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7658.18-1995 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
JB/T 7658.18-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7658.18-1995

中文名称: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英文名称: Horizontal condensers for ammoni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6-16

实施日期:1996-07-01

作废日期:2007-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86632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 465-86;JB 4338-86;被JB/T 7658.18-2006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0 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1996-07-01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发布部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了JB 465-86和JB 4338-86二项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 JB/T 7658.18-1995 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 JB/T7658.18-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 7658.18—95
代替 18 28
本标准规定了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以下简称冷凝器)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氨制冷装置用卧式冷凝器。2引用标准
GB 1226
GB12241
一般压力表
安全阀
,一般要求 
GB/T13306标牌
JB/T 6421
JB/T 6917
JB/T 6918
ZB J73 029
ZB J73 042
3术语
制冷压缩机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计和视镜氨制冷装置用管式换热器清洁度测定方法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
3.1卧式冷凝器
换热管束和壳体水平放置,压力下的冷却水在冷凝换热管束内多程往返流动,以将经过氨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氨气冷凝成液体的换热器。4产品分类
4.1型式
冷凝器的结构为卧式壳管式;
b.冷凝器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式。4.2型号
4.2.1型号表示方法
冷凝器的型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以下简称数字)组成。其型号的表示方法规定如下:
改型编号:用数字表示,第一次设计的产品省略名义冷凝面积:以冷凝管的外表面积为基准,用数字表示,m2冷凝器的代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5-06-16批准1454
1996-07-01实施
4.2.2型号示例
JB/T7658.18-95
WN25-1:表示名义冷凝面积为25m2,第一次改型的冷凝器。4.3基本参数
4.3.1冷凝器的名义冷凝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4.3.2热工参数
4.3.2.1冷凝器外表面的传热系数K≥1045W/(m2C)。4.3.2.2测定冷凝器传热系数时的工况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冷凝温度纸
进水温度w
冷却水流速W
水压损失p
污垢系数
4.4设计条件
水侧(钢管)
设计压力:氨侧
12MPa:
水侧 0.4MPa;
设计温度:75℃。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冷凝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也可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
5.2材料
5.2.1冷凝器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应具有材质证明书。5.2.2冷凝器所用的材料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5.3灰铸铁件
5.3.1冷凝器的灰铸铁件可参照JB/T6421的规定。5.3.2灰铸铁件只能用于压力不超过1.05MPa的冷凝器水侧。5.4冷、热加工成型
冷凝器的冷、热加工成型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5.5焊接与无损探伤
冷凝器的焊接与无损探伤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1455
5.6试板与试样
JB/T 7658.18—95
冷凝器的试板与试样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5.7零、部件
冷凝器的简体、法兰、支座、管板、支承板、管子和管束等零、部件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5.8安全附件
冷凝器的安全附件除应符合JB/T6917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超压泄放装置应符合GB12241和有关标推的规定;a.
高压切断装置应符合ZBJ73042的规定;液位计和视液镜应符合JB/T6918的规定;压力表应符合GB1226的规定。
5.9耐压和气密要求
冷凝器应经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其要求按JB/T6917的规定。5.10清洁度
冷凝器内部应清洁,其与制冷剂接触部位的杂质含量应不超过800mg/m2。5.11外观质量
冷凝器造型应美观大方,焊缝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孤坑和夹渣,外表面应涂油漆,油漆应均匀光滑、色泽致,不应有影响外观的缺陷。成套性
成套供应的冷凝器还应包括:
氨进、出口接头;
安全阀接头,
水进、出口接管;
放空气、放混合气接头
压力表接头;
排污接头:
平衡管接头:
成组装配法兰、支座。
5.13附件
冷凝器的附件为:
安全阀;
压力表及压力表阀;
氨阀;
放空气阀;
放水旋塞;
地脚螺栓。
5.13.2冷凝器的附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5.14保用期
在用户遵守产品说明书各项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冷凝器因制造不良而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更换或修理。6试验方法
性能试验
冷凝器性能试验方法可按附录A(参考件)的规定,也可采用工业运行试验。1456
6.2无损探伤
JB/T 7658. 18—95
冷凝器无损探伤的方法按JB/T6917的规定。6.3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
冷凝器的耐压和气密试验方法按JB/T6917的规定。6.4清洁度测定
冷凝器的清洁度测定可参照ZBJ73029的规定。7检验规则
一般要求 
冷凝器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验部门按本标准和技术文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2检验项目
7.2.1检验分类
冷凝器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两种。7.2.2检验项日
冷凝器的检验项目应按表3的规定。表3
检验项目
性能试验
清洁度
主要受压部位的材质报告
加工质量
铸件质量
外观质量
无损探伤报告
耐压和气密试验
核对标牌各项内容
按出厂文件核对产品的成套性
7.3出厂检验
每台冷凝器制成后均应进行出厂检验。7.4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7.4.1对至少一个规格的冷凝器新产品或经重大改革的老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7.4.2冷凝器性能试验方法可按附录A的规定,也可采用工业运行试验。8标志、包装和运输
8.1标志
8.1.1标牌
冷凝器应在明显而平整的部位上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上标出的内容可参照JB/T6917的规定。
8.1.2出厂文件
冷凝器的出厂文件可参照JB/T6917的规定。8.2包装和运输
JB/T7658.18—95
8.2.1冷凝器所有接管处涂防锈剂并妥善密封,组装法兰应用螺栓固紧,其法兰密封面涂防锈油脂后应用盲板封住。
8.2.2冷凝器的油漆、包装、运输可参照JB/T6917的规定。1458
A1范围和目的
JB/T 7658. 18 --95
附录A
水冷式冷凝器性能试验方法
(参考件)
A1.1本附录规定了水冷式冷凝器的试验方法。A1.2为达到该月的,本附录:
a:列出和定义为标定水冷式冷凝器容量而提出的术语;b.制定了作为获得水冷式冷凝器容量的基础的试验方法。A2术语
A2.1水冷式冷凝器
一种由部件组装而成的设备,利用这种设备可使流过的制冷剂蒸汽和水保持传热关系,从而使制冷剂蒸汽冷凝成液体。
A2.2制冷剂的总排热量
从流过水冷式冷凝器的制冷剂中移去的总有效热量,也就是制冷剂的重量流量与进、出口制冷剂流体熔差的乘积。
A2.3冷凝段排热量
在制冷剂的总排热量中,将进人的制冷剂蒸汽降低过热度并冷凝成饱和液体的那一部分热量,也就是制冷剂的重量流量和进口制冷剂蒸汽焰与出口压力下饱和制冷剂液体熔之差的乘积。A2.4制冷剂过冷段排热量
制冷剂总排热量减去冷凝段排热量,也就是制冷剂的重量流量与制冷剂出口压力下的饱和制冷剂液体焰与实际出口温度下的制冷剂液体熔之差的乘积。A3试验结果的表示
A3.1推荐用于表达试验结果的术语A3.1.1在表达试验结果中应说明下列数值:a.
冷凝段排热量,W;
过冷段排热量,W;
人处制冷剂蒸汽的饱和温度,C,进水温度,C;
水流量,g/s;
通过冷凝器的水压降,kPa。
A4试验方法
A4.1标准试验方法
A4.1.1试验必须在规定工况下,由一个主要试验和同时进行的一个验证试验组成,也可由一个主要试验组成,但必须进行两组测量,两组测量时间至少间隔1h。A4.1.2规定工况包括:
制冷剂的总排热量,W(或制冷剂蒸汽人口处的饱和温度,C);a.
进水温度,;
水流量,g/s;
JB/T 7658. 18--95
人口处制冷剂蒸气的最小过热度,C:d.
最低坏境温度,C:
使用的制冷剂。
验证试验的结果必须在主要试验结果的土3%之内,但在标定冷凝器容量时必须由主要试验A4.1.3
来确定。
必须用下列设备之一推动制冷剂流过冷凝器:A4.1.4
制冷压缩机和低压侧蒸发器或量热计(较好方法):b.
制冷剂蒸汽发生器。
A4.2主要试验方法
A4.2.1对于闭式冷凝器的主要试验必须包括下列方法来确定制冷剂的排热量:测定排放给水的热量;
计算通过冷凝器外表面排放至周围空气的热量。b.
A4.2.2由制冷剂排放给水的热量就是水的流量和进、出水熔差的乘积。A4.2.3水流量必须用水定量计、水流量计或称重水箱来确定。进、出水熔差必须由所测温度来确定。A4.2.4
A4.2.5通过外表面向周围空气排放的热量,按式(A1)确定:q. UA(te - t)
式中:Q1.-通过外表面排放的热量,W;U.=x/k+1/h.
如果不用隔热层,则/k一0;
r-隔热层厚度,m
隔热层的导热系数,W/(m2.C);h--周围空气的放热系数.W/(m2-C),对于自然对流取h=10W(m2·℃);有热损失的暴露外表面积,m\;A
冷凝温度,
t-周围空气的平均温度,。
A4.2.6由冷凝器外表面排放的热量必须保持在等于或小于排放给水的热量的3%。A4.2.7开式壳管式冷凝器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必须遵照A4.3.3b和A6.3.1的规定。A4.3验证试验方法
A4.3.1验证试验必须包括按下列任-方法对制冷剂排热量的辅助测量:进、出冷凝器制冷剂流体间的熔差和制冷剂流量的乘积;a.
·(A1)
当采用制冷剂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究整的制冷系统时,由制冷剂蒸汽发生器所加给制冷剂流体b.
的热量。
进、出冷凝器制冷剂流体间的熔差必须由其压力和温度确定。A4.3.2
A4.3.3制冷剂的流量必须使用下列装置之一来确定:a
制冷剂量热计;
水或盐水冷却器;
制冷剂液体定量计或流量计。
A4.3.4制冷剂量热计是一种装置,通过它可精确测量流过它的制冷剂流体蒸发和过热所需要的热量。制冷剂流量是将包括漏热在内的输人热量除以进、出口制冷剂流体焰差所得的商来给定。A4.3.5如果需要,水或盐水冷却器必须隔热,以使漏热量损失减少到等于或小于水或盐水带走热量1460
JB/T 7658.18..95
的1%。制冷剂流量是将包括漏热在内的输入热量除以进、出口制冷剂流体的焰差所得的商来给定。A5仪表和试验装置
A5.1总则
A5.1.1以下所列型式和准确度的仪表,在每次试验前、后都必须对照标推器进行标定。A5.1.2必须从最近出版的“制冷剂表,图和特性”或\国际科技常数手册”中查取物理特性数据。A5.2温度测量仪表
必须使用下列仪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温度测量:A5.2.1:
玻璃水银温度计;
热电偶:
电阻温度计。
温度计的准确度必须在下列范围内:量热计中的盐水或水,土0.05℃C;用于验证试验计算所需的冷凝器的水温,土0.05℃;其他所有温度,士0.25℃。
A5.3压力测量仪表
A5.3.1必须使用下列仪表中的--种或几种进行压力测量:a.
水银柱,
波登管压力表;
膜盒压力表。
所有压力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必须在绝对压力读数或压差读数的士1%范围内。A5.4
电气测量仪表
必须使用下列仪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电气测量:A5.4.1
指示仪表;
积算仪表。
电气仪表的准确度必须在下列范围内:a.
指示仪表,满刻度读数的士0.5%;积算仪表,测量值的士1%。
A5.5制冷剂流量的测量仪表
必须使用下列仪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容积的直接测量:a.
液体制冷剂定量计:
液体制冷剂流量计;
气体制冷剂流量计。
A5.5.2制冷剂量热计或水或盐水冷却器可用作制冷剂流量的直接测量(见A4.3.4和A4.3.5)。流量计的准确度必须在所测流量范围内的士1%之内。A5.5.3
A5.6盐水或水流量的测量仪表
A5.6.1必须使用下列仪表或装置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容积测量:a.bZxz.net
测量重量或容积的液体定量计,液体流量计;
称重水箱、秤和计时计。
流量计的准确度必须在所测流量范围的士1%以内。A5.7时间测量
A5.7.1必须使用准确度在经过时间的士0.1%以内的装置进行时间测量。1461
A5.8重量测量
JB/T 7658. 18--95
A5.8.1必须使用准确度在所测总重量的土0.5%以内的装置进行重量测量A6试验步骤
A6.1装置的组装
A6.1.1把冷凝器和所选择的仪表和装置进行装配、连接、试验,去除水分,抽真空并充注规定量的制冷剂。如果需要,必须使用液体过冷器和蒸气过热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度和达到试验工况。A6.1.2在试验前应清洗冷凝器的水侧表面,该试验结果必须认为是清洁管的试验结果。A6.1.3冷凝器的制冷剂侧应检查有无不凝性气体。对于作为标定冷凝器容量目的的试验中允许存在的不凝性气体应不超过使其冷凝压力增高相应于0.25C冷凝温度的气体量。A6.2运行和限度
A6.2.1按照下列允许偏差和要求启动系统,达到并保持规定工况:a,所有压力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规定值的偏差不得超过其绝对值的2%,各个单值读数也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压力读数必须换算成绝对值,以便确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b.除了进口制冷剂蒸气实际温度和环境空气温度外,所有温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规定值的偏差不得超过0.5℃,各个单值的读数与平均值的偏差也不得超过0.5C。℃.用来确定流体焰的温度测量必须在流体处于过热或过冷条件下进行,这样能确定催确的温度。A6.2.2在达到稳定流动条件后,所有需要的读数必须每15min记录一次,试验必须持续进行直至四组的连续读数值都在规定限度内。A6.2.3试验记录必须包括日期、记录者的姓名、标志所试验冷凝器的主要物理参数、使用的制冷剂和所有的试验读数。
A6.3结果的计算
A6.3.1除了开式壳管式冷凝器外,由主要试验确定的制冷剂总排热量9t等于排放给水的热量加上冷凝器的散热量,对于开式壳管式冷凝器的计算则必须按A6.3.2。A6.3.2由验证试验确定的制冷剂总排热量g等于重量流量w和制冷剂流体在进出口间熔差Ah的乘积。
A6.3.3主要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间的偏差:g = 4= × 100%
不得大于士3%。
A6.3.4冷凝段排热量9是由主要试验中确定的制冷剂重量流量w,求得的:re, - qt/Ah
则q。= ,Ahl
式中:△h是进口处制冷剂蒸气的熔和在出口压力下饱和液体的焰之差。制冷剂过冷段排热量为Q:=qt一q。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增武、孙正国、哈洪波、李慕珍。本标准于1964年1月首次发布,于1986年12月第次修订。1462
..(A2)
++*..(A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