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330-1998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 7330-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330-1998

中文名称: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03-16

实施日期:1998-01-02

作废日期:2008-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6579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27.040.10

中标分类号:车辆>>车辆通用零部件>>T32螺塞、管件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7330-1987;被GB/T 7330-2008代替

采标情况:IEC 353-8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5365

页数:16开, 页数:23, 字数:40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07-19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7-03-0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阻波器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额定值。本标准适用于串接于高压交流输电线中的阻波器。该设备用以防止频率一般在40kHz~500kHz范围内的载波信号在电力系统各种条件下发生过度损耗,并使得来自邻近电力线载波系统的干扰降到最校本标准不适用于为其他目的连接在高压输电线上的电感器以及用于交直流换流站的阻波器。交直流换流站阻波器所在电力系统条件未在本标准中规定,有关资料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GB/T 7330-1998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7330-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7330—1998
本标推是GB7330-87的修订版。修订时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353:1989《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在编排顺序上,除将IEC353第2章“目的\的内容与第1章合并,并将“前言”中的引用标准内容列入第2章“引用标准”以外,其他均与IEC353相同。在技术内容上,修订时也尽量采用IEC353的规定,但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其中系统电压分级和保护元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适应性调整。与GB7330一87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方面:标准名称中,《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改为《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设备名称“线路阻波器”简化为“阻波器”;提高了温升限值;降低了绝缘水平:规定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阻波器过电压保护中的应用,并在绝缘配合中引入“波前冲击放电电压”和“陡波冲击电流残压”的概念;此外,增加了无线电干扰电压限值的规定。根据最新版国际标准IEC85和国家标准GB11021《电气绝缘耐热性评定和分级》的规定,本标准将参考温度为220℃的绝缘耐热等级改称为“220”级,而IEC353和GB7330--87中称之为\C\级。IEC353表1中称H级绝缘参考温度为185℃,表5中称其参考温度为180℃。本标准根据IEC85和GB11021《电气绝缘耐热性评定和分级》的规定,统一取180℃。本标准第一版发布于1987年,本次修订为第二版。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7330-87。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负责起草,电力部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南京金山电气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香福、陈道元、李顺、涂继和。27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Line traps for a. c. power systems第一篇 总 则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阻波器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额定值。GB/T 7330-1998
negIEC353:1989
代替GB7330—87
本标准适用于串接于高压交流输电线中的阻波器。该设备用以防止频率一般在40kHz~500kHz范围内的载波信号在电力系统各种条件下发生过度损耗,并使得来自邻近电力线载波系统的于扰降到最小。
本标准不适用于为其他目的连接在高压输电线上的电感器以及用于交直流换流站的阻波器。交直流换流站阻波器所在电力系统条件未在本标准中规定,有关资料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qIEC71-1:1993)GB/T16927—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eqvIEC60)GB1094.2—1996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eqvIEC76-2:1993)GB2706—89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5273一85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GB7327-~87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GB11021-89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eqvIEC85:1984)GB 11032-89
GB 11604-89
JB/T 6479-92
3符号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eqvIEC18:1983)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用有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符号不包括在使用时已有注解的以及仅在附录中出现的符号。α温度系数
At分流损耗
AtR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分流损耗C,固有电容
Afi,Af2以阻塞阻抗为基础的频带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3-16批准274
1998-12-01实施
GB/T 7330-1998
AfiR,Af2R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频带f。 中心频率
feR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中心频率fpv额定工频
额定持续电流
Ikm额定短时电流第一个半波的非对称峰值IuN额定短时电流稳态分量有效值J
主线圈导体内短时电流的密度
主线圈的工频电感
主线圜的真实电感
主线圈的额定电感
阻塞电阻
温度系数的倒数
额定工频下额定短时电流在阻波器上的感应电压Um2系统最高电压
Z阻塞阻抗
4工作条件
4.1标准条件
标准条件应为户外运行。阻波器在日照、雨、雾、霜、雪及结冰等情况下应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盐雾、工业污秽等恶劣的大气条件应在制造厂与用户间的具体协议中规定。4.2海拔高度
除非与制造厂有特殊协议并采取保证其适用性的措施,阻波器不应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使用。4.3环境温度
除非与制造厂有特殊协议并采取保证其适用性的措施,阻波器工作环境的空气温度不应超过40℃~+40℃的范围。
4.4工业频率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频率为50Hz或60Hz的电力系统。4.5波形
应用本标准时,可以认为工频电流、电压具有接近正弦波的波形。4.6异常工作条件
如果4.2和4.3规定的要求不能满足,则应按第8章和10.3处理。第二篇定 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术语见GB2900系列标准的各有关部分。5概述
阻波器一般由电感型式的主线圈、调谐装置以及保护元件组成,串接在高压输电线中载波信号连接点与相邻的电力系统元件(如母线,变压器等)之间。跨接于主线圈的调谐装置,经适当调谐,可使阻波器在一个、多个载波频率点或连续的载波频带内呈现较高的阻抗,而工颊阻抗则可忽略不计。阻波器也可用来限制电力系统分支点载波功率的损失。275
GB/T73301998
图1中a)和b)给出了典型的阻波器电路。保护元件
主线圈
调谐装量
a)单频调谐阻波器
图1阻波器电路
5.1主线圈main coil
承载高压输电线工频电流的电感线圈。5.1.1视在电感apparent inductance保护元件
主线圈Www.bzxZ.net
调谐装置
b)频带调谐阻波器
主线圈的电抗除以确定该电抗的角频率的商,固有电容的影响未被补偿。5.1.2 工频电感 power-frequency inductance主线圈在工业频率下的电感Lp。5.1.3真实电感true inductance主线圈在规定频率下的自电感L,固有电容的影响已补偿。5.1.4额定电感rated inductance主线圈在100kHz的真实电感LiN。5.1.5固有电容self-capacitance与真实电感一起使主线圈在自谐振频率点谐振的电容Cr。固有电容的数值决定于主线圈的结构设计。
5. 1.6自谐振频率 self-resonant frequency主线圈的真实电感与固有电容一起产生的谐振频率。5.1.7主线圈的电阻 resistance of main coil主线圈在直流状态下的电阻。
5.1.8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温度每变化1℃,电阻率变化量与0℃时电阻率的比值α。5.1.9额定工频rated power frequency阻波器所连接的高压电力系统的工频fpN。5.2调谐装置tuning device
与主线圈并联,由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组成的部件。这些元件由阻波器的载频性能要求确定,不一定同时具备。
5.3保护元件protectivedevice
跨接于主线圈和调谐装置的元件,使阻波器不会因暂态过电压损坏。调谐装置中的个别元件可以加装其他保护元件。
5.4载波频率特性carrier-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电力系统的元件如变压器、母线、线路等相当于在阻波器以外接在线路和大地之间的一个阻抗。该阻抗与阻波器的阻抗相串联,形成载波通道的分路。该分路所引起的信号功率的损耗取决于两部分阻抗的向量和。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两阻抗中的电抗分量可能会相互抵消,从而使得总分路阻抗降低到不合276
GB/T 7330 - 1998
要求的数值。为了消除这种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消除由电力系统开关操作引起的分流损耗的变化,阻波器的阻塞阻抗应含有电阻分量。阻波器的性能可以只按其电阻分量评价。5.4.1 阻塞阻抗 blocking impedance在规定的载波频带内整台阻波器的复阻抗乙b。5.4.2阻塞电阻blocking resistance阻塞阻抗的电阻分量Rb。
5.4.3分流损耗tappingloss
由于阻波器阻塞能力有限而引起的载波信号的损耗At。取一与输电线特性阻抗相等的阻抗,在与阻波器并联和不并联两种情况下,该阻抗两端信号电压的比值定义为分流损耗,以dB表示。5. 4. 4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分流损耗tapping loss based on blocking resistance在阻塞阻抗中的电抗分量被完全抵消的条件下,由于阻塞阻抗中电阻分量有限而引起的载波信号的损耗AtR。
5.4.5以阻塞阻抗为基础的频带bandwidth based on blocking impedance载波频带Af或△f(见图2),在此频带内,阻塞阻抗的模值不低于规定值,或分流损耗A.不超过规定值。
5.4.6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频带bandwidth based on blocking resistance载波频带△FiR或△/2R,在此频带内,阻塞电阻不低于规定值,或以阻塞电阻为基准的分流耗不超过规定值(见图2)。
f(kHz)
a)单频调谐阻波器
f (kHz)
b)频带调谐阻波器
AfiR=AfR,但 AfiAf2
图2阻波器频带的定义
f (kHz)
f (kHz)
5.4.7中心频率centre frequency阻塞频带边界频率的儿何平均值f。GB/T73301998
5.4.8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中心频率centre frequencybased on blocking resistance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阻塞频带边界频率的几何平均值fR。频带调谐阻波器的fr等于f。。5.4.9品质因数QQfactor
主线圈在规定频率下的电抗值对电阻值的比值。5.5电流
5.5.1额定持续电流continuous rated current在规定工频下连续流过主线圈而不会使温升超过限值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IN。5.5.2额定短时电流rated short-time current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主线圈而不会引起热损坏或机械损坏的短路电流稳态分量有效值IkN,短时电流第一个半波的非对称峰值1km应取为该有效值的2.55倍。5.5.3紧急过载电流emergency overload current在一定时间内主线圈能够承受而不引起永久性损坏且不至于显著缩短使用寿命的电流。第三篇要求
6一般要求
6.1主线圈
主线圈的额定电感应从第20章的推荐值中选择,并不低于规定值的90%。如对互换性有要求,制造厂应与用户协商确定适当的上限。注:计算阻塞电阻或以阻塞电阻为基准的带宽时,应采用下偏差。6.1.1自谐振频率
该频率应高于500kHz。但额定电感大于0.5mH的阻波器除外,这种阻波器主线圈由于实际结构的限制可能无法使该频率达到这一数值。6.1.2品质因数
如对互换性有要求,主线圈在100kHz的品质因数应不小于30。主线圈的实际结构会影响Q值。6.1.3电流额定值
持续电流和短时电流的额定值应与第21章及第22章的推荐值一致。6.2调谐装置
调谐装置应设计得在通过额定持续电流、额定短时电流或紧急过载电流时,主线圈的温升及磁场不会引起阻塞性能的显著变化,也不会引起任何损坏。调谐装置的布置应考虑到便于更换。6.3保护元件
建议采用符合GB11032或JB/T6479规定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符合GB7327规定的碳化硅阀式避雷器也可采用。避雷器的设计及安装应保证在主线圈通过额定持续电流、额定短时电流、紧急过载电流时,温升和磁场不会使其功能发生显著变化,也不会引起任何损坏。不仅当额定短时电流通过阻波器时,在阻波器两端间感应的工频电压不应使它动作或放电,而且在它动作于某种冲击过电压后,相继而来的短时电流感应的工频电压也不应使它维持放电或动作状态。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安装在阻波器后面的站用避雷器的数值,且不允许低于5kA。避雷器的通流容量应足以释放各种操作过电压的能量。避雷器杂散电容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不应构成对阻波器阻塞特性的不良影响。应保证阻波器在承载上述各种电流时,阻塞特性频响曲线不会因避雷器杂散电容的变化(受温升的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阻塞阻抗或阻塞电阻在此条件下不应低于规定值。278
7阻塞要求
GB/T 7330—1998
阻塞阻抗和分流损耗的要求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为了明确频带的概念,建议以2.6dB作为分流损耗和以阻塞电阻为基础的分流损耗的最大值,相当于阻塞电阻为输电线特性阻抗的1.41倍。种典型情况是,单导线输电线相对地阻抗为4002,与它相连的阻波器的阻塞电阻为5700。8连续工作要求
当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环境空气温度在4.3规定的范围以内时,在通过额定持续电流的情况下,阻波器任何部分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列出的限值。热点的温升应直接测定,平均温升按19.1规定的电阻法测算得出。由于阻波器在工作寿命期内一般不是满载运行,表1给出的最高温升高于GB11021规定的数值。表1温升限值
耐热等级
(参考温度)
最高温升
直测法测得的
热点温升
电阻法测得的
平均温升
耐热等级
(参考温度)
最高温升
直测法测得的
热点温升
电阻法测得的
平均温升
注:对于上述等级以外的某些绝缘材料,通过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可以采用此表所列以外的温升限值。如果阻波器需要在环境空气温度超过4.3所规定的最大值10℃以内的情况下运行,则阻波器允许的最高温升应减低:
一5℃(如果超过的温度不大于5℃)10℃(如果超过的温度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10℃);对于空气温度超过4.3规定的上限值10℃以上的情况,允许温升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确定。当阻波器需要在海拔1000m以上地区运行,而试验在低海拔地区进行时,海拔1000m以上每增加500m,温升限值下降2.5%。
阻波器的某些部件,根据其位置可能需要或具有单独的要求。裸露金属部件或绕组,温升不应超过相邻绝缘材料的使用上限。对于端子尺寸,在参照GB5273时应注意,主线圈磁场产生的涡流会使端子工作于较高的温度。
9承受短时电流的能力
9.1机械强度
阻波器承受额定短时电流的非对称峰值Im后,短时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不应使阻波器出现机械结构以及电气特性的改变。此性能按19.4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9.2热性能
阻波器应能承受时间1s、有效值In的额定短时电流的热作用。按19.4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10绝缘水平
10.1阻波器两端间的绝缘
阻波器两端间的绝缘水平由保护元件的额定电压决定。主线圈及调谐装置的绝缘应根据以下因素适当确定:
a)额定工频下额定短时电流通过主线圈时在两端间感应的工频电压U:279
式中:U—-电压,V;
fp——额定工频 Hz;
L主线圈的工频电感,mH;
GB/T 73301998
U = 2 · fpy·L, - IkN
Ian——额定短时电流,有效值,kA。保护元件的短时最高工作电压应高于b)保护元件的波前冲击放电电压、陡波冲击电流残压或标称放电电流残压中取较高值。10.2系统电压绝缘
阻波器系统电压绝缘通常由悬式或支柱式绝缘子承担。阻波器的系统电压绝缘水平应与连接在高压电网中其他设备一致,见GB311.1。10.3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阻波器
如果需要阻波器在海拔1000m到3000m的地区使用,但在海拔1000m以下试验,空气绝缘(产品中由空气距离形成的绝缘)的试验电压应按GB311.1规定的海拔校正系数予以修正。11无线电干扰电压(RIV)
阻波器上的电晕会产生无线电干扰电压,建议电晕起始电压至少比阻波器所连接的电网的最高相电压(Um/3)高15%。表2给出了各级电力系统最高电压Um、无线电干扰试验电压及最高无线电干扰电压的数值。
表2电力系统电压、无线电干扰电压及试验电压的关系系统电压,kv
额定电压系统最高电压
无线电干扰
试验电压
最高无线电
干扰电压
系统电压,kV
额定电压
「系统最高电压
无线电干扰
试验电压
最高无线电
于扰电压
注:如阻波器运行在高海拔地区但在低海拔地区试验,试验电压按GB311.1规定的空气绝缘海拔校正系数予以修正。
12工频损耗
由于工频电流的流过和涡流的存在,阻波器会产生功率损耗。损耗的大小与阻波器的设计和主线圈使用的材料有关。如果用户要求确定损耗,制造厂应按协议提供损耗值。应注意,工频损耗的降低会影响阻波器的载波频率性能。
由于阻波器在设计和结构上差异很大,为便于比较,建议将损耗修正到温度为75℃时的数值。附录A(提示的附录)中A3提出了按温度修正损耗的方法。13悬挂系统抗拉强度
阻波器悬挂系统的抗拉强度,至少应达到:阻波器质量(kg)的2倍,乘以9.81换算为N,再加5 000 N。
14配件
14.1防鸟栅
防鸟栅不是必备的。如配备,直径16 mm的球体应不能进入阻波器。280
14.2端子
GB/T 7330—1998
端子的位置和型式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应注意GB5273对端子尺寸的详细规定。第四篇铭
主线圈、调谐装置、保护元件应配有铭牌、固定在明显易见的部位。铭牌应采用耐气候影响的材料制作,文字应难以消除。铭牌应列出下列数据:15主线圈铭牌
a)制造厂名和制造年月;
b)型号;
c)序号;
d)额定电感(mH);
e)工频电感(mH);
f)额定持续电流(A);
g)额定工频(Hz);
h)额定短时电流(kA)和持续时间(s);i)质量(kg);
j)标准号。
16调谐装置铭牌
a)制造厂名和制造年月;
b)型号;
c)序号;
d)频率或频带(kHz);
e)阻塞阻抗或阻塞电阻(最低值)(2);f)额定冲击保护水平(kV);
g)主线圈额定电感(mH)和序号(选用)。注:额定冲击保护水平是指调谐装置允许的保护元件的冲击保护水平。17保护元件铭牌
保护元件的铭牌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第五篇试
18-般条件
制造厂可在0℃~十40℃之间的任一环境温度的室内或室外进行试验。除非另有说明,阻波器在试验时的安装位置应与运行情况相似。试验时应记录环境温度。如制造厂和用户达成特殊协议,可将部分或全部型式试验作为抽样试验重复进行。保护元件的试验应根据其结构型式按相应的国家标准GB11032、GB7327或行业标准JB/T6479进行。为简便起见,对下述一些试验项目推荐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其他方法,只要充分证实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包括使用直读式仪表以省略或减少计算的方法在内,也可使用。进行载波频率性能测试时,信号源应为低内阻的振荡器,测试环路尽可能地小以排除其阻抗的影响。如果可能,应扣除试验引线的影响。此外,被测设备与周围金属物或金属材料之间至少应隔开一个直径的距离。281
19试验方法
19.1温升试验(型式试验)
GB/T 7330 -- 1998
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阻波器在额定持续电流下的热性能。阻波器主线圈的温升(由电阻法测定平均温升及直测法测定热点温升)必须确定。试验应以额定工频的额定持续电流I进行。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采用额定值,可用不小于90%额定值的电流I.进行试验,并按下式换算出对应于额定持续电流In的温升QR。(IN)1.6
式中:
以试验电流I.测量的温升,℃。试验应连续进行,至产品任何部位的温度在两个相邻的每小时读数之差不大于2%时为止。a)用电阻法测量平均温升
由于主线圈的电阻按导体材料的温度系数α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额定持续电流所引起的温升可以通过测量试验开始前的电阻及试验结束时的电阻计算确定。如果无法直接测量试验电路开断瞬间的电阻,建议在试验完毕后,以不超过3min的时间为测量间隔测出不同时刻的四个以上电阻值,并对应时间坐标绘成曲线(见图3),将曲线外推得到试验刚结束时的电阻值。曲线外推的方法应符合GB1094.2的规定。
表3给出了铜、铝和铝镁硅合金的温度系数α和T(即1/α)的数值。拎却曲线
时间(min)
图3温升试验结束时确定主线圈电阻的方法表3阻波器主线圈常用导体材料的α和7值导体材料
铝镁硅合金
a(=1/T)
T(-1/a)
主线圈在试验完毕时的温度2,可通过在该温度测定的电阻R,以及在另一温度9,测定的电阻R!按下式确定:
·(T+)-T
.与.以摄氏度为单位。最终温度62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即为平均温升。环境温度测量方法应符合GB1094.2的规定。
b)热点温升测量
GB/T 7330—1998
热点温升是按图4所示布设若干测量点(最少5点)获得的最高温度读值与试验完毕时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如果主线圈的轴线为竖直的,热点通常位于线圈的顶部。可用热电偶、温度计、热敏纸或其他适合的器件测量温升,测量器件应埋于线圈内部,贴于导线表面。用热电偶测量可能难以进行,因为主线圈上的电压会影响读数。
轴线垂直
×--测量点位置
轴线横置
图4确定主线圈热点温度时测量点的分布19.2无线电干扰电压测量(型式试验)X
建议按图5所示安装布置方法确定阻波器在运行条件下是否产生过高的无线电干扰电压。试验环境应清洁干燥,背景干扰电压应不超过试品干扰电压的一半,并以方均根值法修正其影响。此项试验应按GB11604规定进行。测试设备应是已经普遍认可、可在市场上购得的,其性能应能够测量频率为0.5MHz~1.5MHz,带宽9kHz以内的准峰值信号,输入阻抗约为150Q2。尼龙绳或其他绝缘悬挂物
电睾均压环
阻波器
防止放电的屏蔽
无线电于扰电压表
接地开关
分流器
注:电晕均压环只是在运行需要配备时才在试验时配备。电翠屏蔽球
耦合电容器>500pF
77777777
高压变压器
图5确定无线电干扰电压时阻波器的安装布置方法19.3绝缘试验
除本条规定以外,其他试验细节可按GB/T16927执行。19.3.1冲击电压试验(型式试验)方法1:
试验时用另一只保护元件代替与主线圈配套使用的保护元件,该保护元件的冲击放电电压比被代替的保护元件至少高30%,型式和结构相同,连接的方法不变。放电电压的上限应为高一级保护元件的上限。
GB/T7330-1998
保护元件的内在性能不能满足试验要求时,可用球隙代替。加于阻波器端子的试验电压应具有不低于200kV/μus的波前陡度以及能使保护元件在波前放电的幅值。推荐的试验电路如图6所示,但应连接保护元件,不装截断间隙。分压器
阻波器
冲击电压发生器
分流器
注:截断间隙仅在截波冲击试验时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
截断间隙
图6冲击电压试验电路
试验过程:
将试验电压分别加在阻波器的每一个端子上,一端加压时,另一端接地。应按图6所示电路录取所有示波图。
试验步骤:
a)施加降低电压的冲击电压-次,试验电压幅值约为保护元件冲击放电电压的50%。b)施加上述100%全电压冲击,正极性5次,负极性5次。c)重复a)项。
若在冲击电压试验前后,阻波器阻塞能力有显著变化以及示波图有变化,则表明试验已引起绝缘异常或其他损坏。
方法2:
试验时,不接入保护元件,并按运行情况接入调谐装置。波形为1.2/10μs~50μs的冲击电压施加在阻波器的每个端子上。该电压的峰值至少应比保护元件的波前冲击放电电压、陡波冲击电流残压或标称放电电流残压中的较高值高30%。试验电路如图6所示。对于电感量较小的阻波器,例如0.5mH以下,冲击电压半峰值视在持续时间可能难以达到10us,这时,执行标准的各方可根据试验设备的能力协商确定其他持续时间,例如5us。试验过程:见方法1。
试验步骤:
a)施加降低电压的全波冲击电压一次,试验电压约为规定幅值的50%。b)施加100%的全波冲击电压一次。c)施加100%的截波冲击电压,正极性两次,负极性两次。最大预截断时间不超过5us,电压骤降视在时间不超过0.4 us。
d)施加100%的全波冲击电压,正极性3次,负极性3次。e)重复a)项。
若在冲击电压试验前后,阻波器阻塞能力有显著变化以及示波图有变化,则表明试验已引起绝缘异常或其他损坏。
19.3.2调谐装置工频电压试验(型式及常规试验)28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