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8897.3-2006 原电池 第3部分:手表电池
GB/T 8897.3-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897.3-2006

中文名称:原电池 第3部分:手表电池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3-06

实施日期:2006-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9712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29.220电池和蓄电池

中标分类号:电工>>电源>>K82化学电源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168-1996

采标情况:MOD IEC 60086-3:2004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1, 字数:36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11137-T-607

出版日期:2006-1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7-01-07

起草单位:常州达立电池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必霸电池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新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信湖新能源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手表用原电池的尺寸、型号命名、检验方法、要求及检验规则。 GB/T 8897.3-2006 原电池 第3部分:手表电池 GB/T8897.3-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2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897.3—2006
代替GB/T7168—1996
原电池
第3部分:手表电池
Primary batteries-Part 3.Watch batteries(IEC60086-3:2004,M0D)
2006-03-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转伪
2006-11-01实施
IEC引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外形尺寸和物理性能要求
尺寸及符号
负极极端的突出部分(K)
负极极端的形状
抗机械压力
5电性能要求
电化学体系、标称电压、终止电压和开路电压闭路电压U.(CCV)、内阻和阻抗5.3
5.4容量保持率
6抽样与质量保证
6.1抽样
6.2产品质量指数
7检验方法
外形和尺寸
电性能
耐漏液性能检验方法
8外观检查及合格条件
8.1预置条件…·
8.2放大倍率…
8.3照明·
8.4漏液程度及分类
8.5可接收合格条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图1尺寸特征
图2负极极端的形状
型号命名
检验规则
GB/T8897.3—2006
GB/T8897.3—2006
外形要求
瞬间电压示意图
曲线:U=f(t)
电路原理
方法A的电路原理
方法B的电路原理
温度循环检验
尺寸及代码
尺寸及代码
a的最小值
不同尺寸的电池应施加的力F。
已标准化的电化学体系
闭路电压U(CCV)的测量方法
测量U(CCV)的方法A
放电电阻值
推荐的检验方法的贮存条件
供选择的检验方法的贮存条件
漏液程度及分类
例行检验的项目、程序、不合格质量水平、判别水平和判定数组10
本部分是《原电池》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原电池》标准分为5个部分:GB/T8897.1《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GB8897.2《原电池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技术要求》GB/T8897、3《原电池第3部分:手表电池》GB8897.4《原电池第4部分:锂电池的安全要求》GB8897.5《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GB/T8897.3—2006
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086-3:2004《原电池第3部分:手表电池》(第2版),对GB/T7168—1996《锌银扣式电池》进行修订。
本部分与IEC60086-3:2004的差异是:1.在表8中增加了在GB8897.2—2005中以旧命名法命名的相应电池的尺寸代码,以便用户对照使用;
2.增加了附录B检验规则,供用户选择使用。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7168—1996《锌银扣式电池》。轻工行业标准QB/T2389—1998和QB/T3747—1999同时废止。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原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常州达立电池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电池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必霸电池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佛山市南海新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信湖新能源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佩云、徐平国、金苗、陈新建、华煜民、欧阳振鸿、杨辉鑫。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如下:GB/T7168—1987,GB/T7168—1996。GB/T8897.3—2006
IEC引
IEC60086-3由IEC/TC35和ISO/TC114联合工作共同制定,IEC60086的本部分提供了手表用原电池的特殊技术要求和有关信息,其目的是确保电池和手表能够实现最佳匹配,从而使原电池使用者、手表设计者和电池生产者受益。今后将持续地对本部分进行详尽的复审,以确保该标准始终能跟上电池和手表技术的发展。注:电池安全性信息参见GB8897.4/IEC60086-4和GB8897.5/IEC60086-5.V
1范围
原电池第3部分:手表电池
GB/T8897.3-—2006
本部分规定了手表用原电池的尺寸、型号命名、检验方法、要求及检验规则。当有多种检验方法时,生产厂在出示电池的电性能和(或)其他性能数据时应说明采用何种检验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63782002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ISO3951:1989,NEQ
GB/T8897.1—2003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IEC60086-1:2000,IDT)GB8897.2—2005原电池第2部分:外形尺寸和技术要求(IEC60086-2:2001,MOD)GB8897.5原电池第5部分:水溶液电解质电池的安全要求IEC60410:1973计数抽样计划和检验程序IEC61429:1995符合ISO7000:1135国际回收符号的蓄电池标志注:其他相关参考资料见参考文献。3术语和定义
GB/T8897.1—200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容抗capacitivereactance
内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加上负载的最初几秒内会导致一个电压降。3.2
容量capacity
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能输出的电荷(电量)。注:电荷SI单位是库仑(1C=1As),但实际上容量通常用安时(Ah)表示。3.3
电动势electromotiveforce;e.m.f.未加上负载时电池两端的电压(极化和内阻的作用不影响这个电压)。3.4
新电池freshbattery
生产出来未超过60d的未放过电的电池。3.5
欧姆降ohmicdrop
在加上负载的一瞬间由内阻一个组成部分导致的电压降。1)已报批。
GB/T8897.3—2006
4外形尺寸和物理性能要求
4.1尺寸及符号
手表用电池的尺寸和公差应该符合图1、表1和表2的要求。电池外形按7.1检验。图1中表示电池外形的符号与GB8897.2一2005的第5章一致。0.1
图中字符:
一电池的最大总高度;
正、负极接触面之间的最小距离,B-
负极接触面凸起的最小值;
负极接触面的最小直径;
一正极接触面的最小直径;
电池的最大和最小直径。
-0.10—0.15
图1尺寸特征
表1尺寸及代码
<12口0.05
单位为毫米
尺寸单位为毫米
高度A/B
注:基于公差重登的原理,表中空格处无法进行标准化。见附录 A。
0.20—0.20
代码:
表2尺寸及代码
注:基于公差重叠的原理,表中空格处无法进行标准化。a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见附录A。
该公差今后将会减小。
4.2极端
度A/B
代码·
GB/T8897.3—2006
尺寸单位为毫米
负极接触端(一):负极接触端(尺寸M)应该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此规定不适用于负极端为“双台阶式”的电池。
正极接触端(+):电池的圆柱体表面应当与正极端相连(见GB8897.2-2005)。4.3负极极端的突出部分(K)
尺寸K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当A/B≤1.65时,K≥0.02;
当1.65当A/B≥2.5时,K≥0.08
4.4负极极端的形状
负极的立体空间要求:应当在45°角以内(见图2)。不同高度(A/B)的电池,其α的最小值见表3。8/
图2负极极端的形状
GB/T 8897.3-2006
1
1.903.60≤A/B≤4.20
5.40≤A/B
4.5抗机械压力
表3α的最小值
单位为毫米
通过一直径为1mm的钢珠,施加表4规定的力F(N)于正、负极接触区中心10s,不应产生有损电池正常功能的变形,即经此项检验之后,电池应能通过第7章所规定的各项检验。表4不同尺寸的电池应施加的力F电池尺寸
4..6变形
A/B/mm
电池尺寸应始终符合相关规定,包括放电到达终止电压的时候。注1:如果电池放电至低于终止电压,B.C.G和L体系电池的高度最多可增加0.25mm。注2:连续放电时,B,C和G体系电池的高度有可能减小。力
4.7泄漏
未放过电的电池以及有要求时按7.2.6检验过的电池应按7.3进行检验,其可接受的不合格数由供需双方商定。
4.8标志
4.8.1总则
电池的标志应不妨碍电接触,电池应标明以下信息:a)按附录A命名的型号;
电连接件的极性(+);
c)制造厂或供应商的名称或商标;由两个符号组成的生产日期或代码:该代码由年份的最后一位数和表明月份的一个数字组d)
成。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用字母O、Y和乙表示。示例:01:2000年1月
5Y:2005年11月
e)在电池的包装上应标明电池制造厂或供应商的名称、通讯地址及使用的截止日期。其他可适用的标志参见GB/T8897.1和GB8897.5。4.8.2处理
电池处理方法的标志应符合当地法规的要求,必要时可参考IEC61429:1995。5电性能要求
5.1电化学体系、标称电压、终止电压和开路电压有关电化学体系、标称电压、终止电压和开路电压的要求见表5。4
字母代码
电解质
有机电解质
有机电解质
有机电解质
表5已标准化的电化学体系
一氟化碳
二氧化锰
氧化铜(CuO)
碱金属氢氧化物
碱金属氢氧化物
5.2闭路电压U。(CCV)、内阻和阻抗二氧化锰
氧化银(Ag20)
标称电压
终止电压
GB/T 8897.3-2006
开路电压Uoc或OCV/V
最大值
闭路电压和内阻应按7.2测定,交流阻抗用LCR三用表(电感、电容、电阻测量计)测定。极限值由供需双方商定。
5.3容量
应按7.2.6进行持续约20d至35d连续放电检验,由供需双方商定对容量的要求。5.4容量保持率
最小值
容量保持率是指在给定的放电条件下测定的同一批样品电池在20℃土2℃和相对湿度45%~75%下贮存365d后的容量与其新电池容量之比。容量保持率由供需双方商定,按7.2.6进行检测。电池贮存12个月后的容量保持率至少应为90%。
6抽样与质量保证
所采用的抽样方案或产品质量指数由供需双方商定,当双方无协议时,建议采用6.1和(或)6.2的方案,若供需双方同意也可采用附录B的方案。6.1抽样
6.1.1计数抽样检验
需要进行计数抽样检验时,所选择的抽样方案应符合IEC60410和(或)GB/T2828.1的规定,要规定检验项目和接收质量限(AQL)(同型号的电池至少检验3只)。6.1.2计量抽样检验
需要进行计量抽样检验时,所选择的抽样方案应符合GB/T6378的规定,要规定检验项目、样本大小和接收质量限(AQL)。
6.2产品质量指数
可考虑采用GB/T8897.1产品质量指数中一个指数。7检验方法
7.1外形和尺寸
7.1.1外形要求
负极接触件的外形适宜采用光学投影法或采用如图3所示的开口量规进行检查。测量方法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GB/T8897.3—2006
7.2电性能
7.2.1环境条件
图3外形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样品电池应在20℃士2℃的温度和45%~75%的相对湿度下进行检验。电池有可能在低温下使用,因此建议应进行0℃士2℃和一10℃士2℃下的补充检验。7.2.2等效电路一等效内阻一直流法任何电子元件的电阻都是通过计算该元件两端的电压降△U和流过该元件并导致电压降的电流变量△i的比值来确定的,R=AU/Ai。注:类似地,任何电化学电池的直流内阻按下式确定:R.(Q)
直流内阻用图4的瞬间电压示意图来说明:U()
Ur=f(iz, )
图4瞬间电压示意图
Ua(in)
由图中可见,构成△U的两部分电压降性质不同,如下式所示:AU=AU.+AU()
第部分欧姆降U。(t=t时)与时间无关,它是由电流的增加△i而引起的,其关系式为:AUa=AixRa
式中R。是纯欧姆电阻。第二部分AU(t)与时间有关,是由电化学因素(容抗)引起的。7.2.3设备
用于电压检测的设备应具有以下特性:一准确度:不低于0.25%;
精密度:不低于最后一位数字的50%;(1)
(2)
.(3)
内阻:≥1Ma;
测量时机:在进行7.2和7.3的检验时,要确保在电压瞬变的平台区(见图5)进行闭路电压的测量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由于容抗的产生导致测量误差(内阻偏小)。测量所需的时间At与△t相比应当是短暂的,检测设备应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开路电压U(OCV)
客抗的影响
闭路电压s(cCV)
A(测量U%)
图5曲线:U=f(t)
7.2.4开路电压Uoc(OCV)和闭路电压Uc(CCV)的测量测量电路原理见图6。
GB/T8897.3—2006
R上的U
一测量电阻。
图6电路原理
首先测量开路电压U。:进行测量时将开关断开;开关断开
接着测量闭路电压U。:进行测量时闭合开关,使被测电池与负载R相连,持续时间为△t。At见表6。
表6闭路电压U。(CCV)的测量方法检测方法
电解质为KOH的电池
150±0.75
150±0.75
注:R应包括被测量电池连接线的电阻以及开关的接触电阻。a
该电池适用于需要有高峰值电流输出的应用。方法A(推荐的检验方法):需要专用测试仪器。b
方法B,无方法A的试仪器时使用。d方法C:只有在供需双方同意下才使用。7.2.5内阻R的计算
内阻按下式计算:
1500±7.5
470±2.35
2000±10
所有其他电池
500~2000
7.8±0.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