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777.4-1995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4电工合金零件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3 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6-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刘耀平、赖丙信
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广州电工合金厂
归口单位: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提出单位: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银碳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锌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银碳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锌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1.00%。 JB/T 7777.4-1995 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化学 JB/T7777.4-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银氧化锡氧化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AN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锌量的测定方法。JB/T7777.4—1995
本标准适用于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中锌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1.00%。2引用标准
冶金产品化学分析分光光度法通则GB7729—87
JB4107.1—85
3方法原理www.bzxz.net
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和般规定试料用硫硝混合酸分解,用漠化钠分离银,在OP存在下,pH10时,锌(1)与PAN形成红色络合物,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55nm处测其吸光度。4试剂
4.1混合酸:3体积硫酸(p.1.84g/ml)与2体积硝酸(p1.42g/mL)混合。4.2溴化钠溶液(200g/L)。
4.3混合掩蔽剂:称取2g柠檬酸钠、1g六偏磷酸钠和15g磺基水扬酸溶于100mL水中。4.4丁二酮溶液(10g/L),用乙醇配制。4.5乳化剂0P溶液(1十4)。
4.6氢氧化氨(1十1)。
4.7缓冲溶液:称取5g磷酸氢二钠溶于100mL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10g/L)在pH计上调至pH10。4.8铜试剂(DDTC)溶液(6g/L)。4.91一(2一吡啶偶氮)一2一萘酚(PAN)溶液(1.0g/L),用乙醇配制。4.10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纯锌(99.95%)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十1),盖上表皿,加热溶解完全,驱除氮的氧化物,冷却,用水冲洗表血及杯壁,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锌。4.11锌标准溶液:移取20.00mL锌标准贮存溶液(4.10)置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μg锌。
4.12酚酰指示剂(1.0g/L),用乙醇配制。5仪器
分光光度计。
6分析步骤
机械工业部1995--10—09批准
1996—01-01实施
6.1试料
按表1称取试料,精确至0.0001g。锌
0.05~0.15
>0.15~0.40
>0.40~1.00
6.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作空白试验。
6.3测定
JB/T7777.4—1995
6.3.1将试料(6.1)置于250mL三角烧杯中,加20mL混合酸(4.1),加热至硫酸烟冒至杯口,冷却。6.3.2用水洗涤杯壁,使溶液体积约为60mL,在不断摇动下加10mL溴化钠溶液(4.2),加热煮沸至试液清亮,静置30min。
6.3.3用两层侵速定性滤纸倾斜法过滤,用水洗涤沉淀及杯壁4次,洗涤滤纸3次,滤液及洗涤液收集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3.4分取10.00mL试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0mL混合掩蔽剂(4.3),2mL丁二酮溶液(4.4),0.5mL酚指示剂(4.12),用氨水(4.6)调至液体呈微红色,过量10滴,加5ml缓冲溶液(4.7),3mL0P溶液(4.5),3.0mLPAN溶液(4.9),3滴DDTC溶液(4.8),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3.5将部分溶液移入1cm比色皿中,以水作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55nm处测量吸光度。6.3.6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锌量。6.4工作曲线绘制。
6.4.1移取0、2.00、4.00、6.00、8.00、10.00mL锌标准溶液(4.11)分别置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以下按6.3.4~6.3.5条进行。
6.4.2减去试剂空白吸光度,以锌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7分析结果计算
锌的百分含量按式(1)计算:
Zn(%)=m, ·V。×10-s
式中:mi
一从工作曲线查得锌量,g;
V。-—试液总体积,mL
V,—分取试液体积,mL;
8允许差
试料的质量,g。
试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表2
0.05~0.15
>0.15~0.40
>0.40~1.00
附加说明:
JB/T7777.4-1995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起草,广州电工合金厂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耀平
赖丙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