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121-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121-1993
中文名称: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3部分:分规范 片状固定电容器(可供认证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3-01-02
实施日期:1993-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210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电容器>>31.060.40钽电解电容器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L11电容器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EC 384-3-1989 QC 30080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7, 字数:31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1-2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机电部标准化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电解质片状固定钽电容器。这类电容器主要用于直接安装在混合电路基板上或印刷电路板上。包括两个类型:Ⅰ型有防护层的电容器和Ⅱ型无防护层的电容器。 GB/T 14121-1993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3部分:分规范 片状固定电容器(可供认证用) GB/T14121-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3部分:分规范
片状固定电容器
Fixed capaci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 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Fixed tantalum chip capacitors(可供认证用)
GB/T14121—93
IEC384-3—1989
QC300800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384-3(1989)《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3部分:分规范片状钼固定电容器》。
1总则
1.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电解质片状固定钼电容器。这类电容器主要用于直接安装在混合电路基板上或印刷电路板上。
包括两个类型:I型有防护层的电容器和I型无防护层的电容器。1.2目的
本标准目的是对这类电容器规定优先额定值和特性,并从GB2693中选取适用的质量评定程序,试验和测量方法,以及一般的性能要求。详细规范中引用本分规范所规定的试验严酷度和要求,应具有同等的或更高的性能水平,不允许降低性能水平。1.3有关文件
3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总规范(可供认证用)GB2693
ISO3优先数一优先数系
IEC62电阻器和电容器的标志代码IEC63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优先数系
第1号修改单(1967)
第2号修改单(1977)
3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IEC410(1973)计数检查抽样方案和程序IECQ/QC001001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基本章程IECQ/QC001002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程序规则注:上述标准除IEC68外,其余均采用现行版本。1.4详细规范中应规定的内容
详细规范应根据有关的空白详细规范来制定。详细规范中不应规定低于总规范、分规范或空白详细规范中所规定的要求。当有更严格的要求时,应在详细规范中的1.9条中列出,并在试验一览表中说明,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18批准1993-08-01实施
例如用括号角注标出。
GB/T14121—93
注:为了方便起见,1.4.1条中规定的内容可用表格形式列出。每个详细规范中应给出下列内容,引用的数值应优先从本分规范的相应条款所规定的数值中选取。1.4.1外形图和尺寸
应有一幅片状电容器的外形图以便于识别和与其他电容器进行比较。影响互换性和安装的尺寸及其公差应在详细规范中给出。
全部尺寸应优先用毫米为单位标注。通常应给出电容器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必要时,例如当一个详细规范包括几个外壳号时,其尺寸及公差,应放在图形下面的表中。当外形不属于上述情况时,详细规范也应给出能足以说明电容器的尺寸数据。1.4.2安装
详细规范应给出通常使用时的安装方法。电容器应按正常方法安装。试验和测量时的安装(当有要求时)应符合本分规范4.3条的规定。1.4.3额定值和特性
额定值与特性应符合本分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4.3.1标称电容量范围
见2.2.1条。
注:当按详细规范批准的产品,有不同的标称电容量范围时应增加如下说明:“每一个电压范围可提供的标称电容量范围在合格产品一览表中给出”。1.4.3.2特殊的特性
当认为有必要充分说明元件的设计和应用时,可以列出补充特性。1.4.3.3焊接
详细规范应规定适用于可焊性试验和耐焊接热试验的试验方法、严酷度和要求。1.4.4标志
详细规范应规定电容器上和包装上的标志内容。与本分规范第1.6条有差别应特别说明。1.5术语
除了GB2693的术语和定义外,还采用了下面的术语和定义。1.5.1片状电容器
片状电容器是尺寸很小、引出端的状态或形状适用于混合电路和印刷电路板上做表面安装的一种电容器。
1.6标志
应符合GB2693的2.4条和下列详细规定:1.6.1标志中所给出的内容通常从下列项目中选取,每项的相对重要性按其在项目顺序中的位置来表示:
引出端的极性(由结构识别的除外);b.
标称电容量;
额定电压(直流电压可以用符号一或一表示);标称电容量的允许偏差;
类型(按照1.1条);
制造年月(或周);
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气候类别;
型号名称;
j引用的详细规范。
GB/T14121—93
1.6.2片状电容器通常不在主体上打标志,有的产品如果能打标志,电容器上应尽量多地、清晰地标出上述项目中认为是有用的项目。电容器上的标志内容应避免重复。1.6.3标志应清晰不易弄模糊或被手指抹去。1.6.4除了极性以外,装有电容器的包装件上应清晰地标出1.6.1条所列出的全部内容。但极性与包装方法适用时也应标志极性。
1.6.5增加任何标志不应引起混淆。2优先额定值和特性
2.1优先特性
详细规范中所给出的各种特性值应优先从下列数值中选取。2.1.1优先气候类别
本规范所涉及的片状电容器按GB2693中总则的规定划分气候类别。下限类别温度、上限类别温度和稳态湿热试验的持续时间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下限类别温度:一55℃
上限类别温度:85℃和125℃
稳态湿热试验的持续时间:I型:21d和56dI型,不适用
寒冷和干热试验的严酷度分别为下限类别温度和上限类别温度。2.2优先额定值
2.2.1标称电容量(CR)
标称电容量的优先值从IEC63号标准中的E6数系和它的十进倍数中选取。2.2.2标称电容量的允许偏差
标称电容量允许偏差的优先值为:士10%和土20%。2.2.3额定电压(UR)
额定直流电压的优先值应从ISO3号标准中的R5数系中选取:1.0-1.6-2.5-4.0-6.3和它们的十进倍数,若需要其他数值则应从R10数系中选取。2.2.4类别电压(Uc)
上限类别温度为125℃的电容器,其类别电压在下表中给出:UR
2.2.5浪涌电压
浪涌电压应为1.15倍的额定电压或类别电压并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电压值。2.2.6额定温度
额定温度值为85℃。
3质量评定程序
3.1初始制造阶段
初始制造阶段是氧化层的形成。3.2结构类似元件
GB/T14121—93
用同样的工艺和材料生产的电容器,尽管外壳号和规格可能不同,均认为是结构类似的电容器。3.3放行批证明记录
当详细规范中有规定,并且采购方有要求时,应提供GB2693第3.5.1条所要求的内容。在耐久性试验以后,要求变化量的参数有电容量、损耗角正切(tano)和漏电流。3.4鉴定批准
总规范GB2693第3.4条中规定了鉴定批准试验的程序以逐批试验和周期试验为基础的鉴定批准试验一览表在本规范的3.5条中规定。采用固定样本大小一览表的程序在下面3.4.1条和3.4.2条中规定。
3.4.1以固定样本大小为基础的鉴定批准程序抽样固定样本大小检验的程序在GB2693第3.4.2b条中已作说明。该样本应能代表申请批准的电容器范围。这个范围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详细规范所包括的整个范围。样本应由最低和最高电压的样品组成。这两种电压中都应有最大和最小壳号的样品。当壳号超过4种时,中间壳号也要进行试验。每种电压、壳号的组合(即规格)中应选择电容量最大的。这样对于一个范围的批准需要有4种规格或6种规格进行试验。当这个范围少于4种规格时,试验样品的数量则和4种规格所要求的数量一样。下列情况用备用样品:
a)每种规格中有一只可以用备用样品来替换“0”组中允许的不合格的样品。b)每种规格中有一只可以用备用样品来替换不属于制造厂的差错而造成的不合格的样品。“0”组中规定的样品数量是假定全部组别都适用时的样品数,如果不是这样则样品数量可相应地减少。
鉴定批准试验一览表中增加试验组时,则“0”组所需的样品数应增加,增加的数量应与增加的试验组别所需要的样品数量相同。表1规定了鉴定批准试验的每组或每个分组的样品数以及允许的不合格品数。
3.4.2试验
由一个详细规范所包括的电容器的鉴定批准试验需要进行表1和表2所规定的全部一系列的试验。
每组的各项试验必须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全部样品都要经过“0”组试验,然后再分到其他各组。在“0”组试验中出现不合格的样品不能用于其他各组。一个电容器不符合某一组的全部或部分试验要求时,算做“一个不合格品”。当不合格品数不超过每组或每个分组规定的允许不合格品数且不超过允许的不合格品总数时,应给予鉴定批准。注:表1和表2一起构成固定样本大小试验一览表。表1中包括了不同的试验或试验组的抽样和充许不合格品数的细节,而表2连同第4章中的试验细节一起给出了完整的试验条件和性能要求摘要,同时指出在详细规范中必须作出选择,例如选定的试验方法或试验条件。固定样本大小试验一览表中的试验条件和性能要求应与详细规范中质量一致性检验中的规定相一致。抽样方案及其充许不合格品数
本标准
试验项日
外观检查
滑电流
313,3)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阻抗*4.5.4
各用样品
耐焊接热
元件耐游剂\
可焊性
标志耐溶剂[
端面锤层结合
外观检验
电睿量
损耗角正切
阻抗”
附着力
温度快速变化
气簇顺序仪于「型)
稳态湿热仅I型)
高低温特性
浪涌电压
反向电压\
耐久性
条教号
GB/T14121—93
样品数(n)和充许不合格品数(pd)试验 4 个规格和少于
1个规格5时
注:1)这些测量值作为3分组试验的初始测量值。4n
试验 6个规格5”时
GB/T14121—93
2)一个规格中,允许不合格品数不得多于1个。3)在计算下列试验中的不合格品数时不应把电容器安装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计入。这种不合格品应以备用样品替换。
4)如果详细规范要求时。
5)关于电容量和电压的组合(规格)见3.4.1条。表2
鉴定批准试验一览表
注:④试验项目和性能要求的条款号引自第4章:试验和测量程序。②本表中,D=破环性的,ND=非破坏性的。1)这个试验可将片状电容器安装在基板上进行。2)当各组所用的基板材料不同时,详细规范应说明每个组所采用的是哪一种材料。条款号和试验
项目(见注?)
4.4外观检查
4.4尺寸(详细的)
漏电流
2电容量
4.5.3损耗角正切tang)
1阻抗(如适用)
4.6耐焊接热
最后测量
元件耐溶剂性
(当适用时)
试验条件
(见注)
保护电阻器:1000g
频率·.z
频率..·Hz
频率,100kHz
方法:
持续时间.
恢复:24±2h
外观检查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溶剂温度
方法2
样品数(n)和允许
不合格品数
见表1
见表1
性能要求
(见注)
按4.4.2条
标志清晰,并符合详细规
范中的规定
见详细规范
<0.02CUμA/uFV或
取两者中较大值。
在规定允许偏差范围内
Ur≥10 V:0. 06
6VUr<10V0.08
U<6V:≤0.10
见详细规范
见详细规范
条款号和试验
项目(见注()
4.7可焊性
4. 7. 2 最后测甚
4. 18标志耐溶剂性1
(当适用时)
4.9端面镀层结合强度
(当适时)
4.3安装
4.8附若力
4. 10.1 初始测过
4.10温度快速变化
4. 10. 3 最后测量
4.11气候顺序
(仅适于I型)
1. 11.1 初始测量
4.11.2干热
方法:
GB/T14121—93
续表2
试验条件
(见注①)
外观检查
溶剂温度
方法1
擦拭材料:棉花
电容量(在印制电路板弯
曲状态下)
外观检查
基板材料
外观检查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抗(当适用时)
外观检查
电容鹭
,=下限类别温度
=上限类别温度 5 次循
持续时间 30 min
恢复,1~2 h
漏电流
电容量
报耗角正切
电容量
温度上限类别温度
样品数(n)和允许
不合格品数
见表1
见表1
见表1
见表1
性能要求
(见注())
按4-7. 2
标志清晰
见详细规范
无可见损伤
无可见损伤
≤初始极限值
4C/C≤4.5.2条测基值
初始极限值
韧始极限值
无可见搬伤
≤初始极限值
[ 型≤4. 10. 1 条测量值
I型≤4.10.1 条测量值
的10%
家初始极限值
条款号和试验
项目(见注①)
循环湿热试验
Db第一次循环
4.11.4寒冷
5循环湿热试验
Db其余的循环
6最后测量
2稳态湿热
(仅适用于I型)
4.12.1初始测量
4.12.2最后测量
4.13高低温特性
GB/T14121—93
续表2
试验条件
(见注①)
持续时间:16h
温度:下限类别温度
持续时间:2h
恢复:1~2h
外观检查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恢复:1~2h
电容量
外观检查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电容器应在每个温度阶
段下测量
阶段1.20℃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阶段2:下限类别温度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阶段3.20℃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阶段4.85℃
漏电流
样品数(n)和允许
不合格品数
见表1
见表1
见表1
性能要求
(见注①)
无可见损伤
≤初始极限值
AC/C<4.11.1条测量值
的10%。
≤1.2倍初始极限值
无可见损伤
标志清晰
≤初始极限值
AC/C≤4.12.1条测量值
的10%
≤1.2倍初始极限值
一作为基准值
-12%≤AC/C0%(阶
段1测量值)
Ur≥10V:<0.12
6.3U10V0.15
U<6.3V0.20
《初始极限值
△C/C阶段1测量值的
≤初始极限值
≤0.2CUμA/uF·V或
10μA(取较大者)
条款号和试验
项目(见注①)
高低温特性
4.14浪涌
4.14.3最后测量
电容量
GB/T14121—93
续表2
试验条件
(见注①)
损耗角正切
阶段5:125℃
(适用时)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阶段6.20℃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循环次数:1000
电压:1.15U。
保护电阻器:1000Q士
充电时间:30s
放电时间:5min30s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样品数(n)和允许
不合格品数
见表1
见表1
性能要求
(见注?)
AC/C≤阶段1测量值的
+10%。
Ur≥10 V;<0. 12
6.3V≤UR<10 V,
U<6. 3 V,≤0. 20
0.25CUμA/uF·V或
12.5μA(取较大者)
AC/C阶段1测量值的
Ur≥6.3V,<0.15
Ur<6.3V<0.20
-按阶段3
≤初始极限值
AC/C≤4.13条阶段6测
量值的10%。
≤初始极限值
条款号和试验
项目(见注①)
4.16反向电压(若需要
4.16.1初始测量
4.16.3最后测量
4.15耐久性
4.15.1初始测量
4.15.3最后测量
3.5质量一致性检验
3.5.1检验批的组成
3.5.1.1A组和B组检验
GB/T14121—93
续表2
试验条件
(见注①)
持续时间:在上限类别温
度下,加V反极向电压
125h后,在上限类别温
度下,按正极向方向加类
别电压125h
电容量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时间,2000h
试验温度:...按适
施加电压
恢复:1~2h
电容量
外观检查
漏电流
电容量
损耗角正切
这些试验应在逐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样品数(n)和允许
不合格品数
见表1
见表1
可按下列规定将现行生产的产品集合成检验批。检验批应由结构类似的电容器组成(见3.2条)。a.
试验的样品应能代表该检验批中所包括的各种规格和尺寸:b.
-要与数量成比例;
一任何一种规格至少要5只。
性能要求
(见注?)
≤初始极限值
AC/C≤4.16.1条测量值
的10%
≤1.15倍初始极限值
无可见损伤
标志清晰
<2倍初始极限值
AC/C<4.15.1条测量值
的10%
<1.5倍初始极限值
c。假如样本中任何一种规格的数量少于5只,则抽取的样本应由制造厂和国家监督检查机构商定。
3.5.1.2C组检验
这些试验应在周期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样品应能够代表规定周期内的现行生产的产品并按额定电压的高、中、低分组或者按外壳号分组:为了在任何一个周期内,覆盖批准的产品范围,应按高电压、中电压、低电压的产品或按外壳号进行试10
GB/T14121—93
验。为了覆盖整个范围在以后的周期内,生产另外的电压或外壳号进行试验。3.5.2试验一览表
质量一致性检验的逐批检验和周期检验一览表在空白详细规范GB/T14122的第2章表4中给出。
3.5.3延期交货
按照GB2693第3.5.2条的程序,当必须进行复验时,应按照A组和B组检验的规定检查可焊性、电容量和漏电流。
3.5.4评定水平
空白详细规范中规定的评定水平,应优先从下述的表3A和表3B中选取:表3Abzxz.net
分组2
IL=检查水平
AQL=合格质量水平
分组2
p=周期(月数)
n=样本大小
c一允许不合格品数
表3A和表3B注解内容:
注:1)评定水平D、F、和G正在考虑中。五
2)各检验分组的内容在有关的空白详细规范中规定。4试验和测量程序
本章为GB2693第4章给出内容的补充。R
4.1预先干燥
GB/T 14121—93
若I型电容器若详细规范中有规定时应采用GB2693中4.3条规定的条件。4.2测量条件
1型电容器在25%至70%相对湿度下测量。4.3安装
GB2693第4.33条。
4.4外观和尺寸检查
GB2693第4.4条,并采用下列规定:4.4.1外观检查
应使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外观检查,这种设备应是有约10倍的放大倍数和合适的照明以及必要的质量水平。
注:检验设备应具有有效的入射或透射照明设备以及合适的测量装置。4.4.2要求
应检查片状电容器以核实其材料、设计、结构、实际尺寸及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详细规范给出的相应要求。
4.5电气试验
4.5.1漏电流
GB2693的4.9条,并采用下列规定:4.5.1.1测量条件
应在电容器和它的保护电阻器上施加额定电压。保护电阻器的阻值应为1000Q。
4.5.1.2要求
在20℃时的漏电流应不超过0.02CU/uF·V或1μA,取两者中较大值。4.5.2电容量
GB2693的4.7条,并采用下列规定:4.5.2.1测量条件
按照详细规范的规定,电容量应在100Hz或120Hz的频率下测量,实际上加在电容器两个引出端上的峰值交流电压应不超过0.5Va.c.r.m.s。在测量期间可以施加2.1V至2.5V的直流偏压。测量仪器的误差无论给出的是绝对值或是电容量的变化均不应超过规定极限值的十2%注:可以选择不加极化电压测量。4.5.2.2要求
电容量应在标称电容量允许偏差范围内。4.5.3损耗角正切(tang)
GB2693的4.8条,并采用下列规定。4.5.3.1测量条件
测量应在4.5.2条的测量条件下进行。测量仪器的误差应不超过绝对值的0.01。4.5.3.2要求
损耗角正切(20℃)应不超过下列极限值:UR≥10V:0.06
6VUR<10V:0.08
Ur<6V:0.1
4.5.4阻抗(适用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