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051-200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水果、蔬菜及其制品>>67.080.10水果及其制品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经济作物>>B31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9504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3-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03-2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涂建、王泽义、李跃进、王建平
起草单位:南丰县柑桔技术推广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
提出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南丰蜜桔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南丰蜜桔。 GB 19051-2003 原产地域产品 南丰蜜桔 GB19051-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67.0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9051—2003
原产地域产品.南丰蜜桔
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origin 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Nanfeng orange
2003-03-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9-01实施
GB19051—2003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及GB17924一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西省抚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西省南丰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西省抚州市南丰柑桔研究所、江西省南丰县柑桔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建、王泽义、李跃进、王建平。230
1范围
原产地域产品
1南丰蜜桔
GB19051—2003
本标准规定了南丰蜜桔的原产地域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保护的南丰蜜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210出口柑枯鲜果检验方法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莱的取样方法(GB/T8855—1988,eqvISO874:1980)GB/T10547柑桔储藏
GB/T12947—1991鲜柑桔
GB/T13607苹果、柑桔包装
NY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橘
NY/T5015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3原产地域保护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
南丰蜜桔 Nanfeng orange
产于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果形扁圆形,色橙黄或黄色,具有皮薄、肉质柔嫩、多汁、酸甜适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少核或无核等特色。属宽皮柑桔乳桔类小果型品种。4.2
斑疤speck
已愈合的病虫危害和生理病害、机械伤造成的果皮斑纹,如:网纹、锈壁虱褪色斑等。4.3
串级果 neighbol grade mixed相邻两级大小的果实,其混杂程度用百分率表示。4.4
隔级果 neighbol grade setlided231
:GB19051—2003
不相邻级别大小的果实,其混杂程度用百分率表示。5要求
5.1种植环境
5.1.1气候
年平均气温18.3℃,大于或等于10℃年有效积温5500℃以上,最冷月均温6.1℃,极端低温一7℃以上,历年平均极端低温在一4.7℃。5. 1. 2土壤
壤土、砂壤土和红色砂岩、紫色泥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红粘土、河流冲积物等成土母质形成的土壤,均宜南丰蜜桔种植。
5.2果树特性
5.2.1树体:常绿乔木,树势强,树冠呈自然圆头形,主枝开张。成年树树高3.5m~4.5m,冠径4m~~5m,最大可达7.6m。
5.2.2枝梢:一年可抽发三次枝梢,按发生时间依次分为春梢、夏梢、秋梢。春梢抽发整齐,数量多,节间短,-般长5cm~10cm;夏梢抽发不整齐,枝条粗,节间长,叶片大,般长20cm~30cm;秋梢长度、粗度和叶片大小介于春梢、夏梢之间,一般长约15cm~25 cm。5.2.3叶片:单身复叶,翼叶小,叶柄较短。春叶狭长椭圆形,叶缘锯齿较浅,叶片小,平均长5.6cm,宽2.7cm,厚0.025cm;夏叶广椭圆形,叶缘有明显波纹,皮端钝,叶片较宽大,平均长7.8cm,宽4.3cm,厚0.033cm秋叶形状、大小介于春、夏叶之间,平均长5.8cm,宽3.4cm,厚0.030cm。5.2.4花:单生,完全花,花形小而具浓香。花蕾长椭圆形,水平花径2.2cm~2.5cm,花尊深绿色,5裂~6裂,具油腺。花瓣5片~6片,乳白色,舌形。雄蕊20枚左右,花丝长短不一,下部粘合成4组~5组。柱头扁圆形,具粘液,与花丝等高。5.2.5果实:果实扁圆形,色橙黄或黄色,横径30mm~50mm,属小型果。果顶平圆微凹,果顶基部亦微凹人,常有放射沟4条6条。果面平滑,有光泽,油胞小而密,一般平滑或微凸。果皮极薄,组织细密,厚约0.15cm,柔软有韧性,易与果肉分离。囊瓣9片~12片,弯月形。中心柱小,空虚或半空。汁胞纺锤形,橙黄色,质脆嫩,果汁多,味浓甜,具香气。少核或无核。5.2.6物候期:3月上旬春芽萌动,4月上、中旬始花,4月中下旬盛花,11月上旬果实成熟(早期南丰蜜桔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
5.2.7抗逆性:抗逆性强,易感染疮痴病,对溃疡病有较强的抵抗力,有生理裂果现象。5.3苗木繁育
5.3.1砖木苗培养
5.3.1.1采种和播种:选优良的积壳砧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种,于12月上、中旬冬播或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播或6月下旬至7月采嫩籽及时播种。5.3.1.2苗圃管理:3月~4月在积壳高10cm左右进行移裁,行距15cm,株距6cm。适时中耕除草、勤施薄施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5.3.1.3嫁接:凡生长发育充实的春、夏、秋梢,均可用作接穗。接穗宜从品质优良、丰产性能好、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成年母树上采集。嫁接方法有切接法、芽接法、腹接法等。5.3.2嫁接苗培育
及时解膜、剪砧、除萌,勤施薄施追肥,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圃内整形,在春梢超过15cm时摘心,促发夏梢,苗高在40cm~45cm时剪顶,以促发分枝,在离地25cm以上不同方位选3个~4个壮梢留作主枝,其余全部抹除。
5.3.3苗木出圃
嫁接苗木达到表1规定时出圃。
苗高/cm
大于等于
5.4裁培技术
5.4.1栽植
苗粗(嫁接口
以上 3 cm处)/
大于等于
表1苗木规格
分枝数(苗
高 25 cm 以
上处)/条
大于等于
骨干根长度/分枝长度/
大于等于
大于等于
GB19051——2003
侧根数量/
大于等于
较发达
选择土层深厚1m以上,肥沃疏松,地下水位1m以下,保水保肥力强,pH5.5~6.5,近水源,交通方便,土质壤土、粘壤土、沙壤土的园地种植。裁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植和10月上、中旬秋植。裁植密度株行距(3m~4m)X(4.5m~5m),亩植33株~50株。亦可实行计划密植和宽行密株栽植。
5.4.2整形修剪
通常采用自然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修剪以解决通风透光和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为原则。运用抹芽、摘心、拉枝、扭梢和短截、回缩、疏枝等修剪方法,使树冠枝梢稀密适度、分布有序,形成丰产稳产的良好树冠结构。修剪时期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长期修剪。5.4.3土肥水管理
幼龄桔园行种植夏季绿肥和冬季绿肥。如桔园种植间作物,秸秆必须还园。8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深翻扩穴,改良土壤。
幼龄树追肥在2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促发春、夏、秋三次梢,使迅速形成树冠。结果树追肥年施肥四次。春肥在春梢萌发前施人,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的15%~20%。夏肥在5月中、下旬施人,施肥量占10%~15%。秋肥在7月中旬秋梢抽发前施人,施肥量占40%左右。冬肥在11月上、中旬采果前后施入,施肥量占30%~35%。幼龄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5:.0.5左右,成年树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6:0.8左右,花期和幼果期应进行硼、锌、钼等微量元素的根外追肥。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做好树盘覆盖、适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适当控水。5.4.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合理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的综合应用。着重防治疮痴病、炭疽病、红蜘蛛、锈壁虱、壳虫、潜叶蛾、桔蚜等的病虫害。要掌握适期喷药,科学合理用药,治早、治小、治了。农药使用准则按照NY/T 5015实施,采摘前30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5.4.5防止冻害
新建桔园要营造防护林。对未设防护林的桔园要补植防护林,或冬季在风口、西北向加设临时性风障。冬前,要做好主干刷白、包草、培土,小树搭三角棚,中等树束枝和树盘覆盖保护,同时,做好冻前灌水和喷施叶面抑蒸保温剂,根据天气预报,在籍冻来临前熏烟防冻,雪后摇落冰雪,冻后护理等工作。5.5规格
按照果实大小分为两个包装等级规格,即把果实横径在30mm~50mm范围内划分为S、L两种规格。大于50mm的果实和小于30mm的果实降个质量等级对待,装箱时果实大小不能超过10mm而混装。
GB 19051—2003
果品规格
果实横径d/mm
表 2果品规格
30≤d<40
每个规格按质量等级又分为优级果、一级果、二级果三个等级。5.6质量等级
5.6.1分级
分为优级果、一级果、二级果。各级果实要求完整新鲜、果面洁净、风味纯正,见表3。表3质量等级
优级果
一级果
二级果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实高度着色,固形物11.5%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痴最大的不得超过 3 mm。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 3%。不得有碰压伤和其他伤害。到达目的地轻微枯水果不超过 1% 。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实良好着色,固形物11.0%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痴最大的不得超过 4 mm。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 5%。不得有机械伤或其他伤害。到达目的地枯水果不超过3%。
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面尚光洁,果实基本誉色,固形物10.5%以上,风味纯正,香甜可口,疮痴最大的不得超过 5 mm。斑疤总计不超过果皮总面积的 10%。不得有严重的机械伤或其他伤害。到达目的地枯水果不超过 5%。
5.6.2允许度
考虑等级质量之间出现的差异性,其允许差异限制在下列范围之内。5.6.2.1等级差异
串级果不超过10%,隔级果不得有。5.6.2.2腐烂果
优级、一级要求产地不允许有,到达目的地不超过3%,重伤不超过1%。二级要求产地不超过1%,到达目的地不超过5%。
5.7感宫特性
果实扁圆形,橙黄色或黄色,果顶平圆微凹,果实横径30mm~50mm,果皮香味浓,皮薄,少核或无核,酸甜适口,肉质柔嫩。
5.8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要求。
理化指标bzxZ.net
可食率/(%)
可溶性固形物/(%)
总酸(以柠橼酸计)/(%)
5.9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GB/T12947—1991中4.5有关规定。6试验方法
6.1取样方法
按GB/T8855有关规定执行。
6.2果实规格
GB19051—2003
用分级板检验。分级板的眼洞,按本标准所列规格制作,眼洞直径分别为3.0cm、44.0cm、$5.0cm。
6.3感宫特性
将样品放于洁净的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样品的形状、颜色、光泽和果实的均匀程度,并品尝。
6.4质量等级
按照分级条件逐个检查,依级别分开,检查完毕后,清点各类级别果实数,计算各级所含百分比,按分级原则归等分级。
6.5理化指标
6.5.1可食率
按GB/T8210规定执行。
6.5.2可溶性固形物
按GB/T8210规定执行。
6.5.3总酸
按GB/T8210规定执行。
6.6卫生指标
按GB/T12947--1991中5.3规定执行。6.7检验期限
货到产地站台24h以内检验,货到目的地48h以内检验。7检验规则
7.1组批规则
同一单位、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包装、同一贮存条件的南丰蜜桔作为个检验批次。7.2抽样方法
按GB/T8855规定执行。
7.3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内容包括感官、净含量、包装和标志等。
7.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规定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b)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c)
7.5判定规则
7.5.1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品百分率不超过7%,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为合格。7.5.2感官要求的总不合格品的百分率超过7%,或理化指标、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或标志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7.5.3对包装、缺陷果允许度检验不合格者,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改后申请复检。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在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南丰蜜桔)、产地、果实规格(S、L)、果品等级(优级、级、二级)、净235
GB 19051---2003
重(kg)、装箱日期、原产地域产品标志、执行标准编号、小心轻放、防晒防雨警示等内容。8.2包装
按GB/T13607有关规定执行。
8.3运输
8.3.1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8.3.2堆放
按NY5014-2001中8.1.1有关规定执行。在运输途中必须合理装卸和堆放。在通风、防晒和防雨的设施内,以品字形堆放为佳,且堆放不宜过高,应保留良好的通风道。8.4购存
在常温下存按GB/T10547规定执行。236
市委市政府驻地
?乡、镇驻地
原产地城保护范围
乡、镇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南丰蜜桔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图
?洽湾
注:南丰蜜桔原产地域范限于南丰县现行行政区域内。太和
GB19051—200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