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9401-2003 客运拖牵索道技术规范
GB/T 19401-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9401-2003

中文名称:客运拖牵索道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11-25

实施日期:2004-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3673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铁路工程>>45.100架空索道设备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81输送机械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0517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6, 字数:35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3-11-2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张宏、张强、张宏伟

起草单位: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拖牵索道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最基本的技术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客运拖牵索道。 GB/T 19401-2003 客运拖牵索道技术规范 GB/T19401-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1CS 45.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401—2003
客运拖牵索道技术规范
Technology code for passengers surface lifts2003-11-25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4-06-01实施
GB/T19401—2003
本标准由全国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本标推起草人·张宏、张强、张宏伟。rkNrKAca=
1范围
客运拖革索道技术规范
GB/T 194012003
本标准规定了拖率索道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与管理等方面最基本的技术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客运拖牵索道。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往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谁,然而,鼓励根据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作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谁。GB12352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T13677单线固定抱索器客运架空素道设计规范GB127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
GB9075架空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标准。3.1
拖牵索道
surface lifts
依靠架空的钢丝绳做拖动装置,在地面上运输乘客,拖牵索道一般是单线形式。拖牵器包括T形杆式,形杆式和盘式,并且根据拖牵索的高度分为高位拖牵索道和低位拖牵索道。3.2
高位拖率索道high surface lifts拖牵索距地面高度大于2m的拖牵索道。3.3
低位拖牵索道Eowsurfacelifts
拖牵索距地面高度小于2m的拖牵索道。3.4
拖牵器 towing device
可承载乘客,并可以根据地形自动调节长度的种运载工具。3.5
拖牵索haulingrope
带动运载工具运行的钢丝绳。
拖牵器间距towingdevlce spacingin meters线路上相邻两个掩牵器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3.7
制动距离brakingdistance
在制动时间内拖牵器所经过的距离,单位为米(m),G/T 19401-—2003
reverse lurn limiter
防割转装置
能防止拖牵索道反方向滑行的装置,3.9
钢丝绳捕捉器
rope catcher
拖牵索道钢丝绳从托紫轮1脱槽后能承托任钢丝绳的装置,3.10
f maximum gradient
最大坡度
在线路上某段距离内所形成的最大倾斜度,长。3.11
水平长度(1)horiznntal length拖牵索道从起点站口到终点站口水平投影的长度,单位为来(n)。3.12
高差(I1)difference in level拖牵索道从起点站口到终点站口的索底标高之差,单位为米(m)。3.13
斜长(t)sloping length
拖牵索道从起点站口弹终点站口的直线长,单位为米(m)3.14
支架trestle
配置在线路上期以支承钢丝绳的构筑物。3. 15
托索轮ocr
承托拖牵索绳轮。
托索轮组support rollers
拖牵索道支架上用以承托拖牵索的成维托索轮,3. 17
压索轮组holddown rollers
拖牵索道支架上用以承压拖牵索的成组压索轮。3.18
钢丝绳编接
splicing of rope
拖牵索的接头用编接方式连接。3. 19
抱索器ropegrip
运载工具与拖牵素相连接的装置。3.20
驱动轮driving sheave
驱动机上带动钢丝绳运行的绳轮,3.21
return shcuve
迁回轮
运载工具通过端站时能自动辽向的網轮。KANrKAca-
4一般规定
4.1线路
在选择建设地点和线路时,应考虑以下儿点:电力线路和它们的支撑物:
铁路:
—公路,
建筑结构:
一岩石和地表滑坡、裂隙、水冲蚀等;翡的端动稚聋崩;
一.·风的作用;
—-结冰;
笃道坡度和线路:
—河流和溪流;
…地下的备种段施.包括管线
-与其他客运索道的交义或靠近:一一与邻近设施的上下净空的控制,4.1.1拖牵道的斜度
GB/T 19401---2003
高位拖牵索道:使用单人牵引装置的拖牵索道,拖牵道最大允许坡度为60%。单人以上牵引装置的拖牵索道,拖牵道最大允许坡度为50%。不允许有反向坡度,除非在上车和下车区润有非常缓的坡度。
低位拖牵素道:后推式:不大于25%:骑乘式:不大于40%。4.1.2拖牵道的横向坡应
除下车区段外,一人以1的拖牵索道,横向坡度不允许大于5%。除支架和下车段外,单人拖牵索道横向坡度不应超过5%,支架处不应超过10%,并且应从索道中心线向外倾斜。4.1.3军道和线路
不允许害道横穿拖牵道。
4.2安全宽度
为防止邻近的障得物与拖牵案道发牛下涉,在运行中发生摆动,或在最大设计风力情况下,或两种情况间时发生时-拖牵器外缘应与障得物或并行雪道保证最小1.5m的净空。如果两条索道并行且相距很近时.两素道拖牵索最小应保持3.5切的间距4.2.1拖牵道
应保证拖牵道的最小宽度并保持如下状况:在最不利状况下,从乘客上车点到乘客下车停止点,写表面没有石头、树桩或其他障碍物,最小1:行拖牵道宽度不得小丁:2.0 m单人拖牵索道;
2.5m双人拖牵案道。
4.3拖牵索位置
设计站房和支架时应考虑以下净空,并在运行状况下使线路振动诚到最小,并应考虑当地风力情况。
4.3.1垂直净空(高位拖牵索道)在最不利工况下,牵引装置不把乘客从雪而[提起。对于式拖牵器索道,在最不利工况下,完全拉伸的拖牵绳与竖直线间的角不应小于30°,以保证乘客不被拖出拖牵道。对丁绳式拖牵器(带抱牵绳)的高位拖牵索道,应在一定高度处设置导向装置,以保证绳式拖牵器完GE/T 19403—2003
全收回时高出需面2.3m,
对子杆或拖牵器,拖率紫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至少等于自由状态时拖牵器的长度。HiKAoNrKAca-
当兼客需要穿过下行线离开索道时·必须保证下行侧拖牵器与雪面的净空大于2.3 m。支架应有足够的高度:如果上行侧拖牵索从一个支架上脱索,两侧支架应能支撑拖牵索与设计拖牵道保持最小600 mm净空。
4.3.2水平净空
上行侧支架与.上行拖牵索的水平净空最小为900mm:下行侧支架与下行侧拖牵索的水平净空最小为600mm。
4.3.3调编
当上行拖牵道的雪地深度变化时,应改变托索轮商度。其可调范应由设计者确定,维护使用乎册度提供完整的调节方法和顺序。4.4运行速度和拖牵器间距
最大运行速度:
1.5m/s低位拖牵索道;
3. 5 m/s高位拖牵索道。
拖牵器的间距:
单人拖帝器最小间隔为4倍运行速度;多人拖牵器最小问隔为6倍运行速度。4. 5结构和基础
所有结构和基谢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守相关标准,并满足尺可要求。来用的设计负荷应包括正常状况下的载重、风载荷、雪载荷、动载荷和静载荷:以及可以预见的不正常载荷。在告蠕动地区的结构和基础应专门进行设计,或者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4. 5. 基础
在决定上壤对基础的移动阻力时,应考虑基主状说,包括可能出现的地下水引起的浮力。基础或钳应采用重力式基础基础底面应低于正常冰炼暑,除非屋对冰炼不敏感的士壤或固体岩石。者石上的基础廠牢牢锚固在固体岩石上,否则碗设计为重为式基础。除非设计者专门对地下基础和钢筋做了保护,否则基础阶梯到基磁顶部应不小于150nm。在静载和动载情况下,最小抗倾翻安全系数为2。同时,要有2倍的抗滑安全系数。在这些载荷和风力集中作用下,抗倾覆、滑移、抬升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5。4.6内燃机装罩
4.6.1发动机油箱
油箱应足够大,以满足正常运转期间的供油,提供的体燃料应根据可燃体标难。利用内燃机的辅助驱动是指用紧急驱动,辅助驱动与主驱动装置应具有连锁功能,每次仪允许种驱动装置运行,并且驱动机上的结构件不作为油箱使用。油箱应安全可靠地与发动机装配在一起,并避免振动.物理破坏,发动机和排气管过热对其造成危害。
4. 6. 2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设计、安装用米排除废气、不允许水进人系统,人可触及的排气管应有警示或隔热层,或者于地面或行走面2.4tm,低于2. 4m应有绝热装置。注:辅助驱动的配备不作为鞭性要求。4.7上车和下车区间
平台、斜坡、橱栏,弯道和工作区组戒上车和下车区域应防正在.上、下车区间乘客与站房、支架或其他结构出现挂碰。4.7. 1上车区间
GB/T 19401—2003
上车区间的长度和上午点应依照拖牵索道的速度、站内托索轮位置.拖牵器形式来决定。土车点应有标记。
接近上车区间的路应大致水平或坡度很小,以便乘客到达上车点。上车道应使等待的乘便于观察1车区域。1.车等候区应设有标记围栏或引导乘客到上车的栏杆。4.7.2下车区域
下车区域长度、下车点和出口的坡道应根据拖牵索道的速度、站房托索轮位置和拖牵器形式决定。对于绳式拖牵器的拖牵索道,其下车段长度(下车点至最近的拖牵素导向装置的距离)不宜小丁11倍运行速度(或下车段长度可以保证拖牵器完全收回),对于仰缩杆式拖牵索道,其下车段长度不宜小于8倍运行速度(或下车段长度可以保证拖牵器完全收向
下车区间应大致水平,然后有较小下潜坡度以便乘客放开拖牵器扫离开拖牵索道。下车点和终端站导向装置之间的距离应足够使拖牵器缩同。5终端站
5.1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应有能力满足在最不利负荷情况下,包括满载底动时的要求。在有手动机械式多速转换器的地方,当索道运行时不能进行转换,对可以反向运行的紫道,当索道运转时应防止错误地换到反向。5.2减速器和齿轮箱
所有减速器齿轮箱应具有在最不利的设计负载情况下启动的能力。5.3轴承.离合器,联轴结和轴
应颜先考虑轴承、离合器,联轴结的调节和润剂。所有轴应依据标谁求设计,对于驱动、迁回轮轴由于轮于是悬臂的,设计工作应力不应大子许用应力的60%(抽在没有考虑集中应力情况下,至少具有3.5赔的安全系数),5. 4速度控制
任何载荷情流下,控制系统均能对运行速度进行限定。对”运行速度超过2m/5的拖辜索道.控制系统应具备调速功能,
5.5制动器和防倒转装置
拖案紫道应有制动器或防倒转装置。5.5.1工作制动
在最不利载荷工说下,索道的制动距离应小于3俯最大运行速度。制动器来用弹簧或重力方式,在停车时立即制动。
5.5.2防倒转装置
防倒转装置能在最大负载时白动阻止索道倒转。5.6机房(如果有)
5.6.1一般规定
人可以触及的转动部件应有保护。成有防静电保护装置。
备有灭火装置。
5.6.2机房内的设备
机房应通风,应有永久照明系统。设备摆放满足维护要求,门要有锁。当设备和墙之问有通道时,GB/T 19401—2003
最小宽度500 mm。必要时应有取暖措跪。5.7绳轮
5. 7. 1 一般规定
所有绳轮包括底座和支卿,应能承受静载荷和动载衙。irKoNiiKAca-
当无轮衬绳轮时,轮槽应呈形,槽的半径大效等于拖牵索直径的55%,且不妨碍抱紧器通过,当用有轮衬绳轮时,不能超过轮衬材料的许用压力。5.7.2拖牵案驱动迁回轮和线路转向轮轴承、轴套即使摄坏,嗽动,让轮仍应保持大致的正常位置,不充许发生倾倒或下降,对于驱动轮上:所采用的橡胶或塑料衬垫·其摩擦系数最大取0.25。糟深至少为拖牵紫直径的1/5且不小于5mm,
设计上应有措施,控制拖牵索位置。驱动、迁向轮和线路转向轮最小直径是拖弃索公称直径的60宿。轮组和相关结构设计应减小脱索的可能性。拖牵索直径的1/2--1倍的凸缘是减小脱索的一种有效方法。5.7. 3张紧绳轮
转动张紧绳轮最小直径是张紧索直径的10倍。静导向装置最小直径为张紧索直径的8倍。5.7. 4导向轮
导向轮用于保证拖牵索直线进人或离开驱动轮和迁回轮,从其人,出绳点到导向轮的距离不要大于驱动或回轮直径。导向装置的托索轮,托索轮维或绳轮的高度应可调节。5.8张紧小车
张紧轮和小车的移黏应能满是最不利负载和工况下产生的最大份移5. 8.1小车
小车通过刚性结构支撑在地面上。在张紧系统作用下移动的机架依靠行走轮支撑在刚性的真线轨道上,所有设计负荷包括驱动系统引起的扭转力、制动力、倒转的反作用力都应考虑。结构和小车把这紫鱼荷传给基础。
5.8.2小车的机撼挡块
机械挡块用于防止小车超越行程。挡块和站内结构应能抵挡正常压力。5.8.3移动的张紧小车
移动的张紧小年最大允许纵向倾斜心”。5.9张紧系统
张紧装置应有足够的行程,张紧系统的操作方式有于动和自动(应有防止越位的监控系统)。5.9.1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
液压或气压缸应有防止气候影响的措施·防止污损对其自动移动的十涉。缸体的最小安全系数为5(安金系数等于油缸的允许极限张力除以最大设计张力)。液压站的系统压力不要超过制造商限定的工作压力。高压替或胶替应固定好,以防断裂。当使用储气罐、蕃能器或其他类似装置时应防止碰撞破坏,并且必须满足下述条件:-压力应有显示;
设定压力变化10为时,索道成能够自动停车;一液压缸末端应设置限位开关·防止越位。5. 9. 2 重锤
当采用重锤时,应保证上下移动自如,再链并应有围墙以防止需、冰、水或其他物质积在重锤下面或周围,影响重锤移动。当重锤在-个给构架中时,应有导向装置以保护机架确保重锤运动自如。在没有站房的地应有保护栏或国墙以防止非专业人员进人。5.9.3张紧系统的钢丝绳
新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为5.5,包括最大设计静拉力,绳轮阻力GB/T 19401—2003
张紧绞车的传动装置必须有自动闭锁功能,张紫钢丝绳必须缠绕在卷筒上面,至少保证完整地霾绕3圜并可靠锚固。
在低位掘案索道中,可以不使用自调式张紧设备。在张紧小车距终点150 mm时-重锤达到行程终点。5. 9.4链张紧系统
滚轮、小齿轮或焊接链条可以用于张紧系统。链作为张紧部件,当不通过或不绕过链轮时,最小安全系数5。当使用链轮时,链的安全系数应为6。5.9.5绞车或链调节装置
绞车或其他机装置的安全系数为6,应固定好防止松开。绞车卷简直径不小于20倍钢丝绳的直径。5.10固装置
所有固定的终端连接和锚固件(地脚螺栓)应有保扩,以防止锈蚀引起强度低。钢丝绳和它们的连接装置用于锚固,张紧或紧固其他站内结构时.最小安全系数为6。在需婴调节的地方谢节时,锚固装应能可靠锁定或移动,5.11手动和自动控制装置
5.11,1手动控制装置
手动控制装置(可以停午)应装在靠近上车、下车区问内,工作人员操作时不需穿过移动的吊具。所有启动/运行/停车和速度控制应经常定期测试其功能完好性。5. 11.2自动停车装氧的配备
应安装以下自动停车装置:
a)中闸站
当滑雪者应下车时,如果滑雪者或未缩回的拖牵器越过下车点时,应能自动停车,)缝站下车区
如果滑駕者或未缩可的拖牵器越过停车门,应自动停车。停车门的位置:从停车装置到第一个障碍或拖牵器反而点的距离应是空载全速停车距离的150%。下行侧应有一装置,如果牵引器不能缩回-应能停车。这套装置应尽可能靠近上站,不能比下车段长。6线路构筑物
6.1支架
支架结构和基础设计应根据4.5的要求。在使用拉紧支架的地方,者拉索靠近需道应有明显的你记,
支架宜采用钢结构,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士结构,不允许采用木结构支架采用型钢时,其壁厚不得小于5mm,采用闭口型钢时,其壁厚不得小于2.5mm,且内、外壁应防锈,
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主要承载构件应采用镇静钢,支架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3m的支架应装设工作平台,高度超过4m的支架应有固定爬榭,但要注意防止爬梯与滑雪者挂碰。
每条索道均应配备便携梯子。
支架上应有永久品点,即悬吊起重绳的装置。支架应有明显编号。
GB/T 19401—2003
HiKAoNrKAca-
若支架设计成可调节拖率索高度的型式,轮组支座应有导间装置。以防止正常运转时,轮组运转不在··茶直线上。
6.2托(压)索轮
当拖牵索直径小于等于1Gmm时,托压索轮点径应大于等于200mm,当拖牵索真径大于16mm时:托压索轮直径应大于等于250mm,拖牵索的弯折不得超过10%。当拖牵索导轮安装在线路支架上时,该轮的直径至少为:当拖牵索弯折小于等于30%时40倍牵索直径:当拖牵索弯折火于30%时——60倍施牵索直径。6.2.1风压计算
按照下列参数。
运行时:300N/m;
停运时:800N/m
空旷地段风压订算可以适当选取偏大值风压计算时所需要的体型系数:拖牵索:1.2:
轮组及轮组附件:1.6twwW.bzxz.Net
拖牵器:1.0;
圆管形支架;0.7;
方柱形支架:1.3,
桁架结构:2.8
6.2.2轮于、轮组设计
考虑系统其他因素时,轮缘尽可能高,至少为拖牵案直径的1/0。时抱索器应与轮相配合,轮槽深度至少为拖牵索直径的1/10。在正常运转时不与轮缘相催,还要考虑到轮衬的预计磨损望。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拖牵器摆动时抱紫器与轮缘相碰。另外,在设计抱紫器、轮缘和吊杆导向装置时应防止吊杆被导向装置卡,
拖牵索和抱索器通过支架时,在正常范围内撰动不应造成脱索,应装有适当的防护,并有足够能力抵挡侧向力引起的内侧跑偏。
轮组整体结构应具备:当拖牵索离并轮子向外走时,不与轮子发生纠缠。每个轮组应装有拖牵索捕提器以减小脱索时的危险,并且外伸距离最小为拖牵案直径的2摘。捕提器应能使拖牵索和抱索器脱索后通过。轮组内侧应装有挡绳板,沿线路索距变化的地方在设计中放考虑个支架水平角度变化,以防止由此引起的脱索。
轮组可自动调节使每个托案轮受力均衡,单个托索轮仅允许作为导向装置。轮继摩擦系数取0.03.
轮组的人端必须装设脱索保护开关以监测拖牵索是否脱出,一且发生脱索能自动停车,对于六轮(含六轮组)以上的轮组,其出端也应安装这种装臀:6.2.3托压案轮受力
设讨时,…个乘客的重量以 800 N 考虑.应有措施使拖牵案在所有预计到的负载状况下都保持在轮槽内,需满足以下条件:在最不利负载情况下(不包括动态影响)。支架上托索轮组的负载不得小于以下几种数据最大值:每个轮子500N,每个支架1000N或等于相邻跨弦长(m)之和的10倍[以N单位的数值等于相邻跨弦长(m)之和乘以10]。
当一个支架为负角时,拖牵煮在下列情况下不滩离开托索轮。。拖牵索张力是最大设计值1.5倍,相邻跨内空载或在脱挂系统中相邻跨没有吊具;一在张紧紧统作用下,空绳状况或有部孕空拖牵器。GB/T 19401--2003
支架上压索轮组的负载不得小于以下几种数据中最大值,每个轮子900N,每个支架1800N或等于相邻跨弦长(m)之和的15倍[以N为单位的数值等于相邻跨弦长(m)之和乘以151。6.2.4其他要求
当单个轮子用于导间轮时,它一般只承受拖牵索和拖牵器够重景,转向轮的安装应防止乘客触及拖牵索或被转向的拖牵器击伤。所有线路上的绳轮应有防护措施,防止拖牵器与轮子或轮组发生纠缠,不管正向或反向运转如渠允许在中间支架前面下车,下车区的布置应满足4.7的要求:支架应有防护措施,防止已放开的拖牵器与支架纠缠在一起,7线路设备
7.1拖牵索
7.1.1安全系数
新的拖牵索最小静态安金系数为5,静态安全系数等于最小破断拉力除以计算所得的最大张力,7.1.2拖牵接头
拖牵索的接头应保证足够的长度,其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200倍,相邻两个完好的拖牵接头间距不小于3000倍拖牵索肖轻,接头十可过2个,接头好观浑题饱满、压头平滑、捻距均勾、松紧-致,直径增大量不得超过11%(d一钢丝绳直径)。对于低位拖牵紫道,拖牵索接头方式可以有所变化。7.1,3拖牵索的报度
牵索的报废按照GB9075执行
7.2固定和脱挂抱索器
7. 2. 1一般规定
抱素器的测试和制造成使用成熟技术。制造商放在每个抱紫器上打下编号和尺寸。在使用之前每一个抱素器应进行无损捡测,并有检测文件。抢索器钳口应能保证在吊具摆动35%时顺利通过托压索轮。抱索器经过驱动轮和迁回轮时所产生的水平折角不得人于9°抱索器钳门端部内外应圆滑。
7.2.2滑动
抱索器应保证在使用中能抵抗沿拖牵索方问的下滑力。抗滑力应达到最不利负载正说下、最大爬玻角,拖牵索正带润滑情况下大于感等于2倍下滑汀,一般博况下,钳口与拖牵索之间的摩摔系数教可定为0.16。抱紫器在拖牵案直径减小3%以内抗滑力仍大于或等于2倍下滑力,7.2. 3 力
抱索器的力应遵守以下规定,
a)在月重和载重作用下,所有部件安全系数为6,安全系数这样定义:疱索器在工作状态(丧任绳子或替代物)间下的载荷等于拖牵器自重加上6倍设计载重。这时,抱索器所有零件不能撒坏,
b)屈服极限应大于3倍的许用应力。如果经权威试验宰证实,弹簧疲劳寿命还很富裕,则其许用应力可以提离。
c)制造抱索器的材料应认真挑选并处理,以获得最佳抗冲击性能及抗低温性能,d)特别应考虑疲劳问题,没有在使用中验证过的挝索器应进行疫劳测试。抱索幕应对拖牵索有良好抱紧力·保证在相对拖牵索翻转时不会脱开,e)
如果采用的是弹性抱索器·其下作状态至多只能使用80%的弹力。当拖牵索直径减小10%f
时夹紧力下降不得超过25%-但不得小于所要求的最小爽紧力,当-个弹簧断双时,夹紧力GB/T 19401—2003
KANrKAca
下降不得超过设让夹紧力的15%,但不得小于所要求的最小夹紧力。说明书应样细讲述抱索器最划设定,操作检套以及抱紧力的限制范围,7.2.4最大载荷
单个抱索器上最大垂管载荷不扇大于施索最小张的1/14。7.2、5脱挂抱索器
设计制造的脱挂抱索器应能可靠灾紧拖牵索:并不损伤拖牵索。即使拖牵索振动也不能发生事故性的松脱分离,
7.2.6抱素器移位
固定抱索器按规定的运行时间需改换其夹持位置,移位时间根据以下公式:t 2 000 L/3 600
式中:
——移位附间单位为小时(h);
L.-索道线路斜长,单位为米(m);u-运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固定抱案器每次移位距离应不小于100mm,并应与运行方向相反。安装和移动抱索器后,抱索器距编接点的距离不应小于20赔施牵索直径,并有移位记录,每个抱索器移位时应检查拖牵索在抱紧位置或邻近位置是否有损伤。7.3运载工具
7.3.1一般规定
拖牵器应便于滑雪者乘坐,同时应满足身材小的乘客使用。7.3.2负载
拖牵護应能承受4倍的设计年直载荷,并且零部件没有永久变形。7.3.3垂直净空
当拖牵器在垂直方向纵向撰动!5必或在最不利工作状况下,拖牵器与任何障碍物(如绳轮、保护装置等)在垂直面1:不应挂碰。
7.3.4拖牵器回收装覆的要求
拖牵器应能在最大伸长位置很好地控制回收·而不伤害乘客或造成拖牵器摄坏,同时应避免拖牵器外露部件与拖牵索、缝轮或其他设备发生纠缠。8电气设计和安装
8.1设计和安装调试
在新索道运转之前或电气系统做了修改之后,应对电气系统进行调试。并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要有试记录,
8.1.1采用规范
电气系统应遵守相关国家电气规范,8.1.2电缆架设
所有靠近或横穿紫道的动力电继,应遵守相关标谁。B.1.3保护
所有变电站利高压设备应有明显警示标记,以防外人进人。所有供电设备应有断路器和熔断器进行过载保护。
8.1.4限制电压
支架上架设的信号通讯和控制线路,电压限定在50伏特内。除了电话拨号电压外。8.1.5电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