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223-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223-1993
中文名称:内燃机活塞环 梯形环和楔形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3-03-03
实施日期:1993-10-01
作废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0217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020内燃机
中标分类号:机械>>活塞式内燃机与其他动力设备>>J92机体与运动件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36, 字数:66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3-03-0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机电部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活塞环—梯形环和薄型楔形环的通用特征和规格。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活塞环—梯形环和薄型楔形环。 GB/T 14223-1993 内燃机活塞环 梯形环和楔形环 GB/T14223-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内燃机活塞环
梯形环和楔形环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Piston rings-Keystone rings and half keystone ringsGB/T 14223--93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6624/1--1986(E)《内燃机活塞环梯形环》和ISO/TR6624/2-1986(E)《内燃机活塞环楔形环》。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活塞环—梯形环和薄型楔形环的通用特征和规格。
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活塞环一梯形环和薄型楔形环。
2梯形环和薄型楔形环的型式和标记示例2.1梯形环
2.1.1T型-柱面6°梯形环
2.1.1.1-~般特征
一般特征见图1,尺寸和弹力见表11。2.1.1.2标记示例
基本直径d,=90mm,环高h,=2.5mm,不经热处理灰铸铁(材料细级别12)制造,般特征符合图1规定,外圆面全镀铬,最小厚度0.10mm,梯形角为6°的柱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T-90X2.5-MC12/CR2GB/T14223—932.1.2TB型-桶面6°梯形环
2.1.2.1般特征
一般特征见图2,尺寸hz、t2和13见表1,其它尺寸和弹力见表1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03批准1993-10-01实施
注:①方法A:a6给定值,h3被测值。方法B:h:给定值,ue被测值。
GB/T14223—93
(基本环高)
图1T型-柱面6°梯形环
②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Fa
(基本环高)
图2TB型-桶面6°梯形环
注:(i)方法A:ue给定值,h;被测值。方法 B:h3给定值.a被测值。
(2)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198
6°12'±12”
10. 005LA
12'± 1
2.1.2.2标记示例
GB/T 14223—93
测量高度h和桶面尺寸
0.003~~0.015
0.005~0.020
0.005~~0.023
桶面最高点偏离中心的最大值
基本直径d,=90mm,环高h1=2.5mm,热处理马氏体球墨铸铁(材料细级别53)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2规定,外圆面半镶嵌喷钼,最小厚度0.2mm,梯形角为6的桶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TB-90×2.5-MC53/MO4EGB/T14223—932.1.3TM型-锥面6°梯形环
2.1.3.1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见图3,斜度M1~M5见表2,其它尺寸和弹力见表11。外圆面接触带按产品图样规定。度夫
3°6'±12
6°12'±12”
(基本环高)
图3TM型-锥面6°梯形环
注:(D方法A:as给定值,h3被测值。方法B:h,给定值,a6被测值。
②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199
GB/T14223—93
表2斜度
无镀层和镀层(钼或铬)环
注:镀层环的外圆锥面不经磨削时,其上偏差应加大10°(例:M3=60°+°)。2.1.3.2标记示例
极限偏差
基本直径dl=90mm,环高hl=2.5mm,热处理灰铸铁(材料细级别22)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3规定,全部表面磷化处理,外圆面斜度M1=10°,梯形角为6°的锥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TM1-90×2.5-MC22/POGB/T14223—932.1.4K型-柱面15°梯形环
2.1.4.1般特征
般特征见图4,尺寸和弹力见表12。2.1.4.2标记示例
基本直径d,=90mm,环高hs=2.5mm,热处理马氏体炭化物铸铁(材料细级别32)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4规定,全部表面氧化处理,梯形角为15°的柱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K-90×2.5-MC32/FEGB/T14223—932.1.5KB型-桶面15°梯形环
2.1.5.1一般特征
般特征见图5,尺寸hg、t2和t3见表1,其它尺寸和弹力见表12。2.1.5.2标记示例
基本直径d,=90mm,环高hl=2.5mm,热处理珠光体可锻铸铁(材料细级别41)制造,般特征符合图5规定,外圆面全镀层喷钼,最小厚度0.2mm,梯形角为15°的桶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KB-90×2.5-MC41/MO4GB/T14223--93200
注:①方法A:a。给定值,hs被测值。方法B:h:给定值,u。被测值。GB/T 14223—93
(基本环高)
图4K型-柱面15°梯形环
②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F
注:①方法A:a给定值,h3被测值。方法B:h;给定值.αs被测值。
(基本环高)
图5KB型-桶面15°梯形环
②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放天
15°12'±12”
[L1: 0. 005IA]
7°36'±12°
15°12'±12'
2.1.6KM型-锥面15°梯形环
2.1.6.1一般特征
GB/T14223—93
-般特征见图6,斜度M1~M5见表2,其它尺寸和弹力见表12。外圆面接触带按产品图样规定。2.1.6.2标记示例
基本直径di一90 mm,环高 hl一2.5 mm,不经热处理灰铸铁(材料细级别12)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6规定,外圆面斜度M1=10°,梯形角15°的锥面梯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KM1-90X2.5-MC12GB/T14223—93放天
15°12'±12'
(基本环高)
图6KM型-锥面15°梯形环
注:①方法Aa。给定值,hs被测值。方法B:h:给定值,as被测值。
②梯形角的偏差由制造过程产生,并非两侧面角偏差的叠加。2.2薄型楔形环
2.2.1HK型-柱面7°薄型楔形环
2.2.1.1—般特征
一般特征见图7,尺寸和弹力见表13或表14。2.2.1.2标记示例
基本直径d,=60mm,环高hl=1.25mm,钢(材料细级别62)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7规定,外圆面全镀铬,最小厚度0.1mm,楔形角7的柱面薄型楔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HK-60×1.25-MC62/CR2GB/T14223—93202
GB/T14223—93
(基本环高)
图7HK型-柱面7°薄型模形环
注:方法A:as给定值,h,被测值。方法I3:h,给定值,a,被测值。2.2.2HKB型-桶面7°薄型楔形环2. 2. 2. 1
一般特征
一般特征见图8,尺寸h:、t2和t见表3,其它尺寸和弹力见表13或表14。表3测量高度h。和桶面尺寸
0. 002~~0. 012
0.003~0.015
7°12'±12”
L1:0. 006A
桶面最高点偏离中心的最大值
2.2.2.2标记示例
GB/T 14223
(基本环高)
图8HKB型-桶面7°薄型模形环
7°12' ±12\
基本直径d,=60mm,环高h,=1.25mm,钢(材料细级别62)制造,一般特征符合图8规定,外圆面镶嵌喷钳,最小厚度0.1mm,楔形角7的桶面薄型楔形环的标记为:活塞环HKB-60X1.25-MC62/MO2GB/T14223—933通用特征
3.1梯形环
3.1.1T、TB、TM或K、KB、KM型环-内棱边倒角(KI)见图9和表4。(a)T或K型环
(b)TB或KB型环
45°±5°
图9内棱边倒角K1
(c)TM或KM型环
≥70~125
≥125~175
≥175~200
GB/T14223—93
表4 尺寸I
3. 1.2 T、TB、TM或K、KB、KM 型环-镀层结构。3.1.2.1
无镀层环见图10。
(a)T或K型环
3.1.2.2镀层环(铬或钼)
3.1.2.2.1全镀层环见图11和表5。CRF~CR4
M01~MO4
(a)T或K型环
2半镶嵌环见图12和表5。
3. 1. 2. 2. 2
CR1~CR4
M01~M04
(a)T或K型环
3.1.2.2.3镶嵌环见图13和表5。(b)TB或KB型环
图10无镀层环
CRF~CR4
MO1MO4
(b)TB或KB型环
全镀层环
CR1~CR4
MO1-M04
(b)TB或KB型环
半镶嵌环
0.3±0.15
0.4±0.15
0.6±0.20
(c)TM或KM型环
CRF~CR4
MO1~ MO4
(c)TM或KM型环
CR1~CR4免费标准bzxz.net
MO1~MO4
(c)TM或KM型环
CR1~CR4
M01~M04
(a)TK型环
3.2薄型楔形环
GB/T 14223-93
CR1~CR4
M01~M04
(b)TB或KB型环
图13镶嵌环
表5镀层厚度
3.2.1棱边倒角
本条仅适用于表13所列铸铁薄型楔形环。3.2.1.1HK和HKB型环-外棱边倒角KA见图14、图17和表6。(a)HK型环
图14外棱边倒角KA
2HK和HKB型环-内棱边倒角KI见图15、图17和表6。3. 2. 1. 2
(a)HK型环
图15内棱边倒角KI
CRI~CR4
MO1-MO4
(c)TM或KM型环
最小厚度,mm
(b)HKB型环
(b)HKB型环
3.2.1.3HK和HKB型环-外、内棱边倒角(KA+KI)见图16、图17和表6。206
(a) HK型环
GB/T14223—93
图16外、内棱边倒角(KA+KI)
图17图14~图16中V和V局部放大图表6尺寸KA和KI
0.15±0.1
3.2.2钢质 HK和 HKB型环-
(b)HKB型环
15°±5
一外、内棱边倒圆见图18。仅适用于表14所列钢质薄型楔形环。207
(a)HK型钢环
3.2.3HK和HKB型环-镀层结构
3.2.3.1无镀层环见图19。
(a)HK型环
GB/T 14223—93
图18外、内棱边倒圆
图19无镀层环
(b)HKB型钢环
(b)HKB型环
3.2.3.2镀层环(铬或钼)见图20~图22和表5中所列CR1~CR3和MO1~MO3,其中CR3和MO3仪适用于基本直径大于或等于50 mm的薄型楔形环。3.2.3.2.1全镀层环见图20和表5。CR1-CR3
MO1~M03_标志
(a)HK型环
图20全镀层环
CR 1 -CR3
M01~M03
(b)HKB型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