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785-199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5785-1991
中文名称:玻璃制品模具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1-10-17
实施日期:1992-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相关标签:
模具
技术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6模具
关联标准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瓶罐及器皿用各类玻璃制品模具的技术要求、验收技术条件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 5785-1991 玻璃制品模具技术条件 JB/T5785-199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玻璃制品模具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5785-91
本标准规定了瓶罐及器皿用各类玻璃制品模具的技术要求、验收技术条件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瓶罐及器血用各类玻璃制品模具,其它类型的玻璃制品模具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GB1804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
GB223.1·4
钢铁及合金中硫量的测定
GB223.2.4
钢铁及合金中磷量的测定
钢铁及合金中锰量的测定
GB223.4:4
GB223.5钢铁及合金中硅量的测定GB223.1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JB302
3技术要求
铸造缺陷名称及分类
3.1模具材料一般采用合金铸铁。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铬
3.1.1模具材料的抗拉强度为:o>200MPa。3.1.2模具成型表面硬度为铸态硬度,HB170~240。3.2模具的毛坏应进行消除内应力处理。3.3模具主要部件的配合间隙按以下的规定,并以此间隙确定公差值。3.3.1欧一吹法成型瓶罐模具部件间配合间隙按图1、图2规定;3.3.2压一吹法成型瓶罐模具部件间配合间隙按图3、图4规定;3.3.3器皿用模具部件间配合间隙按图5规定;3.3.4其它类型模具部件间配合间隙可参照上述规定确定。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1017批准1992—10—01实施
JB/T 5785-91
接触面
间原0.08~0.20mm
接触面
间放a.05~0.10mm
接触面
间蒙2mm
间胶0.00~0.06mm
径向总间脉0.00~0.14mm
间原0.5~/mm
间36~8mm
接触面
模尺寸比底大0./5mim
间确0.Us-0.15mm
同源3mm
接触面
资向总间陈0025~116mm
高下模*面0:15~0.60mm
JB/T5785-91
价间息间序
接触而
径向总间醇
0.0~0.20mm
间0.015~0.10mm
间除/mm
间膜0.00~0.06mm
间踪0.5~1mm
径向总间醇6~
接触面
模尺寸比底大0.15mm
同隙0.05~0.15mm
径向间隙2mm
接触面
径向总间踪0.025~0.18mm
底比模高0.15~0.60mm
间脉0.05~0.20mm
间磁a.00~0.10mm
接触面
间院0.05~0.15mm
接触面
间院0.04~0.20mm
间腹0. 20~0. 80mm
JB/T5785-91
3.4各类圆型模具型腔直径公差按表1规定:内腔直径
极限偏差
>50~100
3.5各类模具异型型腔公差(如图6),按表2的规定:图6
>40~60
>60~80
各类模具型腔深度公差按表3规定:表3
模腔深度
极限偏差
≤100
>100~200
>100~150
>20~40
>40~60
>200~300
各类成型模、初型模、口模头颈直径配合按表4规定:3.7
表·4
各类对开模中心线○一○位置公差C(见图7)按表5规定:3.8
C(C1-C2)/2
图:7
.+0.25
型腔最大直径
JB/T5785-91
>30~60
3.9模具型腔的形状以符合样板为合格,合格标准为:>60~90
平直部分公差应符合标准规定,曲线部分允许在局部范围(不超过曲线总体长度的三分之一)有不大于0.5mm的间隙,样板的制作应以图样基本尺寸的下偏差为标准。3.10: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规定执行。属于配合的尺寸,其公差等级规定为IT13级,即孔为H13级、轴为h13级、长度为JS13级;属非配合的尺寸,其公差等级规定为IT15级,即孔为H15级、轴为h15级、长度为Js15级。3.11:模具的各部分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按以下规定:a.成型表面为1.6μm;
b.各类模具配合表面为3.2um,
c.非配合表面为6.3um。
3.12.两扇模定位筋对合要严密,配合间隙小于0.05mm。3.13:两扇模分型面,精加工后应平整,无凹凸楞的缺陷。并按各机型模具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由合缝面两端向中部逐渐铣或磨至说明书规定数值。3.14,模具与成型机配合的加工部位,应按各机型模具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制作,保证模具上机的尺寸精度。
3.15:模具型腔应光滑,不允许有任何伤痕、缺角、楞角等缺陷;平直部分和圆弧部分相切处,圆弧与圆弧相切处,应圆滑过渡,不得有凹凸楞;不允许有气孔、砂眼、麻点、夹渣等铸造缺陷。3.16字样、图案等形状、线条、深度均应符合图样或实样要求。3.17两扇模分型线应保持清角。3.18.模具外观不允许有JB302所列的各种缺陷。3.19为保证玻璃制品的质量,模具应排气良好。4.验收技术条件
4.1模具材料主要合金元素(C、S、P、Mn、Si、Cr)的测定方法按GB223.1~223.5和GB223.11规定进行,或采用光谱分析仪等其它先进手段进行。4.2:物理性能的测定:
抗拉强度:按GB228的规定;
布氏硬度:按GB-231的规定。
4.3模具表面粗糙度用标准样块比较。4.4模具表面的铸造缺陷用目测进行检查。4.5模具型腔的几何形状用样板检查。4.6模具的尺寸一般用通用量具检测。4.7凡异形产品和刻花产品的模具质量及脱模情况,需罐浇石腊进行全面考核。4.8模具及其附件的加工质量,要逐件进行检验。模具材料的理化性能检测作以下规定:4.9
模具材料的理化性能,应检测随模具铸件一同制作的试片。4.10模具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合格证,注明产品规格、制造厂名、验收日期等项目。
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5785-91
5.1·模具应有标记,包括制造厂代号、两扇模具对号等。5.2模具应妥善捆扎,以防错乱。5.3发往外埠模具,包装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5.4模具各加工表面,特别是成型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作防蚀处理。5.5模具存放应按品种分类,严防磕碰、划伤。附加说明:bZxz.net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天津市玻璃模具厂、机电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明长在、覃广伟、杨华、李英。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