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460-20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承>>21.100.20滚动轴承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1滚动轴承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7 页
标准价格:1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全国滚动轴承标委会
发布部门:全国滚动轴承标委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9Cr18、9Cr18Mo不锈钢材料制造的滚动轴承零件退火、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酸洗检查规程、钢球压碎载荷值等。 JB/T 1460-2002 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1460-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21.10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60—2002
代替JB/T1460—1992
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heat-treatment of rolling bearing parts made from highcarbon chromium stainless steel2002-07-16发布
200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技术要求..3.2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4检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碳铬不锈钢钢球压碎载荷值附录B(资料性附录)小型轴承零件硬度检查规程..B.1试验载荷..
B.2试样的厚度
附录C(规范性附录)酸洗检查规程C.1冷酸洗检查规程
C.1.1酸洗工艺
酸洗操作规程.
酸洗检查
C.2耐腐蚀捡查规程
C.2.1人工海水耐腐蚀检验.
C.2.2稀硝酸水溶液耐腐蚀检验...·C.3钢种混料检查规程
C.3.1酸洗工艺
C.3.2酸洗检查.
C.4滚动体表面缺陷检查规程,
酸洗工艺
酸洗操作程序
C..酸洗检查.
表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技术要求
表2轴承零件需经高温回火后的硬度值,+.+++
表3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同零件的硬度均匀性表4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其他技术要求,表 5 检验方法
高碳铬不锈钢钢球压碎载荷值
表B.1.载荷、宽度与硬度间的关系-..........
JB/T1460—2002
中--+-+++++骨+国++e
+....++--+--+
+骨++曲
本标准代替JB/T14601992.《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1460—2002
本标准与JB/T1460-1992相比主要对原标准中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修订(1992年版的3.2.2.2,本版的3.2.2.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落阳轴承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巧玲、雷建中、仇亚军、高元安、叶健熠、梁华、卢淑君。本标准于1974年首次发布,1984年第次修订,1992年第二次修订。III
高碳铬不锈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鲁
JB/T 1460—2002
本标准规定了9Cr18、9Cr18Mo不锈钢材料制造的滚动轴承零件退火、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酸洗检查规程、钢球压碎载荷值等。本标准适用于上述材料制造的轴承零件(半成品与成品)的热处理质量检验。对有特殊要求的轴承零件,应按相应标准和产品图样的规定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0—19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neqISO6508:1986)GB/T231—19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ISO6507-1:1997)GB/T 4340.2—1999
GB/T4340.3—1999
JB/T1255—
—2001
JB/T 2974—1993
JB/T 7361—-1994
技术要求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idtISO6507-2:1997)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dtISO6507-3:1997)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滚动轴承
3.1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技术要求
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技术要求按表1的规定。表1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
显微组织
脱碳层深度
技术要求
轴承零件退火后的硬度应为197HB~241HB(压痕直径为4.3mm~3.9mm)轴承零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应为均勾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不充许李晶碳化物出现,按本标准第一级别图评定脱碳层最大深度不得超过淬火前每边最小加工留量的2/33.2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技术要求3.2.1硬度
3.2.1.1套圈和滚动体淬、回火后的硬度应不低于58HRC。3.2.1.2轴承零件需经高温回火后的硬度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轴承零件需经高温回火后的硬度值回火温度
注:经高温回火的轴承零件需按JB/T2974--1993增加补充代号套圈、滚动体硬度·HRC(最小)56
3.2.1.3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同零件的硬度均匀性应符合表3的规定JB/T1460—2002
零件名称
成品尺寸
表3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同一零件的硬度均匀性套圈(外径)
硬度差(最天)
注:圆锥滚子尺寸应以小买直径计算显微组织
滚动体(有效直径)
微型轴
承零件
不检查
3.2.2.1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应由马氏体、,一次碳化物、二次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组成。3.2.2.2回火组织主要按二次碳化物溶解程度和晶粒度的大小进行评定,一次碳化物不作淬回火组织的评定依据。在判定晶粒大小时,如果在单个视场中出现个别超过第五级图片晶粒,其面积总和不应超过该现场面积的114,否则视为不合格。3.2.2.3淬回火组织按本标准第二级别图进行评定。第二~五级为合格组织:不应有第一级的欠热组织和第六级李晶碳化物组织出现。当淬回火组织介于一、二级之间时,以硬度为雅。显微组织级别图说明如下:
a)第一级:马氏体+多量残余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此组织是在淬火温度低或保温时间短的情况下形成,碳化物未能很好溶解,固溶体浓度低,因雨而硬度低于标准规定。
第二级:马氏体+较多残余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b)
此组织是在淬火温度下限或保温时间稍短情况下形成,硬度应在标准规定的合格值下限。第三级:马氏体+残余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此组织是在淬火温度及保温时间适当的情况下形成。第四级:马氏体+少量残余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部分残余奥氏体,d)
此组织是淬火温度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情况下形成,e)
第五级:马氏体+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此组织是控制允许晶粒出现的最高级别,不考虑二次碳化物的溶解程度。第六级:马氏体+残余的二次碳化物和-一次碳化物+部分残余奥氏体+李晶碳化物。此组织主要是在锻造加热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形成。第一级别图退火李最组织
放大倍数 500×
第三级
第五级
第二级别图
回火组织
放大倍数500×
第二级
第四级
第六级
JB/T 1460--2002
JB/T 1460--2002
3.2.3轴承零件回火后的其他技术要求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其他技术要求按表4的规定。表4轴承零件淬回火后的其他技术要求检查项目
脱碳及软点
钢球压碎载荷
4捡验方法
检验方法按表5的规定。
检验项目
显微组织bZxz.net
脱碳及软点
钢球压碎载荷
技术要求
轴承零件淬回火后不应有裂纹
轴承零件淬回火后对热处理质量有异议时,可进行断口检验,其断口应为浅灰色细瓷状,二级为合格,不应有一级欠热和三级过热断口存在
工序间脱碳层深度(或表面软点)应符合JB/T1255-2001附录E的规定。但成品不应有脱碳或软点钢球淬回火后压碎载荷值应不小于附录A的规定。直径大于50.800mm的钢球不进行压碎载荷值的测量表5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硬度检查可根据零件的硬度值高低及尺寸分别选用布氏、洛氏、维氏或里氏硬度计,按GB/T230—1991、GB/T 231—1984.JB/T 7361—1994、GB/T 4340.1—1999、GB/T 4340.2-1999、GB/T4340.3一1999的规定进行。测定套圈硬度时,在端面上沿圆周每隔120°测定一点,共测三点。测定钢球、滚子、滚针的表面硬度时,需采用专用的胎具。测定钢球硬度时,胎具的内锥中心线应与压头的中心点重合;测定滚子硬度时,压头中心点应落在胎具V形槽中心线上。钢球和滚子的硬度均测定三点。测量硬度时,应除净轴承零件的脱碳层。圆锥和圆柱滚子成品的硬度以圆锥和圆柱面所测得的硬度为准,球面滚子可测端面硬度。直径不大于15.875mm的钢球在球面上测定硬度和直径不大于15mm的滚子在圆柱面上测定硬度时,应分别按JB/T1255一2001的规定,加上硬度修正值。钢球直径小于4.7625mm,滚子直径小于5mm应在其磨制的平面上测定硬度,测定方法参照附录B。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换算按JB/T1255—2001附录D的规定执行显微组织用金相显微镜在500倍下评定。亦允许在450倍一600倍下进行,但应考患放大倍数的影响。浸蚀剂应按盐酸5mL,苦味酸1g,酒精100mL的溶液进行腐蚀轴承零件率回火裂纹可采用磁力探伤方法检查,其方法按JB/T1255—2001附录B的规定执行。也可采用冷酸洗方法,有疑义时,以热酸洗方法为准,其方法按JB/T1255—一2001附录C的规定执行
零件压碎后观察断面,按第三级别图评定脱碳层和表面软点可参照JB/T1255一2001的规定。轴承零件表面软点可采用冷酸洗方法(见附录C)检查。热冲钢球退火脱碳层,应在垂直于环带截面的磨面上测量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
第三级别图
断口组织
放大倍数 2×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JB/T 1460--2002
JB/T1460—200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高碳铬不锈钢钢球压碎载荷值
表A.1给出了高碳铬不锈钢钢球压碎载荷值。表A.1
高碳铬不锈钢钢球压碎载荷值
钢球公称直径
压碎载荷
淬回火后
钢球公称直径
.38.000
压碎载荷kN
淬回火后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