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359.7-199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道路车辆工程>>43.140摩托车和机动自行车
中标分类号:车辆>>摩托车>>T80摩托车综合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4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1997-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9-1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吴美英、徐希生、贝声翘、杨松
起草单位:南昌飞机制造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有关尺寸的术语。本标适用于GB/T 5359.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 车辆类型》所规定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GB/T 5359.7-199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 三轮车尺寸 GB/T5359.7-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
三轮车尺寸
Term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Dimensions of vehicle with three wheel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摩托车和三轮轻便摩托车有关尺寸的术语。GB/T 5359.7—1996
代替GB5359.2—-85
本标准适用于GB/T5359.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车辆类型》所规定的三轮摩托车和三轮轻便摩托车。
引用标准
GB/T5359.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车辆类型GB/T5359.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两轮车尺寸3总则
除另有说明外,应符合下列规定:a。车辆的支承面是水平的,长和宽在水平面内测量,高在铅垂平面内测量;b.车辆质量是厂定最大总质量;c.轮胎充气到与厂定最大总质量相对应的压力,d。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发动机不运转,车轮处于直线行驶的位置;正三轮车门窗关闭;注:本条内容不适用于5.22、5.23条。e.车辆是制造厂按标准装备的新车;f.车辆的车轮都置于支承面上;g.“车轮中心平面”是指与轮辋轮缘内侧等距离的平面;h。“车轮中心”是指车轮中心平面与车轮旋转轴线的交点。4基准平面与纵向中心平面
4.1基准平面
基准平面为三维正交坐标系中的X、Y、Z平面(见图1)。其中:Z——水平面(支承面);
Y-—铅垂平面,
一垂直于Y和Z的平面。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7-23批准78
1997-03-01实施
GB/T5359.7-1996
4.2纵向中心平面
a.正三轮车纵向中心平面为通过线段AB的中点并与AB线段相垂直的垂面Y。A和B两点为通过同一轴上两端车轮轴线的垂面与车轮中心平面的交线与车轮支承面的交点(见图2)。注:正三轮车纵向中心平面也称作正三轮车纵向对称平面或基准Y平面。5
b.边三轮车纵向中心平面为不装边车时的两轮车纵向中心平面,见GB/T5359.3中4.2条。5术语
5.1车长vehiclelength
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分别与车辆前、后端相接触且平行于X面的两平面间的距离(见图3)。注:备用轮除外,车辆所有部件及前、后突出物(保险杠、挡泥板等)均在这两平面之间。79
5.2车宽vehiclewidth
GB/T5359.7—1996
平行于纵向中心平面,分别与车辆两侧相接触的两平面间的距离(见图4)。注:后视镜除外,车辆所有部件及横向突出的固定部件均在这两平面之间。图4
5.3车高vehicleheight
与车辆顶端相接触的水平面和支承面间的距离(见图5)。注:后视镜除外,车辆所有的部件都在这两平面之间。图5
5.4轴距
wheel base
GB/T5359.7-1996
通过车轮中心且平行于X面的两平面间的距离(见图6)。图6
5.5轮距track
a.正三轮车轮距为A、B点到纵向中心平面的距离AH、BH之和(A、B定义见4.2a条)(见图7)。Y
b,边三轮车轮距为边轮中心到纵向中心平面的距离(见图8)。图8
5.6前悬front overhang
通过前轮中心直平行于X面的平面与车辆最前端(包括附加的刚性零件)间的距离(见图9)。81
5.7 后悬 rear overhang
GB/T 5359.7—1996
通过后轮中心且平行于X面的平面与车辆最后端(包括附加的刚性零件)间的距离(见图10)。图10
5.8离地间隙ground clearance
除车轮和挡泥板外,处于轴距内车辆最低点与支承面间的距离(见图11)。图11
5.9纵向通过角rampangle
当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并与车辆前、后轮相切的两平面的交线与车辆轴距内下部相接触时,两平面间最小夹角即为纵向通过角。该角度是车辆能够通过的最大坡度角(见图12)。注:本定义不适用于边三轮车。82
5.10接近角
approach angle
GB/T5359.7—1996
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且与前轮相切的平面与支承面间的最大夹角。在此夹角内没有任何车辆零件或车辆的附加刚性零件(见图13)。图13
5.11离去角departureangle
垂直于纵向中心平面且与后轮相切的平面与支承面间的最大夹角。在此夹角内没有任何车辆零件或车辆的附加刚性零件(见图14)。图14
5. 12 车架离地高度 height of chassis above ground车辆支承平面至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并接触车架上表面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在轴的中心线上测量(见图15)。注:车架离地高度除在厂定最大总质量下确定外,还应在整车全装备质量时确定。83
GB/T5359.7
5.13驾驶室后车架最大可用长度(带驾驶室的车辆)(vehiclewith cab)
maximum usable length of chassis behind cab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C和D两平面间的距离。C垂面为可用来安装货厢的最前面的平面。D垂面为抵靠车架后端的平面(见图16)。图:16
5.14车厢内部最大尺寸maximum internal dimensions of body正三轮车车厢内部最大尺寸即为车厢内部的长、宽、高(不包括内部突起,如轮罩、局部加强筋、挂钩等)(见图17)。
注:如果内壁、车顶为曲面,尺寸应在切于曲面的最高点的两平面(垂直或水平)之间测量。图17
5.15车轮外倾camberangle
在通过车轮轴线的铅垂面内,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夹锐角(见图18)。注:该角也等于铅垂线与车轮中心平面所构成的锐角。84
5.16主销内倾kingpin inclinationGB/T5359.7-1996
由铅垂线与真实的或假想的转向节主销轴线在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锐角(见图19)。
5.17主销横偏距 kingpin offset从转向节主销轴线的延长线与支承面的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支承面的交线间的距离(见图20)。
注:图示主销横偏距为正。
5.18前束toe-in
5.18.1前束(长度)toe-in(length)a正三轮车前束为同一轴上两端轮辋轮缘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差为前束。当梯形前底边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反之则为负(见图21)。
GB/T5359.7—1996
b,边三轮车前束为边轮轮辋轮缘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至纵向中心平面的垂直线为梯形,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差为前束。当梯形前底边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反之则为负(见图22)。
toe-in(angle)
5.18.2前束(角度)
车轮的水平直径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间的夹角或通过车轮轴线的铅垂面G与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铅垂面H间的夹角α(见图23)。图23bzxZ.net
5.19前伸距castor
通过方向柱轴线且垂直于Y面的平面与通过前轮中心且平行于X面的平面分别在Y平面与Z平面的交线上相交所得的和q点间的距离(见图24)。注:在行驶方向上,当力点在9点之前时为正值。当p点在点之后时为负值。86
行驶方向
GB/T5359.7—1996
方向柱轴线
5.20前伸角
castorangle
通过方向柱轴线且垂直于Y面的平面与通过前轮中心且平行于X面的平面间的锐角(见图25)。
行驶方向
方向柱轴线
5.21 剩余垂直轮隙 residual vertical wheel clearance车辆悬挂件从厂定最大总质量时的位置加载到铅垂方向不能再运动的位置,车辆悬挂件相对于车轮所移动的垂直距离(见图26)。图26
GB/T5359.7-1996
5.22 转弯圆直径 turning circle diameter转向轮转到极限位置车辆运行时,在支承面上与车轮中心平面相切的最大圆的直径(见图27)。注:每辆车有左转弯圆直径及右转弯圆直径。图27
5.23转弯通道圆直径turning clearance circle diameters转向轮转到极限位置车辆运行时,按下列规定测得的圆的直径(见图28)。a.车辆所有零件在支承面上投影的外侧所划出的最大圆的直径;b.车辆所有零件在支承面上投影的内侧所划出的最小圆的直径。注:每辆车有左转弯通道圆直径及右转弯通道圆直径。图28
车架离地高度
车厢内部最大尺寸·
车轮外倾
接近角
GB/T5359.7—1996
附录A
汉语索引
(参考件)
离去角·
驾驶室后车架最大可用长度(带驾驶室的车辆)
离地间隙
approach angle
camber angle
castor
castor angle
departure angle.
前束(长度)
前束(角度)
前伸距
前伸角
剩余垂直轮隙·
纵向通过角
主销内倾
主销横偏距·
转弯圆直径
转弯通道圆直径·
附录B
英文索引
(参考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