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 5750-198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750-1985

中文名称: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rinking water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5-08-01

实施日期:198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521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060.20饮用水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1环境卫生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5750.1-13-2006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169.1-512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14, 字数:215千字

标准价格:49.0 元

出版日期:2004-03-19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并与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适应。 GB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5750-198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Daoister书库
细菌总数
35.1平血计数法
35.1.1范围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本规范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细菌总数,35.1.2原理
细菌总数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按本规范规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的需氧的细菌菌落总数:35.1.3培养基与试剂
35.1.3.1营养琼脂
35.1.3.1.1成分:
A蛋白陈
B牛肉膏
C氯化钠
D琼脂
E蒸馏水
10~~20g
1000mL
35.1.3.1.2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国产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21C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5.1.4仪器
35.1.4.1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箱。
培养箱3611℃
电炉。
天平。
冰箱。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pH计或精密pH试纸
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35.1.5检验步骤
35.1.5.1生活饮用水
35.1.5.1.1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血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5.1.5.1.2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血,使底面向上,置于36+1℃培养箱内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mL中的细菌总数。35.1.5.2水源水
35.1.5.2.1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Daoister书库
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35.1.5.2.2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等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1mL灭菌吸管。
35.1.5.2.3用灭菌吸管取2~~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1mL,分别注人灭菌平皿内。以下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35.1.6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均数时,若其中一个平Ⅲ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血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皿计数后乘2以代表全血菌落数。然后再求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35.1.7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35.1.7.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1),35.1.7.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如实例2),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如实例3)。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实例4)35.1.7.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5),
35.1.7.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6)
35.1.7.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茵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7)。35.1.7.6若所有稀释度的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35.1.7.7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35-1“报告方式”栏)。表35-1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总数报告方式实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多不可计
多不可计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之比
菌落总数
(CFU/mL)
513000
<1×10
报告方式
(CFU/mL)
16000或1.6×10*
38000或3.8×10
27000或2.7X10
1500或1.5×10%
510000或5.1×10%
270或2.7×10
31000或3.1×10
<1×10
Daoister书库
36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36.1.1范围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及其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测定方法。本规范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36.1.2原理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C培养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具有指示菌的一般特征,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评价饮水的卫生质量,水中总大肠菌群数系以100mL水样中污染的总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表示。36.1.3培养基与试剂
36.1.3.1乳糖蛋白陈培养液
36.1.3.1.1成份
A蛋白陈
B牛肉膏
C乳糖
D氯化钠
E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
F蒸馏水
36.1.3.1.2制法
1000mL
将蛋白陈,牛肉膏,乳糖及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调整pH为7.2~7.4,再加入1ml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6g/L),充分混匀,分装于装有倒管的试管中,115\C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6.1.3.2二倍浓缩乳糖蛋白陈培养液按上述乳糖蛋白陈培养液(36.1.3.1)除蒸馏水外,其它成份量加倍,36.1.3.3伊红美蓝培养基
36.1.3.3.1成份
A蛋白陈
B乳糖
C磷酸氢二钾
D琼脂
E蒸馏水
F伊红水溶液(20g/L)
G美蓝水溶液5g/L)
20-30g
1000mL
36.1.3.3.2制法:将蛋白陈、磷酸盐和琼脂溶解于蒸馏水中,校正pH为7.2,加入乳糖混匀后分装,以115℃高压灭菌20min临用时加热熔化琼脂,冷至50-55,加入伊红和美蓝溶液,混匀,倾注平皿。36.1.3.4革兰氏染色液
36.1.3.4.1结晶紫染色液
A成份a结晶紫
b乙醇[β(CH,0H)=95%]20mL
Daoister书库
c草酸铵水溶液(10g/L)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80ml
B制法:将结晶紫溶于乙醇[βp(C,H,OH)=95%]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注:结晶紫不可用龙胆紫代替,前者是纯晶,后者不是单一成份,易出现假阳性。结晶紫溶液放置过久会产生沉淀,不能再用。36.1.3.4.2革兰氏碘液
A成份
碘化钾
蒸馏水
B制法:将碘和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
36.1.3.4.3脱色剂:乙醇[p(C,H.0H)=95%]。36.1.3.4.4
沙黄复染液
A成分
a沙黄
b乙醇[β(C,HOH)=95%]
c蒸馏水
B制法: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蒸馏水注:如沙黄买不到:可用苯酚复红染色液(1+10),作复染液,复染时间为10s。36.1.3.4.5染色法
A将培养1824h的培养物涂片,
B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C
滴加脱色剂,摇动玻片,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约30s,水洗,DbZxz.net
滴加复染剂,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36.1.4仪器
36.1.4.1培养箱:361℃
冰箱:0~~4℃
天平。
显微镜。
平皿:直径为9cm
分度吸管:1mL,10mL
锥形瓶。
36.1.4.9小倒管。
36.1.4.10载玻片。
36.1.5检验步骤
36.1.5.1乳糖发酵试验
36.1.5.1.1检验生活饮用水时,取10mL水样接种到10mL料乳糖蛋白陈培养液中,取1mL水样接种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陈培养液中,另取1mL水样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吸取1mL(即0.1mL水样)注入到10mL单料乳糖蛋白陈培养液中,每一稀释度共接种5管。对处理过的出厂自来水:需经常检验或每天检验一次的可直接种5份10mL双料培养基,每份接种10mL水样。36.1.5.1.2检验水源水时,如污染较严重,应加大稀释度,可接种1,0.1,0.01mL甚至0.1,0.01,0.001mL:每个稀释度接种5管,每个水样接种15管。接种1mL以Daoister书库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下水样时,必须作10倍递增稀释后,取1mL接种。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分度吸管。
36.1.5.1.3将接种管置36土1C培养箱内,培养24土2h,如所有乳糖蛋白陈培养管都不产气产酸,则可报告为总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酸产气者,则按下列步骤进行。36.1.5.2分离培养
将产酸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于36土1℃培养箱内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挑取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色:中心较深的菌落。
作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证实试验。36.1.5.3证实试验
经上述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同时接种乳糖蛋白陈培养液,置36土1C培养箱中培养24土2h,有产酸产气者,即证实有总大肠菌群存在。36.1.5.4结果报告
根据证实为总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MPN值。如所有乳糖发酵管均阴性时,可报告未检出总大肠菌群,表36-1用5份10mL水样时,各种阳性和阴性结果组合时的MPN5个10mL管中阳性管数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Daoister书库
阳性及阴性结果不同组合的MPN
5管0.1mL时,
5管1mL,
表36-2用5管10mL,
5个管每
其中阳性管数
5个管每
管1mL
管10mL
5个管每
5个管每
其中阳性管数
5个管每
管1mL
5个管每
管10mL
Daoister书库
滤膜法
36.2.1范围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大肠菌群的滤膜测定方法,本规范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和低浊度的水源水中总大肠菌群数的测定:36.2.2原理
用孔径为0.4511m的微孔滤膜过滤水样,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生长在滤膜上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数。36.2.3培养基与试剂
36.2.3.1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6.2.3.1.1成份
A蛋白陈
B酵母浸膏
C牛肉膏
D乳糖
E琼脂
F磷酸氢二钾
G无水亚硫酸钠
H碱性品红乙醇溶液(50g/L)
I蒸馏水
36.2.3.1.2储备培养基的制备
15~~20g
1000mL
先将琼脂加到500mL蒸馏水中,煮沸溶解,于另500mL蒸馏水中加入磷酸氢二钾、蛋白陈,酵母浸膏和牛肉膏,加热溶解,倒人已溶解的琼脂,补足蒸馏水至1000mL,混匀后调pH为7.2~~7.4,再加入乳糖,分装,115℃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6.2.3.1.3平血培养基的配制
将上法制备的储备培养基加热融化,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碱性晶红乙醇溶液(36.2.3.1.1.H)置于灭菌空试管中,再按比例称取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灭菌试管中,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后,置沸水浴中煮沸10min以灭菌,用灭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至深红色退成淡粉色为止:将此亚硫酸钠与碱性品红的混合液全部加到已融化的储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种培养基15mL倾人已灭菌的空平皿内。待冷却凝固后置冰箱内备用。此种已制成的培养基于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二周。如培养基已由淡粉色变成深红色,则不能再用。
36.2.3.2乳糖蛋白陈培养液,同36.1.336.2.4仪器
36.2.4.1滤器
36.2.4.2滤膜,孔径0.45~-0.6511m直径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cm和4.7cm两种。
36.2.4.3抽滤设备。
36.2.4.4无齿镊子。
36.2.4.5其他仪器同36.1.4.
36.2.5检验步骤
36.2.5.1准备工作
Daoister书库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36.2.5.1.1滤膜灭菌:将滤膜放人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15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洗涤2-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36.2.5.1.2滤器灭菌:用点燃的酒精棉球,火焰灭菌。也可用121℃高压灭菌20min。36.2.5.2过滤水样
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100mL水样(如水样含菌数较多,可减少过滤水样量:或将水样稀释)注入滤器中,打开滤器阀门,在-0.5大气压下抽滤。36.2.5.3培养
水样滤完后,再抽气约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36.2.3.1)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皿倒置,放入37℃恒温箱内培养22~-24h.
36.2.6观察结果
36.2.6.1挑出符合下列特征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36.2.6.1.1凡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再接种乳糖蛋白陈培养液,于37℃培养24h,有产酸产气者:则判定为总大肠菌群阳性:36.2.6.1.2计算滤膜上生长的总大肠菌群数,以每100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报告之(CFU/100mL)
总大肠菌群菌落数(CFU/100mL)=数出的总大肠菌群菌落数×100过滤的水样体积(mL)
.......(36 -1)
Daoister书库
粪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37.1.1范围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测定方法。本规范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37.1.2原理
用提高培养温度的方法将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开,在44.5℃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37.1.3培养基与试剂
37.1.3.1EC培养基
37.1.3.1.1成分
A胰蛋白陈
B乳糖
C3号胆盐或混合胆盐
D磷酸氢二钾
E磷酸二氢钾
F氯化钠
G蒸馏水
1000ml
37.1.3.1.2制法:将上述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分装到带有倒管的试管中,115℃高压灭菌20min,最终pH为6.9+0.2
37.1.3.2伊红美蓝琼脂(同36.1.3.3)。37.1.4仪器
37.1.4.1恒温水浴:44.5~~0.2℃或隔水式恒温培养箱。37.1.4.2其他同总大肠菌多管发酵法(36.1.4.1~~36.1.4.9)37.1.5检验步骤
37.1.5.1自总大肠菌乳糖发酵试验中的阳性管(产酸产气)中取1滴转种于EC培养基中,置44.5℃水浴箱内(水浴箱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培养基液面),培养24土2h,如所有管均不产气,则可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者,则转种于伊红美兰琼脂平板上,置44.5(培养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则证实为粪大肠菌群阳性37.1.5.2如检测未经氯化消毒的水,且只想检测粪大肠菌群时,或调查水源水的粪大肠菌群污染时,可用直接多管粪大肠菌群方法:即在第一步乳糖发酵试验时按36.1.5.1接种放在44.5土0.5℃水浴中培养,以下步骤同37.1.5.1。37.1.5.3结果报告
根据证实为粪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mL水样中粪大肠菌群的MPN值,
滤膜法
37.2.1范围
Daoister书库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GB5750-85修订版,卫生部2001.6)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滤膜测定方法:本规范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粪大肠菌群数的测定。37.2.2原理
将水样通过孔径为0.4511m的滤膜过滤,细菌被阻留在膜上,将滤膜贴在MFC培养基上,44.5℃培养后,计数典型菌落。37.2.3培养基与试剂
37.2.3.1MFC培养基
37.2.3.1.1成分
A胰陈
B多陈
C酵母浸膏
D氯化钠
E乳糖
F胆盐3号(BilesaltNo.3)或混合胆盐G琼脂
H苯胺蓝
I蒸馏水
1000mL
37.2.3.1.2制法:在1000mL蒸馏水中先加入玫红酸(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c(Na0H)=0.2mo1/L]10mL:混匀后:取500mL加入琼脂煮沸溶解,于另外500mL蒸馏水中,加入除苯胺蓝以外的其他试剂,加热溶解,倒人已溶解的琼脂,混匀调pH为7.4,加入苯胺蓝煮沸,迅速离开热源,待冷却至60'℃左右,制成平板,不可高压灭菌,制好的培养基应存放于2-10℃,不超过96h,本培养基也可不加琼脂,制成液体培养基,使用时加2mL于灭菌吸收垫上,再将滤膜置于培养垫上培养,
37.2.3.2EC培养基(见37.1.3.1)37.2.4仪器
37.2.4.1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或恒温水浴。37.2.4.2塑料培养血:60mm×15mm或50mm×12mm37.2.4.3其他仪器同总大肠菌群滤膜法(36.2.4)。37.2.5分析步骤
37.2.5.1准备工作(同36.2.5.1或36.2.5.1.2)37.2.5.2过滤水样(同36.2.5.2)37.2.5.3培养:水样滤完后,再抽气约5s,关上滤器阀门:取下滤器,用灭菌镊子夹取滤膜边缘部分,移放在M一FC培养基上,滤膜截留细菌面向上,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紧,两者间不得留有气泡,然后将平Ⅲ倒置,放入44.5C隔水式培养箱内培养22~24h。如使用恒温水浴,则需用塑料平皿,将皿盖紧,或用防水胶带贴封每个平皿,将培养皿成叠封入塑料袋内:浸到44.5℃恒温水浴里,培养24土2h,粪大肠菌群在此培养基上菌落为蓝色,非粪性大肠菌群菌落为灰色至奶油色37.2.5.4对可疑菌落转种EC培养基,44.5℃培养24土2h,如产气则证实为粪大肠菌群,37.2.5.5计数被证实的粪大肠菌落数,计算每100mL水中的粪大肠菌密度,粪大肠菌菌落数(CFU/100mL)=所计得的粪大肠菌菌落数×100过滤的水样体积(mL)
..(37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