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576-1997 橡胶和胶乳 命名法
GB/T 5576-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576-1997

中文名称:橡胶和胶乳 命名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Rubber and latex nomenclatur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7-10-14

实施日期:1998-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4246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原料和塑料原料>>83.040.10胶乳和生橡胶

中标分类号:化工>>合成材料>>G34合成橡胶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5576-1985

采标情况:idt ISO 1629:199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4621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10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4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10-2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兰化公司化工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为干胶和胶乳两种形态的基础橡胶建立了一套符号体系。该符号体系以聚合物链的化学组成为基矗本标准的目的是使工业、商业和管理机构使用的术语标准化。本体系无意与现用的商品名称和商标相矛盾,更确切地说是作为它们的补充。 GB/T 5576-1997 橡胶和胶乳 命名法 GB/T5576-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5576—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629:1995《橡胶和胶乳-——命名法》对GB/T5576—85《合成橡胶命名》进行修订。在技术内容和编写格式上与采用标准保持完全一致。本标准同前版相比,品种序列和符号代码均作了调整。橡胶品种进行了增补和修改。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洪达、陈淑芬。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10月。本标准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工研究院负责解释。14
GB/T5576--1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推的工作通常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如该委员会。与ISO 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此项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方面,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紧密合作。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发给成员团体进行投票,作为国际标准发布时,要求至少有75%投票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1629由ISO/TC45橡胶与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本第三版废止并替代第二版(ISO1629:1987),是第二版经过技术修订的版本。本国际标准附录A仅供参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命名法
橡胶和胶乳
Rubbers and latices--NomenclatureGB/T 55761997
idt ISO 1629: 1995
代萨GB/T 557685
1.1本标准为干胶和胶乳两种形态的基础橡胶建立了一套符号体系。该符号体系以聚合物链的化学组成为基础。
1.2本标准的目的是使工业、商业和管理机构使用的术语标化。本体系无意与现用的商品名称和商标相茅盾,更确切地说是作为它们的补充。注1:在技术文件或文献中,应尽可能使用橡胶名称。这些符号应置于化学名称之后,以备后文引用。2橡胶
对干胶和胶乳两种形态的橡胶,以聚合物链的化学组成为基础,按下列方法分组并用符号表示:M具有聚亚甲基型饱和碳链的橡胶N聚合物链中含有碳和氮的橡胶
注2:至今尚无使用N组符号表示的橡胶。0
聚合物链中含有碳和氧的橡胶
聚合物链中含有硅和氧的橡胶
具有不饱和碳链的橡胶。例如:天然橡胶和至少部分由共轭双烯烃制得的合成橡胶R
聚合物链中含有碳、氧和硫的橡胶U
聚合物链中含有碳、氧和氮的橡胶Z聚合物链中含有磷和氮的橡胶
3分组符号
3.1“M\组
“M\组包括具有聚亚甲基型饱和链的橡胶,使用下列符号:ACM丙烯酸乙酯(或其他丙烯酸酯)与少量能促进硫化的单体的共聚物(通称丙烯酸酯类橡胶)AEM丙烯酸乙酯(或其他丙烯酸酯)和乙烯的共聚物ANMi
丙烯酸乙酯(或其他丙烯酸酯)与丙烯的共聚物CM
氯化聚乙烯!
CSM氯磺化聚乙烯
乙烯、丙烯与二烯烃的三聚物。其中二烯烃聚合时,在侧链上保留有不饱和双键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烯-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采用说明:
1)在IS()1043-10)中,氮化聚乙烯的缩写为PE-C。2)在IS()1043-10中,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缩写为E/VAC。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0-14批准16Www.bzxZ.net
1998-04-01实施
四氟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
GB/T 55761997
FFKM聚合物链中的所有取代基是氟、全氟烷基或全氟烷氧基的全氟橡胶FKM聚合物链中含有氟、全氟烷基或全氟烷氧基取代基的氟橡胶IM聚异丁烯\
NBM完全氢化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见3.4.2)3.2“0\组
“O\组包括聚合物链中含有碳和氧的橡胶,使用下列符号:CO聚环氧氟丙烷(通称氯醚橡胶)ECO环氧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共聚物(也称氯醚共聚物或氯醚橡胶)GECO环氧氟丙烷-环氧乙烷-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三聚物GPO环氧丙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共聚物(也称环氧丙烷橡胶)3.3“Q”组
在聚硅氧烷代号“Q”之前写出聚合物链中取代基的名称以定义“Q”组,使用下列符号:FMQ聚合物链中含有甲基和氟两种取代基团的硅橡胶FVMQ聚合物链中含有甲基、乙烯基和氟取代基团的硅橡胶MQ聚合物链中只含甲基取代基团的硅橡胶,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MQ聚合物链中含有甲基和苯基两种取代基团的硅橡胶PVMQ聚合物链中含有甲基、乙烯基和苯基取代基团的硅橡胶VMQ聚合物链中含有甲基和乙烯基两种取代基团的硅橡胶聚合物链中取代基的字母应置于主链含硅和氧的橡胶代码字母(Q)的左面,按其百分含量递降顺序排列,即占比例大的靠近Q。
注 3:在ISO1043-1E1}中硅氧烷案合物的符号是 SI。3.4“R\组
3.4.1说明
含干胶和胶乳两种形态的“R”组,规定在“橡胶”一词前冠以制备该橡胶的一种或多种单体的名称(天然橡胶除外)。字母“R\前的字母表示制备该橡胶(天然橡胶除外)的共轭二烯烃。在二烯烃字母前的一个或几个字母,则表示种或几种共聚单体、取代基或化学组成。用字母E和连字符“_”放在名称之前表示乳液聚合型橡胶,用字母S和连字符“_”放在名称之前表示溶液聚合型橡胶。对于胶乳,在特定的符号后再加词“胶乳”一词。例如,“SBR胶乳”。使用列在3.4.2至3.4.4内的符号。3.4.2普通橡胶
ABR丙烯酸酯-丁二烯橡胶
BR丁二烯橡胶
氯丁二烯橡胶
ENR环氧化天然橡胶
HNBR氢化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含少量残余不饱和双键,见3.1)IIR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通称丁基橡胶)合成昇戊二烯橡胶
MSBR α-甲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通称丁腈橡胶)NIR
丙烯腈-异戊二烯橡胶
采用说明:
1)在 ISO1043-111中,聚异丁烯的缩写为PIB。17
NR天然橡胶
乙烯基吡啶-丁二烯橡胶
GB/T 5576-1997
乙烯基吡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PSBR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E-SBR乳液聚合 SBR
S-SBR溶液聚合SBR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
3.4.3聚合物链上含有羧基(COOH)的橡胶XBR羧基~丁二烯橡胶
羧基-氟丁二烯橡胶
羧基-丙烯腈-丁二烯橡胶
XSBR羧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3.4.4聚合物链上含有卤素的橡胶BIIR溴化-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通称漠化丁基橡胶)CIIR氯化-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通称氯化丁基橡胶)3.5“T”组
“T”组包括聚合物链中含有碳、氧和硫的橡胶。通称为聚硫橡胶,使用下列符号:OT 在聚合物链的聚硫链间含有—CH2—CH2—O—CH2—O—CH2-CH2—基,或偶尔含有 R 基的橡胶,该 R 基为脂族烃,而不是通常的--CH2--CH2—EOT 在聚合物链的聚硫链间含有—CH2—CH2—O—CH2—O—CH2—CH,—基和 R 基的橡胶,该R 基通常为CH ~CH -,但有时为其他脂族基。3.6
“U”组
“U”组包括聚合物链中含有碳、氧和氮的橡胶,使用下列符号:AFMU四氟乙烯-三氟硝基甲烷和亚硝基全氟丁酸的三聚物。AU 聚酯型聚氨酯
EU聚醚型聚氨酯
3.7“Z\组
“Z”组包括聚合物链中含有磷和氮的橡胶,使用下列符号:FZ在链中含有一P一N一链和接在磷原子上的氟烷基的橡胶PZ在链中含有一P=N-链和接在磷原子上的芳氧基(苯氧基和取代的苯氧基)的橡胶18
GB/T5576—1997
(提示的附录)
[17IS(1043-1:1987,塑料符号-第1部分:基本聚合物及其特性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