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50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501-2006
中文名称: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梳片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3-10
实施日期:2006-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669556
相关标签:
羊毛
纤维长度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纤维>>59.060.10天然纤维
中标分类号:纺织>>毛纺织>>W21毛半制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3, 字数:24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计划单号:20020453-T-424
出版日期:2006-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6-19
起草单位: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归口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
提出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梳片式长度仪测定羊毛纤维长度(巴布长度和豪特长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羊毛条。羊毛与毛型化纤混纺条和纯毛型化纤条可参照本标准。 GB/T 6501-2006 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梳片法 GB/T650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59.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6501—2006
代替GB/T 6501—1986
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梳片法
Test method for measure length of the wool fibreComb sorier mcthod
2006-03-10发布
中华入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9-01实施
061106000134
GB/T 6501—2006
本标准参照IS0920:1976≤羊毛纤维长度(巴布长度和象符长度)的测定一—梳片分析仪法》和ASTMD519--1990(2001)羊毛毛条纤维长度的试验方法》(英文版)制定。本标准参照ISO920:1976、ASTMD519—1990(2001)标的适用范围,规定了用梳片式长度仪测定羊毛纤维长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方法(见本版第1章);一本标准参照ISO)920:1976,ASTMD519—1990(2001)的试验原理,将纤维经过拔取、梳理、转移进行长度分组、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出纤维的平均长度、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见本版第4章),日前我国所使用的梳片式长度仪与两个参照标准中的使用仪器除在白动化程度上疗在差异,其主要构、原理、操作形式都是相同的;-本标准参照ASTMD519--1990(2001)标推,将拨取后的纤维在小梳片上连续梳理两次(见本版9.3);
一本标推参照ASTMD5191990(2001)标准,纤维拔取、梳理、转移、分组等操作要人工完成(见本版9.3、9.4)。
本标准是GB/T6501一1986《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梳片法》的修订本。本次修订结合国内使用情况作了如下修收:
增加了羊毛与毛型化纤混纺条和纯毛型化纤条可参照本标准使用的条文(本版第1音);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版第2章);改了名词术讲,采用了最新版本的有关名词术语(见1986版第1意;本版第3章),修改「天平精度表示方法(见1986版 3.1;本版5.2);一明确了纺织品的预调湿、调凝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标准,修改了1986版的有关错误(见1986版4.2、4.3.5.5;本版第6章、8.2)一修改了抽样基数(见1986版5.1;本版7.2);修改厂压放在梳片仪上的毛条前端露山长度(见1986版6.1,本版9.1):一修改了排放在第一架梳片仪上的纤维宽度(见1986版6.4:本版9.4);—-修了双试验平衡考核指标(见1986版6.7*本版10.4):一增加了试验过程中的纤维损耗考核内容(见本版表1);一增加了使用计算器法计算的有关公式(见本版10,3)。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山中国纤维检验启提出。本标推出中国纤维检验局归门。本标雄起草单位:北京市毛麻丝织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本标准主要起人:文艳荣、在树平、崔艳霞、韩兵。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
羊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梳片法
GB/T 6501--2006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梳片式长度仪测定羊毛纤维长度(巴布长度和豪特长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羊毛条。羊毛与毛型化纤混纺条和纯毛型化纤条可参照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讲第1部分:红维和纱线GB/T3291.3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GB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巴布长度Barbe length
根据试样中不同长度的纤维所占质量的比例计算的纤维平均长度,也称为质量加权平均长度。3.2
豪特长度Hauteur length
根据试样中的纤维横截面比例计算的纤维平均长度,也称为根数加权平均长度。3.3
批lot
根据不同的目的,按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等划分的计数单位。3.4
批样lot sample
按规定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或多个包装单元,作为实验室样品的来源。3.5
实验室样品lahoratorysample
按规定取自批样的产品单元或部分材料,作为试验用试样的来源。3.6
试样specimer
取自实验室样品用以进行试验的部分。3.7
机械随机取样systematic sampling将一个总体批中的n个个体(包、团、球)系统排列(例如按生产顺序),并编上1到N号,将这n个个体分成若卡组(例如≤nis为第1组,n,~n2为第2组,n2~nan为第3组)。每--组必领随机抽取一个样品,第1组随机抽到一个(例如22),第2组随机抽到一个(例如18)等等。1
GB/T6501—2006
纤维损耗率fibre lossratio
试验过程中纤维损耗质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4测试原理
取定量的羊毛毛条试样,用羊毛梳片仪将纤维经过拔取、梳理、转移进行长度分组,然后将各长度组分别称量,以求得各长度指标,所得长度基于质量计算。5仪器、工具
5.1Y131型羊毛梳片式长度仪
5.2电子天平:感量万分之一。
5.3夹毛钳、压毛叉(大、小)刷子绒板或盒子、镊子6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预调湿、调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6529规定。即:温度(20±2℃,相对湿度(65土3)%7抽样
7.1抽样要求
试验用样品应从同
一品种、同一批的毛条中抽取。7.2抽样数量
毛条批量为5
计算)增抽一包。
7.3抽样方法
调湿和试验用温度相对显度采用二级标准,kg及以下,抽取5包;5000kg以上每增加2000kg(不足2000kg按2000kg应采取机械随机轴荐方法从毛条批量中抽取毛包作为批样,每包中随机抽取2个毛球(团),每个毛球(团)按取样要求(见
Z4抽取2段毛条,作为实验室样品。7.4取样要求
入库前毛条:在毛球外层连续取2段毛条人库后毛条:在毛球外层和在较接近球芯处各取1段毛条。7.5样品要求
要求所取毛条外观完好、条千因匀长度不得短于1m/段。7.6试样数量
从实验室样品中任意抽取来自不同毛球的9段毛条作为试样,分成3份,每份3段,其中两份做双试验用,另一份留作备样。
8试样准备
8.1将试样均匀加抢(约20捻),并将毛条两端对齐握持,使得对折后的毛条自然轻微加抢。8.2按第6章所规定的条件,将毛条试样进行预调湿、调湿。当试样回潮率低于公定回潮率时可不进行预调湿处理。
9试验步骤
9.1将经过调湿后的毛条退去抢度,双手各持毛条一端并略加张力,但不要使毛条产生意外伸长。将3段毛条分别平直地、等距离地压放在第一架梳片仪上。毛条在梳片仪上的宽度应略小于夹毛钳的宽2
GB/T6501-—2006
度。压放在梳片仪上的毛条前端要露出第一块梳片外约15cm~20cm。用压毛叉将毛条压入针板时,压毛叉要保持水平,毛条压针板深度使针尖露出约2mm。同时将第二架梳片仪第一块下梳片放下,为下一步纤维转移做好准备。
9.2将露在第一块梳片外的毛条,用手轻轻少量多次拉出,当露出毛条剩余约5cm~8cm时,开始用夹毛钳夹取纤维,夹取动作与梳片仪要保持水平,要求少量、多次夹取纤维,直至将纤维夹取干净,然后放下第一块梳片。
9.3一个组距内的毛条纤维要分三次均匀拔取,每次拔取前须将毛条头端修齐。用夹毛钳把全部宽度的毛条纤维紧紧夹住,沿水平方向缓缓向前拨取。随着每次拔取的完成,另一只于要轻轻拢住纤维,在小梳片上连续梳理两次。第一次从纤维中部开始梳理,第二次从纤维根部开始梳理。当第二次梳理完成时,要用另一只手轻轻夹持住纤维,将纤维转移至第一架梳片仪上,参照9.4。当一个组距内的毛条纤维三次拔取结束后,要把露在梳片外的剩余纤维夹取下净,再进行下一个组距的拔取,注意夹钳不要撞击针板。重复上述动作,连续拨取数组毛条纤维,直至符合9.6中质量要求为止:9.4完成纤维转移应将纤维平直排放在第二架梳片仪上,纤维头端在第二块梳片外侧,用小压叉轻轻将纤维压进梳针,夹钳紧紧夹住纤维头端,沿水平方向缓缓向前拉出使纤维再次受到梳理,直至纤维头端与第一块下梳片内侧平齐。使一束束毛纤维从第一架梳片仪经过拔取、梳理、转移并列平直地排放在第二架梳片仪上。每层纤维排列宽度约10cm~12cm,每排完一层纤维应将第一块下梳片拉起比量次,以保证纤维头端与第一块下梳片内侧平齐,并月大压叉将纤维层轻轻垂直压人梳销,用力不宜过大,不要将纤维层压到梳针底部,纤维层之间也不要过于紧密。9.5纤维转移完成历将第二架梳片仪的第一块下梳片拉起加上,再把4块上梳片放上,将仪器转过180°。从第一块梳片起,依次落下空梳片,清除浮游纤维,直至最长纤维符合该组长度时开始统计:用夹钳分别夹取各组距纤维,每次要少量、分多次夹取,夹取动作要求沿水平方向缓缀向前,切不可一次夹取过多,避免将短纤维带出。每个组距间纤维都要夹取干净,夹毛钳不要撞击针板。把按每个组距夹取的纤维,分别绕成小团,由长到短顺序放置在黑绒板上或小盒内。9.6将各组纤维逐6用天平称量,精确到0.001g,试验后总质量要求2000mg~2500mg,30mm及以下短纤维做短毛率算。
9.7试验过程纤维损耗考核指标见表1。表1
考核指标
纤维损耗率/%
同质毛毛条
异质毛毛条
试验过程中的纤维损耗从9.3开始统计,至9.5结束。纤维损耗包括下述四种纤维:a)每次拔取前纤维头端修齐损耗,b)纤维在小梳片上连续两次梳理后,残留在小梳片上的纤维;c)二个组距内纤维拔取结束后,梳片露出的剩余纤维:d)第二架梳片仪上未达到最长纤维的浮游纤维。纤维损耗率计算按式(1):
式中:
红维损耗率,%:
试验后纤维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纤维损耗质量,单位为毫克(mg)。m
(1)
GB/T 6501—2006
纤维损耗率的计算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注:草屑不在质量统计范围内。10计算与结果的表示
10.1加权平均计算法长度公式
L = L+
式中:
E(m, XD,)
[E(m, X D,*)
Z(m; x D,)
×100%
m×100%
L:纤维平均长度,单位为旁米(nm);L.--假定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I-—组距,单位为毫米(mm);S——标雄差,单位为毫米(mm):m…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克(mg);mz-—30 mm及以下短毛质量,单位为毫克(mg),-—3 tnm及以下短毛率,%;
长度变异系数,%:
各组长度差异;
L,一任意一组纤维所在长度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m;---每组纤维质量,单位为毫克(mg)。其中:D,L-L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0.2斜加法计算长度公式
L,- L+CxI
2x2m-Zm=c×1
式中:
×100%
U = ms × 100%
Ll—纤维乎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S-—标准差,单位为毫米(mm):CV长度变异系数,%;
U-30 mm及以下短毛率,%:
m.-\试样总质量,单位为毫克(mg),2
—30rmn及以下短毛质量,单位为毫克(mg):组纽距i,单位为毫米(mm);
m:一:每组纤维质量,单位为毫克(mg);4
(3)
L:一假定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Zm—附录A表A.2中m项各组质量之和,单位为毫克(mg);m.-一附录 A 表 A, 2 中 m, 项各纽质最之和,单位为毫克(mg);GB/T 6501—2006
ns—附录A表A.2中ms项假定平均长度以下各组质量之和,单位为毫克(mg);附录 A表A.2中 m;项假定平均长度以上各组质量之和,单位为毫克(tng);C单位质量差异。
其中;C—
10.3计算器法长度计算公式
U = m2 ×100%
武中:
-纤维平均长度,单位为毫米(mm):S—标准差.单位为毫米(tntn);
试样总质量,单位为毫克(rng);mz——30mm及以下短毛质量,单位为毫克(mg);U——30 tmm及以下短毛率,%:
CV----长度变异系数,% ;
L,-任意--组纤维所在长度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m.
每组纤维质量,单位为毫克(mg)。10.4计算结果
(11)
·(13)
结果以两次试验计算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试验结果同质毛毛条长度差异不可超过平均值的3.0%,短毛率差异不可超过平均值的15%;异质毛毛条长度差异不可超过平均值的5.0%,短毛率差异不可超过平均值的20%。有一项没达到指标要求,应再做第三个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10.5数值修约
计算过程中及单试验结果计算至小数点后三位,修约至两位小数,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值修约规则按GB/T8170规定进行。11试验报告
报告内容:报表编号、毛条批支号、样品型号、各项检测结果(纤维平均长度、标准差、变另系数、短毛率)试验日期、温度条件、仪器编号、试验员姓名。5
GB/T6501—2006
加权平均计算法长度计算举例
组中值L/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长度计算举例
每组质量m,/
各组长度
差异 D
Z(m×D)
2(m,XD,)7
[2358]
斜加法长度计算举例
X100%=
mg×100%
X100=32.9%
X100=2.4%
组中值L7
每组质量m/
m(质量之和)/
L:=L+CXI=95+2498-3224
X10-91.9mm
2xm2ms
3-C×I-
m2×100%
GB/T6501—2006
2m(质量之和)/
2×13749
-0.312X10=30.2mm
X100=32.9%
X100 = 2.4%
GB/T 6501—2006
计算器法长度计算举例
组中值L,
每组质盘m:
Zm.-2358mg
Li = 91. 9 mm
组中值
s = 30. 2 mm
U -- 2. 4%
每组质量m:/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巴布长度和豪特长度的计算
GB/T 6501—2006
本附录根据IS0920:1976《羊毛纤维长度(巴布长度和豪特长度)的测定梳片分析仪法》计算羊毛纤维长度和变异系数,
B.1计算公式
巴布长度
式中:
SR(L,)3× 100
-巴布长度,单位为毫米(mm);A
1 = 100
L:-\任意一组纤维所在长度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m):CV-
巴布长度变异系数,%;
每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归;表B.1 中R,L,各项的累计数;
E——表 B. 1 中 R,(L.) 各项的累计数。豪特长度
CV = /(AX B) - 10 000
式中:
豪特长度,单位为毫米(titr1);L.
-任意一组纤维所在长度组中值:单位为毫米(mn);豪特长度变异系数,%;
每组质量占总质量百分数,%;
表 B. I 中 R,L, 项的累计数:
表B.1 中R./L,项的累计数。
B.2计算举例
巴布长度和豪特长度计算举例
组中值L?
质量m?
8, 910
...( B. 2
....-.. B. 4
GB/T6501—2006
组中值L
15/625P
巴布长厦4m)
质量n:/
豪特长度(mm)
表B.1(续)
9192.09091.9mm
0-10000
/936348.600X100
(9192.090)2
9192.090X1.30210000
18600.725
31357.950
50096.250
77827.700
114437.000
154757.925
155922.750
137828.125
89648.775
56178.800
20373.200
936348.6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