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10.39-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310.39-2001
中文名称: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2-39部分:试验 对外界磁场敏感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1-11-24
实施日期:2001-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860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光纤通信>>33.180.20光纤连接器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光电子器件>>L50光电子器件组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作废;
采标情况:idt IEC 61300-2-39:199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632
页数:8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1-08-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1-02-1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当外界磁场施加到器件上时对其光学性能变化的敏感性进行测量的试验方法。 GB/T 18310.39-2001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第2-39部分:试验 对外界磁场敏感性 GB/T18310.39-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18310.39—2001免费标准bzxz.net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300-2-39:1997《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一一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2-39部分:试验一一对外界磁场敏感性》制定。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在光纤通信和非通信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形成规模生产和商品化产品,并成为新崛起的高技术产业。随着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内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相应产品试验和测量技术也有较快的进展。为使产品试验和测量程序在国际上进一步协调一致,使产品试验和测量结果得到统一公认,IEC迄今为止已制定并颁布IEC61300系列试验和测量程序标准达80余项,从而将极大促进产品贸易往来。我国该类产品试验和测量程序基础标准与国际标准等同,能方便简化产品的检验和验收,适应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日益增长的需要。本标准是隶属于GB/T18309.1一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一一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的系列方法之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传输线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陈国庆、王锐臻、王毅。I
GB/T18310.39—2001
IEC前言
iiKAoNiKAca-
1)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EC的目的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他活动外,IEC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IEC有联系的任何国际、政府和非官方组织也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两组织间协商的条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和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明。5)国际电工委员会没有规定表示认可标志的任何程序。如果声称某设备符合EC某一标准,IEC对此概不负责。
6)应注意这种可能性,即本国际标准的某些组成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权内容。IEC不负有对任何或所有这样的专利权作出认同的责任。IEC61300-2-39由IECTC86(纤维光学)SC86B(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制定。本标准文本依据下列文件:
86B/843/FDIS
表决报告
86B/944/RVD
对于批准本标准进行表决的全部资料可在上述表格给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IEC61300在总标题“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一一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下由下列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
一第2部分:试验
一第3部分:检查和测量
1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
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
GB/T18310.39—2001
第2-39部分:试验
对外界磁场敏感性
idtIEC61300-2-39:1997
Fibreoptic interconnectingdevicesand passivecomponentsBasic testand measurementproceduresPart 2-39:Tests-Susceptibility to external magnetic fields1.1范围和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当外界磁场施加到器件上时对其光学性能变化的敏感性进行测量的试验方法。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8309.1一2001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器件一一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idtIEC61300-11995)
2概述
试验应在对磁场屏蔽的或环境磁场强度和方向为已知的实验室进行。当外界磁场的方向相对于实际系统中器件的方向不确定时,有必要规定对施加到器件上的外界磁场强度和方向进行控制的测量程序。为使说明简化,本程序仅对A结构器件即带尾纤而不带连接器的器件(按总规范的规定)规定测量方法。
3装置
装置由下列单元组成:
3.1光源(S)
本单元包括光发射器及其尾纤(如适用)和相关的驱动电路。它可能包括机械的或电的光功率调制。例如,它可能是激光器或与干涉滤光片或单色仪组合的宽谱带光源。准确性应适合于测量要求并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包括:
—输出功率;
一峰值波长;
一谱宽;
一相干或非相干;
输出功率稳定性;
尾纤类型(如适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13批准2001-08-01实施
3.2激励单元(E)
GB/T18310.39-2001
iiKAoNiKAca-
本单元包括无源光学系统,它以所要求的注入条件将光功率注入器件。除非另有规定,注入条件应按GB/T18309.1一2001附录B。注入条件应适合于被测器件并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3.3检测器(D)
本单元包括光检测器及其尾纤(如适用)和相关的检测电路。检测器单元或尾纤纤芯应具有分别等于或大于器件输出端光纤最大芯直径和数值孔径的直径和接收角。准确性应适合于测量要求并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包括:
最大灵敏度:
一线性度;
一波长灵敏度峰值和范围;
一反射功率;
一稳定性;
一尾纤类型(如适用)。
3.4临时接点(TJ)
这是一种临时将两个光纤端对准成为可重复的低损耗接点的方法、器件或机械装置。例如,它可以是一种精密V形槽真空吸盘、微调架、熔接式接头或机械式接头。最好应采用合适的折射率匹配材料。临时接点稳定性应适合于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3.5光纤长度(L1、L2)
本标准例举的说明中出示了光纤长度,这些长度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3.6带控制器的外界磁场单元(M)磁场单元内试验区域的大小应能保证被试器件(DUT)的存在不改变磁场和试验条件。该区域的外界磁感应强度应是均勾分布的并可由控制器连续调节。外界磁感应强度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如适用,磁场方向可改变。尾纤应可方便地进出该试验区域。应采用适当的夹持装置,以使被试器件在试验时牢固地保持就位。
4程序
4.1按图1所示配置试验装置。
图1测量装置
4.2在保证临时接点质量和外界磁感应强度为零并保持系统稳定之后,测量并记录功率P。。4.3调节电磁体控制器以保证外界磁感应强度及其方向F符合详细规范要求。为使试验误差减至最2
GB/T18310.39—2001
小,在试验期间临时接点处和检测器处的光纤端应不发生位移。测量并记录功率P1(F)。4.4保持4.3的试验条件不变,但通过控制器使外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反转(即R向)。测量并记录功率P,(R)。
5因外界磁感应强度引起的衰减变化由下列公式给出:4.5
a =α(F) -α(R)
当外界磁感应强度为F向时,a(F)由下式给出:a(F)=10lg(Pi(F)/P)
当外界磁感应强度为R向时,a(R)由下式给出:a(R))=—10lg(Pi(R)/Po)
5规定细节
一光源S的类型、波长和稳定性;一注入条件;
一检测器D的类型、谱响应、动态范围;一光纤类型和长度LI、Lz和Ls;-预处理程序;
一性能要求;
与试验程序的差异;
外界磁感应强度、方向、稳定性、均匀性和作用持续时间。1)
·(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