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991.1-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65.160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
中标分类号:食品>>制烟>>X87烟草制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0-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4-0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聂和平、刘国顺、李锐、冯茜、周浙琼、王国宏、翟俊超、符云鹏、王忠富
起草单位: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香料烟的分级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正常生产、调制以及加工后的香料烟。 GB 5991.1-2000 香料烟 分级技术要求 GB5991.1-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 5991. 1--2000
本标是对GB5991—1986《香料烟》有关内容的修订。GB5991—1986在本次修订后由两部分组成,本标准是其中的第1部分,第2部分为有关包装、更运方面的内容。另外,此次还同时修订GB59921986《香料烟检验方法》,作为本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在技术内容上本标准对GB5991一1986的有关内容做了如下修改:一增加了引用标准;
一取消了原标准的品质规定,增加了对香料烟分型规定,并提出相应的分级品质技术要求,一对原标准中的名词、术语进行了修订,并作为附录A(标准的附录):—将原标准中第4章\检验方法\和GB5992-—1986的内容改为GB/T5991.3—2000《香料烟检验方法》;
一将原标准中的第5章修订为“检验规则”,一将原标准中第6章包装、标志、运输、储存与保管”改为GB/T5991.2--2000《香料烟包装、标志与贮运》。
本系列标准包括:
GB5991.1—2000
)香料烟分级技术要求
GB/T5991.2--2000 香料烟包装、标志与贮运GB/T5991.3--2000香料烟检验方法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5991--1986。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标推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和平、刘国顺、李锐、冯茜、周浙琼、王国宏、翟俊超、符云鹏、王忠富。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香料烟
分级技术要求
Aromatic tobaccoGrad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本标准规定了香料烟的分级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GB5991.1--2000
代替GB5991-1986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生产、调制以及加工后的香料烟。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样品。是分级、收购、加工、交接的依据。出口供货以实物样品为依据。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991.3--2000香料烟检验方法3分型
3.1B型香料烟
Basma类型,叶片小、厚,叶脉细,颜色以金黄、桔黄为主,光泽好,弹性强,具有本类烟叶的香味特3.2S型香料烟
Samsun类型,叶片较小,叶脉细,颜色以金黄至深黄为主,光泽好,弹性强,具有本类烟叶的香味特征。
4分组、分级
按烟叶着生部位(顶叶、上二棚、腰叶、下二、脚叶)分为上部、中部、下部三组。分组特征见表1。表1分组特征
上部组免费标准bzxz.net
中部组
下部组
4.2B型和S型香料烟的颜色分三类。见表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24批准158
细、显露
粗、凸现
细、平
叶片大小
2000-03-01实施
4.3分级
GB5991.1--2000
表2颜色特征
颜色特征
枯黄、金黄、深黄
正黄、淡黄
红棕、浅棕、色
根据叶片的部位、长度、颜色、光泽、弹性、身份、油分、组织结构、杂色与残伤、完整度等外观品质因素判定级别。B型香料烟(Basma)的品质规定见表3,S型香料烟(Samsun)的品质规定见表4。5技术要求
5.1B型香料烟分级品质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B型香料烟(Basma)的品质规定级别
上—级
上二级
上三级
中一级
中二级
中三级
下一级
下二级
下三级
上二栅
上二栅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下二棚
下二棚
下二棚
长度.cm
桔黄、金黄、
桔黄、金黄、
浅棕、红棕、
注:允许含青度A类5%,B类10%;K类15%,光泽
尚鲜明
尚鲜明」中等~厚
尚鲜明
中等~厚
尚鲜明
5.2S型香料烟分级品质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中等~厚
控制因素
完整度
组织结构杂色残伤!
稍细致
稍细致
稍细致
较疏松
较疏松
较疏松
≤10%≥90%
≤20%
≤15%
≤15%
≥80%
≥90%
≥85%
≥80%
≥85%
≥85%
≥70%
≥60%
上一级
上二级
上三级
中一级
中二级
中三级
下一级
下二级
下三级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上二棚
下二棚
下二棚
下二棚
GB 5991.1—2000
表 4S型香料烟(Samsun)的品质规定品质因素
长度,cm
桔黄、金黄、
桔黄、金黄、
浅棕、红棕、
枯黄、金黄、
浅棕、红棕、
充许含青度A类5%,B类10%,K类15%。光泽
尚鲜明
尚鲜明
尚鲜明
尚鲜明
中等~厚
中等~厚
中等~厚
组织结构
稍细致
稍细教
稍细致
较疏松
较疏松
较疏松
2Canik品种的顏色品质规定:A类浅棕、红棕、棕色;B类淡黄至深黄;K类深棕、裙色。5.3定级原则
控制因素
杂色残伤
≤10%
≤15%
≤15%
≤20%
≤15%
≤15%
≤30%
完整度
≥90%
≥90%
≥80%
≥90%
≥85%
≥80%
≥85%
≥85%
≥70%
≥60%
香料烟部位、长度、颜色、光泽、身份、油分、组织结构均达到某级规定,叶片完整度、杂色、含青度、残伤不得超过某级规定,定为某级。5.4几种烟叶的处理原则
5.4.1枯黄烟叶、死青烟叶、霉烂烟叶、梭烟叶均为不列级。5.4.2凡被禁用农药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烟叶不收购。5.4.3烟筋未干或含水率超过规定的烟叶必须重新晾干后再收购。5.5含水率、自然砂土率、碎片、异物等的规定5.5.1收购含水率14%~16%,打包含水率不超过15%。5.5.2自然砂土率:下部烟不超过1.5%,其他等级不超过1%。5.5.3各级别混高或混低的烟叶,允许上下一个级数量之和不得超过15%。5.6烟叶以原串或散叶收购。
6检验规则
原烟检验
GB 5991.1—2000
烟农出售的烟叶按品质规定检验、定级。6.2现场检验
6.2.1抽样数量,每批(指同一地区、同一级别的香料烟)在100件(包)以内者抽取10%~20%的烟叶,超出100件的部分抽取5%~10%的烟叶,经双方商定可以酌情增减抽样比例。6.2.2成件取样,每件自中心向四周抽检,抽检样品3kg~5kg。6.2.3对抽检样品按GB/T5991.3的规定进行检验。6.2.4在现场检验时,任何一方认为需要进行室内检验,应由双方会同取样,严密包装,签封送检。6.2.5现场检验中任何一方对检验结果有不同意见时,送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仍有异议,可再进行复验,并以复验为准。7实物标样
7.1实物标样是检验和验级的依据之一7.2实物标样分基准标样及仿制标样两类。7.2.1基准标样根据本标准进行制定,经国家烟草主管部门组织审定后,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批准执行。基准标样每三年更新一次。7.2.2仿制标样由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共同仿制或委托基层单位仿制送省有关部门审定,经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批准执行。仿制标样每年更新一次。7.3实物标样的制定原则
7.3.1实物标样分别以各级中等质量的叶片为主,包括数量大致相等的较好和较差的叶片。每等级250g~500g,压制成(300×160×30)mm~(300×160×50)mm。用无毒塑料包装。7.3.2实物标样应注明品种、级别、年份并加盖批准单位印章。7.4实物标样的执行
执行时,以实物标样的总质量水平作对照。对仿制标样有争议时,应以基准标样为依据。161
A1 晾晒 air-cured;sun-cured
GB 5991. 1--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采收的烟叶用麻或其他类似的非污染的线绳穿、夹串,利用日光热和自然流通的空气,以晒为主的方法进行调制。
A2部位position
按烟叶植株上的着生位置。由下而上分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A3叶片长度length
从叶尖至叶基部的距离(不包括叶柄部分)(ISO8043)。A4身份body
烟叶的厚薄程度。
颜色colour
调制后烟叶呈现的深浅不同的色彩。A6光泽bright
烟叶表面色彩的纯净鲜艳程度。A7 组织结构 structure
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
A8 油分 oil
烟叶在适度含水量下,根据感官鉴别有油润或枯燥、柔软或僵硬的感觉。A9 叶片完整度 whole tolerance 调制后烟叶的完整程度。
A10残伤waste
烟叶组织受损部分透过叶背,失去加工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A11 杂色 variegated
烟叶表面存在着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如水溃斑、虫斑、潮红等。油斑不属杂色。A12含青度greenish
烟叶基本色中呈现可转变的青色程度。A13异物foreignmatter
非本属烟叶的其他杂物和烟梗、烟芽等。A14碎片scrap
凡能通过网眼直径为 8 mm,但不能通过网眼直径为 3 mm筛子的叶片。A15分级grading
根据叶片的部位、长度、颜色、光泽、身份、油分、组织结构、杂色、残伤和叶片完整度等外观品质因素判断级别。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