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347-1988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1347-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47-1988

中文名称: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7-12-06

实施日期:1988-12-03

作废日期:2009-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0841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玻璃和陶瓷工业>>81.040玻璃

中标分类号:建材>>陶瓷、玻璃>>Q33建筑玻璃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347-1977;被GB/T 1347-2008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2.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77-12-1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建材科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钠、钙、硅玻璃的化学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钠、钙、硅玻璃,如建筑用平板玻璃或类似组成的玻璃化学分析。 GB/T 1347-1988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1347-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Chemical analysis of soda-lime-silica glas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钠、钙、硅玻璃的化学分析方法。UDC 666. 112.3
.01 - 543.06
GB 1347— 88
代替GB1347—77
本标准适用于钠、钙、硅玻璃,如建筑用平板玻璃或类似组成的玻璃化学分析。2分析方法
2.1一般规定
2.1.1标准中对同一组分并列的测定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在有争议时,同-一组分并列的测定方法以1法为准。
2.1.2化学分析所用的天平应精确至0.0001克。天平与磁码应定期进行检定。称取试样时应精确至0.0002克。
2.1.3化学分析所用的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应进行校正。2.1.4分析试样应于105~110℃烘箱中烘干1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溢后称量。2.1.5化学分析所用的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用于标定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基准试剂,标准溶液应定期标定。在进行分析时,应作空白试验。2.2试样的制备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试样经清洗后粉碎,避免引进杂质,通过孔径为0.08毫米筛,贮存于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备用。2.3烧失量的测定
称取约1克试样于已恒重的铂或瓷埚中,放入高温炉内,从低溢升起,在550℃灼烧1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烧失量的百分含量(X)按式(1)计算:X,=
-灼烧前试样重量,克;
式中: G---
Gf灼烧后试样重量,克。
2. 4二氧化硅的测定
2.4.1重量法-分光光度法
2.4.1.1试剂与仪器
无水碳酸钠。
盐酸(比重1.19,1+1,5+95,1M)。硫酸(1+4)。
40%氢氟酸。
× 100
氢氧化钠溶液[10%(m/V)]:称取10克氢氧化钠于塑料杯中,加100毫升水溶解,贮存于塑料瓶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88-05-25批准1989-03-01实施
GB1347—88
氟化钾溶液[2%(m/V)]:称取2克氟化钾于塑料杯中,加100毫升水溶解,贮存于塑料瓶中。f.
硼酸溶液[2%(m/V)]。
对硝基酚指示剂[0.5%(m/V)]溶于乙醇中。h.
95%乙醇。
钼酸铵[(NH,)Mo,O2*4H20]溶液[8%(m/V)]:称取8克钼酸铵溶于100毫升水中,过滤,贮存于j
塑料瓶中。
k.抗坏血酸溶液[2%(m/V)]:使用时配制。1.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预先经1000℃灼烧1小时的高纯石英(纯度为99.99%以上)于铂埚中,加2克无水碳酸钠,混匀。先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1000℃,得到透明熔体,继续熔融3~5分钟。冷却,用热水浸取熔块于300毫升塑料杯中,加入150毫升沸水,搅拌使其溶解(此时溶液应澄清)。冷却,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后立刻转移到塑料瓶中贮存。此溶液每毫升含0.1毫克二氧化硅。
m.分光光度计。
2.4.1.2二氧化硅比色标准曲线的绘制于一组100毫升容量瓶中,加5毫升1M盐酸及20毫升水,摇匀。取0,1.0,2.0,3.0,4.0,5.0,6.0,7.08.0升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加8毫升乙醇,4毫升钼酸铵溶液,摇勾,于20~30℃放置15分钟,加15毫升盐酸(1十1),用水稀释至90毫升左右。加5毫升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1小时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选用5毫米比色血,在波长70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2.4.1.3分析步骤
称取约0.5克试样于铂埚中,加1.5克无水碳酸钠,与试样混匀,再取0.5克无水碳酸钠铺在表面,盖上盖,先低温加热,逐渐升高温度至1000℃,熔融至透明状态,继续熔融15分钟。用钳夹持,小心旋转,使熔融物均匀地附在内壁。冷却,用热水浸取熔块人铂蒸发皿(或瓷蒸发血)中。盖上表面Ⅲ,加10毫升盐酸(1+1)溶解熔块,用少量盐酸(1+1)及热水洗净埚,洗液并入蒸发血内,将Ⅲ置于水浴上蒸发至无盐酸味,冷却。加5毫升盐酸(比重1.19),放置约5分钟,加50毫升热水,搅拌使盐类溶解。用中速定量滤纸倾泻过滤,滤液用250毫升容量瓶承接,以热盐酸(5+95)洗涤血壁及沉淀8~10次,热水洗3~5次。在沉淀上加4滴硫酸(1十4),将滤纸和沉淀移入铂中,放在电炉上低温烘干,升高温度使滤纸充分灰化。于1100℃灼烧1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将沉淀用水润湿,加4滴硫酸(1+4)及5~7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蒸发至干,重复处理一次。逐渐升高温度驱尽三氧化硫白烟,将残渣于1100℃灼烧15分钟,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将上面的滤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吸取25毫升滤液于100毫升塑料杯中,加5毫升氟化钾溶液,摇匀。放置10分钟后,加5笔升硼酸溶液,加1滴对硝基酚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变黄色,加5毫升1M盐酸,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8毫升乙醇,以下分析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硅的含量(C)。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X2)按式(2)计算:Xz =
C × 10
Gi G2 +
+G×1000/
式中:G—灼烧后未经氢氟酸处理的沉淀及埚重量,克;Gi2经氢氟酸处理后灼烧的残渣及埚重量,克,G-试样重基,克;
× 100 *
C-一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分取滤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毫克。2.4.2容量法(氟硅酸钾法)
硝酸(比重1.42)。
盐酸(1+1)。
氢氧化钾。
95%乙醇。
氯化钾。
氯化钾溶液[5%(m/V)]。
GB 134788
氯化钾乙醇溶液[5%(m/V)]:称取5克氯化钾,溶于50毫升水中,加50毫升乙醇,摇匀。氟化钾溶液[15%m/V)]:称取15克氟化钾放在塑料杯中,加80毫升水和20毫升硝酸使其溶解,加氯化钾至饱和,放置过夜,过滤到塑料瓶中。酚指示剂[1%(m/V)]:溶于乙醇中。j.0.15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称取30克氢氧化钠溶于5升经煮沸过的冷水中,贮存于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塑料瓶中,充分摇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约0.7克苯二甲酸氢钾于300毫升烧杯中,加入150毫升经煮沸、冷却、中和过的水,搅拌使其溶解。加15滴酚献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按式(3)计算:Tsio, = m ×,60. 08 ×1 000
V X 816.80
式中:Tso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毫克/毫升,m——称取苯二甲酸氢钾重量,克,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60.08—二氧化硅的分子量;
816.80--苯二甲酸氢钾的分子量。2.4.2.2分析步骤
(3)
称取约0.1克试样于镍埚中,加2克左右氢氧化钾,先低温熔融,经常摇动埚。然后,在600~650℃继续熔融15~~20分钟。旋转埚,使熔融物均勾地附着在内壁。冷却,用热水浸取熔融物于300毫升塑料杯中。盖上表血,一次加入15毫升硝酸,再用少量盐酸(1+1)及水洗净埚,洗液并于塑料杯中,控制试液体积在60毫升左右。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加入氮化钾至过饱和(过饱和量控制在0.5~1克),缓慢加入10毫升氟化钾溶液,用塑料棒搅拌,放置7~10分钟。用塑料漏斗或涂蜡的玻璃漏斗以快速定性滤纸过滤,用氯化钾溶液洗涤塑料杯2~3次,再洗涤滤纸一次。将滤纸和沉淀放回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毫升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毫升酚酸指示剂。用0.15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未洗净的残余酸,仔细搅拌滤纸,并擦洗杯壁,直至试液呈现微红色不消失。加入200~~250毫升中和过的沸水,立即以0.15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X2)按式(4)计算:Tsto, × V
X2=GX1000
式中:Tso,—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毫克/毫升,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旁升;G—试样重量,克。
2.5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2.5.1试剂
40%氢氟酸。
(4)
硫酸(1+1)。
盐酸(1+1)。
氨水(1+1)。
36%乙酸。
GB1347-88
氢氧化钾溶液[20%(m/V)]:贮存于塑料瓶中。六次甲基四胺溶液。
二甲酚橙指示剂[0.2%(m/V)]。
0.01M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称取3.7克EDTA于烧杯中,加入约200毫升水,加热溶解,用水稀释至1升;
至1升。
0.01M乙酸锌标准溶液:称取2.1克乙酸锌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及2毫升乙酸溶液,用水稀释k.
氧化钙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7848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碳酸钙溶于20毫升盐酸(1十1)中,加热微沸,以驱尽二氧化碳。冷却,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钙。
钙指示剂[2-羟基(2-羟基-4-磺酸-1-重氮萘)3-萘酸]:将1克钙指示剂与50克硫酸钾混合,在玛1.
瑙乳钵中研磨混匀,贮存于磨口棕色瓶中。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吸取10毫升氧化钙标准溶液于300毫升烧杯中,加约150毫升水,滴加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近似为12后,再加2毫升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适量的钙指示剂,用0.01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滴定度按式(5)、(6)、(7)计算:m
TA1203 = V× 56. 08
Two = Vx 56. 08 × 40. 30
式中: T Al203\
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毫克/毫升;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毫克/毫升;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毫克/毫升;取氧化钙的量,毫克;
标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101.96-三氧化二铝的分子量;
氧化钙的分子量;
56. 08 --
40.30氧化镁的分子量。
.(5)
(7)
乙酸锌标准溶液与EDTA标准溶液体积比的测定:取10毫升0.01MEDTA标准溶液于300毫升烧杯中,加约150毫升水,再加5毫升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此时溶液pH应为5.5~5.8)和3~4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0.01M乙酸锌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乙酸锌标准溶液与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比按式(8)计算:K
式中:K…每毫升乙酸锌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94
(8)
GB 1347 -88
V—滴定时消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2.5.2分析步骤
称取约0.5克试样于铂血中,用少量水润湿,加1毫升硫酸(1+1)和7~10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蒸发至冒三氧化硫白烟。重复处理一次,逐渐升高温度,驱尽三氧化硫白烟。冷却,加10毫升盐酸(1十1)及适量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A)。吸取25毫升试液(A)于300毫升烧杯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10毫升0.01MEDTA标准溶液,以氮水(1+1)调节试液pH至3~~3.5煮沸2~3分钟,冷却至室温,用水冲稀到200毫升左右。加5毫升六次甲基四胺溶液(此时溶液pH应为5.5~5.8)和3~4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0.01M乙酸锌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黄色变为红色。
三氧化二铝的百分含量(Xs)按式(9)计算:Tai203 × (V/ V2 × K) × 10× 100—(0.638 0X, +0.638 4Xs)Xs=
G×1000
式中:Ta/203—EDTA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铝的滴定度,毫克/毫升;Vi——加入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V2——滴定过量EDTA消耗乙酸锌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K每毫升乙酸锌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G—试样重量,克;
0.6384——三氧化二铁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系数;0.6380-—二氧化钛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系数;X—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
Xs——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2.6二复化钛的测定(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2.6.1试剂与仪器
a. 硫酸(1+1)。
b..盐酸(1+1,1+2)。
c.抗坏血酸溶液[1%(m/V)]:使用时配制。(9)
d.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3%m/V)]:将3克二安替比林甲烷溶于100旁升1M盐酸中,过滤后使用。
e.二氧化钛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预先经800~950℃灼烧2小时的二氧化钛于铂埚中,加约3克焦硫酸钾,先在低温电炉上熔融,再移至喷灯上熔至呈透明状态。放冷后,用20毫升热硫酸(1+1)没取熔块于预先盛有80毫升硫酸(1十1)的烧杯中,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1毫克二氧化钛。吸取100毫升上述二氧化钛标准溶液于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01毫克二氧化钛。
f.分光光度计。
2.6.2二氧化钛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0,1.03.0,5.0.7.0,9.0毫升二氧化钛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01毫克二氧化钛),分别放入组100毫升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0毫升盐酸(1+2),10毫升抗坏血酸溶液,20毫升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40分钟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选用2厘米比色血,在波长43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的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2.6.3分析步骤
吸取50毫升2.5.2试液(A)于100毫升容量瓶中,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吸光度,从标准线上查得所分取试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C)。95
GB 1347—88
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X,)按式(10)计算:c×5
G× 1000
式中: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分取试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毫克;G
-2.5.2中试样重量,克。
2.7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2.7.1邻菲啰啉比色法
2.7.1.1试剂与仪器
氨水(1+1)。
盐酸(1+1)。
硝酸(比重1.42)。
对硝基酚指示剂[0.5%(m/V)]:溶于乙醇中。盐酸羟胺溶液[10%(m/V)]。
邻菲啰啉溶液[0.1%(m/V)]:称取0.1克邻菲啰啉溶于10毫升乙醇,加90毫升水混匀。酒石酸溶液[10%(m/V)]。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三氧化二铁于烧杯中,加20毫升盐酸(1十1)2毫升硝酸加热溶解。冷却,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勾。此溶液每蜜升含0.1毫克三氧化二铁。
吸取100毫升上述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02毫克三氧化二铁。
i.分光光度计。
2.7.1.2三氧化二铁标准曲线的绘制取0,1.0,3.0,5.0.7.0,9.0,11.0毫升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每毫升含0.02毫克三氧化二铁),分别放入-组100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40~50毫升。加4毫升酒石酸溶液.1~2滴对硝基酚指示剂,滴加氨水(1+1)至溶液呈现黄色,随即滴加盐酸至溶液刚无色。此时溶液PH值近似为5,加2毫升盐酸羟胺溶液,10毫升邻菲暖啉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20分钟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选用1厘米比色,在波长51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的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2.7.1.3分析步骤
吸取25毫升2.5.2中试液(A)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40~50毫升,以下分析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三氧化二铁的含量(C)。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Xs)按式(11)计算:C × 10
Xs=GX1000
式中:C-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分取试液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毫克,2.5.2中试样重量,克。
2.7.2原子吸收光谱法
2.7.2.1试剂与仪器
盐酸(1+1)。
硝酸(比重1.42)。
40%氢氟酸。
70%高氯酸。
氯化锶(SrCl2?6H20)溶液[20%(m/V)贮存于塑料瓶中。(11)
GB1347—88
f。氟化钾溶液[20%(m/V)],贮存于塑料瓶中。g、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8859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氯化钠溶于水中,移入1升容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钠。h.氧化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5830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氯化钾溶于水中,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钾。i.氧化钙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7848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碳酸钙溶于20毫升盐酸(1十1)中,加热微沸,以驱尽二氧化碳,冷却,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钙。
j.氧化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5000克预先经950℃灼烧过的氧化镁溶于20毫升盐酸(1+1)中,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镁。
k。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5000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三氧化二铁溶于40升盐酸(1十1)2毫升硝酸中,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三氧化二铁。1.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吸取浓度为每毫升含1毫克的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各20毫升,放入同个1升容量瓶量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勾。得到浓度为20微克/毫升混合标准溶液。
m,标准系列溶液:准确吸取混合标准溶液5.0,10.0,15.0,20.0,25.0,30.0,35.0,40.0毫升分别放入一组100毫升容量瓶中,加4毫升盐酸(1+1和5毫升氯化锶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标准系列溶液中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浓度为1,2,3,4,5,6,7,8微克/毫升,供测定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用。
另取混合标准溶液25.0,30.0,35.0,40.0毫升,分别放入一组100毫升容量瓶中,加4毫升盐酸(1+1)和5毫升氟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标准系列溶液中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浓度为5.6,7,8微克/毫升,供测定氧化钠用。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7.2.2分析步骤
称取约0.1克试样置于铂血中,用少量水润湿,加1毫升高氯酸和10~15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加热分解,蒸发至糊状,用水冲洗血壁,再加0.5毫升高氯酸,继续加热蒸发至高氯酸白烟冒尽。冷却后,加约25毫升水和8毫升盐酸(1十1),缓慢加热20~~30分钟,待残渣全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移入2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B),供测定三氧化二铁用。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气-乙炔火焰,用铁灯在248.3纳米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对试液(B)和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如果试样溶液和标准系列溶液浓度接近则按直接比较法计算,否则,需测定两个参考标准,按内插法计算。直接比较法按式(12)计算:
×C称
式中:.-—-被测溶液中元素氧化物浓度,微克/毫升;C称——标准溶液浓度,微克/毫升;A——被测溶液的吸光度;
A称-—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内插法按式(13)计算:
C2 - CC
Cx=Cr+
A2 —Al
·(12)
式中:Cx
At、A2
GB 134788
被测溶液中元素氧化物浓度,微克/毫升;标准溶液浓度,微克/毫升;
标准溶液吸光度;
Ax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Xs)按式(14)计算:CXV
G×10×100
式中:Cx—
一被测溶液中三氧化二铁浓度,微克/毫升;测量溶液的体积,毫升;
G—试样重量,克。
2.8氧化钙的测定
2.8.1络合滴定法
2.8.1.1试剂
三乙醇胺(1+1)。
氢氧化钾溶液[20%(m/V)]。
钙指示剂(见2.5.1)。
0.01MEDTA标准溶液(见2.5.1)。d.
2.8.1.2分析步骤
吸取25毫升2.5.2中试液(A)于3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加3毫升三乙醇胺(1+1),滴加氢氧化钾溶液至溶液pH值近似为12,再加2毫升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1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酒红色变为亮蓝色。氧化钙的百分含量(X。)按式(15)计算:Xg
Tcao × Vi × 10
G × 1 000
式中:Tcao—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毫克/毫升,V,—滴定钙时消耗 EDTA 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G2.5.2试样重量,克。
2.8.2原子吸收光谱法
2.8.2.1试剂与仪器同2.7.2.1。2.8.2.2分析步骤
吸取20毫升2.7.2.2中试液(B)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4毫升盐酸(1+1)及5毫升氟化锶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C)供测定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用。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气-乙炔火焰,用钙灯在422.7纳米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参照2.7.2.2对试液(C)和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氧化钙的百分含量(X)按式(16)计算:Xg =
C × V× 10
G× 106
式中:Cx被测溶液中氧化钙的浓度,微克/毫升;V
一测量溶液的体积,毫升;
G--.-2.7.2.2中试样重量,克。2.9氧化镁的测定
2.9.1络合滴定法
2.9.1.1试剂
× 100
三乙醇胺(1+1)。
b.氨水(1+1)。
GB 1347—88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为10):称取67.5克氯化铵溶于适量水中,加570毫升氨水(比重0.90),然后用水稀释至1升。
酸性铬深蓝-酚绿B(1:3)混合指示剂:将混合指示剂与硝酸钾按1:50的比例在玛瑙乳钵中研磨混匀,贮存于磨口棕色瓶中。e.0.01MEDTA标准溶液(见2.5.1)。2.9.1.2分析步骤
吸取25毫升2.5.2中试液(A)于3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加3毫升三乙醇胺(1十1),以氨水调至pH值近似为10,再加10毫升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及适量酸性铬深蓝-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0.01M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试液由紫红色变为蓝绿色。氧化镁的百分含量(X,)按式(17)计算:X,
式中: TMO-
Tmgo × (V2 V) × 10
G X 1 000
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毫克/毫升,VI滴定钙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V2
滴定钙、镁含量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2.5.2中试样重量,克。
2.9.2原子吸收光谱法
2.9.2.1试剂与仪器同2.7.2.1
2.9.2.2分析步骤
·(17)
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气-乙炔火焰,用镁灯在285.2纳米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参照2.7.2.2对试液(C)和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氧化镁的百分含量(Xz)按式(18)计算:C×V× 10
G × 106
式中:C被测溶液中氧化镁的浓度,微克/毫升V-测量溶液的体积,升;
(2.7.2.2中试样重量,克。
2.10氧化钾和氧氰化钠的测定
2.10.1原子吸收光谱法
2.10.1.1试剂与仪器同2.7.2.1。2.10.1.2分析步骤
吸取10毫升2.7.2.2试液(B)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4毫升盐酸(1+1)和5毫升氟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氧化钠。将仪器调至最佳工作状态,用空气-乙炔火焰,用钾灯在766.5纳米处和钠灯在589.0纳米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参照2.7.2.2对2.8.2.2试液(C)和上述溶液以及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氧化钾及氧化钠的百分含量(Xs、X。)按式(19)、(20)计算:Cxi ×× 10
G × 106
GB1347 --88
_ Cx2 × V × 20
× 100
G× 10
式中:Cx1—-被测溶液中氧化钾的浓度,微克/毫升;Cx2——被测溶液中氧化钠的浓度,微克/毫升:V测量溶液的体积,毫升;
2.7.2.2中试样重量,克。
2.10.2火焰光度法
2.10.2.1试剂与仪器
硫酸(1+1)。
40%氢氟酸。
盐酸(1+1)。
氧化钾标准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钾,见2.7.2.1)。·(20)
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4.7647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氯化钠溶于水中,移入c.
5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5毫克氧化钠。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吸取氧化钾溶液(每毫升含1毫克氧化钾)10毫升和氧化钠标准溶液(每毫f.
升含5笔克氧化钠)20毫升,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得到每毫升含0.1毫克氧化钾和1毫克氧化钠混合标准溶液。
g:火焰光度计。
2.10.2.2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上述混合标准溶液1.0,2.0,3.0.4.0,5.0,6.0.7.0毫升,分别放入-组100毫升容量瓶中(每份溶液中氧化钾与氧化钠的含量之比为1:10)。加入2毫升盐酸(1+1),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分别于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读取检流计读数,按读取检流计读数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标准曲线。
2.10.2.3分析步骤
称取约0.1克试样于铂中,用少量水润湿,加4~5滴硫酸(1+1和7~10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蒸发至干,逐渐升高温度驱尽三氧化硫白烟。取下,冷却,加约30毫升水及5毫升盐酸(1+1),缓慢加热20~30分钟,待残渣全部溶解后,冷却,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D)供测定氧化钾。
吸取50毫升试液(D)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1毫升盐酸(1+1)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试液E)供测定氧化钠。
在火焰光度计上用曲线法(或内插法)进行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氧化钾及氧化钠的百分含量(Xg、Xg)按式(21)、(22)计算:Xa
C × 250
G× 1000-
C2 × 250 × 2
× 100
G×1000
式中:C,—一在氧化钾的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溶液中氧化钾的含量,毫克/毫升;C2-—一在氧化钠的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毫克/毫升,G——试样重量,克。
2.11三氧化硫的测定
2.11.1试剂
·(21)
(22)
硝酸(比重1.42)。
盐酸(1+1)。
70%高氮酸。
40%氢氟酸。
氯化钡溶液[5%(m/V)]。
GB 1347-88
硝酸银溶液[1%(m/V)],称取1克硝酸银溶于95毫升水中,加入5毫升硝酸,贮存于棕色瓶中。2.11.2分析步骤
称取约1克试样于铂血中,加2毫升硝酸,1毫升高氯酸和10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缓慢加热蒸发至开始逸出高氟酸白烟。冷却,再加2毫升高氯酸和5毫升氢氟酸,继续加热蒸发至干,冷却,加20毫升水及1毫升盐酸(1十1),加热至盐类完全溶解。将所得试液移入3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加热微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5毫升氯化钡溶液继续微沸约10分钟。移至温处静置约1小时,再于室温下静置4小时或过夜。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以温水洗涤至无氟根反应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滤纸及沉淀移入已恒重的铂埚中,灰化后,在850℃灼烧30分钟,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X)按式(23)计算:X1o = GL× 0:343 0 × 100
式中:—灼烧后沉淀的重量;
G—-试样重量,克;
硫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2.12五氟化二磷的测定(磷钒钼黄比色法)2.12.1试剂与仪器
硝酸(比重1.42,1+2)。
70%高氟酸。
c。40%氢氟酸。
钼酸铵-钒酸铵显色剂:
(23)
钼酸铵溶液(甲):将25克钼酸铵[(NH4)sMo,O24·4Hz0]溶于约150毫升水中,加热至60℃C,待溶解后(必要时过滤)用水稀释至250毫升,并加入1毫升硝酸(比重1.42)。酸铵溶液(乙):将0.75克钒酸铵(NHVos)溶于约150毫升水中,加热至60℃,待溶解后冷却,加15毫升硝酸(比重1.42),用水稀释至250毫升。将甲、乙两溶液混合,混匀后保存在棕色瓶中,e.五氧化二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816克预先经105~110℃烘干2小时的磷酸氢二铵[(NH,)2HPO门溶于水中,然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播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1毫克五氧化二磷。
f。分光光度计。
2.12.2五氧化二磷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2.5,5.0,7.5,10.0,12.5,15.0毫升五氧化二磷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0,0.25,0.50,0.75,1.00,1.50毫克五氧化二磷)。加入5毫升硝酸(1+2),然后用水稀释至50~60毫升,加入10毫升铅酸铵钒酸铵显色剂,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0分钟后于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作参比,选用1厘米的比色血,在波长460纳米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按测得的吸光度与比色溶液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2.12.3分析步骤
称取约1克试样于铂Ⅲ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5~6毫升高氰酸、2~3升硝酸和7~~10毫升氢氟酸,于低温电炉上蒸发至近干,用水冲洗血壁,再加1毫升硝酸继续蒸发至干,冷却,加5毫升硝酸(1+2)及适101
GB 1347—88
量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保持在50~60毫升,加入10毫升钼酸铵-钒酸铵显色剂,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五氧化二磷的含量(C)。
五氧化二磷的百分含量(Xn)按式(24)计算:C
X=G×1000
× 100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溶液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毫克;式中: C—
G——试样重量,克。
3分析结果的允许误差
3.1分析结果允许的误差范围见下表。允许误差范围
测定项目
烧失量(X1)
SiO2(X 2)
Al203(X 3)
TiO2(X )
Fe203(X 5)
Cao(X 6)
Mgo(X )
K2o(Xa)
Na20(X g)
SO2(X 10)
P20s(X n)
同一试验室
不同试验室
...( 24)
3.2在采用本方法测定同一一试样时,同一试验室的同一分析人员,须重复进行两次测定,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应符合A项规定,如超出A项规定,须进行第三次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前两次其中之一次分析结果之差符合A项规定时,则取其平均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进行测定。3.3在采用本方法测定同一试样时,同一试验室的两个分析人员所得分析结果之差应符合A项规定,如超出A项规定须找第三者按本标准同一方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前者或其中之的分析结果之差符合A项规定时,则取其平均值。3.4在采用本方法测定同一试样时,不同试验室所得的分析结果之差应符合B项规定。如有争议,应共同商定由另一单位按仲裁分析方法进行测定。以仲裁单位报出的分析结果为准,与两个单位的分析结果比较,若与其中任何一方分析结果之差符合B项规定,则认为此分析结果是准确的,对超出B项规定的分析结果,则认为是不准确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测试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秀妍、主素芬。1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