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7829-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7829-2006
中文名称: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8-16
实施日期:2007-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381202
相关标签:
额定
电压
电力电缆
热收缩
终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电线和电缆>>29.060.20电缆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K13电缆及其附件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22页
标准价格:15.0 元
出版日期:2007-0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所、深圳长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沪辐射化工材料厂
归口单位:全国电线电缆标委会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的产品标记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 7829-2006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 JB/T7829-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9.060.20
备案号:1830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7829—2006
代替JB/T7829—1995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2(Um三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Heat-shrinkable terminations for power cables with rated voltages from1kV(Um=1.2kV)upto35kV(Um=40.5kV)2006-08-16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的型号和表示方法
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和方法
试验结果评定.
认可范围.…
检验规则..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热收缩部件般技术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热收缩部件主要性能指标。附录C(规范性附录)热熔胶、填充胶主要性能指标。附录D(规范性附录)试验方法
D.1热冲击试验....
D.2限制性收缩试验
D.3油中变化率试验.
D.4户外终端浸水试验..
附录E(资料性附录)热收缩式终端安装工艺要点E.1安装工具..
E.2安装工艺..
附录F(资料性附录)试验电缆的标示(见5.6.1)F.1挤包绝缘电缆
F.2纸绝缘电缆.
图1终端的试品数量和试验布置
图D.1收缩试验用心轴
表1接地线截面积选取
被试电缆绝缘的认可范围..
型式试验程序和要求(用于挤包绝缘电缆)表3
表4型式试验程序和要求(用于纸绝缘电缆)表5抽样试验程序和要求(用于挤包绝缘电缆)表6抽样试验程序和要求(用于纸绝缘电缆)次
最小和最大导体截面积的附加试验(用于挤包绝缘电缆)表7
表8对不同型式的电缆绝缘屏蔽认可及从圆形导体到成型导体认可的附加试验(用于挤包绝缘电缆)
热收缩部件主要性能指标.
热熔胶、填充胶主要性能指标,收缩试验用心轴规格尺寸
JB/T7829-2006
JB/T7829—2006
本标准代替IEC61442:1997,JB/T7829—1995《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热收缩式终端》。
本标准与JB/T7829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第5章中电气性能部分增加了5.6.1“被试终端的标示”;增加了第7章“试验结果评定”;-增加了第8章“认可范围”以及相关的表和试验样品布置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E、附录F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深圳长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长沪辐射化工材料厂。
本标准起草人:葛光明、张智勇、华国明、龚书良、陈茂庆。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7829—1995。
1范围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热收缩式终端JB/T78292006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用热收缩式终端的产品标记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和额定电压1kV(Um=1.2kV)到10kV(Um=12kV)纸绝缘电力电缆用热收缩式户内终端和户外终端,使用条件符合GB/T12706.4—2002中5.1和5.2规定以及EC60055-1:1997中22.2和22.3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34—1998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eqvISO62:1980)G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08.1-1999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eqvEC60243-1:1988)GB/T1409一1988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eqvEC60250:1969)GB/T1410—1989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qvEC60093:1980)GB/T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neqISO4589:1984)GB/T2411—19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eqvISO868:1978)GB/T2790—1995胶粘剂180度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eqvISO8510:1990)GB/T2900.10--2001电工术语电缆(idtEC60050-461:1984,Amd.Nol:1993第1次修正Amd.No2:1999第2次修正)
GB/T2951.5一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idtEC60811-2-1:1986,No.1(1992)第1次修正,No.2(1993)第2次修正)GB/T3048.3一19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半导电橡塑材料体积电阻率试验(neqIEC60885:1974)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环球法)(eqVASTMD36:1995)GB/T4507—1999
GB/T4509—1998
沥青针人度测定法(eqvASTMD5:1995)GB/T5470—1985塑料冲击脆化温度试验方法GB/T6553—2003
60587:1984,IDT)
评定在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ECGB/T7141-1992塑料热空气暴露试验方法GB/T9327.1~9327.51988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T12706.1--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kV(Um=3.6kV)电缆(eqvIEC60502-1:1997)JB/T7829—2006
GB/T12706.2—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eqvIEC60502-2:1997)GB/T12706.3-—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IEC60502-2:1997,NEQ)GB/T12706.4—2002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要求(eqvIEC60502-4:1997)
GB/T12976.1~12976.3199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纸绝缘电力电缆GB/T14049—1993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GB/T14315-一1993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18889—200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5kV(Um=40.5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IEC61442:1997,MOD)
IEC60055-1:1997额定电压18/30kV及以下纸绝缘金属护套电缆(带有铜或铝导体,但不包括压气和充油电缆)第1部分:电缆及附件试验第7章:附件的型式试验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0一2001、GB/T12706.4一20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热收缩部件heat-shrinkablematerial热收缩部件是以聚合物为基本材料而制成所需要的型材,经过交联工艺,使聚合物的线性分子变成网状结构的体型分子,经加热扩张至规定尺寸,再加热能自行收缩到预定尺寸的部件。3.2
热收缩绝缘管(本标准中简称绝缘管)heat-shrinkableinsulatedsleeve作为电气绝缘用的管形热收缩部件。3.3
热收缩半导电管(本标准中简称半导电管)heat-shrinkable semi-conducting sleeve体积电阻率小于10°2·cm的管形热收缩部件。3.4
热收缩应力控制管(本标准中简称应力管):,heat-shrinkablestriesscontrolsleeve具有相应要求的介电常数和体积电阻率,能缓和电缆终端和接头里电场集中问题的管形热收缩部件。
热收缩耐油管(本标准中简称耐油管)heat-shrinkableoilresistantsleeve对使用中长期接触的油类具有良好耐受能力的管形热收缩部件。3.6
热收缩相色管(本标准中简称相色管)heat-shrinkablephaseflagsleeve作为电缆线芯相位标志的管形热收缩部件。3.7
热收缩分支套(本标准中简称分支套)heat-shrinkablebraekout作为多芯电缆线芯分开处密封保护用的分支型热收缩部件。其中以半导电材料制作的称为热收缩半导电分支套(本标准中简称半导电分支套)。3.8
热收缩雨罩(本标准中简称雨罩)2
heat-shrinkablerainshield
用于电缆终端,增加泄漏距离和湿闪络距离的伞形热收缩部件。热熔胶hot-meltadhesive
JB/T7829-—2006
为加热熔化粘合的胶粘材料,与热收缩部件配用,以保证加热收缩后界面紧密粘合,起到密封、防漏和防潮作用的胶粘物。
填充胶voidfiller
与热收缩部件配用,在收缩之前填充被覆盖物凹陷部位的胶状物。4产品的型号和表示方法
4.1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4.1.1按系列分
户内终端系列
户外终端系列
4.1.2按工艺特征分
热收缩式
4.1.3按配套使用电缆品种分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纸绝缘电力电缆
4.1.4按设计的先后顺序分
第一次设计
第二次设计
(以下类推)
4.1.5按电压等级分
1.8kV/3kV及以下
3.6kV/6kV、6kv/6kV、6kv/10kv8.7kV/10kV、8.7kV/15kV
12kV/20kV
21kV/35kV、26kV/35kV
4.1.6按电缆芯数分
4.2产品的型号
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顺序如下:N
JB/T7829-2006
电缆芯数代号
电压等级代号
设计顺序代号
配套使用电缆品种代号
工艺特征代号
系列代号
JB/T7829--2006
4.3产品的表示方法
a)8.7kV/10kV三芯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外终端,第一次设计,表示为:WRS-1-33JB/T78292006
三芯纸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内终端,第二次设计,表示为:b)8.7kV/10kV
NRSZ-2-33JB/T7829—2006bZxz.net
单芯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热收缩式户外终端,第次设计,表示为:c)26kV/35kV
WRS-1-51JB/T78292006
5技术要求
5.1热收缩式终端采用的各种热收缩部件、热熔胶、填充胶均应符合附录A~附录C的要求,所有终端材料及零部件应配套供应。
5.2导体连接金具应符合GB/T-14315中的相应规定,铜铝过渡接线端子的直流电阻应不大于相同长度、相同截面积铝导体直流电阻的1.2倍。5.3户外终端所用的外绝缘材料应具有耐大气老化及耐电痕化和耐电蚀损性能。5.4热收缩式终端安装工艺的基本要求参见附录E。5.5终端接地线应采用镀锡编织铜线,其推荐截面积按表1规定选取,也可按与电缆金属屏蔽层截面积相一致的原则选取。
表1接地线截面积选取
电缆主线芯截面积
35及以下
50~120
150~400
5.6电气性能要求
5.6.1被试终端的标示
50及以下
70~150
185~400
接地线截面积
a)用于试验的电缆应符合GB/T12706.1~12706.3或GB/T12976.1~12976.3的规定,其额定电压应与被试终端的最大适用额定电压相同。参见附录F的示例对电缆作出正确的标示。b)终端里使用的导体连接金具应正确标示下述有关内容:安装工艺;
工具及必要的配件
接触表面的处理;
连接金具的型号、编号和任何其他标示;-型式试验认可的细述。
c)被试终端应正确标示下述有关内容:制造商名称;
终端的型号及名称、制造日期或日期代码;电缆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积,电缆导体的材料和形状;一电缆外护层的最小和最大外径:额定电压;
安装说明书(编号和日期)。
5.6.2安装和连接
JB/T7829-—2006
a)除非另有规定,试验用的挤包绝缘电缆截面积应在:120mm2、150mm2和185mm2中任选一个,纸绝缘电缆截面积应在:120mm2、150mm2、185mm2和240mm2中任选一个。b)终端应采用制造方提供的材料等级和数量,并应按制造方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c)终端应该是干燥和清洁的,且不管是电缆还是终端都不应经受可能改变被试组合试样的电气或热或力学性能的任何方式的处理。注:与化学品(如变压器油)接触可能影响电缆终端的性能,应该避免。d)关于试验安装的主要细节,尤其是支撑装置,都应记录。5.6.3按表3~表8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要求对安装在电缆上的终端组合试样进行电气性能试验。6试验条件和方法
6.1试验条件按GB/T18889的规定。6.25.1规定的要求按附录B和附录C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35.2规定的要求按GB/T9327.1~9327.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45.3规定的耐大气老化性能要求按GB14049一1993中附录A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耐漏电痕耐电蚀的性能要求按GB/T6553一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55.6规定的要求按表3~表8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系列进行试验。7试验结果评定
7.1每个试样单项试验结果按表3~表8评定栏规定评定,7.2一种试样一个系列程序试验结果评定:按表3、表4进行型式试验时所有试样必须全部通过规定系列程序试验中的所有项目。按表5、表6进行抽样试验,若仅有-个试样未通过系列程序试验,允许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若仍未通过,则认为该试样未通过抽样试验。7.3按表3、表4指定的型式试验中的所有系列试验项目全部通过后,该终端被认可。对任何一个未满足要求的试样都应进行检查,7.4如果由于终端安装或试验程序错误而不符合要求,应宣布该试验无效,但不否定该终端。应在新安装的试样上重复整个程序。如果没有上述错误证据,则该型式终端不予认可。7.5如果电缆击穿,则该试验应被宣布无效,但不否定该终端,允许重新安装终端,按规定程序从头开始试验或者修复电缆后,从中断的时刻开始继续试验。8认可范围
8.1安装在按5.6.2规定的挤包绝缘一种导体截面积电缆上的终端,通过表3规定的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后,则应认为对GB/T12706.1~12706.3中相应额定电压U的95mm2~300mm2这一范围内的所有截面积的挤包绝缘电缆均有效。
为了扩展至更大范围的认可,应在所要求扩展范围的最小和(或)最大截面积上按表7所示进行附加试验,试品数量取本标准图1中系列1的一半。安装在按5.6.2中所规定的纸绝缘一种导体截面积电缆上的终端,通过表4所规定的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后,则应认为对GB/T12976.1~12976.3中给出的相应额定电压U。的被试纸绝缘电缆的所有截面积均有效。
8.2认可与电缆导体材料无关,因此试验可以用铝导体或铜导体电缆进行。8.3对于挤包绝缘电缆取决于被试电缆绝缘的认可的详细情况见表2。而对于纸绝缘电缆的认可只限于已进行试验的电气结构和电缆类型(即带绝缘或径向电场、滴流或不滴流)。5
JB/T7829—2006
试验电缆的绝缘
EPR和HEPR
表2·被试电缆绝缘的认可范围
认可范围
XLPE、EPR、HEPR、PVC
EPR、HEPR、PVC
8.4对安装在成型导体电缆上的终端进行的试验,认为适用于圆形导体电缆的相同类型的终端,反之则不适用。
8.5由非纵向堵水型挤包绝缘电缆试验获得的认可将扩展到纵向堵水而金属屏蔽内其他方面结构相同的电缆。
8.6实现对不同类型挤包绝缘电缆绝缘屏蔽的认可以及从圆形导体到成型导体的认可的扩展应按表8规定进行试验。试品数量取图1中系列1的一半。8.7在三芯电缆终端上进行的试验应认为适用于相同设计的单芯电缆终端,反之则不适用。8.8对规定U。的终端认可后将扩展到低于该Uo值的相同设计原则的终端上。8.9试验布置和试品数量在图1中详细叙述。9检验规则
9.1产品的所有部件和材料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查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并应附有相应的质量检验合格证。
9.2应按5.1~5.3、5.6表3和表4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型式试验,样品数量及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应按图1、表3、表4和第7章中的规定。9.3正常生产时,每3年~5年应按5.2、5.6表5和表6的要求进行产品的抽样试验。试品数量及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应按图1中系列1、表5、表6和第7章中的规定。当用户提出要求时,经双方协商同意后也应按抽样试验要求进行试验。9.4热收缩部件应按A.1、A.3、A.7进行例行试验。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终端用主要材料和部件均应标出牌号、名称、厂名和生产日期,并附有合格证或验收标记,有贮存期限的材料必须注明生产日期和贮存期限。10.2各种热收缩部件、热熔胶、填充胶等均应密封包装,每套热收缩式终端的部件和材料应以专用包装箱包装,包装箱内应附有材料清单、产品合格证及安装工艺说明书。10.3包装箱上应注明:
a)制造厂广名:
b)产品型号、名称、产品标准号;c)电缆品种;
d)额定电压:
e)导体材料、截面积和芯数;
f)生产日期:
g)包装箱尺寸;
h)毛重。
10.4产品在运输中应防止重压和碰撞。10.5产品贮存时应避免接触热源,贮存处应有防火措施、干燥通风,贮存期不应超过相应配套材料和配套件的贮存期限。
JB/T7829—2006
()(
(01)
真9第
享01黛
真6第
喜6第
喜9熊
真乙第
20068881
o/99/9
E/99/9/90
(者)
JB/T7829—2006
()()“%
(0)
宴9袋
享6夏
真6星
01/9*9/9
E9°“9/9\
1/9°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