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712—2000

中文名称:船体用结构钢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712—2000.Hull structural steel.
1范围
GB 712规定了船体用结构钢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GB 712适用于制造远洋、沿海和内河航区船舶船体结构用的一般强度钢和高强度钢,包括厚度不大于10o mm的钢板及厚度或直径不大于50 mm的型钢。
船体结构用钢(锭﹑坯、材)均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或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船检部门)认可的钢厂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22—19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3—19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T 223.4—19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
GB/T 223.11——199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铵氧化容最法测定铬量
GB/T 223.14——200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锂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GB/T 223.16—199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GB/T 223.17——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测定钛量
GB/T 223.18——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
GB/T 223.19——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3—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 223.24——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萃取分离-丁二酮肪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 223.26—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 223.27——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氰酸盐-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钼量
GB/T 223.36—199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GB/T 223.37——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
GB/T 223.40——198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钒量
GB/T 223.54——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GB/T223.58——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 223.59——198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223.60——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1——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标准图片预览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GB 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标准内容

ICS77.14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12—2000
船体用结构钢
Hullstructuralsteel
2000-04-11发布
2000-1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船体用结构钢
GB712—200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http://bzcbs.com
电话:63787337、63787447
2000年9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电子版制作*
书号:155066:1-16931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7122000
本标准等效采用了国际船级社协会(IASS)最新的统一要求,并与中国船级社(ChinaClassificationSociety(CCS))材料与焊接规范》(1998年版)等效,与各国船规保持一致与原标准比,主要有以下变化:钢板厚度规格范围由50mm扩大到100mm。厚度负偏差一律改为0.3mm。
高强度钢增加A40、D40、E40、F40钢级质量等级增加了F级,冲击试验实验温度为一60C。各级钢硫、磷含量都降到不大于0.035%(其中F级为不大于0.025%)。增加TMCP(Thermo-MechanicalControlledProcessing)温度-形变控制轧制交货状态。按不同质量等级、不同厚度、不同交货状态规定不同的冲击试验取样批量等。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712一1988《船体用结构钢》。本标准由国家冶金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武汉钢铁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一凡、张介平、柯史炫、赵捷、邓濂献。本标准1965年首次发布.1979年7月第一次修订.1988年9月第二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船体用结构钢
Hull structural steel
GB712—2000
代替GB712-1988
本标准规定了船体用结构钢的尺寸、外形、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手制造远洋,沿海和内河航区船船体结构用的一般强度钢和高强度钢,包括厚度不大手100mm的钢板及厚度或直径不大手50mm的型钢,船体结构用钢(锭、坏、材)均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或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船检部门)认可的钢厂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22一19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3—198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T223.4—1988
GB/T223.11—1991
GB/T223.14—2000
GB/T223.16—1991
GB/T223.17—1989
GB/T223.18—1994
GB/T223.19—1989
GB/T223.23—1994
GB/T223.24—1994
GB/T223.261989
GB/T223.27—1994
GB/T223.36—1994
GB/T223.37—198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锰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3.40—1985
GB/T223.54—1987
GB/T223.581987
GB/T223.59—1987
GB/T223.60—1997
GB/T223.61—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11批准钼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含量
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测定钛量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
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丁二酮脑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
幸取分离-丁二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硫氰酸盐直接光度法测定铝量
硫氰酸盐-艺酸丁酯牵取光度法测定钳量蒸留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蒸馏分离-靛酚蓝光度法测定氮量离子交换分离-氯磺酚S光度法测定钝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量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锦磷销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
2000-11-01实施
GB/T223.62—1988
GB/T223.631988
GB/T223.64—1988
GB/T223.68—1997
GB/T223.69—1997
GB/T223.71—1997
GB/T223.72—1991
GB/T223.741997
GB/T223.76—1994
GB/T2281987
GB/T229—1994
GB/T232—1999
GB/T247—1997
GB/T709—1988
GB/T2101-1989
3分类及代号
—2000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量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氧化铝色层分离硫酸锁重量法测定硫量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非化合碳含量的测定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金属拉伸试验法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
钢板和钢带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充许偏差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3.1船体用结构钢分一般强度钢和高强度钢两类:一般股强度钢分为:ABD、E四个质量等级:高强度钢分为三个强度级别.四个质量等级:A32、D32、E32、F32、A36、D36、E36、F36、A40、D40、E40.F40。
4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1钢板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包括厚度公差)应符合GB/T709的规定,但厚度负偏差均应为不大于0.3mm。
4.1.1钢板按理论重量交货。经需方同意,供需双方协商,可采用公称厚度加附加值作为计算理论重量的理论厚度,厚度附加值的计算方法如下:厚度附加值=公差值/2-0.3mm
注:公差值系指GB/T709规定的公差,为正偏差加负偏差绝对值,4.2型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5技术条件
5.1化学成分
5.1.1一般强度钢的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钢的等级
化学成分%
0.80~1.20
0.60~1.20
0.70~1.20
5.1.1.1经需方同意,并在合同中注明.厚度不大于12.5mm的A级钢,可采用沸腾钢,但应在质量2
证明书上注明。
5.1.1.2商品钢坏碳含量下限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5.1.1.3型钢含碳量上限可到0.23%。2000
所有质量等级钢的碳当量为C+1/6Mn≤0.40%。5.1.1.4
5.1.1.5当B级钢做冲击试验时,锰含量下限可到0.60%。5.1.1.6厚度大于25mm的D级钢和E级钢,可以测定总铝含量代替酸溶铝含量,此时总铝含量应不小于0.020%。经船检部门同意后,也可使用其他细化晶粒元素。5.1.1.7若采用温度-形变控制轧制(TMCP)状态交货,经船检部门同意,化学成分可不同于表1的规定。
钢中铜含量应不大于0.35%,铬、镍含量应各不大于0.30%。为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过程中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应在质量证明书上注明。5.1.1.9
高强度钢的化学成分(熔炼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钢的等级
化学成分%
A32A36
A40D32
D36D40
0.02~0.05
0.05~0.10
商品钢坏碳含量下限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E32
厚度不大于12.5mm的A级钢.Mn含量下限可到0.70%。5.1.2.3
F32F36F40
0.90~1.60
0.02~0.05
0.05~0.10
(如含Al时,≤0.012)
可以测定全铝量(Alt))含量代替酸溶铝(Als)含量。此时.Alt应不小于0.02%。5.1.2.4表2中规定的Nb,V、Ti等微量元素,单独加入或以任一混合形式加人。单独加入时,其含量应不小于表中规定的下限。混合加人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其总和含量不得大于0.12%。5.1.2.5若采用温度-形变控制轧制状态交货,经船检部门同意,化学成分可以不同于表2的规定5.1.2.6为改善钢材的性能,在冶炼过程中添加其他微量元素,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5.1.2.7碳当量一般不大于0.40%,如果碳当量大于0.40%,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碳当量根据钢的熔炼成分按式(1)计算:Ceq(%)=C+Mn/6+(Cr+Mo+V)/5+(Ni+Cu)/15...........(1)5.1.2.8采用TMCP状态交货的钢,碳当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但表中F32不适用厚度大于50mm。3
钢的等级
A32D32E32F32
A36D36E36F36
A40D40
E40F40
交货状态
一般强度钢材交货状态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钢材等级
≤125
碳当量Ceq,%不大于
厚度.mm
交货状态
厚度mm
>25~35
N(每件),TM(每件)
R(25).TM(25).AR*(15).CR*(15)1交货状态:A任意:N正火:CR控制轧制:TM(TMCP)温度-形变控制轧制:AR*经船检部门同意,可采用热轧交货:CR*经船检部门同意,可采用控制轧制交货,2
>50~100
>35~50
CR(50)
TM(50)
CR(50)
TM(50)
AR*(25)
>50~100
N(-).TM(-)
CR(50)
AR*(50)
N(50).TM(50)
CR(50)
AR*(25)
TM(50)
CR(25)
厚度>50~100mm的A级钢板采用TM状态交货和厚度>35~50mm的D级型钢采用热轧状态交货,须经船检部门同意。
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做冲击试验的取样批量。括号中数值(15.25.50)的单位为t(吨)。(一)表示不做冲击试验3
5.2.2高强度钢交货状态应符合表5的规定。5.3力学性能
5.3.1钢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4
钢材等级
细化晶粒元素
Nb+V或V
AI或AI+Ti
Nb+V或V
AI或AI+Ti
产品类型
板、型材
板、型材
交货状态:A任意;
N正火:
CR控制轧制:
A(50)
A(50)
交货状
厚度.mm
>12.5~20>20~25>25~35>35~50
N(50).CR(50).TM(50)
N(50).CR(50).TM(50).AR*(25)
A(50)
AR*(25)
N(50).CR(50).TM(50)
N(50).CR(50).TM(50).AR*(25)
N(50).CR(50).TM(50)
N(50).CR(50).TM(50)
N(50).CR(50).TM(50).AR*(25)
A(50)
AR#(25)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N(50),CR(50).TM(50)
N(50).CR(50),
TM(50).AR*(25)
N(50).CR(50).TM(50)
N(每件).TM(每件)
N(25).TM(25).AR*(15).CR*(15)N(每件),TM(每件),QT(每一热处理长度)N(25).TM(25).QT(25)
N(每件).TM(每件),QT(每一热处理长度)N(25).TM(25).QT(25).CR(25)N(每件),TM(每件)QT(每一热处理长度)N(25),TM(25).QT(25)
TM温度-形变控制轧制:
QT淬火加回火:
AR*经船检部门同意,可采用热轧状态交货。2
>50~100
N(50).CR(25).TM(50)
N(50).CR(25),TM(50)
N(50).CR(25),TM(50)
N(50).CR(25).TM(50)
括号中的数值和数量表示做冲击试验的取样批量,括号中数值(15,25.50)的单位为15
届服点
不小于
抗拉强度
400-520
440~570
490~630
510~660
GB712—2000
冲击功,AvJ
伸长率
不小于
厚度.mm
>50~70
5.3.1.1经船检部门同意,A级型钢的抗拉强度上限可以超过表6的规定24
不小于
>70~100
5.3.1.2夏比(V型缺口))冲击功,按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允许其中一个试样的单个值比表6规定值低,但不得低于规定值的70%。
5.3.1.3除需方要求外,冲击试验仅做纵向,但供方应采取措施保证横向冲击性能5.3.1.4厚度不大于25mm的B级钢,经船检部门同意,可不做冲击试验5.3.1.5厚度大于50mm的A级钢,如经过细化品粒处理并以正火状态交货,可以不做冲击试验:经过船检部门同意,以温度-形变控制轧制状态交货的A级钢亦可不做冲击试验。5.3.1.6如供方能保证,经船检部门同意,A32和A36可不做冲击试验,5.3.2厚度小于12mm的钢材采用小尺寸试样做冲击试验,最小平均冲击功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小试样尺寸
小试样尺寸
GB712—2000
表7(完)
5.3.3冷弯试验:A级钢做窄冷弯(6=2a)弯曲80°.弯心直径为2a:B.D.E级钢和高强度钢做宽冷弯(b=5a)弯曲120°,弯心直径为3a,如供方能保证,可不做冷弯试验。5.3.4厚度2~4mm薄钢板的抗拉强度上限可以超过表6规定.断后伸长率允许有如表8的降低值(绝对值)
钢板厚度.mm
降低值,%
5.4DE级钢材和高强度钢的品粒度应不小于5级。供方能保证,可不作检验5.5钢板表面不允许有气泡、结疤、裂纹、拉裂、折叠、夹杂和压入氧化铁皮。钢板不得有分层。钢板表面允许有不妨碍检查表面缺陷的薄层氧化铁皮,铁锈,由手压人氧化铁皮和辑所造成的不明显的粗糙、网纹、划痕及其他局部缺陷.但其深度不得大于负偏差之半。且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钢板表面缺陷许修磨清理.但应保证钢板的最小厚度.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型钢的表面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条钢标准的有关规定。6试验方法
每批钢材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检验项目
化学分析
夏比(V型缺口)冲击
低温冲击
取样数量
(每一炉罐号)
取样方法
GB/T222
GB/T2975
6.2每一批钢板、角钢、槽钢、球扁钢的取样部位按GB/T2975的规定。T字钢应在距一边1/3宽处截取。圆钢应在距外表面1/3半径处截取。7验收规则
7.1钢材的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试验方法
GB/T223
GB/T228
GB/T232
GB/T229
GB/T229
GB712—2000
7.2钢材应由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型号)、同一轧制制度、同一热处理制度组成一批,每批重量不得天于50t。
如充许用控轧代替正火的钢材,每批重量不得大于25t做冲击试验取样组批量应符合表4、表5括号中规定的数量。7.3夏比(V型缺口)低温冲击试验的冲击功低于表6规定的平均值,低于平均值的试样不超过2个,低于平均值70%的试样不超过1个,可在同一钢材或同一样坏上再取一组三个试样进行试验,前后两组6个试样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规定值,但允许有两个试样低于规定值,其中低于规定值70%的试样只允许有一个。
7.4其他项目的复验应符合GB/T247、GB/T2101的规定。8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钢板和型钢的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47和GB/T2101的有关规定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GB712-2000
书号:1550661-1693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