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煤炭行业标准(MT) > MT/T 308-1992 水力采煤泵
MT/T 308-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308-1992

中文名称:水力采煤泵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07-10

实施日期:1992-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5404

相关标签: 水力 采煤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1泵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2-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顾天元

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

提出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采煤泵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向水采工作面水枪供水,形成水射流落煤并可串联增压的多级节段离心式水力采煤泵,其水源可采用净化处理后的水采循环水(水中固体颗粒粒径不大于0.5mm,固体含量不大于1g/L)、矿井涌水(中性水)或常温清水。 MT/T 308-1992 水力采煤泵 MT/T308-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水電力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8—92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采煤泵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向水采工作面水枪供水,形成水射流落煤并可串联增压的多级节段离心式水力采煤泵,其水源可采用净化处理后的水采循环水(水中固体颗粒粒径不大于0.5mm,固体含量不大于1g/L)、矿井涌水(中性水)或常温清水。2引用标准
GB275滚动轴承和轴承外壳的配合GB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碳素结构钢
GB1220
GB1348
GB3077
GB3214
GB3216
GB5659
GB7021
GB9112
不锈钢棒
球墨铸铁件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多级离心水泵技术条件
离心泵名词术语
钢制管法兰类型
GB 11352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对焊钢法兰
密封面凹凸式的法兰用金属齿形垫片通用技术条件
JB2759
机电产品包装
3产品分类
3.1型式
水力采煤泵分为两种型式:
SD 型-
一单吸,多级,节段式,水力采煤泵;SDZ型—一单吸,多级,节段式,增压用水力采煤泵。b.
3.2基本参数
泵排送清水时的基本性能参数按表1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2-07-10批准128
1992-12-01实施
泵型号
SD200/60
SD300/80
SD450/80
SDZ200/60
SDZ300/80
SDZ450/80
单级扬程
MT/T308-92
泵级数
5~12
注:①表中所列流量、扬程、效率数值为设计点的清水性能。临界汽蚀余量
进口轴封泄水
②表中所列临界汽蚀余量数值是SD型泵用于吸入式水仓、配置首级叶轮,在水温20℃和大气压力为98kPa条件下,设计点的临界汽蚀余量。3.3型号示例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300/ 80/ 12
-级数
单级扬程,m
流量,m2/h
水力采煤泵
300/ 80/ 12
-级数
-单级扬程,m
流量,m2/h
水力采煤泵
4.1.1水力采煤泵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129
MT/T 30892
4.1.2SDZ型泵是与SD型泵串联运转的后置泵,同一规格的SD型和SDZ型泵,泵体承压不同,性能参数基本一致,因此除承压件(进水段、中段、出水段)、进口轴封部件和平衡装置外,两泵的其他岑部件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4.1.3SDZ型泵应能适应串联时安全运行的要求,必须根据进口压力和工作压力对泵壳、节段结合面密封、轴端密封和起起止推结构进行专门设计。4.1.4SDZ型泵的设计进口压力数值应按同一规格的SD型泵的最高额定扬程确定。4.1.5从传动端看泵的旋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4.2选配的电动机功率与计算额定轴功率的比值应大于1.1。4.3使用寿命
4.3.1在水中固体含量不大于1g/L的条件下,SD型泵投入使用到首次大修累计的运转时间不少于3000h。
4.3.2在水中固体含量不大于1g/L的条件下,SDZ型泵投入使用到首次大修累计的运转时间不少于2000h。
4.4轴承的运行温度不得比环境温度超出35℃,极限温度不得超过75℃。4.5重要零件按表2所推荐的材料选择。亦可选用代用材料,但其性能不得低于推荐材料的性能。表2
零件名称
进水段、中段、出水
导叶、隔板
叶轮(本体)
叶轮密封环bZxz.net
档套、轴套、平衡轴
盘根轴套
导叶套、密封衬套、
平衡衬套
平衡盘承磨环
平衡板
功率<1000 kW
QT60-2GB1348
45GB699
功率≥1000kw
SDZ型
ZG270-500GB11352
铜铝铸铁或ZG65SiMnCu
ZG65SiMnCu,QT60-2 GB1348
45GB699
40Cr或20Cr2NiGB3077
高铬系列耐磨合金或45承磨表面喷焊硬质合金耐磨层3Cr13(淬火)GB1220
3Cr13GB1220(淬火)、45GB699承磨表面喷焊硬质合金耐磨层3Cr13GB1220(淬火)45GB699(淬火)、45GB699承磨表面喷焊硬质合金耐磨层注:平衡盘承磨环表面硬度至少应比平衡板承磨表面硬度大HB.50。4.6铸件的材料成分、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979、GB1220、GB11352的规定。4.7钢材的材料成分、质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699、GB700的规定。4.8零件主要配合部位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大于下列规定。4.8.1与叶轮、挡套、密封轴套、盘根轴套及联轴器相配合的泵轴表面Ra1.6μm。4.8.2与轴相配合的叶轮、挡套、密封轴套、盘根轴套、及联轴器的内孔表面:Ra3.2μm。4.8.3叶轮、挡套、密封轴套、盘根轴套两端面:Ra3.2μm。4.8.4零件过渡配合表面:Ra3.2μm。130
MT/T 308-92
4.8.5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各结合面的密封表面:Ra3.2um。4.8.6与滚动轴承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275的规定。4.9旋转零件和静止零件之间的运转间隙按表3所推荐的数值选取。表3
直径间隙
动静配合零件
>50~120
>120~250
>250~400
叶轮密封环
壳体密封环
泵轴两端应保留中心孔。
间隔套
导叶套
密封衬套
平衡轴套
平衡衬套
0. 3~0. 5
0. 4 ~~ 0. 6
密封套
密封衬套
1泵轴上螺纹旋向,在轴旋转时应使螺母处于紧状态。4.11
4.12叶轮应做静平衡试验,其不平衡重量应符合GB5959的附录B中G6.3级平衡精度要求。切除不平衡重量时可平滑地切除叶轮外径处叶片间的盖板;也可在前、后盖板侧面平滑地切去产生偏重的金属,切去的厚度不得超过该侧壁厚的1/4。4.13承受液压的零件,水压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5min,零件和密封面不得有渗漏现象。必须按下列规定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用常温清水作水压试验;
进水段试验压力为该型泵设计进口压力的1.5倍。中段、出水段试验压力为该型泵设计压力的b.
1.5倍。
4.14泵在装配前,零件过流部位的非加工表面应涂以防锈漆。4.15泵的所有零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4.16转子部件应进行预先装配,并以轴承外圈表面为基准测量叶轮密封环、挡套、轴套、密封套、平衡轴套及平衡盘承磨环端面的圆跳动公差,其数值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表4
公称直径
叶轮密封环
>50~120
>120~250
>250~400
挡套、轴套、密封套
平衡轴套
平衡盘承磨环端面
7泵装配时,在平衡盘承磨环端面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4.17
4.18SDZ泵装配时,止推结构所限制的轴向位移量应小于转子部件的后窜量。4.19泵装配后,在未装填料时,转子转动应灵活、均勾。4.20,泵经性能试验合格后,应除净泵内积水,重新作防锈处理和更换新填料。外部表面应打磨平滑,仔细清除铁锈和油污,涂上底漆和面漆,需要时可打腻子。涂漆应均匀,不许有裂纹、脱皮、气泡、淤积等缺陷。外露加工表面应涂以硬化防锈油。4.21泵-一般应采用弹性联轴器,所选联轴器的公称扭矩应大于额定扭矩的1.3倍,所选联轴器的许用转速应与带动力的转速相适应。配用电机功率大于800kW的水力采煤泵推荐使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4.22泵法兰密封面型式应符合GB9112的规定。泵法兰密封面尺寸应符合JB82的规定。密封面叫131
MT/T 308--92
凸式的法兰用金属齿形垫片应符合JB88的规定。推荐使用楔式快速接头连接。4.23
泵成套供应范围包括:
装配完整的泵;
电动机;
泵座;
联轴器;
闸阀;
易损备件;
装拆泵所用必须的专用工具,
用户可根据需要,订购成套供应范围内的全部或一部分,并在订货单中注明。4.24在用户选用产品恰当和遵守泵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规则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日起12个月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修理零部件或更换产品。
5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5.1每台泵须经制造厂质量管理部门或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质基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5.2产品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串联检验。5.3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串联检验的内容见表5。表5
检验内容
运转试验
性能试验
汽蚀试验
噪声试验
振动试验
全部范围
工作范围
工况点
轴承温度检验
进口轴封泄水量测定
注:V.--
表示应进行试验;X
检验种类
表示不进行试验;○—一表示根据情况进行试验。串联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的各项检验内容,试验方法和试验精度应符合GB3214和GB3216的规定。5.4
5.5串联检验
5.5.1串联检验是将相同规格的SD型泵(前置泵)和SDZ型泵(增压泵)接力地安装在同管路输送液体时进行的检验。
5.5.2串联检验的产品必须在该产品型式检验或出厂检验合格后进行。5.5.3事联检验的试验装置应为开式池装置,试验系统如图1所示。132
MT/T 308—92
图1串联检验装置示意图
1---前置泵;2—闸阀;3-串联管;4--放气阀5——闸阀;6-流量计;7--压力表:8—增压泵;9-泄压管;10-~压力表;11-压力表12—闸阀5.5.4串联检验的测试仪表、试验液体、试验精度、运转时间、应符合GB3214和GB3216的规定。5.5.5串联泵组起动前,必须放净串联管中空气。5.6每台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定型或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品;正式产品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的产品达到50台时;
停产3年后恢复生产的产品;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5.7每台SDZ型泵均应进行串联检验。5.8产品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串联检验后应有检验报告,其内容包括检验对象、试验系统采用的标推、试验设备、试验系统的等级、试验数据、结论及试验记事等。5.9制造厂由于试验条件限制不能进行串联检验时,可到用户处检验,具体检验规则和试验内容由用户和制造厂参照5.5条共同商定。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标志
6.1.1每台泵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牢固地钉上产品标牌。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厂名称;
名称及型号;
技术参数:流量(m2/h)、扬程(m)、临界汽蚀余量(m)(对配置首级叶轮的SD型泵)、效率(%)、c
转速(r/min)、配带功率(kW)、进口压力(MPa)(对SDZ型泵)和泵质量(重量)(kg);d.制造编号和出厂日期。
6.1.2泵的旋转方向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用红色箭头标牌表示。6.2包装和运输
6.2.1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的规定。应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遭受锈蚀、损伤或遗失附件、备件及文件等情况。
MT/T 308—92
6.2.2在防锈处理和表面涂漆后,泵的进口和出口应用盖板盖住,其他与泵内相通的孔也应堵住6.2.3每台泵出厂时,应附带出厂合格证明书、装箱清单,随机技术文件和图纸(包括: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尺寸图、总装配图、易损零件图)。并存封在防水、防潮的文件袋内。6.2.4包装箱外部需标明下列内容:a.
型号名称;
出厂编号和装箱日期;
净重、包装重量及外形尺寸(长×宽×高);到站及收货单位;
发站及发货单位。
6.3泵在存放中应防止锈蚀和损坏。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出。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天元。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13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