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5000.10-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
JB/T 5000.10-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5000.10-1998

中文名称: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英文名称: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assembly of heavy machinery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09-30

实施日期:1998-12-01

作废日期:2008-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25.010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0工艺装备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ZQ 4000.9-1986;被JB/T 5000.10-2007替代

出版信息

页数:19 页

标准价格:1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机械工业部治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JB/T 5000.10-1998 JB/T 5000.10-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 JB/T5000.10-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000.10-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The heavy mechanical general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Assembly
1998-09-30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8-12-01实施
JB/T5000.10-1998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章单位,上海重型机器厂、太原矿山机器厂、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股玮光、胡斌、王维。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The heavy mechanical general techniques and standardsAssembly
JB/T 5000.10—1998
本标准规定了重型机械产品装配的一般要求、装配连接方法、典型部件装配、总装及试车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机被产品的装配凡图样及技术文件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923988
JB/T 6996-93
JB/T 7929--- 95
JB/T 5000.3—1998
JB/T 5000.9-1998
JB/T 5000.111998
3一般要求
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重型机械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焊接件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配管
3.1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领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3.2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3.3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经钳工修整的配合尺寸、必须由检验部门复检。3.4装配过程中的机械加工工序应符合JB/T5000.9的有关规定;焊接工序应符合JB/T5000.3的有关规定。
3.5除有特殊要求外,装配前必须将等件的尖角和锐边倒钝。3.6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殖碰、划伤和锈蚀。3.7油漆未干的零、部件不得进行装配3.8机座、机身等机器的基础件,装配时应校正水平(或垂直)其校正精度;对结构简单、精度低的机器不低于0.2/1000mm;对结构复杂、精度高的机器不低于0.1/1000mm。3.9零、部件的各润滑处、装配后必须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或脂)国家机械工业局1998-09-30批准1998-12-01实施
4装配连接方法
4.1螺钉、螺栓连接
JB/T5000.101998
4.1.1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检头部不得损坏。
4.1.2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周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紧固件,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A(提示的附录)。4.1.3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紫,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该销的螺钉(螺栓)开始。4.1.4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等件贴合。4.1.5螺母拧紧后,螺栓、螺钉头部应露出螺母端面2~3个螺距。4.1.6沉头螺钉紧固后,沉头不得高出沉孔端面。4.1.7严格按照图样及技术文件上规定等级的紧固件装配,不允许用低性能紧固件替代高性能紧固件。
4.2销连接
4.2.1圆维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分布均匀。4.2.2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突出零件表面,带螺尾圆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4.2.3开口销装入相关件后.其尾部须分开,其扩角为60*~90°。4.3键连接
4.3.1平键装配时,不得配制成阶梯形。4.3.2乎键与轴上链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钩头键、模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段,外露部分应为斜面的10%~15%,4.3.3花键装配时,同时接触的齿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间不得低于50%。4.3.4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须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匀现象。4.4铆钉连接
4.4.1锦接时不得损坏被锦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的零件变形。4.4.2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御钉头部必须与被铆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4.5粘合连接
4.5.1粘结剂牌号必须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并果用有效期限内的粘合剂。4.5.2被粘接的表面必须做好预处理,彻底清除油污、水膜、锈迹等杂质。4.5.3粘接时粘结剂应涂得均匀。固化的溢度、压力、时间等必颁严格按工艺或粘接剂使用说期的规定。
4.5.4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结剂,4.6过盈连接
4.6.1压装
压装时压入力的计算可参考附录C(提示的附录),压装的轴或套允许有引入端,其导向锥角10*~20°,导锥长度等于或小于配合长度的15%。4.6.1.2
4.6.1.3实心轴压入盲孔时允许开排气描,槽深不大于0.5mm。医入件表面除待殊要求外压装时须涂清洁的润滑剂。4.6.1.4
采用压力机压装时,其压力机的压力一般为所需压入力的3~3.5倍。压装过程中压力变化应4.6.1.5
平稳。
4.6.2热装
JB/T5000.10—1998
4.6.2.1热装的加热方法可参考附录B(提示的附录)选取。4.6.2.2热装零件的加热温度根据零件材质、结合直径、过盈量及热装的最小间隙等确定,确定方法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
4.6.2.3用油加热零件的加热温度比所用油的闪点低20~30℃。4.6.2.4热装后零件应自然冷却,不准急冷。4.6.2.5零件热装后必须案靠轴肩或其他相关定位面,冷缩后的间隙不得大于配合长度尺寸的0.3/1000mm。
4.6.3冷装
4.6.3.1冷装时常用的冷却方法可参考附录B选取。4.6.3.2冷装时零件的冷却温度及时间的确定方法参见附录E(提示的附录)。4.6.3.3致冷零件取出后应立即装入包容件。对零件表面有厚箱者,不得装配,应重新冷却。4.6.4胀
4.6.4.1胀套表面的结合件表面必须干净,无污物、无腐蚀、无摄伤。装前均匀涂一层不含MoS,等添如剂的润滑油,
4.6.4.2胀套螺栓必须使用力矩扳手,并对称、交叉、均匀紧。4.6.4.3螺栓的拧紧力矩T值按设计图样或工艺规定,亦可参考附录A,并按下列步骤进行:a)以T/3值拧紧:
b)以T/2值拧紧:
c)以T值打紧:
d)以T值检查全部螺栓。
5典型部件装配
5.1滚动轴承装配
5.1.1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装配时允许整修半圆孔,修整尺寸不应超过表1规定值。
表1抽承盖(座)修整尺寸
轴承外径D
≤120
>120~260
>260~400
5.1.2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图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0.03mm的赛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
5.1.3轴承内圆端面应紧靠轴向定位面。其允许量大间隙,对匮锥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为0.05mm:其他轴承为0.1mm。
5.1.4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5.i.3采用润滑脂的轴承,装配后应注入相当于轴承空腔容积约50%的符合规定的清洁润滑脂。凡稀3
油润滑的轴承,不准加润滑脂。JB/T5090.10—1998
5.1.6轴承热装时,其加热温度应不高于120℃,轴承冷装时,其冷却温度应不低于一80℃。5.1.7可折卸轴承装配时,必领严格按原组装位置,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混装。对可调头装的轴承,装配时应将轴承的标记端朝外。5.1.8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且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端盖限定时,其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如图1)。C值的大小按式(1)计算,图1
C = a A L + 0. 15
式中:a-
轴材料线膨胀系数,对钢:a=12×10*/C:-轴最高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C:一两轴承中心距,mm;
0.15—轴热胀后剩余间腺,mm。一般情况取△=40C故装配时只需根据L尺寸,即可接简易公式(2)计算C值。C=0.0005L+0.15(mm)
5.1.9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轴向游原按表2调整。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应检查其轴向游欧,并应附合表3和表4的要求。表2角接触球轴承、单列國锥滚子轴承,双间推力球轴承轴向游隙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
>30~50
>50~80
>80~120
>120~150
>150~180
>180~200
>206~250
轻系列
0. 02 ~0. 06
0. 03~0. 09
0. 04~0. 10
0.05~0.12
0. 06 ~ 0. 15
0. 07~0. 18
0. 09~0. 20
中及重系列
0. 03~0. 09
0.04~0.10
0. 05~0, 12
0.06~0.15
0.07~0.18
0.08~0.20
0.10~0.22
单列医维滚子轴承轴向游隙
0. 03~0. 10
0.04~0.11
0. 05 ~0. 13
0.05~0.15
0. 07~0.18
0.09~0.20
0.12~0.22
0.18~0.30
轻宽、中及
中宽系列
0. 04~0.11
0. 05~0.13
0. 06~0.15
0.07~0.18
0.08~0.20
0.10~0.22
0. 14~0. 24
0.18~0.30
双向推力球翁承轴向游
0.03~0.08
0.04~0.10
0.05~0.12
0.06~0.15
中及重系列
0. 05~0.11
0.06~0.12
0. 07~0.14
0.10~0.18
轴承内径
>80~180
>180~225
>225~315
>315~580
轴承内径
>120~180
>180~315
>315~400
>400~500
JB/T5000.101998
表3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轴bzxz.net
般情况
0.10~0.20
0.15~0.25
0.20~0.30
0. 30~0. 40
0.40~0.50
表4四列圈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游隙轴向游限
0.15~0.25
0.20~0.30
0.25~0. 35
0.30~0. 40
5.1.10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5.2滑动轴承装配
上、下瓦应按加工时的配对标记装配,游
内图比外围温度高25~30℃
0. 30~0. 40
0. 40~ 0. 50
0. 50~0. 60
0.70~0.80
0.90~1.00
轨承内径
>500~630
>630~800
>800~1000
>1000~1250
5.2.2上、下轴瓦的接合面要紧密站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抽向游晾
0.30~0.40
0. 35~0. 45
0. 35~0. 45
0.40~0.50
轴瓦垫片应平整无棱刺,形状应与瓦口相同.其宽度和长度比瓦口面的相应尺寸小1~2mm。5.2.3
片与轴颈必须有1~2mm的间隙,两侧厚度应一致,其允差应小于0.2mm。5.2.4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而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保持平齐状态下钻较,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销端面应低于轴瓦内孔1~2mm,5.2. 5
上、下轴瓦外国与相关轴承座孔应接触良好,在允许接触角内的接触率应符合表5要求。表5上、下轴瓦外与相关轴承座孔的接触要求接触要求
接触角。
稀油润滑
油脂润滑
e角内接触率
瓦侧间隙6
130°±5*
120°±5*
150*±5°
140°±5*
D≤200mm时,n.65mm塞尺不难塞入D>200mm时0.10mm塞尺不准塞入
5.2.6上,下轴瓦内孔与相关轴颈接触4以外的部分均需工出油模(表6图示之C,),楔形从瓦口开始由最大逐步过渡到零.澳形最大值接表6规定。5
稀油润滑
油脂消滑
类最大值C
JB/T5000.10—1998
表6上、下轴瓦油尺寸
距瓦两端面10~15mm范函内
中间部位
往;C值为轴的最大配合间限,
上(下)瓦
轴瓦内孔刮研后,应与相关轴颈接触良好。在接触角范围内的接触斑点按表7规定。表7上下轴瓦内孔与相关轴颈的接触要求接胜角。
稀油润滑
油脂润滑
。角范围内接触斑点点数/25mm×25mm轴瓦内径
轴转速
≤130
>300~500
>500~1000
≤180
>180~360|>360~500
5.2.8整体轴套的装配,可根据过盈的大小采用压装或冷装。5.2.9轴套装入机件后,轴套内径与轴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以适当地修刮来保证。两件结合面经着色研合·接触痕迹应均勾分布,其未接触部分按限定区域内不得超过表8中限定的方块值。表8均勾接触限定值
长度参数范围
>200~400
>400~860
限定方块值
25×25
40×40
60× 60
长度参数范围系指长方形平面的长度长度参数花围
>800~1600
接其展开图形的长度
限定块值
80×80
100×100
如要结合面宽度尺寸小手或等于所选档次中限定方块值的过长时,可降测相应档次(结合面>的宽度大于限2
定方块值边长的档次使用、
JB/T5000.10-1998
5.2.10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球面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70%。5.2.11合金轴承衬的刮研接触要求同5.2.7。刮削量不得大于合金轴承衬壁厚的1/30,5.2.12合金轴承衬表面呈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5.3齿轮与齿轮箱装配
5.3.1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0.05mm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5.3.2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副的轴向错位应符合如下规定:a)当齿宽B≤100mm时,错位AB≤0.05B;b)当齿宽B>100mm时,错位AB≤5mm,5.3.3齿轮(蜗轮)副嗜合时的齿面接触斑点不小于表9的规定。接触班点的分布位置应趋近于齿面中部,齿项和齿端校边不允许有接触。表9
齿面接触斑点
圆柱齿轮
精度等级
沿齿商
沿齿长
沿资高
沿齿长
齿轮(蜗轮)副装配后应检查齿侧间隙,并符合图样或工艺要求。圆锥齿轮应按加工配对编号装配。蜗
洛齿高
沿齿长
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在自由状态下,箱盖与箱体的间隙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值:5.3.6
紧固后用0.05mm塞尺检查,局部塞入不应超过结合面宽的三分之一。表10箱盖与箱体在自由状况下的允许间隙齿轮箱长度
箱体与粘盖间隙
≤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5.3.7齿轮传动装置装配后,应按设计或工艺要求进行空运转试车。并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5.3.8齿轮箱的清洁度应符合JB/T7929的规定。5.4带轮与链传动装配
5.4.1乎行传动轴的带轮,两轴线平行度允差为(0.15/1000)L(L-一两轴中心距)、两轮的轮宽中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允差为0.5mm。5.4.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线应重合,其偏移误差不大于0.015L(L一一两链轮的中心距)。
5.4.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链条工作边必须拉紧,并应保证啮合平稳。5.4.4链条非工作边的初垂度.按两链轮中心距的1%~5%调整。5.5联轴器装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