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32005-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32005-1998
中文名称: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
标准类别: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12-25
实施日期:1999-07-01
作废日期:200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153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中标分类号:纺织>>麻纺织>>W32麻纱、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12513
页数:16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4-03-23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FZ/T 32005-1998 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 FZ/T32005-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FZ/T32005—1998
本标准是对ZBW32001一1987《苎麻棉混纺纱线》的修订,在主要技术内容、试验方法方面作了修改。
由于在技术指标中以百米重量变异系数考核,故取消原标准中50m麻棉混纺本色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和干燥重量,另外,取消原公制支数系列与特克斯系列并列在一起的做法,用公制特克斯数表示。
在技术要求中,根据国内外用户对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质量要求,以及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测试方法和先进标准部分内容,对原技术要求考核项目进行调整,技术要求以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代替原缕纱断裂强力(品质指标)和重量不匀率,并在具体指标品等规定中重新作了修改。为了避免重复考核,麻棉纱技术要求考核指标中,粗节不再单独列入考核指标,而是结合黑板条干均勾度评分,增加了混纺纤维含量控制,原标准中分等分级现改为只分等不分级,符合国家产品分等原则。增补了麻棉混纺纱线黑板条干均勾度标准样照编号,另外,麻棉混纺纱线现在绝大多数用于针织毛衫用纱,故在修订后的标准中,特增加参考捻系数。考虑到各项试验都有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故对原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些标准直接引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从1999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ZBW32001一1987。本标准由原中国纺织总会提出。本标准由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主要起草人:蒋敏、万红玲、彭爱葵。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
Ramie cotton blended grey yarnFZ/T 32005 --1998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与棉混纺本色纱线(以下简称麻棉混纺纱线)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麻棉混纺(麻含量在50%及以上)本色纱线的品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98—1993棉本色纱线
GB/T2543.1—1989纱线抢度的测定直接计数法GB/F2543.2—1989纱线捻度的测定退捻加捻法GB/T3916-1997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GB/T4743--1995纱线线密度的测定绞纱法FZ/T10007--1993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8-1996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3产品品种、规格
3.1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线密度以1000m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称为特克斯(tex)。3.2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以麻公定回潮率12%及棉公定回潮率8.5%按干重混纺比例加权平均计算。
常用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1。表1
原電料bZxz.net
麻55/棉45
麻60/棉40
麻65/棉35
3.3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标准重量公定回潮率,%
3.3.1100m麻棉混纺本色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见式(1):G=T/10
式中:G
标准重量g/100m;
特克斯数,tex。
3.3.2100m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标准干燥重量见式(2):国家纺织工业局1998-12-25批准176
1999-07-01实施
式中:G标准干燥重量,g/100m,G--标准重量g/100m;
W—公定回潮率,%。
FZ/T 32005—1998
G=G/(1+W)
3.4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公称特克斯系列及标准重量规定(2)
3.4.1麻棉混纺本色纱的公称特克斯数系列及标准重量规定见表2。表2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麻55/棉45
标准干燥重量,g/100m
麻60/棉40
麻65/棉35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FZ/T 32005—1998
表2(续)
麻55/棉45
标准干燥重量,g/100m
麻60/棉40
麻65/棉35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FZ/T32005—1998
表2(完)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麻55/棉45
标准干燥重量,g/100m
麻60/棉40
麻棉混纺本色线的公称特克斯数系列及标准重量规定见表3。表3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麻55/棉45
标准干燥重量,g/100m
麻60/棉40
麻65/棉35
麻65/棉35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10:200
1、100
FZ/T 32005—1998
表3(续)
标准干燥重量,g/100m
麻55/棉45
麻60/棉40
麻65/棉35
公称特克斯数系列
100×2
技术要求
FZ/T32005-1998
表3(完)
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重量
g/100m
4.1麻棉混纺本色纱技术要求见表4。等
特克斯数
64-100
单纱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CV
不大于
百米重量变
异系数 CV
不大于
麻棉混纺本色线技术要求见表5。等
特克斯数
27X2~38X2
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CV
不大于
百米重量变
异系数 CV
不大于
麻55/棉45
单纱断裂强度
cN/tex
不小于
单线断裂强度
cN/tex
不小于
标准于燥重量,g/100m
麻60/棉40
百米重量
不大于
百米重量
不大于
黑板条干均
匀度总评分
不低于
黑板条干均
匀度总评分
不低于
麻65/棉35
一克内粒
结杂质数
抢系数
不多于
一克内粒
结杂质数
不多于
330~440
330~440
330-440
稳系数
300420
特克斯数
39X2~~63X2
64×2~100×2
FZ/T 32005 - 1998
表5(完)
百米重量变单线断裂强度
单线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CV
异系数CV
不大于
不大于
cN/tex
不小于
百米重量
不大于
黑板条干均
句度总评分
不低于
克内粒
结杂质数
不多于
捻系数
300~420
300~420
4.3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应严格控制,其差异绝对数不允许超过士2.5%。例如55/45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纤维含量充许范围为禁麻52.5%~57.5%,棉47.5%~42.5%,生产厂应按规定混纺比例控制。
4.4麻棉混纺本色纱线条干均匀度标准样照编号见表6。表6
麻棉混纺本色纱
麻棉混纺本色股线
4.5分等规定
特克斯数
27X2~38X2
39×2~~63×2
标准样照号
一级A121
一级A111
一级A021
一级A011
4.5.1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评定以“批”为单位,规定以同一品种一昼夜三班的生产量作为一批,如遇临时单班生产,可并入相邻近批内。4.5.2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作三等。4.5.3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品等由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条干均匀度总评分及一一克内粒结杂质数评定。当四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四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4.5.4单纱(线)的断裂强度或百米重量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在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原评等的基础上作顺降一个等处理,如两项都超出范围时,亦只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5.1.2快速试验:在一般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不作预调湿平衡,但试验场所的温湿度必须稳定,试验结果按强力回潮率修正系数进行修正。5.2试验周期
生产厂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决定一天或二天试验一次,作为周期内纱线的分等的依据,但周期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5.3取样
FZ/T32005—1998
生产厂鉴定品质和分等试验取样:每次取样是从生产同一品种的全部机台头、中、尾两侧随机拔取管纱(线),拔取时不得固定部位,绕纱(线)不满五缕者不得拔取,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两个管纱(线)。5.3.1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百米重量偏差的取样数及试验次数见表7。表7
生产同一品种的开台数
每机台上采取管纱
每个管纱上摇取缕数
全部机台总试验次数
[11~14
15[16~2930以上
生产厂为减少拔管数,开台数在5台及以下的品种,可拔取15管,每管摇取2缕。1
5.3.2黑板条干均匀度及粒结杂质试验取样,在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试验的30只管纱(线)中任取10只管纱(线),每只管纱(线)摇一块黑板,每次共检验10块黑板,5.3.3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的试验可与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CV(%)、百米重量偏差用同份试样,单纱每份试样15个管纱,每管测试4次,总数为60次,股线每份试样10个管纱,每管测4次,总数为40次。采用全自动单纱强力试验仪的取样数,纱线均为20只管纱,每管测5次,总数为100次,试验报告应注明所用的强力试验仪类型。5.3.4成包回潮率取样
在每批纱(线)每品种的成包中随机抽取两份试样,每份抽取筒子纱(线)不少于两只,分别取纱(线)的内层,共取50g左右,每批以两份回潮率平均值表示。5.4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和百米重量偏差的试验方法按照GB/T4743执行,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采用程序1,线密度采用程序3,百米重量偏差的计算见式(3):G— Gp
× 100
式中:H—百米重量偏差,%;
Ga—试样实际干燥重量,g/100m;Gp——试样设计干燥重量,g/100m。(3)
5.5单纱(线)断裂强度及单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的试验方法按照GB/T3916执行。5.5.1单纱(线)断裂强度如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其测试强力应进行修正,强力修正系数见附录 B。
5.5.2单纱(线)断裂强度的回潮率可采用百米重量偏差试验的同一份回潮率数据,核算修正强力,但如两种试验不在同一条件下测试时,其回潮率应另行测试,每份试样重量不少于50g。5.6黑板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一克内粒结杂质试验方法,按附录A执行。5.7纱线捻度试验方法按GB/T2543.1~2543.2规定执行。5.7.1纱线捻度试验的取样,各品种各机台每季度至少轮试一次,试样在各机台上均勾随机采取,每台2只管纱,但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每管测2次,总数40次。5.7.2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工艺上的调整影响捻度时,都应随机试验,以便采取措施,务使实际捻系数符合技术要求规定范围。
5.8成包回潮率试验按GB/T4743执行。5.9试验结果的表示按照GB/T398—1993中5.11规定执行。6检验规则
按照FZ/T10007规定执行。
标志、包装
按FZ/T10008执行。
8其他
FZ/T 32005-1998
用户对产品有特殊要求者,生产厂与用户可另订协议,184
试验仪器及要求
FZ/T 32005— 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粒结杂质条干均匀度试验方法
A1.1黑板机:按照规定调节绕纱(线)密度,纱(线)必须紧贴黑板上,其密度相当于样照。A1.2黑板尺寸长250mm×宽220mm×厚2mm或长250mm×宽180mm×厚2mm,必须有光泽且平坦。
A2粒结杂质检验条件
粒结杂质检验地点,要求尽量采用北向自然光源,正常检验时,必须有较大的窗户,窗外不能有障光物,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粒结杂质的检验一般应在400~~8001x的照度下进行,如照度低于4001x时,应加用日光灯(用青色或白色的日光灯管)。光线应从左后方射入。检验面的安放角度与水平成45°士5°的角度(如图A1)。检验者的影子应避免投射到黑板上。我
A3粒结兼质的检验方法
单位:mm
A3.1粒结杂质的检验是将试样摇在黑板上,摇黑板机上除游动导纱钩及保证均勾卷绕装置外,一律不得采取任何除杂措施。
A3.2检验时,先将浅蓝色底板插入试样与黑板之间,然后用如图A2的熏色压片压在试样上,进行正反两面每格内的粒结杂质检验,将全部纱(线)检验完毕后,算出10块板的粒结杂质总数,再粮据式(A1)计算1g纱(线)内的粒结杂质数。n (N/T) × 10
FZ/T32005-1998
式中:n—1g纱(线)内粒结杂质数,粒/g;N---10块黑板的粒结杂质总数,粒;T—麻棉纱线特克斯数,tex。
A3.3检验时,应逐格检验并不得翻拨纱线,检验者的视线与纱(线)条成垂直线,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目力在辨认疵点时不费力为原则。单位:mm
A4粒结杂质的确定
120根纱,
A4.1粒结是由棉麻纤维、未成熟纤维、僵棉因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a)粒结不论黄色、白色、圆形、扁形、或大、或小,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b)纤维聚集成团,不论松散与紧密,均以粒结计;c)粒结上附有杂质,以粒结计,不计杂质;d)凡纱的条干粗节,按条干检验,不算粒结。A4.2杂质是附有或不附有纤维(或绒毛)的籽屑、碎叶、碎枝杆、棉籽软皮、麻纤硬条(含并丝)、麻皮、毛发及杂草等杂物。
a)杂质不论大小,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b)油污、色污、虫屎及油线、色线纺入,均不算杂质;c)凡粒杂质破裂为数粒,而聚集在一团的,以一粒计。A5条干均匀度的检验条件
A5.1灯光设备的尺寸和距离按图A3规定。18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