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779-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779-1988
中文名称:复层建筑涂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8-09-05
实施日期:1989-05-01
作废日期:2005-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235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涂料和颜料工业>>87.040涂料和清漆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8装修材料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1, 字数:19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建筑科研所
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复层建筑涂料的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系、硅酸盐系和合成树脂系等粘结料和骨料为主要原料,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在建筑物墙面上涂布2~3层,厚度(如为凹凸状,指凸部厚度)为1~5mm的凹凸或平状复层建筑涂料(以下简称复层涂料)。 GB/T 9779-1988 复层建筑涂料 GB/T9779-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复层建筑涂料
Multi wall architectural coating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层建筑涂料的通用技术条件。UDC 666.914.5
GB 9779--88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系、硅酸盐系和合成树脂系等粘结料和骨料为主要原料,用刷涂、辑涂或喷涂等方法,在建筑物墙面上涂布2~3层,厚度(如为凹凸状,指凸部厚度)为1~5mm的凹凸或平状复层建筑涂料(以下简称复层涂料)。2引用标准
GB 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GB1766
GB2611
GB3186
GB9265
GB 9271
GB 9780
漆膜耐候性评级方法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涂料产品的取样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GB 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温湿度组成、分类和代号
3.1组成
复层涂料一般由底涂层、主涂层、面涂层组成,但其中的聚合物水泥系、反应固化型环氧树脂系复层涂料无底涂层。
底涂层:用于封闭基层和增强主涂料的附着能力,b.主涂层:用于形成凹凸式平状装饰面,c.
面涂层:用于装饰面着色,提高耐候性、耐污染性和防水性等。3.2分类
复层涂料按主涂层所用粘结料分为: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用混有聚合物分散剂的水泥作为粘结料,a.
硅酸盐系复层涂料:用混有合成树脂乳液的硅溶胶等作为粘结料,b.
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合成树脂乳液作为粘结料,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用环氧树脂乳液等作为粘结料。3.3代号
复层涂料分类代号,如表1所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88~07-09批准120
1989-05-01实施
技术要求
聚合物水泥系复层涂料
硅酸盐系复层涂料
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
GB 9779--88
反应固化型合成树脂乳液系复层涂料复层涂料按本标准第5章进行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试验项目
分类代号
试验项目
分类代号
低温稳定性
不结块,无组成
物分离,凝聚
透水性
溶剂型<0.5;
水乳型<2.0
初期干燥抗裂性
不出现裂纹
耐碱性
不剥落,不起泡,
不粉化,无裂纹
粘结强度
MPa (kgf /cm2)
标准状态》
0.49 (5.0)
0.68 (7.0)
0.98(10.0)
耐冲击性
不剥落,不起泡,
无明显变形
浸水后》
0.49(5.0)
0.49(5.0)
0.68 (7.0)
耐候性
不起泡,无裂纹,
粉化<1级变色
耐冷热循环性
不剥落,不起泡!
无裂纹,无明显变色
厨沾污性
沾污率30%
试验方法
GB 9779—88
5.1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5.2试验用底板
5.2.1石棉水泥板应符合GB9271中规定的石棉水泥板。5.2.2砂浆板:将1份水泥(GB175)和1份标准砂(GB178)倒人或盆内,用捣棒搅匀,加人0.5份水搅拌至呈浆状(重量比)。将砂浆倒人70mm×70mm×20mm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成型。放置24~48h后脱模,放入水中养护7d,再于室温下放置7d,用200号水砂纸将成型底面磨平,清除浮灰,即可供试验使用。
底板尺寸:各项试验使用的底板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5.2.31
试验项目
初期干燥抗裂性
透水性
耐冲击性
粘结强度
耐冷热循环性
耐碱性
耐候性
耐沾污性
底板类型
石棉水泥板
砂浆板
石棉水泥板
底板尺寸
300×150× 4
70 ×70 × 20
150 × 70 × 3
5.3试样制备
将制造厂提供的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分别搅拌均匀,即为制作各项试验所需的试样。5.4低温稳定性试验
将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分别倒人高度100mm、直径50mm的广口试剂瓶,装满后加盖。在5±2℃冰箱中放置18h,取出,在试验条件下放置6h。这项操作反复循环3次后。打开瓶盖,边搅拌,一边用肉眼观察试样有无结块、组成物分离和凝聚现象。5.5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
5.5.1试验仪器:如图1所示。装置由风机、风洞和试架组成,风洞截面为正方形。用能够获得3m/s以上风速的轴流风机送风,配置调压器调节风机转速,使风速控制为3±0.3m/s。风洞内气流速度用热球式或其他风速计测量。
5.5.2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涂布于石棉水泥板表面,经1~2h干燥(指触干),再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主涂料涂布于底涂料上面,立即置于图1所示风洞内的试架上面,试件与气流方向平行,放置6h,取出。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无裂纹出现。这项试验同时制作两个试件做平行试验。
5.6粘结强度试验
5.6.1试验仪器
5.6.1.1硬聚氟乙烯或金属型框,如图2所示。122
试渠位置
GB 9779-88
图1初期干燥抗裂性试验用仪器
型框(内部尺寸40×40×1)
黏结胶带
底板(70×70×20)
图2硬聚氟乙烯或金属型框
5.6.1.2抗拉用钢质上夹具,如图3所示。风机
抗拉用钢质
上夹具
胶粘剂
复层涂料
GB 9779--88
抗拉用钢质上夹具
5.6.1.3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如图4所示。17
图4抗拉用钢质下夹具
GB 9779—88
5.6.1.4抗拉用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的装配,如图5所示。68
钢质垫板
拉力方向
夹具与垫板的装配
抗拉用钢质上央具
钢质些板
抗拉用钢质下夹具
图5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的装配5.6.1.5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2611的规定。5.6.2标准状态下粘结强度试验
5.6.2.1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涂布于砂浆板表面,经1~2h干燥(指触干),将图2所示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置于底涂料上面,将主涂料填满型框,用刮刀平整表面,立即除去型框,放置24h,再把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面涂料涂布于主涂料上面,在试验条件下养护14d,即为试件。这项试验,同时制作5个试件。5.6.2.2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双组分环氧树脂或类似常温固化粘结剂涂布试件表面,并在其上面轻放图3所示的钢质上夹具,加约1kg码,小心地除去周围溢出粘结剂,放置24h,除去码,按图5所示安装钢质下夹具和钢质垫板,在拉力试验机上,沿试件表面垂直方向,以1471.0~1961.3N/min(150~200kgf/min)拉伸速度,测定最大抗拉荷重。粘结强度按下式计算:
中:-
粘结强度,MPa
P--拉伸时荷载,N
A-—胶接面积,m2。
5.6.3浸水后粘结强度试验
5.6.3.1按5.6.2.1同时制作5个试件,但在放置时间结束前3d,将试件的四个侧面用环氧树脂封边。
5.6.3.2如图6所示,将试件水平置于水槽底部标准砂(GB178)上面,然后注水到水面距离砂浆板表面约5mm处,静置10d,取出。试件侧面朝下,在50±3℃恒温箱内干燥24h,再置于试验条件下24h,然后按5.6.2.2测定并计算浸水后粘结强度。125
5.7耐冷热循环性试验
GB 9779--88
复层涂料涂布面
水槽底部
标准砂
图6浸水后粘结强度试验用装置
5.7.1按5.6.2.1同时制作3个试件。5.7.2将试件置于20±2℃水中浸渍18h后,放人20±3℃冰箱中冷却3h,再放入50±3℃恒温箱加热3h,这项操作反复循环10次后,在试验条件下放置2h,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无剥落、起泡、裂纹和明显变色。
5.8透水性试验
5.8.1试验仪器如图7所示,装置由直径75mm玻璃短颈漏汁和带刻度玻璃试管(采用0.05mL刻度的5mL移液管)组成。
带刻度玻璃管
橡胶管或PVC管
硅酮密封材料等
复层涂料
422772229722122222
图7透水性试验用装置
5.8.2按制造厂提出的方法,依次将产品说明中规定用量的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涂布于石棉水泥板表面,养护14d,即为试件。5.8.3如图7所示,将试件置于水平状态,用室温硅橡胶密封漏斗和试件间缝隙,放置24h,往玻璃管内注人蒸馏水,直至距离试件表面约250mm,读取试管刻度,放置24h,再读取试管刻度,试验前后试管刻度之差即为透水量。
5.9耐碱性试验
根据5.8.2同时制作3个试件,按GB9265进行试验,浸泡时间为7d。5.10耐冲击性试验
按5.8.2制作试件。将试件紧贴于厚度为20mm的标准砂(GB178)上面,然后把直径50mm,重量为500g的球形码,从高度为300mm处自由落下,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无裂纹、剥落和明显变126bzxz.net
GB 9779--88
形。这项试验在1个试件上选择各相距50mm的3个位置进行。5.11耐候性试验
按5.8.2同时制作3个试件,用日光型碳弧灯照射250h,参照GB1766评定粉化、起泡、裂纹和变色等级。
5.12耐沾污性试验
根据5.8.2同时制作3个试件,按GB9780进行试验。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包括粘结强度、初期干燥抗裂性、透水性、低温稳定性和耐沾污性。6.2型式检验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或生产工艺改变或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应对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6.3取样
按GB3186分别对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进行批量取样,然后按本标准第5章提出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4判定规则
6.4.1试验结果按下列要求判断是否合格。6.4.1.1粘结强度
5个试件的强度算术平均值符合表2的规定(其中保证3个以上个别值和算术平均值相差不大于20%)时,判定合格。
6.4.1.2初期干燥抗裂性
2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3透水性
3个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4低温稳定性
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5耐沾污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6耐冷热循环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7耐碱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8耐冲击性
1个试件上的3个位置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1.9耐候性
3个试件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表2的规定时,判定合格。6.4.2判定结果
若以上各项全部检验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反之,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合格。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复合层涂料(包括底涂料、主涂料和面涂料)的包装容器,应标明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及标准代号:
生产厂名,
制造日期,
净重,
使用方法,
有效期;
注意事项。
7.2包装
GB9779-88
产品应采用清洁、干燥、密封的聚乙烯或金属罐(桶)包装。7.3运输
a.水乳型产品按一般运输方式办理,b。溶剂型产品按一级危险品运输方式办理。7.4贮存
贮存期间应免受阳光直射,贮存温度5℃以上,溶剂型产品应按危险品贮存。贮存期不超过6个月。
附加说明:
本标准参照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A6910—84《复层装饰涂料》。本标准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上海南汇防水涂料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欣、谭国刚。12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