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JC/T 798-1997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JC/T 798-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C/T 798-1997

中文名称: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标准类别: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7-08-21

实施日期:1998-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334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50粘合料、密封材料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7屋面、铺面防水与防潮材料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JC/T 798-1985(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姚国芳、李谷云、袁大伟、谭国刚、杨太龙、陈宏喜、刘炎明、罗云

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及上海汇丽集团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建材工业局

发布部门:国家建材工业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聚抓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抓乙烯为基料,加人改性材料及其他助剂配制而成的聚抓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以下简称PVC接缝材料)。 JC/T 798-1997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JC/T798-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Waterproofing polyvinyl chloridebuilding jointing material
JC/T798—1997
国家建材工业局发布1997-08-21批准1998-01-01实施
本标准是在原行业标准JC/T798—85(96)(ZBQ24001-85)《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的基础上,并通过十多年来生产及工程实践的总结进行修订。本产品尚无ISO标准可借鉴。在修订中,标准的编写按照GB/T1.1一1993的基本规定。本修订标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参照国外先进国家密封材料标准,同时尽量向国内建筑密封材料标准靠拢,采用GB/T13477一9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结合本产品特点,部分保留了原标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的实施,将替代JC/T798—85(96),其中主要修订内容为:1.根据生产与应用情况,取消原703型,增设801型;2.增加密度要求;
3.拉伸粘结性指标中,增加最大抗拉强度要求;保证了产品的长期性能;4.原标准中下垂度、低温柔性、拉伸粘结性、浸水拉伸粘结性与恢复率。试验方法采用GB/T13477—92规定的试验方法。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及上海汇丽集团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临城建必特防水有限公司、湖南湘潭市新型建材厂、湖南醴陵市中大建筑防水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山大东防水材料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国芳、李谷云、袁大伟、谭国刚、杨太龙、陈宏喜、刘炎明、罗云。
本标准于1985年2月12日首次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83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为基料,加人改性材料及其他助剂配制而成的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以下简称PVC接缝材料)。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186—82涂料产品的取样
GB/T13477—9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3产品分类、型号及标记
3.1分类
PVC接缝材料按施工工艺分为两种类型:J型:是指用热塑法施工的产品,俗称聚氯乙烯胶泥。G型:是指用热熔法施工的产品,俗称塑料油膏。3.2型号
PVC接缝材料按耐热性80℃和低温柔性一10℃为801和耐热性80℃和低温柔性一20℃为802两个型号。
3.3标记
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名称、类型、型号、标准号。标记示例
PVC 接缝材料
4技术要求
4.1外观
JC/T 798—1997
标准编号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4.1.1『型PVC接縫材料为均匀粘稠状物,无结块,无杂质。4.1.2G型PVC接缝材料为黑色块状物,无焦渣等杂物、无流消现象。4.2物理力学性能
产品物理力学性能符合表1的规定。840
密度,g/cm3
下垂度,mm,80℃
低温柔性
拉伸粘结性
漫水拉伸米
恢复率,%
挥发率,%②
温度,℃
最大抗拉强度,MPa
最大延伸率,%
最大抗拉强度,MPa
最大延伸率,%
①规定值是指企业标准或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密度值;②挥发率仅限于 G型PVC接缝材料。试验方法
5.1标准试验条件及制样
不大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5.1.1试验室标准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45%~55%。技术要求
规定值±0.1
无裂缝
0.02~0.15bzxZ.net
0.02~0.15
5.1.2以抽取的试样中称取400g,将塑化或熔化的试样,同时制备密度、下垂度、低温柔性、拉伸粘结性、浸水拉伸粘结性、恢复率试件5.1.3J型试样塑化时,边搅拌、边加热至135℃士5℃,保持3min,降温至120℃土5℃注模。在G型试样熔化时,边搅拌,边加热至120℃士5℃注模。5.1.4试样注模后,在室温下放置24h,再在标准试验室条件下放置2h后脱模。5.1.5砂浆块制作按照GB/T13477规定进行。5.2外观
取样时目测。
5.3密度测定
按GB/T13477中的规定。
5.4下垂度测定
按GB/T13477中的规定,模具按规定中7.1.1b型规定;45°坡度支架;恒温时间5h。5.5低温柔性测定
5.5.1试验器具
a)模框: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外形尺寸120mm×50mm,内部尺寸95mm×25mm,高度3mm;
b)玻璃板:尺寸130mm×80mm,厚度5mm;c)牛皮纸:120mm×50mm;
d)冰箱:温度可调至—10℃士2℃,—20℃±2℃;e)圆棒:直径25mm。
5.5.2试样制备
用隔离剂(甘油:滑石粉1:2)涂于模框内侧,将牛皮纸垫于模框下,置于玻璃板中间,按5.1.3注模,4h后脱模,制戒95mm×25mm×3mm试件,然后在标准试验室条件下放置24h。
5.5.3试验形骤
将试件与圆棒一起放人已降温到要求温度的低温箱中,待温度降到要求温度时,开始记时,恒温2h后,用手将试件绕圆棒弯曲180°,弯曲操作在1s~2s内完成。曲后,立即检查试件开数及破损情况
每个试样测试3个试件。
5.6拉伸粘结性测定
按GB/T13477中规定进行,粘结基材为水泥砂浆板,每组试件制备5换。5.7浸水拉伸粘结性测定
试件在自来水中漫泡24h处理后,按5.6进行测定。每组试件制备5块。5.8恢复率测定
按GB/T13477进行,试件与5.6相同,每组试件制作5块。测试时,把试件由原12mm拉伸到31mm+保持5min,恢复1h。5.9挥发率测定
5.9.1试件制备
取200gG型试件,按5.1.3制备,即将20±5g试样注入已知质量,深为14.5mm,内径为65mm的玻璃培养Ⅲ内,使其流平,冷却后用天平称量(准确至0.001g),每个试样制作3个试件。
5.9.2试验步骤
把试件放人定温80℃土2℃的恒温籍内保温5h后取出,放人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准确至0.001g)。
5.9.3试验结果
取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为挥发率的结果。挥发率按式(1)计算(精确到0.1):W(%)
Mr -M?
\M - M。
式中W—挥发率,%;
Mi—加热前,培养皿和试样质量之和,&;M2—加热后,培养血和试样质量之和,M培养血质量,g。
6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
生产厂按本标推的规定:对每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下垂度、低温柔性、拉伸粘结性及浸水拉伸粘结性。6.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按本标准中第4章全部项目逐项进行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b)正式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c)产品的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别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3组批与抽样规则
6.3.1组批
以同一类型、同一型号20t产品为一批,不足20t也作批进行出厂检验。6.3.2抽样
抽样按GB3186进行。抽样时,取3个试样(每个试样1kg)其中2个试样备用。6.4判定规则
6.4.1外观质量符合4.1规定的产品,为外观合格产品。6.4.2单项判定
密度、下垂度、低温柔性以三个试件全部符合标准为合格;拉伸粘结性、浸水拉伸粘结性、恢复率以五个试件中,三个相近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符合标准为合格。6.4.3综合判定
在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中,产品有2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则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产品有1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可在备用试样中进行该项复验;如仍不符合标准,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产品包装上应涂刷或印刷牢固的标志,其内容包括:a)制造企业名称、地址;
b)商标;
c)产品标记;
d)生产日期及批号;
e)净重。
7.2包装
J型产品的包装可用密封的铁桶。G型产品可用双层塑料袋包装或其他容器。7.3运输
本产品按一般货物运输,运输时,应防止阳光直晒或雨淋,禁止接近热源和火源,防止挤压,碰撞,保持包装完好无损。7.4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及阴凉的仓库内。贮存期为一年,超过年需经检验合格后,仍可使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