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9387.4-1996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4部分:管理框架
GB/T 9387.4-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387.4-1996

中文名称: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4部分:管理框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1-02

实施日期:1997-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4927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开放系统互连(OSI)>>35.100.01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SO/IEC 7498-4:198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394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5, 字数:22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4-08-26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12-1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为协调现有的和未来OSI管理标准的制定而建立了一个框架,同时为这些标准提供参考。本标准a)定义了OSI管理的术语,描述了OSI管理的概念;b)给出了OSI管理结构以及OSI管理目标的概念和由OSI管理所提供的设施的概述;c)描述了OSI管理活动。本标准并没有为OSI管理规定服务或协议,它既不是系统的实现规范,也不是评估实现一致性的基矗 GB/T 9387.4-1996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4部分:管理框架 GB/T9387.4-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 9387.4—1996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7498-4:1989《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管理框架》。
本标准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第1部分:基本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第4部分:管理框架。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涛、武莉莉。116
GB/T9387.4—1996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它们都是ISO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ISO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ISO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 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IEC7498-4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的。117
GB/T 9387.4-—1996
GB9387《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提供了使用通信媒体互工作的系统所需的业务范围的描述。本部分是GB9387的第4部分,它提供了OSI管理框架和结构的描述,用以补充和阐述GB9387中包含的管理描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协调管理标准的制定提供一个公共基础。为制定或完善标准而规定范围以及为所有相关标准保持一致而提供一个公共参考也是本部分的目的。本部分不是作为实现的规范,也不是评估实现一致性的基础,也不是提供充足的细节来精确定义管理体系结构的服务和协议,而是提供一概念和功能框架从而使得独立的专家队伍可有效地从事管理标推的制定。
本部分是GB9387的扩充,因此,作为基础,现假设概念和专业术语已包括在其中。本文件的目的是为那些与OSI有关的管理工作描述一个框架,规定OSI管理协议所支持的管理服务。本部分提供的管理框架的描述是分阶段制定的:第1章规定本标准的范围。
第2章列出了相关的OSI标准。
第3章规定了在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第4章提供了与管理有关的一般性概念的描述。第5章定义了OSI管理模型。
第6章介绍了OSI管理标准化范围,规定了OSI管理的每一组成部分是如何操作的,定义了管理信息交换方式。
管理以若干方式体现。管理与控制或监视资源使用的活动相关。在开放系统范围内,资源可以是提供数据存储或处理能力,或者是提供互连能力的。只有提供互连能力的资源和涉及这些资源管理的通信才在 OSI 管理标准化范围内。
虽然管理OSI环境的职能可以委托给自动化进程,但最终是人对此负责。1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开放系统互
信息处理系统
基本参考模型
第4部分:管理框架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Open Systems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Part 4: Management frameworkGB/T 9387.4—1996
idt ISO/IEC 7498-4: 1989
本标准为协调现有的和未来OSI管理标准的制定而建立了一个框架,同时为这些标准提供参考。本标准
a)定义了OSI管理的术语,描述了OSI管理的概念,b)给出了OSI管理结构以及OSI管理目标的概述和由OSI管理所提供的设施的概述;c)描述了OSI管理活动。
本标准并没有为OSI管理规定服务或协议,它既不是系统的实现规范,也不是评估实现一致性的基础。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9387—88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idtISO7498:1984)GB/T9387.2—1995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idt ISO 7498-2:1989)
3定义和缩略语
3.1本标准使用了GB9387中定义的下列OSI术语:a)(N)实体;
b)(N)层;
c)(N)协议,
d)(N)协议数据单元;
e)开放系统,
f)系统管理。
3.2本标准重新定义GB9387中已定义过的下列术语:3.2.1系统管理应用实体
systems management application-entity执行系统管理通信的应用实体。3.3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07批准1997-07-01实施
3.3.1OsI管理OSI management
GB/T 9387.4—1996
控制、协调和监视可在OSI环境中进行通信的资源的设施。3.3.2(N)层操作(N)-layer operation对单个通信实例的监视和控制。3.3.3被管客体managed object
OSI环境内一资源的OSI管理视图,它可以通过使用OSI管理协议被管理。3.3.4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开放系统内存放管理信息的概念性场所。3.4缩略语
MIB管理信息库
OSI开放系统互连
OSIE开放系统互连环境
PDU协议数据单元
SMAE系统管理应用实体
4OSI管理概念
4.1OSI管理用户需求
考虑到以可靠、经济的方式传送信息的互连服务的需求,OSI管理支持满足下述目的的用户需求:a)使管理者能够对互连服务的使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和记帐的活动:b)对变化中的需求作出响应的能力;℃)确保可预测的通信行为的设施;d)为信息保护以及为传输的数据的源和宿的鉴别提供的设施。提供以上支持的管理工具在复杂性上依用户的需求而有所不同。这些工具可以在本地操作或跨越若干开放系统协同操作。OSI管理没有限定用户界面。4.2OSI管理环境
OSI管理环境是整个OSI环境(OSIE)中与监视、控制和协调互连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服务有关的个子集。OSI管理环境同时具有使管理者搜集信息并进行控制的能力,以及掌握和报告OSIE中的资源状态的能力。
OSIE内单个开放系统有可能被委派一些管理职责,其职责通过以下方式体现:a)开放系统的自治管理;
b)为了执行协调管理活动,通过信息交换,同其他开放系统的合作管理。这一管理职资直接面向各单个独立资源,其中每一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其他资源操作。该管理职责可以进一步扩充,从而协调和控制资源组以提高它的功能和性能。4.3被管客体及其属性和操作
被管客体是遵从管理的OSIE内资源的OSI管理视图,例如层实体,连接或物理通信设备的单元。因而,对管理而言,被管客体就是资源的抽象视图,该抽象视图表示了资源的特性。被管客体根据它所拥有的属性,可能对它进行的操作,它可能发出的通知以及它与其他被管客体间的关系来定义。这与被管客体作为OSIE元素表示的资源的任何定义或说明不同,但又相关。系统内的一组被管客体及其属性一起构成了该系统的管理信息库(MIB)。4.4开放系统间的管理关系
OSI管理的用户需求可以通过本地操作或开放系统间的信息通信或是两者结合的方式来满足。通过担当管理角色的管理活动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与担当被管理角色的其它管理活动的成分间的合作实现开放系统间的()SI管理。一个特定系统扮演的角色可以是静态的,或是随时间变化的,可以取决于特定120
的管理通信。
GB/T 9387.4-—1996
开放系统间OSI管理信息流以操作和通知的方式来定义。4.5OSI管理功能范围
4.5.1引言
OSI管理是为若干目的所需求的。这些需求被划分成若干功能范围:a)故障管理(见4.5.2);
b)记帐管理(见4.5.3);
c)配置管理(见4.5.4);
d)性能管理(见4.5.5)
e)安全管理(见4.5.6)。
在这些功能范围内,具体的管理功能由OSI管理机制提供。其中许多机制不只在一个功能范围中被用来实现需求,就此而言,它们是共用的。类似的,当被管客体可能是多个功能范围的公共被管客体时,则它们也是共用的。
每一功能范围简述如下,无需详尽列出功能表。4.5.2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检测、隔离以及OSI环境异常操作的纠正。故障导致开放系统不能达到其操作目的,这些故障有可能是持久的或暂时的。在开放系统的操作中,故障以特定事件(如错误)来体现。错误检测提供判明故障的能力。故障管理包括的功能有:a)维护和检查错误日志;
b)接受错误检测通知并采取相应行动;c)跟踪和确定故障;
d)执行诊断测试,
e)排除故障。
4.5.3记帐管理
记帐管理能够根据OSIE中资源的使用状况以及对这些资源的使用而确定开销收费。记帐管理包括的功能有:
a)通知用户所花的费用或消耗的资源;b)能够设置记帐限额,使得收费标准与资源的使用相联系;c)确定为实现特定通信目标而调用多个资源所花费的总费用。4.5.4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对开放系统进行识别、实施控制、从中收集数据,为之提供数据,以便于准备、初始化、启动互连服务,提供互连服务的连续操作,以及终止互连服务。配置管理包括的功能有:a)设置控制开放系统例行程序操作的参数,b)把名字与被管客体和被管客体组联系起来,c)初始化和关闭被管客体;
d)按要求收集有关开放系统当前环境信息,e)获得开放系统环境重大改变的通知;f)改变开放系统的配置。
4.5.5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可以评估计算OSIE中的资源行为和通信活动的效能。性能管理包括的功能有:a)搜集统计信息;
b)维护和检查系统过去状态的日志;c)确定系统在自然和人工环境下的性能,121
GB/T 9387.4--1996
d)改变系统操作模式以便于实行性能管理活动。4.5.6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下述功能以支持安全策略的应用:a)安全服务和机制的创建、删除与控制;b)安全相关信息的分发;
c)安全相关事件的报告。
注:GB/T9387.2为整个安全体系结构内OSI管理功能的分配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5 OSI 管理模型
5.1概述
OSI管理包括控制、协调和监视允许在OSI环境中进行通信的资源所需的那些活动。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实现方法有:
a)开放实系统获得信息从而实现其通信资源的监督与控制;b)开放实系统合作以监督和控制OSI环境;OSI管理模型以下述方式定义:
c)OSI管理结构(见5.2);
d)OSI管理所需的支持功能(见5.3);e)管理信息库(见5.4),
f)进程中的控制流(见5.5),g)实体间的信息流(见5.6)。5.2OSI 管理结构
通过一组管理进程实现管理。这些进程不必位于一个本地系统,它们可以以多种方式分布于若干个系统中。非共存的管理进程间需使用OSI管理协议在OSI环境中通信。通过以下方式实现OSI管理:a)系统管理
b)(N)层管理;
c)(N)层操作。
系统管理通过使用应用层系统管理协议,提供监视、控制和协调被管客体的机制。有关系统管理功能的OSI通信通过系统管理应用实体(SMAE)而实现。系统管理可用来管理开放系统内或与之相关的任何客体。
(N)层管理通过使用(N)层专用功能管理协议,提供监视、控制和协调(N)层内涉及通信活动的被管客体的机制。(N)层管理能对多个通信实例起作用。因而可通过使用系统管理协议或(N)层管理协议来管理(N)层。
(N)层操作提供监视和控制单个通信实例的机制。本标准不隐含管理机制间的任何特定关系。5.3OSI管理所需的支持功能
在一个SMAE所提供的系统管理功能能被另一开放系统访问以前,这个开放系统必须在所有七层中具有足以支持该SMAE的功能。当支持任何 SMAE的功能都不存在时,则能由这样一个开放系统所使用的全部OSI管理功能是该开放系统内(N)层的层管理所提供的分离的、单个功能的集合。为了支持(N)层管理,1至(N一1)层必须提供足够的通信功能。
当系统管理或(N)层管理都没有被提供时,则能使用的全部OSI管理功能是(N)层操作提供的分离的、单个管理功能的集合。
在开放系统任一层上,一个SMAE的存在不依赖于(N)层管理实体的存在与否。122
5.4管理信息库
GB/T 9387.4--1996
一个管理信息库也就是存放在开放系统内,可以通过使用OSI管理协议而被传输或影响的信息。MIB是开放系统内的被管客体集,但仅与OSI环境有关的被管客体遵从标准化。此外,管理信息的逻辑结构是标准化的。这并未隐含任何信息的物理或逻辑存储格式,它的实现是一本地事态,在OSI标准范围以外。
管理信息由管理进程共享,同时根据这些进程的需求来构造。MIB既没有将管理数据的解释限定于一个预定义集,也没有限定数据是否以已处理的或未处理的格式存储。但是,作为MIB一部分的信息的抽象语法和语义被定义,以便它们能在OSI协议交换中被表示。5.5管理控制流
支持OSI管理的管理进程从下述地方接收控制信息:a)从人和/或充当管理进程的本地管理代理的软件中;b)通过下述实体从远地系统中:1) SMAE,
2)(N)层管理实体;
3)(N)实体。
管理进程对下述客体进行控制:c)直接作用于同一开放系统中的被管客体;d)经下述实体通过协议交换而作用于其他开放系统中的被管客体:1) SMAE;
2)(N)层管理实体;
3)(N)实体。
从公共代理到本地管理进程的控制流全部存在于本地系统环境内,就此而言,是在OSI管理标准化范围以外。这样的本地控制可引起OSI管理通信。OSI环境内控制流的抽象语法和语义被定义以便它们能在OSI协议交换中被表示。5.6管理信息流
管理信息库内的OSI管理信息可由a)和b)提供和使用:a)本地公共代理,
b)远地开放系统,通过下述协议:1)系统管理协议,
2)(N)层管理协议;
3)(N)协议。
信息交换可提供监视信息或产生控制的实施。公共代理与MIB间的信息交换一概发生在本地系统内,这是在OSI管理标准范围以外。6 OSI 管理说明
6.1OSI管理标准化
OSI管理标准化范留包括:
a)开放系统间传送管理信息所使用的服务和协议;b)管理协议中传送的信息的抽象语法与语义。这些标准化范围适用于系统管理(N)层管理和常规的(N)层操作。语法、语义、服务和协议及适用于被管客体的概念的实际规范在具体的OSI标准中提供。被管客体的物理表示与它们的物理存储是本地事态,不必标准化。系统管理标准规定了系统管理服务和协议及在这些协议中传送的信息的抽象语法和语义123
GB/T 9387..4—1996
(N)层管理协议与(N)协议的管理方面由其他标准定义,这些标准规定了这些协议,使之涉及上述管理设施有关的层。(N)层标准规定(N)层管理协议和它们的使用。这些标准并不意味着任何系统管理协议或层管理协议是必备的,也不强制任何(N)协议交换中管理信息的使用。
6.2OSI管理操作
6.2.1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通信为交换OSI管理信息提供了通常方法。这些通信在系统管理应用实体间进行。系统管理协议是应用层协议。按照系统管理协议标准进行通信的任何应用进程通过一个SMAE使用系统管理协议。用来支持系统管理的服务元系为应用服务元系。并非是所有开放系统均提供了GB9387中规定的完整的七层功能。有的开放系统既没有数据初始源,也没有数据传送的最终宿,它们用作象中继开放系统这样的通信实例。还有的系统需要被用作系统管理信息的资源或受系统管理控制的支配,使用系统管理协议进行信息通信。6.2.2(N)层管理
(N)层管理支持(N)层被管客体的监视、控制和协调。(N)层管理协议被(N一1)层及其以下各层协议所支持。它们并没有提供(N十1)层及更高层所呈现的通信能力。(N)层管理协议只能在位于相应的(N)子系统中的每一(N)层管理实体间运送管理信息。仅当特殊请求表明系统管理协议不适合或系统管理协议不可用时,才便用(N)层管理协议。(N)层管理协议提供的功能有:
a)传递与涉及(N)层操作的被管客体相联系的参数值;b)测试由(N1)层提供的功能;c)运送描述故障的错误信息或与(N)层操作相关的诊断信息。每一(N)层管理协议独立于其他层管理协议。本标准无需对七层的每一层进行(N)层管理协议的制定。
6.2.3(N)层操作
管理功能存在于OSI所有七层中的(N)协议内。一(N)协议内所携带的管理信息必须可区分于协议为其他目的所携带的信息。提供这一特性是(N)协议的职责。(N)协议所携带的管理信息的存在是为了便于一单个通信实例的控制和监视。(N)协议携带的管理信息示例如下:
a)在连接建立PDU中携带的参数,它用于将被建立的特殊的通信实例;b)在特定PDU中携带的参数,它能修改该通信实例操作所在的环境;c)描述在特殊通信实例操作过程中引起的故障的出错信息;d)在连接释放PDU中携带的参数,它报告了有关将被释放的特殊的通信实例的信息。6.2.4系统管理、(N)层管理与(N)层操作间的关系尽管(N)层管理规范与(N)层操作标准不涉及系统管理,但是(N)层管理信息语义和在信息上所允许的操作必须符合系统管理所定义的信息和操作。(N)层管理实体与那些GB9387所定义的操作(N)协议的(N实体具有不同的类型。通过(N-~1)层寻址机制的使用或(N)层内的识别机制,从而区分(N)层管理协议与常规的(N)协议。(N)层管理实体和(N)实体,对与(N)层操作有关的被管客体的操作是相互独立的。6.3管理信息交换方式
管理信息交换通过使用应用层或(N)层服务而实现;这些服务可以是常规的(N)服务或是专门为管理提供的服务。信息交换本质上可为两方或N方,取决于交换发起方的需求和可用来执行交换的服务的实质。
任一方可在管理交换中担当发起方的角色,交换的其他方担当响应方的角色。交换可以为了执行管124
理操作或通知而被发起。
6.4OSI管理致性
GB/T9387.4-1996
本标准不隐含任何系统管理、(N)层管理或(N)层操作的一致性要求。125
GB/T9387.4-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有关OSI管理框架的说明
OSI管理框架为制定OSI标准提供了OSI管理的概念和抽象模型。该附录的目的是提供一一附加的说明性资料以帮助理解本标准中的概念,同时解释它们的应用。A2缩略语
QOS服务质量
A3OSI管理范围和概念概述
在需要一些标准的OSI管理体系结构中,定义了以下三种管理信息交换方式:a)系统管理;
b)(N)层管理,
c)(N)层操作。
系统管理是管理信息交换的优选方式,它为涉及开放系统的通信资源的监视、控制和协调的有关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机制。该框架使用被管客体这个术语来描述这些资源的管理视图。系统管理作用于被管客体从而管理与这些客体相联系的资源。这样的被管客体可以涉及到一层或更多的OSI层。系统管理协议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RRRRRR
常规通信协议
图A1系统管理信息交换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可以看到,开放系统间大多数管理信息交换将需要上下文协商、管理会话的建立、一可靠的端端运输服务等,与其他应用层交换方法完全一样。因而系统管理通信通过应用层协议起作用(见图A1)。应注意到该框架亦可适用于无连接服务的使用。系统管理服务和协议在其他OSI管理标准中规定。(N)层管理用于特殊环境下携带与一特定的(N)层操作相关的信息。层管理的一个例子,如运输层的网络连接管理子协议(NCMS)。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层的层管理不能重复该层以上的任何层的功能,因为它不同于基本参考模型。图A2给出一个运输层交换的例子。尽管这样的标准最可能出现在2、3、4层,但(N)层管理交换可出现在任何层中。层管理标准有待制定。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GB/T 9387.41996
专用层管理协议
E8888888888888888
55985899689
常规通信协议
图A2(N)层管理交换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N)层操作是控制和管理单个通信实例的一组设施。这些设施嵌入在已有的“常规\(N)协议交换中(见图A3),例如在X.25清除包中收费信息的传递,或者它们可以是一个特殊的协议元素,如一个X.25复位包。
用于(N)层操作的标准有待制定。应用层
表示层
A4系统管理标准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在常规通信协议中携带的管理信息P
常规通信协议
图A3(N)层操作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有若干对标准化的应用服务和包含若干功能的管理信息交换协议的需求。正在制定的一组用于系统管理的应用层标准将给用户提供一个允许开放系统间管理信息交换的协议和服务的工具箱。A5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库
认识到这点很重要,即在OSI管理协议中携带的实信息实际上是由单个层标准产生(和定义)的信息。这些管理信息“实’元素的说明与识别在其他标准中制定。如果欲产生一个不带省略或重复的一致性定义,则需要一个跨越各层的公共方法。这样还是具有问题,即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是层相关的,此外,OSI管理协议组功能分配的顶层叙述也不完备,因而,管理信息库(MIB)可以看作是开放系统内可使用OSI管理协议进行传输和影响的信息。管理信息库(MIB)也可被想象为开放系统内与OSI环境有关的被管客体集。此外,管理信息逻辑结构必须标准化,但这并不隐含信息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存储,同时,它的实现是一本地事态,在OSI标准范围之外。
管理信息可以由管理进程共享,同时根据这些进程的需求来构造。管理信息库(MIB)既没有将管理数据的解释限定于一个预定义集,也没有限定数据是否以已接收的或是已处理的来存储。但是,作为管理信息库一部分的信息的抽象语法和语义被定义,以便它们能在OSI协议交换中被表示。12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