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1971-1997 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 11971-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1971-1997

中文名称: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7-01-01

实施日期:1998-06-01

作废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959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30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0建材产品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1971-1989;被GB/T 11969-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8-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12-2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硅酸盐建筑制品质检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用仪器设备、试件、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与评定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加气混凝土。 GB/T 11971-1997 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11971-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11971—1997
本标准1980年第—次制定为JC267—80.JC268—80.JC269—80.JC270—80部标准,1989年制定并首次发布为国家标准,1997年第一次修订,修订时梦照了国外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国情,保留了原标罹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对部分内容和条款进行了修订。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件由在含水率6%~10%下进行试验,改为在含水率8%一12%下进行试验。
劈裂抗拉试验由采用$12钢垫条,改为采用5的圆弧形钢垫条。抗折试验由采用单点加荷,改为采用双点加荷。本标雅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11971—89。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资责起草单位,中画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常州建筑材料研究设计所、新疆加气凝土厂。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新疆加气混凝土厂、杭州加气混凝土厂、锦西化工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炳年,我君范、姚国伟、秦虹、郑炳芳、赵振宇,本标准1989年首饮发布,1997年第一次修订宿本标准委托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州建筑材料研究设计所解释用者慎之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Test nethod for mechanical property of acrated concreteGB/T 11971—1997
代款CB11971-89
本标准规定了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杭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正弹性模基试验用仪器设备、试件、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与评定和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加气混疑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推中引用而构成车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难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1969—1S97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源自网络
3仅器设备
3.1材料试验机: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不应低于士2%,其量程的选择应能使试件的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处在全垫程的20%~80%范围内用者寝之
3.2托盘火平或磅秤:称量2000名·感量1g3.3电热鼓风干燥箱,最高温度200℃。3.4钢板直尺:规格为300mm+分度值为0.5mm。3.5号裂抗拉钢垫条的直径为75mm,如图1所示。钢垫条与试件之间应垫以木质二合板垫层,垫层宽度应为15~20mm3~4mm,长度不应短于试件边长,热层不得重复使用。单mm
图1螃裂抗拉钢垫条
3.6变形测量仪表:精度不应低于0.001mm.当使用镜式引伸仪时,允许精度不低于0.002mm。4试件
4.1试件制备
按GB/T11969有关规定进行,受力面必须锉平或平。4.2试件尺寸和数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1-12批准10
1998-06-01实施
GB/T11971—1997
抗正强度:100mm×100mm×100mm立方休试件一组3块;穿裂抗拉理度: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一组3块,抗折强度:100mm×100mm×400mm校柱体试件一组3块:轴心抗压强度,100mm×100mm×300mm棱扯体试件一组3块:静力受压弹性模量:100mm×100mm×300mm棱柱体试件二组6块。4.3试件含水状态
4.3.1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25%~45%下进行试验。4.3.2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毕试件在质量含水率8%12%下进行试验。4.3.3如果质量含水率超过上述规定范围,则在(60土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4.3.4其他情况下,可将试件浸水6h,从水中取出,用于布去表面水分,在(60十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
5试验步骤
5.1抗压强度
5.1.1检查试件外延。
5.1.2测录试件的尺寸,精确至1mm,并计算试件的受压面1(4,)。5.1.3将试件放企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骨,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膨服方向。5.1.4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5.1.5以(2.0士0.5)kN/s的建度连续而均与地加得置至试件被坏,记录破坏荷载(p))。5.1.6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质售,然后在(105士5)C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5.2劈裂抗拉度(劈裂法)
5.2.1检查试件外观
用者慎之
5.2.2在试件中部划线定出壁裂面的位置,劈裂面垂直于制品膨服方向,测量尺寸,精确至1mm,计算劈裂面面积(A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5.2.3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既,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势裂抗拉钢挚条及垫层各一条。钢垫条与试件中心线重合,如图2所示。1试验机上长板12一裂抗拉钢垫条:3—垫层4试机下压板图2跨裂抗拉试验示意图
5.2.4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度,使接触均衡。5.2.5以(0.20士0.05)kV/s的速度连续而均勾地加,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2)。1
GB/T 11971—1997
5.2.6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称质量,然后在(105士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5.3抗折弱度
5.3.1检查试件外观。
5.3.2在试件部测量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rnml。5.3.3将试件放在抗弯支座轮上,支点问距为300mm,开动试验机,当加压轮与试件快接近时,调整加压辊轮及支座辊轮,使接触均衡,其所有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丁土1mm。如荷方式如图3所示。
单位:mm
图8抗折强度试验示意图
5.3.4试验机与试件接触的两个支座银轮和两个加压辑轮应具有直径为30mm的弧形项面,并应至少比试件的宽度长10mm。其中3个(一个支座辑轮及两个加压靶轮)尽基做到能滚动并前后倾斜。5.3.5以(0.20士0.05)kN/s的速度通续而均句地加荷,直至试件坏,记录破坏荷载()及破坏位置。
5.3.6将试验后的短半段试件,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出5)0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5.4轴心抗压强度
5.4.1检查试件外观。
5.4.2在试件中部测臣试件的边长精确至1mm,并让算试件的受压面积(A)。5.4.3将试件直立放置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辅心与材料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对准。5.4.4开动材料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5.4.5以(2.0±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勺地加荷。5.4.6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材料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s)。
敢试验后的试件的一部分,立即称质量,然后在(105士5)C下供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5.4.71
5.5静力受压弹性模最
5.5.1本方法测定的加气混凝土弹性模量是指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40%时的加荷割线模量。5.5.2取一组试件,按5.4案规定测定轴心抗压强度于。5.5.3取另一组试件,作静力弹性模量试验,其步骤如下:5.5.3.1检查试件外观。
5.5.3.2在试件中部测或试件的边长精确至1mm+并计算试件的横截面面积A。5.5.3.3将测盘变形的仪表安装在供弹性模量测定的试件上,仪表应精确地安在试件的两对应大面的中心线上。
5.5.3.4试件的测量标距为150mm。5.5.3.5将装有变形测量仪表的试件置于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上,使试件的轴心与材料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对准。
5.5.3.6启动材料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吋,谢整球座,使之接触均衡。12
GB/T 11971—1997
5.5.3.7以(2.0士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达到应力为0.1MPa的荷载,时,保持该荷载30$,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应力为0.4fcp的荷载1保持该荷载30s,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御荷至应力为0.1MPa的荷载力b2,保持该荷载30s。如此反复预压3次(图4)。荷载
预压3次
第4次
籍5次
禁续试验
图4弹性模显试验如荷制度示意图5.5.3.8按上述如荷和卸荷方法,分别读取第4次荷载循环,以与力时试件两侧相应的变形读数%与34,计算两侧变形值的平均值,接同样方法进行第5饮荷载循环,并计算5.5.5.3.9如架与8之差不大于0.003mm则卸除仪表,以同样速度如荷至试件破坏,并计算轴心抗压强斑。
5.5.3.70如果a,与8s之差大于0.003mm,继续按上述方法加荷与卸荷,直至相邻两次两侧变形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003mm为止并接最后一次的变形平均值计鲜单性慎量值。但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计算时的欢数。
5.5.3.11最试验后的试件的一部分立即称取质量,然后在(105士5)C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6结果计算与评定
6.7抗压强度按式(1)计算:
式中:fa—试件的抗压强度,MPa:力—破坏荷载V
A,试件受压面积+mm。
6.2抗折强度按式(2)计算:
式中:f
一试件的抗折强度,MPal
破坏荷载,V;
试件宽度,mm,
h-试件高度.mm,
支座间距即跨度(mm).精确至1m。6.3费裂抗拉弧度按式(3)计算:2P
2w0. 637
式中:,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MPa;A
-破坏荷载,N
Az劈裂面面积,mm
6.4轴心抗压强度按式(4)计算:中:fp-
轴心抗压度,MPa:
试件的破坏荷载,N,
As—试件中部截面面积,mm*。
6.5静力弹性模量按式(5)计算:式中E.——试件静力弹性模尽,MPa;p.
GB/T 119711997
应力为0.4f时的荷载,N,
pb—应力为 0.1MPa 时的荷载,N;A——试件的横截面面积,mm\,8s
一第五次荷载循环时试件两变形乎均值,mml—测点标距,150 mm。
6.6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计算精确至0.1MPa/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计算精确至0.01MPa;静力弹性模盘的计算精确至100MPa电
6.7结果评定按GB/T11969第3条的规定进行,静力弹性模量接3块试件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果其中一个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了,与了品之差超过20%了则弹性模适值按另二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二个试件与之差超过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符合GB/T11969的规定。1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