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654-198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00家用、商用和工业用加热器具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半导体分立器件>>L47其他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1985-05-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8-2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朱仲明、王声广、夏继余、周若楠、徐列炜
起草单位:上海市能源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工业电热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标准局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化硅、锆英砂陶瓷为基体的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加热器作为节能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部门600℃温度以下的加热设备上。 GB 4654-1984 碳化硅,锆英砂,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 GB4654-198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碳化硅、锆英砂
陶瓷类红外辐射加热器通用技术条件The general technical speclfications on siliconcarbide and zircon ceramlc infrared heaterUDC 621.365 : 535
GB 4654—84
本标准适于以碳化硅,错英砂陶瓷为基体的电热式红外辐射加热器(以下简称加热器)。加热器作为节能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上业、农业等部门600℃温度以下的加热设备上。型式、规格及基本参数
1.1型式结构
加热器型式-·般分为板状、管状、灯状。其典型产品主要结构示意图列卡图1~3:图 1 板状加热器
—辐射板基体:2·-电热丝:3—框渠,4—保温材料,5—强线柱888888608
图2管状热器
1一辐射管基体,?一电热丝,3一反射单,4一接线花国家标准局1984-08-20发布
1985-05-01实施
GB 4654--84
图3灯状加热器
1—打幽2—电热丝,3—辐射管基体,·4—反射罩型式代号、特征,命名
型式代号特征
型号命名
型式代号
特征代号
型式代号
陶瓷基体,取其分子式
的首位元素学舟表示
例如:SiBb——-表示波纹型板状碳化硅瓷红外辐射加热器:ZrG-
表示管状铠英砂陶瓷红外辐射加热器。1.3板状与管状基体典型规格
特征代号
板状基体:(长×宽)
例如:240×160(mm)
300 × 200 (mm):
330×240 (mm)
管状基体:(外径×长度)
例如:Φ20×(200~1200)(mm)Φ25 ×(200 ~1200) (mm)
Φ30 ×(200 ~1200) (mm) 。
1.4额定参数
额定电压
GB 4654—84
辐射面的功率密度
[W/cm2]
辐射面度
≥773
1.5本标准木规定型式、规格尺寸及额定参数的加热器,亦应参照本标准制订的技术条件进行生心与验收。
2技术条件
2.1加热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与文件制造。2.2加垫器应能在下列条件下工作2.2.1气气氛、相对视度不大于85%。2.2.2下作环境无强酸,无强碱等腐蚀性气体、液体。2.2.8工作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180~240V。2.3外形尺
辐射基板底面与基准面之间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3mm;板状加热器(即红装件)底面与2.3.1
基准平面之间的最大间隙不得超过2mm。2.8.2管状、灯状加热器的基体轴线直线度应不超过下列规定误差:200mm以下为总长的0.5%t
200~500mm之间为总长的0.7%
500mm以上为总长的0.8%。
2.3.3管状、灯状加热器的管壁厚度应均勾,端面或横截面的圆度最大误差不得超过0.03Dmm(D为辐射管外径)。
2.4外观
加热器辐射面应无明显缺陷,基体不开裂。金属外壳应无腐蚀斑点,接线杜不得松动,脱落。2.5冷态绝缘电阻
圳热器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了2兆欧(M品)。2.6热态绝缘电阻
GB 4654—B4
加热器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下0.5兆欧(M2)。2.7耐冷热交变性
按规定尺寸制备的试件,经连续三次耐冷热交变性能试验后,应无剥落、无元裂。2. 。功率误养
在额工作电压下,加热器实测功率的充许误差应不超过额定功率的土5%。2.热响应时间
从室温通电至加热器辑射面达到额定温度并基本稳定时的时间,板状、管状应不超过20min,灯状应不超过12min。
2.10溢差比
1.作在稳定状态的板状加热器,其辐射面温度(℃)与加热器背面温度()之比应不低子311。
管状,灯状加热器反射罩的反射率应大于0,70。2.11辐射面温度均匀程度
加热器辐射面温度不均匀度,应不超过20%。2.12光谱发射率e1
应至少给出波长在2.5~15微米(um)区间的加热器光谱发射率e,每批产品检测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时,ea的最大负偏差应不超过0.05。2.18法向全发射率e元
加热器的法向全发射率e应不低于0.832.14抗囊性
包装好的加热器应能承受加速度30m/s,频率80~120次/分,历时2h的颜需试验,要求加热器无裂纹、无破碎,包装无损坏环。2,16 工作寿命
加热器工作寿命,在额定功率下使用,不得低于2000h。2. 6放射性
在辐射材料或基体中,放射性元素的含画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条款。a试验方法 (附录A)
4检验规则
4.1加热器须经制造厂技术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和产品使用说明书。4.2加热器的试验方法分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4.3出广试验
加热器出广试验分二组进行。
4.8.1加热器应按本标准第2.3、2.4、2.5条的技术要求进行逐件检查。4.8.2按本标准第2.6,2.7、2.8、2.9、2.10、2.11条的技术要求进行出厂抽样检查,抽样率为总数的1 %。
4.4型式试验
凡属下列情况,须进行型式试验,并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4.4.1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4.4.2正常产品连续生产半年后,4.4,当设计、工艺戴材料有改变时一度停产而恢复牛产时。
GB4654-84
本试验分加热器和基体二组进行,每次试验所抽数最应不少于3件。4.5型式试验时抽样产品或基体试样中若其中有一-件不符合规定的任何一项指标时,则应在向一批产品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或基体试样进行,若仍有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定为不合格。5标志,包装、购存
6.1标志
在加热器外壳「应贴上标牌,并标志出:5.1.1加热器型号,规格、名称,6.1.2经接规定程序批准的注册商标5.1.3
加热器的工作电压、额定功率+
制造厂名、年月口期。
加热器的包装箱,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过程中不致摄坏,5.2.2
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和包装清单应与加热器一起装人箱内。包装清单应填明制造厂名,「址;
型号、规格、名称,
包装日期,
包装人员姓名或下号。
包装箱外表应注明“小心轻放”“防雨防潮”等明显、不易掉的字样。5.3贮存
加热器些存处应通风于燥,严防重压,严禁露天堆放。4.1外形尺寸检查(第2.3条)
GB4654—84
附录A
测试方法
(参考件)
板状加热器及辐射基板平度检查:以平台作为基准平面,将试件放在平台上,用塞尺测量试件底面与基准平面之问的最人间隙。管状,灯状加热器的基体中心轴线直线度检查:将基体放置基准平面上,用塞尺对基体弯出最严重处进行测量,读出最大值,并按总长自分率计算,应符合第2.3.2款规定。圆度检查:按GB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圆度误差检测3—·3)方法进行。D为基体外径基本(名义)尺寸。A.2冷态与热态绝缘电阻测定(第2.5、2.6条)冷态:
在温度对20±5℃,相对湿度不大85%条件下,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热态:
通电升温至稳定状态,保持30min,然后切断电源,15s内用500伏兆欧表测定。测量部位:
电极与外壳任意部位或电极与基体任意部位。数据应取测得的最小值。A8耐冷热交变性试验(第2.7条)将3件100×100×12mm的基板(辐射板按此尺寸切取),或3件长度为150mm的辐射管(灯)基体试样放置于加热炉内(不得叠放),温控在650℃,保温30min后,迅速取出,冷却至室温,观察有无裂纹,涂层有无剥落。
冷热交变必须连续做3次。
基体冷却处理:
碳化硅陶瓷基体浸入冷却水(20±5℃)中保持1分钟,水温上升不得超过2℃。锆英砂陶整基体放在空气,在50~60m/min的风速下冷却至室温。A.4功率误差测定(第2.8条)
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通电加热至温度稳定后,按图A1连接方式测量实际输人功率,并用下式计算:
式中:J—一功率误差率,%,
P—额定功率,W;
P——实际功渐,w。
交流屯压稳压器
A.5热响应时间测定(第2.9条)GB 4654-84
心压表wwW.bzxz.Net
1086600
电热线
测试方法示意图
灿热器
按图A2所示接触式方祛测温,测点布置在加热器(板状、管状、灯状)的中心部位。板状加热器须竖直放置。
其热响应曲线见图A3
图A2热响应测试示意图
1--加热器,2—FA,型考钢带热电偶:30~600EA,型温度记录(显示)仪
温度()
起的稳定点
热响线
热响应时间曲线
A.6温差比测定(2.10条)
It前i
板状加热器须竖直放置,按图A4接触式方法测温,在正背两面均按对角线划分(则图A5)各设5个测点。
GB 4654—84
测量时,应在加热器通电升温至额定温度,并保温1小时后,用热电偶尚时对正背10个测点进行温度测风,并计算辐射面温度的算术半均惊与背面温度算术平购值之比。图A4温差比测试示意方框图
1—0600℃EA,型温度记录(显示)仪,2FA,型多铜带热电偶,3加热器,4—辐射面
A.7辐射面温度均勾程度的检测(第2.11条)A.7.1测点布留
板状川热器辐射面应划分为4个象限,在其中1个象限按对角线布置5个测点(图A5)。国心
图A5板状测点示意图
灯状加热器和长度不超过500mm的管状加热器:至少应布置3个测点:500mm以的管状加热器至少用布置5个测点(图A6、图A7)。万
2130mz
图A6管状测点小意图
10-15mm
GB 4654 --84
1015mm
阁A7火
灯状测点示意图
A.7.2按各图示布置测点距离,用EA,型考铜带热电偶接触式测温方法,测出各点的温度值,(须在加热器温度基本稳定时测量),按下式计算应符合第2.11条规定。Tmax - Tmin
→(Tmax+Tmin)
式中:Tmax——辐射面上的最高温度值,K;Tmin辐射面上的最低温度值,K。A.8光谱发射率e^测试(第2.12条)光谱发射率e的表达式为:
式中:Ms(·T)-
Mb(a·T)
A.8.1测试条件
Ms (a:T)
M(A·T)
x 100%
(A2)
(A3)
加热器辐射面在温度为7,波长为入的4间隔内的光谱辐射出射度,W/(m2.um)s
与加热器辐射面同温度下,同波长间隔时黑休表面光谱辐射出射度,W/(m2 .μm)。
要求加热器的辐射面温度与黑体温度均为773K。A.8.2.测试装置
推荐用“旋转样品加热法”的比辐射率测量动记录装置。a.
注:徐世秋、陈世伟、章卫祖《红外辐射材料的比辐射率自动测量》红外研究第二卷第四期(1983)Pp.263--269。b在国家颁布统一测试方法前,凡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认可,并通过鉴定后的其它光谱发射率测试装置。
A.8.3数据分析
按入作图,见图A8,比较检测值与基准值。一”加热器产品基准曲线,
“--”加热器实测曲线。
GB.4654—84
最大负偏差≤0.05
A(μm)
图A8光谱发射率曲线示意图
A.9法向全发射率e,测试(第2.13条)法向全发射率&n的表达式为:
Ms·n(T)
M·n(T)
式中:Ms·n(T)一温度为T时,与试样辐射面垂直方向上全波长辐射出射度,W/m2;与试样同温度T,黑体表面垂直方向上全波长辐射出射度,W/m2。Mb·n(7\)-
A.9.1测试条件
要求加热器辐射面温度与黑体温度均为773K。A.9.2测试装置
a。推荐用“中温法向发射率测试仪”注:许勤堂、邵介荪、何延才《热辐射率测试装置的研究》红外技术第1期(1980)pp.14--26。b.
按光谱发射率波谱进行积分运算:JoeaMhi-rda
式中:
α—光谱发射率;
-与εa同温度T时的黑体光谱辐射出射度,W/m2·μm。c.
在国家颁布统一测试方法前,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认可,并通过鉴定的同类测试装置。A.10抗震试验(第2.14条)
(A4)
将包装好的加热器,固定在颠震试验台的无外部减震的托架上,在规定的加速度和频率下进行2h的颠震试验后,按第2.14条检查。A.11工作寿命试验(第215条)
采用加速老化试验,在额定电压的1.35倍电压下,连续36小时通电发热作为有效方法,观察有否电热丝热熔和断裂、涂层剥落、基体破裂等现象。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应符全第2:5条规定,其辐射面的法向全发射率n应不低于第2.13条规定值的95%。附加说明:
本标雅由国家标局提出。
GB 4654-B4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全国能源基础和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标准量管理局。本标准起草单位为:上海市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
木标淮主要起草人朱仲明,王声广,夏继余,周者楠、徐列炜。本标雅出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