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52030-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52030-2014
中文名称:异形涤纶短纤维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068299
相关标签:
异形
涤纶
短纤维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52030-2014.
1范围
FZ/T 52030规定了异形涤纶短纤维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FZ/T 52030适用于名义线密度1.3 dtex~3.2 dtex,三角.十字、圆中空异形截面,有光、半消光的非填充用本色涤纶短纤维。其他类型的异形绦纶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 能和试验术语第 1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 3291.3纺织纺织材 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
GB/T 4146.1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
GB/T 4146.3纺织品化学纤维 第3 部分:检验术语
GB/T 6503化学纤维回潮 率试验方法
GB/T 6504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4190纤维级聚酯切片(PET)试验方法
GB/T 14334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 14335化学纤维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36化学纤维短纤维 长度试验方法
GB/T 14337化学纤维短纤维 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338化学纤维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9化学纤维 短纤维疵点 试验方法
GB/T14342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FZ/T 50002化学纤维 异形度试验方法
标准内容
ICS59.06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52030-2014
异形涤纶短纤维
Profiledpolyesterstaplefiber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4-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FZ/T52030—2014wwW.bzxz.Net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浙江东华纤维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忠耀、刘葬、沈国锋、管晓燕、王丽莉、孟继承。1范围
异形涤纶短纤维
FZ/T52030—2014
本标准规定了异形涤纶短纤维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名义线密度1.3dtex~3.2dtex,三角、十字,圆中空异形截面,有光,半消光的非填充用本色涤纶短纤维。其他类型的异形涤纶短纤维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91.1
GB/T3291.3
GB/T4146.1
GB/T4146.3
GB/T6503
GB/T6504
GB/T8170
GB/T14190
GB/T14334
GB/T14335
GB/T14336
GB/T14337
GB/T14338
GB/T14339
GB/T14342
FZ/T50002
FZ/T50004
3术语和定义
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纺织品
纺织品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
化学纤维第3部分:检验术语
回潮率试验方法
含油率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纤维级聚酯切片(PET)试验方法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短纤维疵点试验方法
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
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试验方法GB/T3291.1、GB/T3291.3、GB/T4146.1和GB/T41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异形涤纶短纤维profiledpolyesterstaplefiber纤维横截面形状为非实心圆形的涤纶短纤维。3.2
degree of fiber forming
成形度
观察若干纤维的截面,其中符合规定形状的纤维所占的比例。1
FZ/T52030—2014
分类和标识
产品分类
异形涤纶短纤维按名义线密度,分成两类:第—类型:名义线密度为1.3dtex~<2.2dtex:第二类型:名义线密度为2.2dtex~3.2dtex。2产品标识
4.2.1产品规格以纤维的名义线密度、名义切断长度表示。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切断长度单位为毫米(mm)。
示例:1.67dtex×38mm,其中1.67dtex表示名义线密度、38mm表示名义切断长度,4.2.2产品按产品规格、截面形状和光泽来标识。示例:1.67dtex×38mm三角有光涤纶短纤维。5
技术要求
产品分等
异形涤纶短纤维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低于合格品等级的产品为等外品。性能项目和指标。
见表1.表2。
断裂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摊点含量/(mg/100g)
卷曲数/(个/25mm)
卷曲率/%
180干热收缩率/%
比电阻/(n·em)
10%定伸长强度/(cN/dtex)
成形度/%
三角截面有光涤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1.3 dtex~<2.2 dtex
优等品
M,\X10
一等品
合格品
MsX109
2.2 dtex3.2 dtex
优等品
M,x108
一等品
合格品
Ms×109
表1(续)
1.3dtex~<2.2dtex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FZ/T52030—2014
2.2 dtex~3.2 dtex
优等品
合格品
\M,为断裂伸长率中心值;1.3dtex~<2.2dtex,在22.0~38.0范围内选定;2.2dtex~3.2dtex,在25.0~45.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2为卷曲数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在8.0~14.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为卷曲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在10.0~16.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为180℃干热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s为比电阻,在1.0~<10.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表2十字、圆中空截面半消光涤纶短纤维性能项目和指标序号
断裂强度/(eN/dtex)
断裂伸长率/%
线密度偏差率/%
长度偏差率/%
超长纤维率/%
倍长纤维含量/(mg/100g)
截点含量/(mg/100g)
卷曲数/(个/25mm)
卷曲率/%
180℃干热收缩率/%
比电阻/(a·cm)
10%定伸长强度/(eN/dtex))
成形度/%
1.3 dtex<2.2 dtex
优等品
M,°±2.5
M,×108
一等品
合格品
2.2 dtex~3.2 dtex
优等品
Msx10°
一等品
合格品
M,x109
:M,为断裂伸长率中心值;1.3dtex~<2.2dtex,在22.0~38.0范围内选定;2.2dtex~3.2dtex,在25.0~45.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bM,为卷曲数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在8.0~14.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为卷曲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在10.0~16.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为180℃干热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Ms为比电阻,在1.0~<10.0范围内选定,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3含油率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FZ/T52030—2014
截面形状和异形度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质量差异
包装件平均净质量和公定质量的偏差率不超过士0.5%。包装件名义净质量和公定质量的偏差率不超过士1%,非定重产品可参照使用。6
试验方法
拉伸性能
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10%定伸长强度按GB/T14337规定执行。6.2
线密度偏差率
按GB/T14335规定执行。
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含量6.3
按GB/T14336规定执行。
4症点含量
按GB/T14339规定执行。
卷曲数、卷曲率
按GB/T14338规定执行。
180℃干热收缩率
按FZ/T50004规定执行。
比电阻
按GB/T14342规定执行。
6.8含油率
按GB/T6504规定执行。
二氧化钛含量
按GB/T14190规定执行。
6.10截面形状和成形度
从试样中随机抽取约100根纤维,整理成若干小束。将每一束伸直平行的纤维,分别穿人特制的试样板孔中,切去两端露出的纤维,形成一薄片。运用显微测量装置放大每束纤维的截面图像至清晰。记录每束纤维的根数和其中不符合规定截面形状的纤维根数,并累计。按照式(1)计算纤维的成形度K=m=\×100%
..+.........()
式中:
K成形度,%;
纤维的总根数;
不符合规定截面形状的纤维总根数。按照GB/T8170规定修约到整数位。6.11异形度
按FZ/T50002规定执行。
6.12质量差异的测定
将批样品按GB/T14334规定得到包装件的净质量。6.12.1
6.12.2将实验室样品按GB/T6503规定得到实测回潮率。6.12.3对N个包装件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见式(2)~式(5):m
1+R。
式中:
包装件平均净质量,单位为千克(kg);每个包装件净质量,单位为干克(kg);包装件数量:
包装件公定质量,单位为千克(kg);涤纶短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其值为0.4%:实测回潮率,%;
包装件平均净质量和公定质量的偏差率,%;包装件名义质量,单位为千克(kg);包装件名义净质量和公定质量的偏差率,%。7检验规则
检验类型
检验类型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当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规定的周期性检验时;
当生产设计、工艺、设备或原辅料等有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检验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d
#EE#EEEEE#
FZ/T52030—2014
(2)
(3)
(4)
.....(5)
FZ/T52030—2014
检验项目
7.2.1表1~表2中所有项目以及含油率,截面形状和异形度均为型式检验项目。除成形度之外,表1~表2中其他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7.2.2
7.3组批规则
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周期性取样组成检验批。一个生产批可由一个检验批或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7.4取样规定
性能项目的取样按GB/T14334中产品取样方法规定进行。7.5
检验结果的评定
各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与表1、表2中规定项目指标的极限值比较,逐项判定等级,以各项性能指标中最低的等级定为该批产品的等级。7.6复验规则
7.6.1通则
批产品到需方时应及时检查包装件的外包装,件数、质量与货单是否相符,如因运输,保管等原因影响品质时,应查明责任,由贵任方负责。一批产品到收货方三个月内,对产品品质有异议时可提交复验!若该批产品的数量使用了三分之一以上时,不应申请复验。复验可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方进行,必要时可请仲裁检验机构按本标准要求取样、检验、仲裁。由于该批产品品质影响了后加工产品品质,并造成严重损失时,供需双方应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协商处理。7.6.2复验项目
同7.2。
7.6.3复验取样规定
7.6.3.1性能项目试验按GB/T14334中包装件取样方法规定抽样检验,不得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件。7.6.3.2倍长纤维含量、症点含量的试样量增加一倍。7.6.4组批规定
按原生产批组批。
复验评定
7.6.5.1按7.5进行等级评定,高于或等于原等级则判为符合,低于原等级则判为不符合。2包装件平均净质量与公定质量的偏差率超过土0.5%,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6.5.2
包装件名义质量与公定质量的偏差率超过士1%,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7.6.5.3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包装件上应按规定的分类和命名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批号、净重、毛重、包装日期、商标、6
FZ/T52030-2014
产品标准编号、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等相关信息以及产品防护、搬运等警示标志。2产品印刷标志应明显且不褪色,防止油、色渗人包内污染纤维。8.1.2
8.2包装
8.2.1产品包装应保持包型完整,纤维不外露。包装应保证纤维不受损伤。不同规格、批号、等级的异形涤纶短纤维应分别包装。8.2.2
3产品包装应用塑料带、钢带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打包带紧固。8.2.4非定重产品每包装件质量与同批定重产品名义质量的差异建议不超过土5%。8.3运输
运输和装卸时应按产品警示标志规定执行,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防止产品受潮、曝晒、污染和受损,严禁抛掷。
8.4购存
包装件按批存放,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不应靠近火源、热源,避免阳光直射。FZ/T52030-2014
打印日期:2014年7月28月F0091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异形涤纶短纤维
FZ/T52030—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12301/16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14年7月第一版2014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7177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