.5疏点含量
按GB/T14339规定执行。
油污黄纤维含量
按GB/T14339规定执行。
6.7白度
按FZ/T50013规定执行。
卷曲数
按GB/T14338规定执行。
6.9熔融烩值、结晶烩值
按GB/T19466.3—2004规定执行。6.10
含油率
按GB/T6504规定执行。
6.11回潮率
按GB/T6503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检验类型
检验类型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当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规定的周期性检验时:
b)当生产设计、工艺、原料有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c)
国家检验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7.2检验项目
7.2.1表2~表4中所有项目以及回潮率、含油率均为型式检验项目。FZ/T52028-—2013
7.2.2除熔融熔值和结晶恰值之外,其他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回潮率、含油率不作为考核项目。7.3组批规则
同一规格的产品原则上以同样机台每班或每天生产量组成一个检验批。如需另行组批,应在取样前规定。
7.4取样规定
各性能项目取样按GB/T14334规定的取样方法执行。7.5等级评定
各性能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与表2表4规定性能项目指标的极限值比较,评定每项等级。最终以检验性能项目中最低项的等级为该产品的等级。5复验规则
7.6.1通则
7.6.1.1批产品到收货方时应及时检查批号、规格、件数与货单(或外包装标准)是否相符。如因运输、保管等原因影响品质时,应查明责任,由责任方负责。7.6.1.2收货方如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可在货到一个月内向生产厂家提出复验,也可与生产厂协商提出第三方复验,逾期不予受理。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若该批产品已用去三分之一以上时,不得申请复验,但如果由于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质量影响后加工质量,并造成严重损失时,供需双方应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协商处理。
7.6.2检验项目
同7.2规定。
7.6.3组批规定
按原生产批组批。
7.6.4取样规定
7.6.4.1性能项目试验按GB/T14334中包装件取样方法规定抽样检验,不得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FZ/T52028—2013
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件。7.6.4.2倍长纤维含量、点含量的试样量增加一倍。7.6.5复验评定
按7.5评定,高于或等于原等级则判为符合,低于原等级则判为不符合。7.6.6公定质量
按GB/T14334规定称取和计算批产品包装件的净质量,并按式(1)计算公定质量。1+R
式中:
批产品包装件公定质量,单位为千克(kg);批产品包装件净质量,单位为千克(kg):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其值为13%实测回潮率,%。
公定质量差异不超过1%时,不予补偿,超过时,由供需双方协商处理。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件应以醒目的额色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等级。(1)
8.1.2生产者的识别标志:如商标、生产企业名称、批号、包号、净重或毛重、执行标准、生产日期、详细地址等。
8.1.3包装上应有防潮、小心轻放等标志。8.1.4每批产品应附质量检验单。8.2包装
8.2.1包装材料及包装质量应保证纤维不受损伤。包装完整,纤维不裸露。并用包装带捆扎实。8.2.2不同规格、批号、等级的产品应该分别包装。8.2.3每包质量(净重或毛重)与规定质量的差异不超过士5%。8.3运输
运输中应采取防潮、防雨、防晒、防污损等措施,严禁损坏外包装。8.4贮存
包装件按批堆放,贮存在干燥、清洁、通风的仓库内。6
FZ/T52028-2013
打印日期:2014年1月22日F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
相变保温粘胶短纤维
FZ/T52028—2013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字数14千字
2013年12月第一次印刷
2013年12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2-26268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